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日用工业品经营
自1961年至70年代初期,供销社的发展比较缓慢。经营的日用工业品包括针织品、纺织品、五金、交电、化工、石油产品、烟、酒、糖、食品、文化用品、化妆品等。市内和市郊各网点经营日用工业品各有特点,市内人口集中、销售量大、专业性强;郊区基层供销社日用工业品经营网点,大部分为综合门市部和专业门市部,综合门市部经营的日用工业品品种一般在2000种以上,设有纱布、大小百货、五金、交电、化工、烟酒、糖、副食品、服装、鞋帽、文化用品、化妆品等柜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后建成一些中型综合商场,商品门类比较齐全,经营商品品种一般在5000种左右,年销售额一般在300万元左右。至1992年,供销社设有工业品采购供应站1个,批发部8个,日用工业品零售网点78个,中型商场9个,从事工业品经营人员650人。
1、针织品、纺织品经营建社之初开始经营针纺织品,经营色织棉布、针棉织品等。棉织品实行计划供应,每人每年发放16尺布票,棉布按尺寸计算,针、纺织品按件规定尺寸比例折算。针织品、纺织品购销额约占日用工业品销售总额的40%左右。时市供销社商品计划拨给江苏省徐州市二级站供应,按5万人的计划结算。购进各种色织棉布及棉针织品时,需将回收的布票缴到市商业局,供销社凭商业局开出票据方能供货。针纺织品购销业务除棉织品外,还有部分绸缎,化纤类很少。70年代,化学纤维类织物不断增加,市场上涤确良、涤卡居多。进入80年代,棉花化纤混纺和纯化学纤维的针纺织产量随之大幅度增加。1983年国家取消了布票的发放和使用,实行多渠道经营,针纺织品市场购销两旺。
2、五金交电化工类经营五金、交电、化工类商品购销额,约占日用工业品购进和销售额的10%左右。1962年建社初期,五金、交电、化工类商品购进和销售量较少,品种单调。商品的购进计划在徐州,主要品种有铅丝、元钉、小五金、纯碱、民用染料、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60年代末,半导体收音机上市形成了“三转一响”四大件(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商品市场。70年代开始,五交化商品供应日趋紧张。尤其是自行车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徐州二级站除上海产永久牌自行车外,另外还分配到农村部分无锡产长征牌自行车、南京产大桥牌自行车,减缓了农村市场的供需矛盾。1976年,五交化商品由商业局计划分配。铅丝、元钉、碱粉、自行车、缝纫机供不应求。收录机、电视机等电器产品市场发展较快。根据货源情况,确定城乡供应比例,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供应城市30%,供应农村70%;铅丝、碱粉、元钉大部分供应农村。80年代,五交化商品跨地区、跨省直接向工厂进货,各种家用电器迅速发展,五交化商品的购销结构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3、石油产品经营1962年,建社初期供销社经营石油产品为煤油。主要出售给农村作为照明的燃料,销售量不大。60年代末,各种农业机械逐渐增加,供销社也相应增加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经营。70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加,煤油、柴油、汽油、润滑油的销售量逐年上升,石油产品供应日渐紧张,对农村所需求的的柴油按农业机械数量和耕地面积实行计划供应,并由市石油公司和市社业务科共同下达分配计划。为了保证市郊区无电区的照明用煤油,每逢传统节日,平均每户安排供应1公斤或0.5公斤(根据货源情况)煤油,实行发票供应。8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开放,石油经营实行多渠道,取消计划,彻底放开,供销社石油经营逐年减少。
4、糖、烟、酒、食品购销食糖、卷烟、酒类商品购销额约占日用工业品经营额的15%。1962年建社初期,食糖消费量不大。食糖从徐州购进,一般是敞开供应。是年只销售糖10吨。60年代后期始,销售量逐年增加,1969年销售93吨,市场供应趋于紧张。1976年开始,食糖供应转由商业局计划分配。糖市场供应十分紧张,鉴于这种情况,采取按人、按户定量发票供应,根据糖源多少而定,城市居民每户每月凭户口本供应1市斤;发票每人每月0.5市斤。产妇、婴儿、病人(主要指肝病患者)凭出生证、医院证明,每月供应产妇2市斤原糖,婴儿和病人各供应2市斤细糖。农村只保产妇、婴儿、肝炎病人用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食糖产量增加,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仍供不应求,食糖供应继续实行计划分配,直到1988年敞开供应。是年食糖销售量达到293吨。
1962年,卷烟供应比较紧张,市场供应的大部分是省内烟厂生产的东海牌、大铁桥牌、双戴花牌、春秋牌、玉猫牌、奔月牌等香烟,另外还有小部分从上海购进的前门牌、飞马牌等香烟,实行计划定量凭票供应。县团级干部每人每月供应奔月牌香烟两条,职工每人每月供应5包低档香烟。1963年底起供销社从徐州购进香烟,品种较多,数量较大,如红旗牌、淮海牌、丽花牌、天竹牌、红骑岳牌等香烟,缓解了市卷烟供应紧张的状况。供销社系统的卷烟销售增长较快,一直延续到1978年,销售卷烟7000箱。1979年国家对卷烟实行专卖,市烟草公司在各基层供销社均设立代批发点,卷烟全部由烟草公司提供,供销社系统卷烟销售逐年下降,市场供应出现供应不足。为了保证卷烟的正常供应,城市凭票供应,农村按人口分配到各供应门市部。80年代,烟草公司逐步撤销了供销社的卷烟代批发点。90年代以后,供销社对卷烟实行自进自销。
60年代初,市场上销售多数为市酒厂生产的濉溪大曲酒和外地购进的白干酒。70年代初酒类产品均由市糖烟酒公司包销。供销社系统销售的酒类全部从市糖酒公司调进,单一的进货渠道,一直延续到1980年。
80年代,酒类市场放开,取消了糖烟酒公司的中间经营环节,供销社可以直接向酒类生产厂家进货,开展多渠道经营。先后销售高炉系列,种子系列,孔酒系列,沙河系列酒等。1988年全市供销社系统销售酒573吨。
5、百货类购销供销社经营的百货类商品有暖水瓶、铝制品、火柴、肥皂、缝纫机、胶鞋、塑料制品、服装等。商品购销约占供销社日用工业品购销总额的20%。
60年代初,由于农村消费水平较低,农民对暖水瓶、铝制品、全胶鞋、布胶鞋需求量很少,销售对象主要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主要从市内国营各公司进货。1963年底始,改从徐州二级站进货,货源较充足,销售量逐年增加,直到1980年市场放开,供销社可以直接到生产厂家进货。
60年代初,火柴供应一直紧张。1963年底始,供销社从徐州购进火柴38818件,初步缓解了火柴市场的供需矛盾,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在火柴供应紧张时,按照省供销社、省商业厅要求,每逢元旦、春节等节日,商业局安排每户农民凭证或凭票供应火柴1包,直到1986年火柴销售价格放开,打火机大量投放市场,火柴供应才趋于缓和。
60年代,肥皂用量少,市场供应比较稳定。70年代,对肥皂的需求量增加。时市场供应的肥皂多数是蚌埠产团结肥皂、淮南肥皂及当地产淮北肥皂,供销社系统销售的还有从徐州购进的大运河肥皂,肥皂市场购销时紧时松。在肥皂供应紧张时,为保证人民日常生活需要,采取按人定量凭证票供应,视货源情况,确定每人每月供应1条或1块肥皂。其间,也有洗衣粉进入市场。80年代起,各种洗衣机涌入市场,洗衣粉的销售量增加较大,肥皂市场供求趋于缓和。1988年销售肥皂500箱,销售洗衣粉204吨。
60年代,供销社经营男女纯棉内衣、衬衫等。到了70年代,服装销售市场有所变化,除了经营上述商品外,增加了丝绸、呢绒服装销售。1981年,各种化纤服装、毛料服装、皮革服装大量涌入市场,服装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销售量连年上升。
6、文化用品购销60年代初,供销社各供应商店均设有文化用品柜。经营文化用品、报刊、杂志、图书、画册等。在农村基层属于独家经营,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9年。1980年后市场开放,邮电部门、新华书店逐步在农村增设网点、个体经营图书者也越来越多,迫使供销社放弃杂志、图书经营。文化用品商店只经营一些笔、墨、纸张、计算器等文化用品和办公用品。
7、化妆品购销60年代初,人民生活水平低,对化妆品需求很少。供销社经营化妆品一般只是百货商店附带销售一些,品种很少。在农村销售点,只有蛤蜊油、雪花膏、香水等。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对化妆品的需求增多。供销社系统各大商场、农村集镇中心站点先后设立化妆品经营专柜。品种由60年代的几种扩大到200至300种,花色品种较多,销售量直线上升。进入90年代,各种化妆品大量涌向市场,城乡市场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化妆品销售点。在城市,市供销社系统还增设了化妆品专柜和批发部,经营品种达2000左右。此类商品一般均从生产厂家和二级站进货,实行代销或经销。国产化妆品占购销总额的70%左右,30%左右为进口化妆品。
二、棉麻经营
1、预购、代购、统购50年代初,濉溪县各基层社均实行棉花预购。由基层社与农民签定预购合同,并对困难户赊销粮肥。1954年后改为预付定金。
1952年起,濉溪县供销社受皖北花纱布公司委托,开始代购棉花,资金由皖北合作总社自垫,利息由花纱布公司补贴,加入手续费内。1956年,代购棉花业务移交给副产品采购部门。1957年,农产品采购机构撤销,棉花划归供销社经营。70年代后,由当地棉麻公司委托基层社代购棉花,并按省社规定,付给代购手续费。
1954年秋,棉花实行计划收购(统购)。1962年,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换购社员自留棉办法,省人委规定以皮棉换布票。1982年,棉花自给有余,取消换购。收购棉花5519吨。1985年后,棉花改为合同定购。1992年收购棉花7228吨。
2、加工销售70年代前,淮北地区普遍使用小型皮辊轧花机、小型锯齿轧花机零散加工。从1979年始,市各轧花厂全部换用大型锯齿轧花机,实现管道气疏清花、喂花、轧花、剥绒、除尘、棉籽入库一条龙自动化流水线加工工艺。
70年代前,所产棉花主要用于调出。1978年淮北棉纺织一厂、二厂成立,每年需要17500吨纺棉,本地产棉花供不应求,调拨方向改为直接供给本地纺织部门。1980年,棉花销售2577吨。1986年,销售2556吨。1992年,销售11.82万吨。
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化肥经营始于60年代初期,主要品种是硫酸铵(肥田粉),主要供应濉溪县城及市近郊农村。供应的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将磷肥掺入农家肥(主要是厩肥)发酵后,作基肥翻入地下,时化肥销量较少。农药品种有10多个,以“六六六”粉为主,“1059”“1605”优先保证产区需要;滴滴涕乳剂因产量较少,供应紧张;敌百虫、乐果、敌敌畏、“3911”硫黄、西力生、赛力散、2.4D等都是受农民欢迎的农药。1965年,农药缺口加大,部分地区采用楝枣子、楝树和烟柴等熬制土药防治病虫害。70年代,化肥推广应用,年销量200吨,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供销社又从镇江、河北等地调进计划外化肥供应农村,业务范围逐年扩大,1978年购进化肥6000吨,销售1614.3吨。农药用量持续大幅度增长,供应品种达20多个门类。杀虫剂主要分为有机磷类、有机氯类、甲酸酯类及除虫菊酸类杀虫剂等。杀菌剂主要分有机和无机杀菌剂;同时补进除草剂2.4D、敌稗除草醚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乙烯剂等。
80年代,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品种不断地向多样化发展。氮肥品种有尿素、碳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磷肥品种有过磷酸钙、钙镁磷。复合肥发展也由二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发展到多元复合肥及各种复混肥、多元及全元素肥料。此间,因各种物价不断上涨,化肥价格一涨再涨,尿素由原来的500元/吨,涨到1000元/吨。1986至1992年,国家实行粮食合同定购三挂钩政策,农民卖粮、供销社供应平价化肥。
四、废旧物资回收
1、物资收购废旧物资行业俗称“荒货业”。民国初年,淮北便有手工业自收自用或以物易物进行补偿交易。30年代开始,有零星商贩走街串巷收购。以后,逐步发展为摆摊设点、坐地收购形成“坐商”。1962年供销社成立废旧物资回收站,指派专门收购人员与厂矿签订合同,定期上门收购。回收范围包括废铁、废有色金属、废造纸原料、废化工原料等12大类1000多品种。1966年,收购站组织废品挖掘队到厂、矿收购废钢铁1000多吨。1971至1976年,收购废钢铁10050吨。1977年,先后组织3次回收废旧物资高潮,共收购废钢铁6910.8吨,轻薄料502吨。1978年3月,成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废钢铁7000吨。1987年7月至1989年8月,开展有奖回收活动6次,共发奖券12万张,回收废旧物资60万元,获利6.5万元。1990年,成立再生资源管理委员会,回收废有色金属338吨。
2、储运网点1972年,供销社在相城、矿山集、朔里、毛庄等地设置收购点。1975年,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指示,淮北市设置街道居民代购点;在农村、基层供销社和代购代销店开展废旧物资业务。至1976年,在烈山、杜集(朱庄)、高岳(岱河)、袁庄(沈庄)、杜集(朔里)、相山、高岳(配件厂)增设收购站7个,在厂、矿区增设临时交送点8个。1978年3月,物资回收公司在三堤口、刘桥、百善、马庄、方顶和相山设置废旧物资收购门市部7个。1980年,供销社拨款10万元,建综合楼1幢12间。1982年,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机构设置15个,人员120人。1985年,公司下设购销门市部4个,仓库2个,加工厂1个,汽车运输队1个,从业人员151人。1986年,增设劳动服务部,再生资源商场。1991年,成立汽车运输二队。至1992年,全市有收购网点17个,从业人员191人。
3、物资利用1979年,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废钢铁供大于求。为缓和矛盾,市、县公司开展多渠道销售,从废钢铁中挑选农具料钢、料铁销售给农村,是年销售料钢近1000吨。80年代初,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对废钢铁需求量大增。为防止擅自留用和销往省外,1984年,省政府规定对不执行上交计划的单位实行欠交扣减钢材分配指标的办法,将废钢铁上交比例提高到80%。1985年,对外运废钢铁一律由省物资回收公司审批,办理签证手续。是年,上交上海冶金局93吨,合钢2501吨。1986年,交上海冶金局废钢铁690吨,合钢3082.8吨。1987年,上交省废钢铁指令性计划改为以废钢铁串换钢材,串换数量按省计委指令性计划执行,多余部分,按照先省内、后省外的原则,再组织串换,对企业铸造所需废钢铁,省不再统一组织供应。1988年,公司用废钢铁3600吨,串换成品材1672吨,议价销售废钢铁750吨。1989年,市纪委、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供销社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管理的通知》,强调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经营仍以供销社为主渠道。1991年,省物资回收公司放开购销价格,不再统一调拨。是年销售废钢铁10125.5吨,销售废有色金属48.58吨。1992年,废钢铁供不应求,销售废钢铁7651.2吨,废钢等其他有色金属167.4吨。
五、土产日杂经营
供销社经营的土特产品范围主要有棉麻、茶叶、畜产品、干果、果品、废品、农资8类45种。随着市内各专业机构的成立,土特产品的范围也相对缩小。1964年初,日杂用品类除省管的铁锅、雨伞、陶瓷器、草帽辫、竹席、土纸、干鲜果品外,还包括条筐、勺子、菜刀等一批三类小商品。1984年开始,土产日杂品的经营及价格也逐步放开。
1、苇编制品供销社早在1962年就开始经营芦席、芦折,先后在袁庄、杜集及濉溪县白沙、五沟等地设立收购站,年收购芦席量约500条,主要品种有“丈五”“四六”两种芦席。所收购的“丈五”芦席绝大多数调往东北,主要用于物资藏盖、仓库苔垫、基建工棚、商品包装、生活铺垫及救灾等。芦折收购量较小,只有几千盘,主要品种有大芦折、小芦折两种,大部分自销,少量的也调往东北等地,用于粮食储备。进入70年代,芦席、芦折产量下降,收购量逐年减少,芦席生产不再调往外地,多以自销为主。
2、草编制品草帽生产数量有限,除小部分来自本地区生产外,绝大多数从安徽太和、河南夏邑等县调进,年购进量约3万顶左右。
1984年以前,草袋、草绳属省管商品,每年由安徽省防汛指挥部与省供销社联合下达防汛草袋储备计划,由各地市土产日杂公司统一储备。近年来,草绳用量有所增加,主要是矿区水管、煤气管道的防寒、防冻,年销量近万斤。
3、竹子1962年开始经营竹子,竹子在1984年以前属计划内商品,省每年下达购销计划,再由市供销社按计划去皖南山区的广德、泾县、太平、石台等地调拨。经营的主要品种有毛竹、篙竹、元竹、杂竹。调进的竹子以内销为主,广泛用于盖房、架菜,加工竹制品扫把等,毛竹年调进量约10万根,杂竹年调进量为1万担。1984年,毛竹经营放开,用户直接与竹产区挂钩,供销社竹子销量逐年下降,仅为放开前的10%左右。
4、木材、木柴在建社之初,就开始了木材、木柴的经营,计划内的木材多为木材公司专营,供销社经营的木材以计划外的为主。在六七十年代,省每年下达部分计划内的杂木棍给供销社经营,淮北市约为5000根。除此之外,由土特产日杂公司从皖南山区、福建等地调进,主要品种有杉木、桦木、马尾松,木柴类有杂木棍及矿区用的柴棍等。80年代后期,木材、木柴市场竞争激烈,供销系统已很少经营。
5、木炭1963年开始经营木炭,多购自皖南的广德、宁国、泾县等地。木炭销量在六七十年代很小,进入80年代,冬吃火锅的习惯逐渐流入淮北市及周围矿区,木炭的销量也随之增加。1990年,木炭销量为3000公斤。
6、圆木器60年代初期,多以经营木盆、洗衣板、粪桶、粪勺等品种为主。主要是从江南的宁国、泾县等地购进,年购进量约为二三万件,多在淮北市销售,少量销往江苏。1978年以后,塑料及搪瓷制品逐渐取代了圆木器,销量很少。1982年,销量仅为千件。到1992年,已很少经营圆木器。
7、茶叶1962年开始经营茶叶,茶叶属省管商品,由省茶叶公司统一下达调拨计划,主要是从安徽的祁门、泾县、太平、六安、休宁等地调进。1962至1965年,茶叶计划调拨仅为1000担左右。1965至1973年,茶叶计划调进量增加到2500~3000担,主要以本地销售为主,少量销往山东、四川等地。1982年下半年开始,茶叶市场供过于求。1984年后,茶叶由二类商品转为三类农副产品,茶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茶叶外销进一步受限制所购进的茶叶,多以自销为主。1990年,年销量不足1000担,茶叶市场逐渐被私商占领。
8、日用陶器淮北市生产的日用陶器,主要以任井缸厂的砂缸、黄盆、水罐,烈山缸厂的水缸为主;外地调进的有江苏宜兴的砂锅、花盆,河南开封的坛子、罐子等。60年代,购销约为2万件。进入70年代,陶器购销比较正常,调进量约为二三万件,加上烈山、任井两缸厂的产品,外调陶器约8万件左右,主要销往河南商丘,甘肃的酒泉、天水,陕西等地。80年代起,陶器实行多渠道经营,加之陶器体积大,笨重,运输困难,破损率高,经营费用大,经营逐年下降。到1992年,销量不到5000件,竹产区挂钩,供销社竹子销量逐年下降,仅为放开前的10%左右。
9、日用瓷器60代初,日用瓷器属省管二类商品,由省供销社统一安排,可以直接从厂进货。1964年,外调的瓷器主要通过芜湖土产站转运,大多来自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安徽省祁门、河北的唐山、宣化等地,其中以景德镇瓷器最优。1970年省内瓷器产量猛增,但质量下降,外省瓷器质量好,在本地区大受欢迎。1978至1979年,供销社对烈山瓷厂生产的瓷器进行了包销,包销的品种以平盘、酒盅、酒壶、碗为主,大多调往阜阳、宿县、江苏的淮阴及河南、内蒙古等地区,年销量达300万件,销售额达110万元。80年代,日用瓷器降为三类物资,实行多渠道经营,议购议销,加上烈山瓷厂转产生产卫生瓷器、釉面砖等,瓷器销量大幅度下降。
10、夏凉商品六七十年代,竹席属计划内商品,竹席价格偏高,在全市销售量甚微。进入80年代,竹席由计划内物资转为三类商品,各地市之间可自由购销,全市竹席销量逐渐增加。1990年,年销售量达2000多条。
11、铁锅1963年纳入省产销计划,由省统一安排。六七十年代,供销社先后到芜湖民生锅厂、宣州的水阳铁锅厂、蚌埠的义聚永厂及凤台铁锅厂直接进货,直接调拨,直接结算,年销量1~1.5万口,大部分销往河南永城及安徽萧县、砀山等地。1981年省物委、二轻厅、供销社联合下文调整铁锅出厂价格,致使铁锅价格高于相邻省份,加之钢精锅、电饭锅逐渐推广,销量有所减少。1984年以后,取消铁锅购销计划,市场放开经营,销量渐次减小。
12、烟花爆竹1961年,开始经营烟花爆竹,品种比较单调,只有几十个品种,主要由肥东、太和等县购入。60年代初期,销量一直不高。进入70年代,烟花爆竹的销量逐年增加,产量猛增。1986年,烟花爆竹由淮北市的专营任务,交给了市、县两个土产日杂公司,所经营的烟花爆竹必须经省公安厅批准后方可进入仓库,同时,严禁土制烟花、鞭炮进入市场。省外烟花爆竹的购进,多来自于广东东莞,湖南浏阳、醴陵,江西的临川、进贤,河北的定县,河南的沈丘等地,调进品种达500多种。
六、果品经营
果品由供销社土产日杂公司经营。经营范围包括鲜果、干果、干菜、调味品等几十种,经营方式以计划调拨、收购,对外批发为主。果品市场由供销社统管。1984年9月果品公司从土产日杂公司分离出来,成为以经营果品干鲜的专营公司,果品购销量有大幅度提高,1985年购进210万元,销售326万元。随着市场逐步放开,多渠道开始经营,使得果品公司的果品经营数量有所下降。1991年,果品购进120万元,销售128万元。
调味品中省内产品以大蒜、生姜、干辣椒为主,外调入的主要有胡椒、八角、花椒、味精为主。初为供销社独家经营。1982年起,调味品市场全面放开,实行议购议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