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下放与安置
一、知识青年下放
1968年12月,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通知》,全市1966年、1967年、1968年3届初中、高中毕业生1254人下放到市郊区5个公社。1969年,社会青年下放到濉溪县,第一批121人,第二批138人,第三批120人,第四批80人。1970年,下放到濉溪县的知识青年有73人。
1970至1971年,上海市知识青年下放到市郊区5个公社、干校、林场。1970年12月8日,第一批325人;1970年12月25日,第二批275人;1971年1月5日,第三批119人;1971年3月2日,第四批127人;1971年3月27日,第五批186人;1971年4月20日,第六批158人;1971年5月10日,第七批125人;1971年6月1日,第八批63人,总计1376人。1968至1972年,全市下放知识青年2387人。
1973年,应届高中、初中毕业生653人到市郊区5个公社插队落户。1974年,2745名知识青年下放到市郊区5个公社。1975年,根据“统筹解决”的批示和中央、省委的有关规定,凡年满17周岁,系城镇户口的高中毕业生和未升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历届中学毕业生以及中途退学离校的中学生,都应动员上山下乡。对于应该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凡没有下乡的,不得招工招生在城市安排工作,下乡青年除回原籍农村者外,都应服从分配。1975年,全市高中、初中毕业生实行市县对口,厂社挂钩,按系统动员、派带队干部、集体插队的办法,实际下放2961人,市郊区1838人,濉溪县1105人,其他9人。7月,召开第四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大会代表约500人。
1976年,以小组插队为主的安置形式,生活待遇到位,做到知青住房为砖瓦结构,劳动工具、家具、炊具一次配齐。是年,有303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7年,全市动员城镇青年2200人到农村去。1977年12月26日,全市召开第五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1978年,濉溪县下放知青29名。1980年,动员1979年毕业生760人下乡。至1980年,共有下放知识青年13414人,以后淮北市知识青年不再下乡。
若干年份市郊接收下放知青人数统计表
二、下放知识青年的回收安置
1.招工回城1970年,根据国家分配的招工指标,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招收新工人参加淮北煤炭建设。同时,对知识青年中下放农村的独生子女,多子女但身边只有一个子女,中国籍的外国人子女(简称三种人),予以照顾。是年,共招收下放插队落户的未婚(16至25周岁)知识青年1294人。1971年,市劳动部门招收市职工子弟下放到濉溪县的知识青年100人。1972年,招收市郊区的下放知识青年400人。1975年,招收知青必须由下乡小组(队)评议,大队推荐,公社、郊区审查核定,经市知识青年办公室审批。1977年,从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抽调部分农工到增人单位。抽调知识青年的比例为农调工指标的70%。1978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在淮北市抽调下乡知识青年1500人,参加淮北煤炭基地建设。面向全市招收790名下乡知识青年,淮北矿务局从矿务局职工子女中招收300名知识青年,从市郊招收下放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500名。淮北纺织印染厂、焦化厂招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3周岁以下,下放两年以上的未婚知识青年,在市郊区招收970名知青(纺织印染厂900名,焦化厂70名),焦化厂化肥车间投产,从濉溪县招收80名下乡知青。
淮北市知识青年的安置。从1978年转入城镇安置,1979年全市共有城镇待业青年11280人,到1980年已安置10489人,占全部城镇待业青年的93%。主要是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安置。其中有商业、饮食服务业、装卸运输、建筑维修、文教福利、机械、中成药、针织、劳保加工、汽车、修配、建材铸造等部门。
1975年至1982年城镇下乡知识青年安置情况表
2.下乡已婚知青安置据1979年统计,全市有下乡已婚知青236人(市郊28人,濉溪县208人),下乡知青与城镇职工结婚69人,下乡知青与农场职工结婚4人,下乡知青互婚6人,下乡知青与农村社员结婚157人。针对此类情况,淮北市提出了妥善安置意见:凡属郊区、县和外地下乡知青与淮北市城镇职工结婚,知青互婚的,逐步将他们及其子女的户口、粮油关系转回城镇,把这部分知青安排到集体企业单位或自办的农林、牧副渔业基地;下乡知青与农场、林场职工结婚的,全部转到其配偶所在场,符合条件的,吸收为职工;下乡知青与农村社员结婚的,就近就地将其安排到社队企业单位;下乡知青与外地城镇职工结婚的,由其配偶所在城镇安排。1980年,与淮北市职工结婚的下放知青(包括外地),全部安排在其配偶所在单位的五七厂、队或干家属工和临时工同农村社员结婚的下乡知青就地安排。1981年,濉溪县同农村社员结婚的下乡知青就近就地安置。
1968年12月,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通知》,全市1966年、1967年、1968年3届初中、高中毕业生1254人下放到市郊区5个公社。1969年,社会青年下放到濉溪县,第一批121人,第二批138人,第三批120人,第四批80人。1970年,下放到濉溪县的知识青年有73人。
1970至1971年,上海市知识青年下放到市郊区5个公社、干校、林场。1970年12月8日,第一批325人;1970年12月25日,第二批275人;1971年1月5日,第三批119人;1971年3月2日,第四批127人;1971年3月27日,第五批186人;1971年4月20日,第六批158人;1971年5月10日,第七批125人;1971年6月1日,第八批63人,总计1376人。1968至1972年,全市下放知识青年2387人。
1973年,应届高中、初中毕业生653人到市郊区5个公社插队落户。1974年,2745名知识青年下放到市郊区5个公社。1975年,根据“统筹解决”的批示和中央、省委的有关规定,凡年满17周岁,系城镇户口的高中毕业生和未升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历届中学毕业生以及中途退学离校的中学生,都应动员上山下乡。对于应该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凡没有下乡的,不得招工招生在城市安排工作,下乡青年除回原籍农村者外,都应服从分配。1975年,全市高中、初中毕业生实行市县对口,厂社挂钩,按系统动员、派带队干部、集体插队的办法,实际下放2961人,市郊区1838人,濉溪县1105人,其他9人。7月,召开第四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大会代表约500人。
1976年,以小组插队为主的安置形式,生活待遇到位,做到知青住房为砖瓦结构,劳动工具、家具、炊具一次配齐。是年,有303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7年,全市动员城镇青年2200人到农村去。1977年12月26日,全市召开第五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1978年,濉溪县下放知青29名。1980年,动员1979年毕业生760人下乡。至1980年,共有下放知识青年13414人,以后淮北市知识青年不再下乡。
若干年份市郊接收下放知青人数统计表
二、下放知识青年的回收安置
1.招工回城1970年,根据国家分配的招工指标,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招收新工人参加淮北煤炭建设。同时,对知识青年中下放农村的独生子女,多子女但身边只有一个子女,中国籍的外国人子女(简称三种人),予以照顾。是年,共招收下放插队落户的未婚(16至25周岁)知识青年1294人。1971年,市劳动部门招收市职工子弟下放到濉溪县的知识青年100人。1972年,招收市郊区的下放知识青年400人。1975年,招收知青必须由下乡小组(队)评议,大队推荐,公社、郊区审查核定,经市知识青年办公室审批。1977年,从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抽调部分农工到增人单位。抽调知识青年的比例为农调工指标的70%。1978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在淮北市抽调下乡知识青年1500人,参加淮北煤炭基地建设。面向全市招收790名下乡知识青年,淮北矿务局从矿务局职工子女中招收300名知识青年,从市郊招收下放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500名。淮北纺织印染厂、焦化厂招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3周岁以下,下放两年以上的未婚知识青年,在市郊区招收970名知青(纺织印染厂900名,焦化厂70名),焦化厂化肥车间投产,从濉溪县招收80名下乡知青。
淮北市知识青年的安置。从1978年转入城镇安置,1979年全市共有城镇待业青年11280人,到1980年已安置10489人,占全部城镇待业青年的93%。主要是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安置。其中有商业、饮食服务业、装卸运输、建筑维修、文教福利、机械、中成药、针织、劳保加工、汽车、修配、建材铸造等部门。
1975年至1982年城镇下乡知识青年安置情况表
2.下乡已婚知青安置据1979年统计,全市有下乡已婚知青236人(市郊28人,濉溪县208人),下乡知青与城镇职工结婚69人,下乡知青与农场职工结婚4人,下乡知青互婚6人,下乡知青与农村社员结婚157人。针对此类情况,淮北市提出了妥善安置意见:凡属郊区、县和外地下乡知青与淮北市城镇职工结婚,知青互婚的,逐步将他们及其子女的户口、粮油关系转回城镇,把这部分知青安排到集体企业单位或自办的农林、牧副渔业基地;下乡知青与农场、林场职工结婚的,全部转到其配偶所在场,符合条件的,吸收为职工;下乡知青与农村社员结婚的,就近就地将其安排到社队企业单位;下乡知青与外地城镇职工结婚的,由其配偶所在城镇安排。1980年,与淮北市职工结婚的下放知青(包括外地),全部安排在其配偶所在单位的五七厂、队或干家属工和临时工同农村社员结婚的下乡知青就地安排。1981年,濉溪县同农村社员结婚的下乡知青就近就地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