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城镇粮食供应
1960年时,市区计划供应定量人口仅5000人,实行按照劳动强度、年龄划分,以人定量、归户计算、凭证(票)的供应办法,平均定量水平为:特重体力28.19公斤,重体力20.44公斤,轻体力16.2公斤,脑力劳动14.65公斤,居民定量13.5公斤,儿童定量7.18公斤,大、中学校学生定量17.5公斤。由于粮食供应紧张,是年12月,进行了口粮定量压缩,职员及脑力劳动者降低到12.75公斤,居民降到12.25公斤,儿童降到6.68公斤,平均定量水平为14.5公斤。
煤矿井下工人除采掘工的定量27.5公斤不动外,每个工种均下降2.5公斤,并实行粗细粮搭配,井下工粗细各50%,地面工粗粮比例70%。1961年对煤矿工人奖励超产补助粮,超产奖励粮以矿为单位,根据国家计划超产5%以内的,按全矿职工口粮总数奖励2%;超产5%以上的奖励4%。1962年,恢复调整了煤矿工人粮食定量标准,是年9月以后,恢复调整了儿童、工人、干部、居民的粮食定量标准。
1971年1月起,全面提高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定量标准。居民由原定量标准调为13.5公斤。干部及脑力劳动者由原14~15公斤,调为15~16公斤。儿童、工人平均增加1.5公斤,非农业人口平均定量水平由1960年的14公斤升到16.6公斤,上升31.2%。1972年非农业人口每人每月节约上交0.25~0.5公斤粮食。1980年停止节约上交。
1985年,大批农民进城落户,口粮供应日益突出。为解决口粮问题,凡进入集镇落户的农民,一律凭“自理口粮入户簿”,由粮站发给“加价粮源供应证”,指定站按月供应。加价粮油价格按超购价加80%费用,计划供应。1991年,压缩平价粮油销售,适当压缩城镇居民口粮定量(不含部队、学校),凡定量15公斤以上者,每人每月节约1公斤。工种补助粮改为议价供应。
1992年8月1日,粮油销售价格放开。部队、大专院校所需粮油仍按国家现行价格保证供应。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作为档案继续保留,工作调动时按原规定办法迁办粮油关系。1992年城镇定量人口增加到43.54万人、菜农2.6万人。
二、城镇食油定量供应
1960至1962年,淮北市城镇食油采取定量定期定点凭票供应,食油供应标准由150克降为100克,煤矿工人不分井下和地面、工人或干部,每人每月供应食油250克,家属只供应食油75克。1964年调升城镇非农业人口的食油供应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克调升为200克。1965年8月又增加到250克,回民增加到350克。1980年调整非农业人口的食油供应标准,统一为250克,回民和僧民350克,煤矿井下工作人员500克,同时规定了一些食油补助的方法。1987年11月起,高等学校在国家计划内统一招收户口、粮油关系在校的学生,每人每月供应食油500克。1990年对城镇居民(含菜农),每人每月供应补助平价菜油0.75公斤,1991年取消。1992年8月1日食油价格、经营放开。
三、农村粮食供应
1960年以后,对农村缺粮供应,由行政单位根据当年灾情和实际情况,提出分月缺粮人口、数量、逐级上报,经核准后下达销售指标。粮站按照核定的缺粮指标,填发各户分月缺粮供应证,按月供应;1971年实行“一定五年”后,又改为每年通过年终结算,分出余粮队、自给队、缺粮队,供应的标准有所变动。
1985年4月1日起粮食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的同时,对农村粮食统销政策也作了调整。自4月1日起取消原统销价供应办法,一律改按“比例收购价”,实行购销同价。在蔬菜价格放开的地方按比例价供应,市区菜农与蔬菜公司签订产销合同,按统销价供应;边远地区的蔬菜队亦按统销价供应。1989年起,国营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其口粮供应按照同工种定量标准,供应70%的比例价,30%的议价粮食,直到1992年8月1日粮食销价放开。
在几次治理濉河、龙河等重要河流中,为保证水利工程正常施工,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的规定,自带基本口粮,国家按规定的民工口粮补差供应。一般每人每月自带口粮15公斤,国家补助7.5公斤。并专门抽调人员办理粮食的调拨和供应工作,保证民工的粮食供应。参加国家投资的开矿、冶炼、修建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工程的民工,自带基本口粮,国家按同工种的粮食定量保证补差供应。安徽省粮食局根据省人民政府核定的工程计划,每年分项下达粮食供应指标,由工程所在的粮食部门会同工程主管单位核定供应。
四、工商行业粮油供应
市内的工商行业用粮油,实行按户、按定额发给供应证,凭证购粮油。对副食业用粮,实行计划供应,工业用粮均按统销价供应。自1984年7月1日起一律实行议价供应。工商行业所需的食油、油料,全省统一实行按比例随粮供应和按计划供应两种办法。随粮供应比例:饮食6%,回民、素食饭店7~10%,糕点业12%。此外,供应议价粮食,也按此标准供应议价油脂、油料。工业用油,按省下达指标,安排平价和议价。1980年以后,粮油市场逐步放开,扩大了议价粮油经营,工商行业用粮、用油,除计划内的平价供应外,不足部分可以议价补给。
五、军粮供应
军分区、消防队和武警部队,军粮供应较少。供应使用“军用供给粮票”和“军用价购粮票”。1974年1月1日后,大队以上机关干部,每人每月粮食定量17.5公斤,中队分队干部、警士和警校训练队、教导队和消防学员,每人每月粮食定量为22.5公斤。
六、粮油票证管理
1955年11月1日起,城乡的粮食供应,一律实行按计划凭粮票售粮。1958年,城镇粮食供应,全部由凭票供应改为凭证供应。1960年,粮票定时定点使用,过期作废。将1市斤以下的小额粮票,由十六两制改为十进制。1960年10月1日起,开始发行使用新的安徽省通用粮票、油票。同时停止使用原安徽省通用油粮票、安徽省通用票和安徽省优待油票。1967年,省粮食厅规定,对出省的流动人员,一律发全国粮票,不发省内粮票。外省市的地方粮票,一律停止在省内流通使用。1970年新版“安徽省地方粮票”发行使用,原印的安徽省通用粮票继续使用,只收不发。1972年新版“安徽省地方粮票”于1973年7月1日起在全省内发行使用。新版“安徽省地方粮票”的面额有拾斤、伍斤、叁斤、壹斤、伍两、贰两、壹两等7种。
1974年2月2日,由市场指挥组、市公安局派员监督销毁只收不发和早已停止使用的1963年版“安徽省通用粮票”814648.6斤、小额粮票7389.5两、“安徽省定点粮票”52.87万斤。1975年4月16日收回并烧毁不再发放的1965年版“安徽省通用粮票”845.35万斤、1969年版有“最高指标”字样的地方粮票576.48万斤、1963年地方版油票1.2万斤。
1979年4月26日,经过清点,由市财办、市公安局派员销毁尚存不发的旧版全国粮票12.6万斤、作废的1965年版安徽省通用粮票77.56万斤、1969年版安徽省地方粮票113.23万斤、1963年版安徽省油票3.9万斤、安徽省奖励粮票32.78万斤、安徽省奖励粮票147.68万斤、奖励饲料票10.87万斤。
198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辖市可以自行印发市内流通粮票。为确保矿区、城乡居民的粮食供应,于1984年7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发行使用“淮北市地方粮票”。面额为伍拾市斤、叁拾市斤、拾市斤、伍市斤、叁市斤、壹市斤、伍两、贰两、壹两共9种。至1992年10月,城乡粮食供应停止使用粮票。
七、粮油统销价格
1960年以来,淮北市粮食统销价格基本稳定。虽然购价不断提高,但销价未动。1965年,把城镇粮食销价提到与购价持平。1979年购价平均提高到20.86%,而销价未动,倒挂现象再次出现。
1985年,对现行粮食价格体系进行改革。凡供应农村的口粮、饲料粮、种子粮、救灾粮各种补助粮,以及农村的其他用粮,一律实行购销同价。对国营农场的国家干部、职工以及渔民、船民吃市镇定量口粮的不提价。菜农的口粮供应价格,按合同将菜卖给蔬菜公司的按平价供应,其它按比例供应。边远地区的菜队,凡按计划面积种菜的,暂按平价供应,其余按比例价供应。由于这次农村粮价提高的幅度较大,农村粮食销价高于城镇,幅度为:标准粉58%,标二籼米61.15%,标二粳米67%。1987年4月提高四号粉的销售价格,四号粉由每50公斤17.40元,提高到17.80元;混合粉由12.30元提高到12.50元。1988年1月1日提高优质大米统销价,标一粳米每50公斤18.30元,标一籼米16.50元。
1990年调整面条销售价格,(每500克)标准粉0.25元、建设粉0.27元、富强粉0.29元。1991年5月1日起调整粮食统销价格。标一籼米(每500克,下同)由0.165元调为0.26元;标一粳米由0.183元调为0.27元;标准粉由0.17元调为0.27元;建设粉由0.195元调为0.31元。原籼稻0.095元提高到0.17元;粳稻由0.113元提高到0.21元;花小麦由0.135元提高到0.21元。
1992年4月1日再次提高粮食统销价格。面粉、大米、玉米中等质量标准品,每500克提高0.11元,其中标准粉提高0.12元;标二籼米提高0.11元;标二粳米提高0.16元;中等玉米提高0.058元;大豆提高0.08元。直到8月1日粮价全部放开。
油脂油料的统销价格从1959至1971年基本上随着购价相应提高,1971年购销价格第一次出现倒挂。1978年桐油销价由每50公斤99元提高为135元。1979年大幅度提高油脂油料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仍然未动。1980年提高桐油收购价格,销价也由每50公斤135元提高到176元。
1991年5月1日大幅度提高油脂统销价格。菜籽油(每500克下同)由0.79元提高到2.08元;花生油由0.82元提高到2.31元;豆油由0.83元提高到2.15元;小磨麻油由1.00元提高到2.55元。此价延续到1992年8月1日销价放开。
上一篇:第一节 收购
下一篇:第三节 加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