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中等师范教育
一、沿革
1950年,开始筹办濉溪初级师范学校,1951年招收小学毕业生,1958年开始招收初中生,是年改为中等师范学校。1964年撤销师范改办初中,1976年重办中师,招收工农学员。1977年,开始通过考试择优选拔初中毕业生。1985年,实行定向、面试、提前单独招生的办法招收新生。1987年,改为淮北师范学校。1989年,由濉溪县转交市教委直接管理。是年10月,校址由濉溪县城东关的草寺庙迁至县城内。
1970年10月,在濉溪煤炭工业学校校址处,创办市中等师范学校,初名为濉溪市师范学校,随市名更为淮北师范学校。1974年,举办中学教师短期培训班2期,培训200人。1975年10月,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由“普通式”改为“基本式”,承担培训全市小学语音教师的任务。1980年招民师班。1981年5月,在校内办淮北市教师进修学校,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1982年,曾招收一届四年制中师学生。1985年1月,将淮北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改为淮北教育学院,升格为成人高等专科学校。
二、学制
70年代初,师范教育的学制为两年。1978年后,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学制改为三年制,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1982年有一届为四年制。
三、课程设置
师范教育的课程是按国家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开设的;1989年6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规定三年制中等师范全学程共156周,分别安排教学活动107周左右,教育实践7周左右,寒暑假36周左右,机动3周用于社会活动、集体教育活动。
必修课开设思想政治、语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数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儿童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程、小学教育学教程、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程;选修课一般开设文化知识、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艺术、体育以及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等类课程。提倡启发式教学,要求各科教师废除“注入式”、“满堂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组织了微格教学方法讲习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
1950年,开始筹办濉溪初级师范学校,1951年招收小学毕业生,1958年开始招收初中生,是年改为中等师范学校。1964年撤销师范改办初中,1976年重办中师,招收工农学员。1977年,开始通过考试择优选拔初中毕业生。1985年,实行定向、面试、提前单独招生的办法招收新生。1987年,改为淮北师范学校。1989年,由濉溪县转交市教委直接管理。是年10月,校址由濉溪县城东关的草寺庙迁至县城内。
1970年10月,在濉溪煤炭工业学校校址处,创办市中等师范学校,初名为濉溪市师范学校,随市名更为淮北师范学校。1974年,举办中学教师短期培训班2期,培训200人。1975年10月,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由“普通式”改为“基本式”,承担培训全市小学语音教师的任务。1980年招民师班。1981年5月,在校内办淮北市教师进修学校,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1982年,曾招收一届四年制中师学生。1985年1月,将淮北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改为淮北教育学院,升格为成人高等专科学校。
二、学制
70年代初,师范教育的学制为两年。1978年后,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学制改为三年制,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1982年有一届为四年制。
三、课程设置
师范教育的课程是按国家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开设的;1989年6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规定三年制中等师范全学程共156周,分别安排教学活动107周左右,教育实践7周左右,寒暑假36周左右,机动3周用于社会活动、集体教育活动。
必修课开设思想政治、语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数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儿童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程、小学教育学教程、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程;选修课一般开设文化知识、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艺术、体育以及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等类课程。提倡启发式教学,要求各科教师废除“注入式”、“满堂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组织了微格教学方法讲习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