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拖拉机
60年代初期,市郊耕作动力全部依靠人、畜力。1966年9月,市机耕组拥有热特25、DT-413、东方红-54型拖拉机各1台。60年代末,一些大队、生产队相继购买拖拉机用于耕作。到1973年,市郊区有大中型拖拉机27台/1083.33千瓦、小型拖拉机10台/85.26千瓦。这一时期,以大中型拖拉机为主,主要机型为DT-413、东方红-54/75链轨式拖拉机和铁牛-55、东方红-28型轮式拖拉机;小型拖拉机主要有东风-12、工农-11/10型手扶拖拉机。70年代中后期,大中小型拖拉机进入发展时期,链轨机型仍以东方红-54/75为主;轮式机型主要有铁牛-55、上海-50、江淮-50、丰收-35等;手扶机型以工农-12、江淮-12手扶拖拉机为主;小四轮拖拉机在一些地方开始应用。1979年,拥有农机总动力15.63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18台/2.77万千瓦、小型拖拉机1296台/1.4万千瓦。
1980年以后,大中型拖拉机因农田分户种植等原因,大部分被拆分、变卖,只有小部分在实行“统种分管”和窑厂多的村、队保留下来,但更新较慢。80年代中后期,小型拖拉机因适应性强、综合利用率高、价格适中等优点,每年以数千台的速度增加,形成“小型农机热”。小型拖拉机以山东泰山-12、安徽省产江淮-12型小四轮为主。1992年,全市拥有耕作机动力27.99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5台/1.7万千瓦,小型拖拉机2.38万台/20.99万千瓦。
二、犁
1949年前,沿用传统的单铧犁,为铁木结构,犁身、犁辕、犁梢为木制,犁尖为铁制。50年代初,对传统犁进行改革,推广使用5英寸、7英寸、10英寸新式步犁。5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进推广双轮双铧犁,铁质结构,属半机械化农具,日工效达7亩,但需较强的畜力作动力,60年代普遍使用。1966年市拖拉机站成立时拥有机械犁3部,市郊开始应用机械耕翻土地,是年机耕面积1.5万亩。与东方红-75配套的L-5-35型牵引五铧犁,作业质量好,昼夜能耕地150~200亩。到1973年,市郊共有大中型机引犁27台,机耕面积4.34万亩。70年代,机引犁随耕作动力机械的增多而发展,多使用与上海-50、江淮-50型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四铧犁,与丰收-35型拖拉机配套的悬挂三铧犁,同时引进江淮-12小型栅条犁。1979年,拥有大中型各式牵引、悬挂犁512台,小型机引犁228台,机耕面积70.99万亩,占耕地的33.94%。1980年以后,配手扶拖拉机的栅条犁、单铧犁及配小四轮的悬挂双铧犁随小型拖拉机的增长而剧增。市农机站曾于1989年研制与小型悬挂双铧犁配套的犁底施肥机,用于化肥深施。1992年,全市小型机引犁2.73万台,大中型机引犁360台,机耕面积141.20万亩,占耕地的69%。
三、耙
主要有畜力耙、机引耙。畜力耙耙身系木制方框,铁制钉齿,结构简单,碎土能力强,农村普遍使用。60年代中期,逐步引进使用与东方红-54/75等型拖拉机配套的国产PEQ-22、BZQ-25等型缺口重耙,以及与铁牛-55等型拖拉机配套的轻耙。80年代后期开始,部分地方使用自制与小四轮配套的钢制结构悬挂钉齿耙。1992年,全市拥有大中型机引耙199部,小型拖拉机配套耙缺乏,仅6286部,仍以木制钉齿耙为主,机耙面积114.99万亩。
四、旋耕机
70年代初,始引进使用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工农-12型、江淮-12型旋耕机,用于耕前灭茬或耕后整地,到80年代初期已不再使用。为适应农业精耕细作和改良土壤等要求,从1988年起,引进推广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1GN-175系列大中型旋耕机,小型旋耕机也再度得到推广应用。1992年,全市共有旋耕机292部。
五、秸杆还田机
1987年,市农机站在安徽省率先引进大中型秸杆还田机,在杜庙、寇湾等村布点试验、示范。秸杆还田机可将玉米秸杆一次性粉碎,秸杆经过耕翻直接还田,达到改善土壤状况,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1989年9月,在淮北市召开全省机械化秸秆还田现场会,推广淮北市的先进经验。1992年,全市共有秸杆粉碎还田机17部。
六、播种机
60年代末,始引进大中型播种机械,在一些国营农场使用。到1979年,全市有播种机36台,机播面积1.57万亩。80年代前期有所发展,但进程较慢。1989年,市农机站引进72台半悬挂播种机在全市推广,并采取凡购1台播种机一次性补供平价和中价柴油各500公斤的优惠措施鼓励农民购买,是年,播种机的拥有量由1988年的67台增到182台。随后,机播进入大发展时期。1991年,机播推广采取行政、技术、物资综合措施,由市到村层层签订合同,落实任务,并首次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BJM-II-6型精密播种机。是年,机播面积突破80万亩。此后,各种型号的常量、半精量、精密播种机在境内普遍使用。1992年,全市机引播种机2500部,机播面积114.23万亩。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