当前日期:

目录

一、锅炉改造
锅炉改造、消烟除尘工作起步于1973年。当时对一些单位的锅炉进行改造,如:在炉堂砌挡火墙,二次风改造等,但除尘收效甚微。1976年4月和10月,市环保办先后在淮北矿建公司三十四处、七十一处召开锅炉改造和消烟除尘现场会,学习推广锅炉改造经验。
1979年,市环保办会同市劳动局对全市锅炉进行调查摸底,初步掌握了全市锅炉分布、台数、型号及运行情况。全市锅炉总数197台,有除尘设施的30台,仅占锅炉总数的15.2%,且有一部分为手烧锅炉。1980年,市环保办下发《防治和消除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见,市有关排污单位开始了消烟除尘和工业废气的净化处理工作。淮北发电厂将两台200吨/时锅炉的烟囱(直径5米、高100米)并入150米的烟囱,烟气抬升高度由原来的365.5米提高到410米,避免了山谷气流影响,加大了烟气的扩散稀释能力,减少了烟尘对市区污染。同时,投资80万元,给两台400吨/时锅炉的水膜除尘器加装了文丘里喷管,将两台220吨/时锅炉的旋风干式除尘器,更换为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降低了烟尘排放量。1981年2月,市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转发了安徽省《关于抓紧抓好锅炉消烟除尘工作的通知》。11月10日,召开全市锅炉消烟除尘工作会议,布置了当年和下一年消烟除尘等各项工作和任务。1982年6月14日,市政府颁发了《淮北市消烟除尘管理暂行规定》。
1985年,重点开展了市区淮海路无黑烟一条街的治理工作。年底,淮海路两侧24台锅炉,采取消烟除尘措施的达18台,占75%。1986年,进一步加强对锅炉消烟除尘改造的管理工作。至年底,全市改造更新锅炉236台,占锅炉总数的65.74%,除尘设施90%以上为干式旋风除尘器,烟尘严重污染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是年10月,对集体食堂、饭店大灶消烟除尘进行试点。
1987年4月,验收了石台煤矿锅炉水膜消烟除尘工程,这是全市第一家湿式除尘改造工程。经监测,平均除尘效率为92.63%。9月在刘桥一矿召开锅炉改造现场会,推广花岗岩麻石双塔水膜除尘工艺。该工艺除尘效率为99.7%,除尘器尾部排放浓度为11.8毫克/立方米,低于国家标准。
1988年,全市增加锅炉除尘设施15台,推广安装水膜除尘器21台。4月21日,淮北发电厂3号锅炉除尘器改造工程验收。主要是将文丘里由单卧式改为双卧式,加高水膜筒,由轴向引出改为切向引出,改造后除尘效率为95.6%,共耗资16.07万元。1989年5月2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淮北市政府颁发了《淮北市烟尘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全市各单位遵照执行。
1990年,全市更新改造、增加除尘设施82台,大多采用麻石水膜除尘工艺。1991年1月19日,验收并推广了淮北矿务局一机厂制造的二次通风、给煤燃烧充分的XCJ-Ⅱ型消烟节能茶水锅炉,解决了茶水锅炉消烟除尘问题。6月,淮北发电厂1号炉除尘器改造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市环保监测站根据市环保局下发的《关于对淮北发电厂锅炉烟尘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的通知》,在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徐州分所的配合下,于12月底完成了监测任务并提交了《淮北发电厂1号、2号、4号、5号炉除尘器烟尘排放量测试报告》。通过监测,掌握了淮北电厂烟尘排放情况和对大气的污染程度。1992年8月,调查了全市能源消耗、锅炉、窑炉情况,于8月17日填制完成了《淮北市能源消耗情况调查表》和《淮北市燃煤电厂锅炉、工业锅炉及工业窑炉调查表》。据统计,1990年和1991年度全市锅炉总耗煤320.15万吨和314.27万吨,其中电厂两年耗煤均为242万吨,全市工业锅炉耗煤分别是20万吨,15万吨。1990年度全市锅炉数为428台,除淮北电厂6台大型锅炉外,其余422台锅炉皆为层燃炉,其中2吨/时以下的99台,2~4吨/时的283台、4~10吨/时的35台、10~35吨/时的5台。1992年10月,市环保局印发了《淮北市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及锅炉改造环保装备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和规范了环境污染治理和锅炉改造环保装备市场管理。
至1992年底,全市有锅炉488台3962蒸吨/时,已更新、改造安装除尘设施并使烟尘达标排放的锅炉为456台3756蒸吨/时,占全市锅炉总台数的93.44%。
1979年至1992年工业、生活锅炉改造及消烟除尘进度情况统计表

二、工业窑炉改造
1980年,淮北焦化厂改造炼焦炉,更换安装了气封炉门,有效控制了焦炉气的泄漏,减轻了烟气污染。1985年7月,淮北发电厂利用环保补助资金,完成9号皮带机尾部超高压静电抑制煤粉尘工程。1986年8月市水泥厂购买立窑静电收尘设备。6月,又投资4.8万元兴建了立窑水幕除尘工程,每年回收物料2000吨,净增效益9万元。1989年10月,烈山区青龙山水泥厂、烈山镇水泥三厂完成立窑改造工程。自此,乡镇企业工业窑炉改造工作得到迅速开展。是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水泥厂全面进行技术改造,共投资2500余万元,建立机械化立窑32座和与其相配套的设施,取代了过去的土蛋窑,使水泥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减轻了区域性粉尘污染。
1989至1992年间,市环保局会同淮北矿务局环保办对矿务局第一机电修配厂7座各类工业窑炉进行改造和消烟除尘。铸钢车间18平方米退火炉烟尘污染多年来最为严重,经1989年改造后,工艺采用机械供煤代替原手工操作,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比改造前可节煤25%以上,年节煤80吨。该改造工程于1990年1月10日顺利通过市环保局工程验收。1991年7月,淮北矿务局二机厂将原手工加煤的0.6平方米锻造加热炉改造为反射锻造加热炉,使炉体结构更加合理,烟尘达标排放。1992年3月26日,淮北矿务局水泥厂1号旋窑静电除尘器改造工程通过验收。工程投资33.4万元,12月20日竣工并投入运行,除尘效率达98.7%,减轻了市东郊地区的烟尘污染负荷。同时,该工程还安装有收集回灰系统,每年可获经济效益75万元。
至1992年底,全市有工业窑炉84座,已采取消烟除尘改造措施的为42座,改造率为50%。
三、工业废气的利用和治理
1981年9月,淮北焦化厂焦炉煤气治理利用工程开始兴建,1984年11月18日投入试运行,并向部分城市居民供气。1986年9月24日,淮北焦化厂兴建了焦炉气轻柴油洗萘工程,于1987年1月28日竣工。1987年7月,市面粉厂清麦和制粉车间除尘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行。1989年,濉溪县化肥厂建成合成放空驰放气和精炼再生气回收综合利用工程,每年可回收氨300吨,节煤500吨,获经济效益10万元。1990年12月至1991年3月,磷肥厂安装了一套氟吸收设施,解决了多年来的氟污染问题。6月,市政工程处沥清搅拌厂将敞炉明火烤油改为封闭蒸气化油,采用旋风除尘器与泡沫除尘器对烘筒排烟两次除尘,有效地净化了沥清和3.4-苯并芘,烟尘浓度大大降低。1991年10月7日,淮北市有色金属冶炼厂氯酸钾生产线的氯气回收装置正式投入使用,回收的氯气再参加工艺反应,控制了生产工艺中氯气的排放。
至1992年,全市共建成5个集中供热、联片供气站。淮北发电厂,利用发电余热蒸汽,对本厂机关、浴室、食堂、俱乐部、职工医院、学校、幼儿园及职工住宅集中供热。淮北纺织印染动力厂,对淮北市第一、第二纺织厂、纺织印染厂及其附属单位集中供热、供气,减少了污染点源,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四、汽车尾气排放控制
1988年,淮北市环保局派人参加安徽省举办的全省机动车辆排气污染控制培训班,并作了技术准备。1989年10月12日,市环保局、公安局发出《关于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督管理的通告》,要求在市辖区内行驶的一切机动车,必须符合国家《汽油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摩托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它有关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机动车污染物检测、监督,由市环境监测站负责。1990年3月,开始对全市机动车尾气、噪声进行全面检测。8月24日,市环保局、公安局又联合签发了《关于治理整顿市区噪声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通告》,并在电视台播放。1990至1992年,全市监测尾气、噪声车辆数分别为2560辆、1090辆、1470辆,监测率分别为56.9%、19.8%、21%,合格率分别为74%、77%、70.1%。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