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民间艺术
一、音乐舞蹈
淮北市民间音乐舞蹈源远流长,门类繁多并保持着一定的区域性特色。
1、唢呐俗称喇叭。唢呐艺人多分布在市郊农村,他们自由组班,每班5至7人不等,为民间婚丧嫁娶、节日欢娱时所聘用。演奏的曲牌因环境场合而异,一般办喜事常用“凡字四调”、“叫句子”、“柳全”等曲牌,并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戏曲、曲艺吹奏。
2、腰鼓腰鼓气氛隆重、热烈、节奏性较强。一般以多支腰鼓组成腰鼓队演奏。边击边舞或配以节奏强而有力的词曲伴唱,或在短暂的停顿用以简捷雄壮的口号渲染气氛。腰鼓在50年代初期较为流行,以后日渐冷落。1978年,市区部分中小学又恢复了这一活动,多用于重大节日游行队伍。
3、狮子舞狮子头是用纸制成型,狮子身为布毛合制的狮皮。由两人合演,相互协调配合,模拟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毛、舔毛、搔痒、打滚及加有艺术色彩的各种表演。引狮者一个,执彩球戏狮。流行于市郊农村,部分厂矿俱乐部也开展此项活动。
4、龙灯龙灯的龙身是用竹木扎成骨架,一般7至9节,龙头造型生动雄伟,口、须、角、目栩栩如生,“龙衣”(龙皮)用布绘以龙甲,头至尾各节有一木棍支撑龙身,表演时每人各执一节,前有一人引珠,龙头抢球,龙身各节及属随龙头的活动而舞动向前。以欢快的唢呐锣鼓伴奏。活动时,龙灯多与狮子、竹马、旱船等配合。
5、竹马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身骨架,蒙以纱布,外贴马毛(用彩纸剪成),马头可活动,马脖下及演员脚上均系铜铃。表演时,马身系于演员腰间,随着音乐和锣鼓节奏,用手操纵马头表演。
6、旱船旱船的船身是用竹子和布结合扎成。表演时,船身系于女舞者腰间,前进时作行船状,另有一老船翁在旁撑船。
7、大头舞大头舞是用马粪纸糊成一特大的人头造型,可根据需要或爱好塑成各种人物形象。如笑娃娃、老头、老妇、工人、农民等等。表演时戴在演员头上,以造成与身体比例极不谐调的形象来产生艺术效果。1978年后,大头舞常出现于重大节日游行队伍。小学、幼儿园常开展这些活动。
8、高跷高跷为演员腿上各绑一高跷腿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高跷腿是在一根木棍上部安有脚踏板而成,根据踏高跷人的技艺精劣而定高低。高跷演员各扮一戏剧人物,可演一段戏曲插白或一折戏,或表演扑蝶、丢叉等舞蹈动作。相山区任圩乡较为流行。
二、民间美术
风行在淮北市的民间美术有剪纸、泥塑、扎花、刺绣等。风格朴实,多取吉祥、喜庆题材,内容有龙凤、鲤鱼、公鸡、麒麟、花鸟、山水、人物及各种装饰花纹图案等。1973年10月,市工艺美术厂研究创制了煤炭画。此种画以煤粉为原料,突出了淮北煤城的特色。煤炭画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大方典雅,被称为“立体的中国画”,适宜于宾馆、客厅装饰之用。工艺美术厂制作的煤炭画曾参加过广交会和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还出口至美国、日本、德国、朝鲜、英国、越南等国家。有8幅作品在中国煤炭工业部外事局和宾馆陈列。
三、地方戏曲
淮北市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当推淮北梆子戏、泗洲戏和花鼓戏。
1、淮北梆子戏淮北梆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由于豫东与淮北市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淮北梆子戏。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200多种曲牌。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以增强声调之节奏。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全市厂矿、郊区、农村剧团的演出剧目绝大多数都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2、泗洲戏泗洲戏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地区,传入淮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泗洲戏的唱腔具有明快、爽朗、委婉的特色,语言粗犷、幽默,深受全市人民的喜爱。
3、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音调委婉,带有拖腔,不用弦乐,只用鼓板。生角穿件大褂,带上髯口,简易化妆。旦角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上彩裙,自我表白角色。唱腔比较单调,但因吸收了淮北的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附:民间故事
“惠我南黎”的由来
在相山的龙峰和虎峰南麓的山窝里,有一座古庙叫显通寺。老百姓都称做“相山庙”。庙的大殿东院里,有一个御书亭。亭中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刻,上有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惠我南黎”四个斗大的字。
原来,在乾隆年间,经由相山西北流向相山东南的濉水,因河床年久淤塞,每逢雨季泛滥成灾。安徽巡抚高晋奉命前来勘河修治。当他来到濉溪之后,又顺便到了相山的显通寺,看到庙宇由两山环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但寺庙破残不堪。于是,这个巡抚高晋就把治河的主要使命丢在脑后,而向乾隆上书修寺,美其名以求神明护佑百姓免于水灾。乾隆阅罢高晋的奏章,就命高晋除修缮寺庙外,另建一条十八里蔽日长廊。高晋贪赃枉法,把修治濉河的金银肥了自己的腰包,只草草修理了寺庙却没有遵旨建造长廊。
哪知后来,乾隆下江南巡视,路经彭城(今徐州市),设行宫于云龙山下,忽然想起要到相山十八里遮天蔽日的长廊来观赏风景,便令高晋陪同御驾亲往相山览胜。高晋接旨吓得魂不附体。他暗想,乾隆皇帝一旦前来,发现并没有遵旨建造长廊,这欺君之罪,定要杀头的,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生死关头,他谎奏道:“相山‘穷山恶水出刁民’,龙驾不宜前往。”高晋为保自己的性命,竟把山青水秀的相山和这里的穷苦百姓诬为“穷山恶水”和“刁民”。乾隆是个胆小鬼,果真不敢到相山。但他为了收买人心,安抚这里的百姓要安份守己,故御笔亲书了“惠我南黎”四个大字。后由江南凤阳府宿州知州张开士恭摹刻于石上,保留至今。
名噪一时的“卧龙湖”因何得名
淮北市濉溪卧龙湖这个地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湖,只不过是片一马平川的良田湖地。但为什么叫“卧龙湖”呢?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逢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土地龟裂,庄稼枯槁,河底朝天,连井里的水也快枯竭了。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这时,天上有一条小白龙看见了这种惨象,动了恻隐之心,就一连降了3天大雨,使得沟满河平,庄稼复苏,草木葱茏,搭救了这一带的穷苦百姓。谁知此事被天帝发觉了,认为小白龙擅自降雨,犯了天规,罪该罚入下界。只消天帝一句话,小白龙的祸福便定分明,转眼之间就把它从天上一下子打入到了地下。小白龙离了云水之乡,被迫降落到这里的一座石桥旁边。它躺在那儿,首尾足有一里多长,引起乡邻们极大的同情。岂知龙离了水,也是不能活的。几天工夫,一条生龙奄奄一息了。幸亏永城太守还算得是个有良心的官儿,便下令让四乡百姓大担挑小桶拎地向小百龙身上泼水。小白龙得了水,翘翘尾、抖抖浑身银鳞,逐渐有了生气。太守不禁大喜,忙又叫人连续不断地再往小白龙身上泼水。小白龙舒展身躯,更加有了精神,就趁着这瓢泼的水气一跃,腾空飞走了。从此,这个地方便被叫做了“卧龙湖”
195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曾来此视察,紧接着文艺工作者又来采访、拍电影、编歌舞,赞扬这里的稻改、河网化,卧龙湖的名声大振。据说,当年由外地送来的锦旗就挂满了五间屋子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有一面锦旗上绣了五个斗金大字,题曰:“天下第一湖”。
双堆集的由来
双堆集,位于濉溪县东南一百三十华里处。集南集北有两座大土堆,纯土无石,相距三华里,双堆集因此得名。南边的一个堆,尖而高,名尖谷堆,高约十丈,周围约一百五十丈;西边的一个堆平而大,名平谷堆,高约七丈,周长约二百丈。尖谷堆上过去有座庙宇,淮海战役时被炮火焚毁。就这么两个土堆,在当地人们中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家庄户人家。这家老人为了鼓励勤劳者,让儿媳和女儿比堆土堆,在限定时间里,看谁堆得高、大,就奖励谁。嫂子身体结实健壮,干活赛过男子汉。她风里来雨里去,日夜不闲,很快就把土堆堆得又高又大。小姑子偷懒,土堆堆得又尖又小。一天小姑子悄悄地去偷看嫂子的土堆,一看象座小山,不觉羞红了脸。但她不思加油赶上,却顿生嫉妒之心,即刻回家拿来铁铣,趁嫂子不在,跑到土堆上就铲。不料嫂子随后赶到,一伸手就按住小姑子的铣把,一下子把土尖儿镢到老远老远的地方。现在平谷堆西北有一片高地,传说就是那个土堆的尖子。嫂子生气,要打小姑子。小姑子拉着铁铣朝西飞跑,嫂子在后紧追不舍,铣头在地上拉出一条沟,就成了现在的“拉铣沟”。小姑子跑着,一不小心摔倒了,于是在地上压出了“肚子湖”、“两奶坑”、“鼻子洼”。
因此,双堆集过去一直被人们叫做谷(姑)堆集。淮海战役后才改名为双堆集。
烈山的传说
淮北市区东南约十五公里处有一座山,从山顶到山底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裂沟,宽约数丈,深不可测。所以古人叫它“裂山”,后来又改称它为“烈山”。
但何时何故把“裂”改为“烈”呢?传说很久以前,裂山下住着一家姓李的农户。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女儿叫香姑,姿色佳丽,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她。后来因生活所迫,全家逃荒到山东泰山脚下落了户。他父亲种地,香姑天天上山放牛放羊,过着贫苦的生活。可是,邻里有一恶少,听说香姑长得貌美,便带人前来强欲纳妾,但香姑拒不从命,独自逃上泰山之巅,众人喊她不应。那恶少也带人来追,只见香姑面露怒色,竖柳眉,睁杏眼,怒斥恶少,瞬间巨石纷飞,击在恶少身上。风石停息,香姑跨上青鸾徐徐南飞,来到裂山。后来香姑死了,当地百姓为纪念她,就在裂山上建了一座烈女庙(泰山庙)。因此,后人便将烈山的“裂”字,改为烈女的“烈”字了。
相山,这个地名怎样来的
数千年以前,相传居住在河南商丘附近的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相土。相土因治理部落有方,人们都尊称他为相土君。他的部落常以打猎、捕鱼、开垦土地种植作物为生。但为了生存与发展,相土还经常到临近去了解别的部落如何生活、生产的。一次他外出途经相山这个地方,发现这里的山川优美,森林茂盛,动物繁多,河里、沼泽里鱼虾游来游去。他便高兴的手舞足蹈蹦跳起来,嘴里还唱着:“好地方、好地方,北是山来,西是水,东、南两面是平原。山有柴,水有鱼,一片平原好种田。”于是,他决定将部落从商丘迁到相山。
当他回到商丘以后,便立刻向部落的人说了相山这个地方怎么怎么好,动员大家移居到相山,直说得全部落都动了心。当年秋收已毕,相土便叫人们收拾好家什搬家。因为没有运输工具,担的担,抬的抬,背的背,一连走了三天。人们的背磨肿了,脚上打了泡,累得腿疼腰酸不愿不再走了。相土机智地想了个办法,叫人砍些树枝绑成人字架,又叫砍了一棵搂把粗的大树,用锯锯成一段一段的,从树心处钻个眼,再用木棒穿在锯成的树心眼里,然后将木棒绑在人字架的小头处,叫两个人推拉着走。大家一试,果然轱轮转动向前,觉得省劲多了。后人称这种东西为原始的独轮土车,并传说后来我国的马拉车就是相土发明的。
几天之后大家来到了相山一看,这里果然山青水秀,名不虚传,十分高兴。待歇息后,相土又给大家说,就在山坡下盖住房,开荒种地。一年过去了,人们的辛勤汗水浇灌了相山的土地,各种庄稼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人们安居乐业,自给自足。
部落有了剩余。相土又想:要把剩余的物产带到别的部落交换,换来自己部落缺少而又急需的东西多好呢!于是,他向自己的部落说了他的想法,又得到全部落的交口称赞。
相土征得人们的同意,就组织人员集中剩余的物资到外地去交换。他每到一个部落都受到欢迎,感谢相土给他们送来了急需的东西。这时人家便问起相土的部落住在什么地方?相土一时无法回答。因为他们还没有给居住的这个地方起名字呢!相土的随从人员看他沉默着,便顺口答道:“相土,是我们部落的首领。我们的住地背靠一座大山,就叫‘相山’吧!”(这便是以姓氏而起名)相土连忙也点了点头说:“我们就住在‘相山’”。从此以后“相山”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相山茶
宋朝的时候,江南有位去东京(今河南开封市)赶考的举子,路过淮北相山,顺便观赏相山奇妙的景色,却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茶(有人叫它“麻茶)。他掐了片叶子尝了尝,顿觉芳香满口,爽彻肺腑,味道好极了。
他回到江南老家后,便派个老头年年春天带着盘缠来这里采茶。这老头每次都是住在相山庙里,有时阴天下雨,他就同和尚下棋、拉家常,以后竟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可是老和尚却从来没有问过老头采茶的事。
一年老头采完茶,收拾停当准备回江南,临别时送给和尚一包茶叶,叫他尝尝味道。可是和尚从不饮茶,也不把它当成什么珍品,顺手扔到风棚上去了。
时间象流水一样,转瞬几年过去了。那老头没再来过相山。又过了两年,南京有位大官听说相山老爷很灵,能叫做官的官运亨通,步步青云;能叫经商的财源茂盛,生意兴隆;能叫读书的魁名高中。所以他特地买了许多上等好香,来给相山老爷上香。因为这当官的会贪污,会搜刮,肚皮厚,油水大,所以老是离不开茶叶水消食解酒。
当他们一行刚走到奏鸣台附近时,那官儿就觉口渴难耐,忙命从人献上来。可是那帮子随从平日里看不惯他那种贪赃枉法,顺吃流喝的卑劣行径,出门故意没给他带茶叶。“启禀老爷,因为来时匆忙,忘了带茶叶,请老爷权且忍耐一时吧!”
“混蛋!快去向庙上长老找些来!”
“是。”
相山庙和尚一听犯了愁。平时不好茶,现在立马就要,却向何处去寻?正在发愁,突然想起几年前采茶老头给的一包茶叶来,于是叫小和尚爬上风棚,扒了半天才找出来,抖了抖上面的灰尘,揭去外边一层牛皮纸,里面是一层黄布,黄布里边是一层木炭。木炭里边是一个猪尿泡皮包的包,再里边是个双层细毛边纸包,还未曾打开,就闻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和尚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里面只有一小撮茶叶,大小如同绿豆粒,色泽鲜洁,晶莹透亮,俨然似一颗颗绿莹莹的珍珠。和尚把茶叶托在手心里,犹豫了一会儿,递给了差役拿去泡了。
那当官的接过茶杯,刚一打开盖,一股惊异的神色顿时飞上眉梢。他反复地看看闻闻,闻闻看看,足足闹了大半个时辰,才慢慢地把嘴挨近杯子,先用舌头舐了两下,咂了咂嘴,又舔了两下,品尝了好大一阵子,才细细地喝了几口。那顺杯子流下的一滴也被他伸舌头舔了回去。一杯茶刚喝一半,他就感到浑身疲劳顿消,精神焕发。
相山庙的大殿里烛光辉映,香烟缭绕。
那大官进庙做完佛事,便请问长老:“适才所赐仙茶,何山所采?”
“此乃本山所出。”
“好,真是‘名山出名茶’,果不虚传!长老可知此茶的名贵处吗?”
“贫僧素不好茶......还望大人赐教。”
“此茶生在绝壑之下,日光只能照其叶,而不能照其根,故能温胃和中,滋阴壮阳;又常处在云雾笼罩之中,承云、雾、雨露之精美,故饮之能除五脏六腑之淤滞,开七窍之闭塞,常饮此茶,能令人容颜悦泽,返老还童,实乃茗中仙品。汝若不信,可泡一杯,把熟的肥肉片放进去,不消片刻,即可溶化。”
经过实验,实如其言。从此相山产名茶的佳话,就在江淮大地传扬开了。
口子酒的传说
从前,有姓徐的夫妻俩逃荒到口子,见这里来往的船很多,河湾里又有蚌蛤鱼虾,就商量着在这里落下脚。
夫妻俩搭了个草棚,在棚边掏了口井,以卖茶为生。闲时捕捞鱼虾、开荒种田。
徐家夫妻待人热情,惜老怜贫,博得了众人的赞誉。路过的人都想来认识认识这对勤劳善良的夫妻。人们还利用他们的姓,亲切称呼这个地方为“徐口子”。
快到年关的时候,有个手执拂尘,衣衫破烂,身背大葫芦的老人来到棚外。夫妻忙迎上前,扶老人到锅门口坐下,又端碗热茶让老人驱寒。但老人不喝茶,要吃饭,夫妻俩忙给老人烧饭。
第二天清晨,老人还没有动身之意。夫妻俩一商量:咱们要把这年迈孤独的老人照顾好。虽说咱日子清苦,冬粮不多,咱少吃点,也得让老人吃好,何况这寒天冻地的,老人又奔向哪里去呀?
一天、两天,半月过去了。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老人这才提出要走。夫妻俩忙取出卖茶积攒的一点钱,要尽数送给老人。老人笑着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夫妻俩的盛情使俺不舍离去。来!”老人招呼着夫妻俩走到棚外,指着井说:“这眼井位处地冲脉,敛山川之灵气,聚地下之精华;泉连千渊,源接四海,若以高梁为料,大麦为曲,井水为浆,定能酿出世间最美好的酒来!”接着老人又把酿造方法一一告诉给夫妻俩。
夫妻俩听后半信半疑,忽听一声响亮,只见老人的大葫芦腾空飞起,葫底朝天,葫嘴对着井口撒下数道金光。一刹那间,井水蒸腾,异香扑鼻。夫妻俩人惊喜万分,欲向老人询问,老人已乘风飘然而去。
夫妻俩按照老人教给的方法,买来锅甑和高梁,磨糁制曲,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酿制,蒸出了第一坛美酒。来往的客人在喝茶时都说闻到一阵阵奇香。客人们以为是那井里散发出来的,井水香是香,但还有比井水更香的东西。他们寻来找去,才发现是酒罐子里散发出来的香气。
夫妻俩忙把坛子抬出来,请大家品尝品尝。坛子刚打开,一股酒香扑面而来。棚外顿时聚满了南北来往的客人,竞相品尝。有些客人忙掏出大把的银钱。交给徐家夫妻要灌点酒带走。夫妻俩一再推辞不肯收钱。客人们都说酒好,价值高,抛下银钱,只顾自往壶里装酒。霎时,一坛子酒就倒了个精光。
后到的客人买不到酒,都埋怨徐家夫妻为啥不多酿点。有的客人听说徐家夫妻制酒的高梁不多,就主动送来,坐等好酒。
徐家夫妻不断总结经验,一次比一次酿的好。细品此酒,色清似玉露,浓香胜芝兰,甘美沁心脾,入口味延绵。后来有个客人称赞他们酿的酒说:“飞鸟闻气化凤,游鱼食之成龙。”
从此以后,出外谋生的人纷纷来徐口子落户。徐家夫妻就把酿酒的技术传给他们,叫他们用自家的井水做酒。从此这里酿造业日益兴盛,徐口子遂成为以酿造业为主的集镇。
“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历代迁客骚人,来此饮酒赋诗,对口子酒倍加赞赏。明代任柔节曾为口子酒留下了“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佳句。
临涣夜换亳州
临涣是座古老的城市。旧城墙周长九里单一十八步,传说原是砖石结构,突然在一夜之间却变成了土城墙。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来话长:相传,很久以前,皇帝下来巡视,来到涣河和包河交会之处,李天师奏到:“以微臣看来,此处地势平坦,瑞气缭绕,物产丰富,百姓安份,乃吉祥之地,宜在此建城池,设为州,城内再建亭台楼阁,作为行宫。城临涣水,就曰‘临涣’也好。前边是涣河和包河交会之处,就称它浍河吧。”皇帝准奏,命亳州人华英任临涣知州。拨银四百八十万两,限期两年建好,并定城周长为九里单一十八步。又御书:“包浍增光,永镇山河”八个金字。至今遗迹犹存。
不几日,华英走马上任,征调民工三万,牛马二千,择定吉日良辰,华英亲率僚属掘土奠基。民工们凿石的凿石,烧砖的烧砖,运土的运土,砌墙的砌墙。妇女们百里送衣,十里送饭,连儿童也来助阵,端茶送水,刨土搬砖。由于官民同心协力,一座雄伟壮观的临涣城提前三个月建成了。官民欢呼跳跃,欣喜若狂。州官华英大摆宴席,犒赏民工。宴席直开二九一十八天,到十月十四日才结束。
一天晚上,华英回到府中,感到十分疲倦,斜躺在软椅上,夫人春兰前来问安:“老爷,您是累了,还是想家了?”华英说:“累是累了,但快两年没回过家了,很是想念乡亲父老。夫人,你问这话是何意?”夫人说:“你在临涣为官,大兴土木,筑建城池,城墙砖石垒砌,甚为壮观,却忘了咱老家亳州还是座小小的土城呢。”一石击起千层浪,春兰的一席话触动了华英的乡思,心想:我虽在临涣为官,可必定是亳州人啊,临涣和亳州同是州城,但却区别甚大,一砖一土,一大一小,若回故土,有何面目去见乡亲父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唉声叹气,愁眉紧锁。就在这时,从帐后走过来谋士乌桂献计道:“老爷,如果能将两城互换一下就好了。”“胡说,这么大的城,又不是一个盒子,想换就换了。”华英斥道。乌桂说:“老爷休怒,我只不过开句玩笑罢了。但是,话又说回来,您可曾听说过杨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吗?那二郎神既然有担山的本领,就没有神仙能搬城吗?老爷不防焚香磕头试试,求上苍相助。只要心诚,也许能办到。”
华英点头,立命左右在大堂之上设下香案,片刻功夫,香烛供品一应俱全。华英率全家老少十三口,齐齐跪下向苍天祈祷。从二更跪到三更,上苍还没显灵,华英痛哭不止,磕头捣蒜,触地“叭叭”响,额头上磕起了鸡蛋大的血包。他嘴里念道:“上苍若不显灵,便跪死也不起来。”华英的诚心感动了天庭的值日官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巡察四海,得知此事,慌忙击动天鼓,奏明玉皇。不一会儿,玉皇大帝睁开惺忪着眼睛,慢慢腾腾地登上了宝座。“宣击鼓人上堂!”太上老君快步进殿,行过大礼,奏明圣上。玉皇大帝皱皱眉头,略思片刻,启动金口,发下旨意:“念华英有一片不忘故土之诚心,准许临涣砖城同亳州土城相换,但换后的临涣城仍要同原来的砖城大小一样,周长为九里单一十八步。太上老君,你去西天辛苦一趟,请佛祖如来命四大金刚下界办理。”说罢,起身离坐,退回后宫。
时辰不大,四大金刚飞离西天,在临涣上空降下云头,将临涣城墙一段段地搬到亳州,又将亳州土城一段段地搬到临涣。亳州土城原小,搬来临涣既不够长,又不够宽,也不够高,四大金刚就捞浍河河底淤泥相加,所以至今那段浍河河底还是很深,再旱也不见底。
天快到五更,雄鸡啼鸣,东方发白,可还剩下城南门阁楼未搬走。这南阁楼甚是雄伟,份量很重,四大金刚也觉疲劳,左合计,右合计,若不搬完,回去不好交差,还是搬吧。这时,早已气不过的临涣土地神心想,玉皇大帝下旨不敢违拗,可四大金刚也太过份了,连个阁楼也要搬走。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如唤醒凡人,赶走他们。正在四大金刚要动手搬移南阁楼之际,被土地神唤醒的一个拾粪老头发现了,他便大声疾呼:“不好了,有人偷城楼了,快来人啊!”
这一喊,惊动了熟睡中的全城百姓,大家有的举着火把,有的手持长矛,有的舞动锄头,有的掂起磨棍,直奔南门而来。四大金刚虽是上仙,神勇无比,但总觉这桩差事办得有点理亏,加上饥肠辘辘,精疲力尽,正好天也已交五更,干脆来个顺水推舟,直奔天庭复命去了。
天明,即农历十月十五日,全城百姓发现砖城一夜之间变成了土城,惊愕万分,个个痛哭,人人悲愤,齐奔衙门,试想问个明白。大家冲进去一看,府内空空如也。原来州官华英见大事已成,惧怕秘密泄漏,百姓造反,就趁人乱之际携举家老小,弃官回亳州去了。
这天,数十万黎民百姓涌到了城南门阁楼,把拾粪报警的老头尊为上坐。大家当即商定,为使子孙后代不忘“临涣夜换亳州”的日子,每年十月十五日逢大会。逢到这天,百姓们都要杀鸡宰羊,但只供土地,不供玉皇。
“八×”和尚不拜君
清朝雍正皇帝有个宠妃,她年轻貌美,才学出众,是雍正帝的心肝宝贝。京城有户姓陈的官宦人家,祖上为清廷立过大功,所以皇上允许这户人家的内眷自由出入宫廷。这宠妃和姓陈的妻子十分要好,亲如姐妹。这一年,妃子和陈妻同时怀了孕,宠妃怕生女失宠,就和陈妻私下商议,如果她生女,陈家生男,两家就悄悄调换。不久,两个孩子同时生下了,果然陈家生的是男,妃子生的是女。于是,他们就依照前约悄悄交换了孩子。可是老陈胆子小,怕皇帝察觉被杀头,就带着老婆孩子逃离了京城,隐姓埋名,四处飘泊。后来,陈妻和孩子相继死去,老陈穷途末路,衣食无着,就在淮北相山庙当了和尚。
光阴似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雍正皇帝因病去世,陈家的孩子继位登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乾隆皇帝。乾隆帝亲政后,从一个亲信老太监口里得知自己的身世,并听说生身母亲穷死异乡,亲父流落失所,当了和尚,就去秉知母后,准备去寻找父亲。他母后就是雍正的宠妃,见事情瞒不住了,只好把实情全盘托出,并同意乾隆寻父的要求。不久,乾隆就以巡视江南的名义,离京查访父亲去了。这一天,他来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让地方官把附近大小寺庙的和尚都带来参谒。各寺庙的和尚都来了,唯独相山庙一个叫“八×”的和尚不去拜见。乾隆心知有异,就赶回京城,向母后禀告了这件事。他母后仔细一想,恍然大悟,连忙让乾隆回去拜见相山庙和尚。乾隆心想:我贵为天子,焉能去拜一个和尚!母后见他意存疑忌,就解释说:“八×合起来就是个父字,‘八×’和尚,就是‘父和尚’,此人正是你苦心寻找的亲生父亲呀!”乾隆听了,如梦方醒,这才急忙赶往相山庙拜见老陈,认了父亲。
淮北市民间音乐舞蹈源远流长,门类繁多并保持着一定的区域性特色。
1、唢呐俗称喇叭。唢呐艺人多分布在市郊农村,他们自由组班,每班5至7人不等,为民间婚丧嫁娶、节日欢娱时所聘用。演奏的曲牌因环境场合而异,一般办喜事常用“凡字四调”、“叫句子”、“柳全”等曲牌,并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戏曲、曲艺吹奏。
2、腰鼓腰鼓气氛隆重、热烈、节奏性较强。一般以多支腰鼓组成腰鼓队演奏。边击边舞或配以节奏强而有力的词曲伴唱,或在短暂的停顿用以简捷雄壮的口号渲染气氛。腰鼓在50年代初期较为流行,以后日渐冷落。1978年,市区部分中小学又恢复了这一活动,多用于重大节日游行队伍。
3、狮子舞狮子头是用纸制成型,狮子身为布毛合制的狮皮。由两人合演,相互协调配合,模拟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毛、舔毛、搔痒、打滚及加有艺术色彩的各种表演。引狮者一个,执彩球戏狮。流行于市郊农村,部分厂矿俱乐部也开展此项活动。
4、龙灯龙灯的龙身是用竹木扎成骨架,一般7至9节,龙头造型生动雄伟,口、须、角、目栩栩如生,“龙衣”(龙皮)用布绘以龙甲,头至尾各节有一木棍支撑龙身,表演时每人各执一节,前有一人引珠,龙头抢球,龙身各节及属随龙头的活动而舞动向前。以欢快的唢呐锣鼓伴奏。活动时,龙灯多与狮子、竹马、旱船等配合。
5、竹马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身骨架,蒙以纱布,外贴马毛(用彩纸剪成),马头可活动,马脖下及演员脚上均系铜铃。表演时,马身系于演员腰间,随着音乐和锣鼓节奏,用手操纵马头表演。
6、旱船旱船的船身是用竹子和布结合扎成。表演时,船身系于女舞者腰间,前进时作行船状,另有一老船翁在旁撑船。
7、大头舞大头舞是用马粪纸糊成一特大的人头造型,可根据需要或爱好塑成各种人物形象。如笑娃娃、老头、老妇、工人、农民等等。表演时戴在演员头上,以造成与身体比例极不谐调的形象来产生艺术效果。1978年后,大头舞常出现于重大节日游行队伍。小学、幼儿园常开展这些活动。
8、高跷高跷为演员腿上各绑一高跷腿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高跷腿是在一根木棍上部安有脚踏板而成,根据踏高跷人的技艺精劣而定高低。高跷演员各扮一戏剧人物,可演一段戏曲插白或一折戏,或表演扑蝶、丢叉等舞蹈动作。相山区任圩乡较为流行。
二、民间美术
风行在淮北市的民间美术有剪纸、泥塑、扎花、刺绣等。风格朴实,多取吉祥、喜庆题材,内容有龙凤、鲤鱼、公鸡、麒麟、花鸟、山水、人物及各种装饰花纹图案等。1973年10月,市工艺美术厂研究创制了煤炭画。此种画以煤粉为原料,突出了淮北煤城的特色。煤炭画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大方典雅,被称为“立体的中国画”,适宜于宾馆、客厅装饰之用。工艺美术厂制作的煤炭画曾参加过广交会和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还出口至美国、日本、德国、朝鲜、英国、越南等国家。有8幅作品在中国煤炭工业部外事局和宾馆陈列。
三、地方戏曲
淮北市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当推淮北梆子戏、泗洲戏和花鼓戏。
1、淮北梆子戏淮北梆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由于豫东与淮北市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淮北梆子戏。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200多种曲牌。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以增强声调之节奏。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全市厂矿、郊区、农村剧团的演出剧目绝大多数都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2、泗洲戏泗洲戏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地区,传入淮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泗洲戏的唱腔具有明快、爽朗、委婉的特色,语言粗犷、幽默,深受全市人民的喜爱。
3、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音调委婉,带有拖腔,不用弦乐,只用鼓板。生角穿件大褂,带上髯口,简易化妆。旦角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上彩裙,自我表白角色。唱腔比较单调,但因吸收了淮北的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附:民间故事
“惠我南黎”的由来
在相山的龙峰和虎峰南麓的山窝里,有一座古庙叫显通寺。老百姓都称做“相山庙”。庙的大殿东院里,有一个御书亭。亭中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刻,上有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惠我南黎”四个斗大的字。
原来,在乾隆年间,经由相山西北流向相山东南的濉水,因河床年久淤塞,每逢雨季泛滥成灾。安徽巡抚高晋奉命前来勘河修治。当他来到濉溪之后,又顺便到了相山的显通寺,看到庙宇由两山环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但寺庙破残不堪。于是,这个巡抚高晋就把治河的主要使命丢在脑后,而向乾隆上书修寺,美其名以求神明护佑百姓免于水灾。乾隆阅罢高晋的奏章,就命高晋除修缮寺庙外,另建一条十八里蔽日长廊。高晋贪赃枉法,把修治濉河的金银肥了自己的腰包,只草草修理了寺庙却没有遵旨建造长廊。
哪知后来,乾隆下江南巡视,路经彭城(今徐州市),设行宫于云龙山下,忽然想起要到相山十八里遮天蔽日的长廊来观赏风景,便令高晋陪同御驾亲往相山览胜。高晋接旨吓得魂不附体。他暗想,乾隆皇帝一旦前来,发现并没有遵旨建造长廊,这欺君之罪,定要杀头的,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生死关头,他谎奏道:“相山‘穷山恶水出刁民’,龙驾不宜前往。”高晋为保自己的性命,竟把山青水秀的相山和这里的穷苦百姓诬为“穷山恶水”和“刁民”。乾隆是个胆小鬼,果真不敢到相山。但他为了收买人心,安抚这里的百姓要安份守己,故御笔亲书了“惠我南黎”四个大字。后由江南凤阳府宿州知州张开士恭摹刻于石上,保留至今。
名噪一时的“卧龙湖”因何得名
淮北市濉溪卧龙湖这个地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湖,只不过是片一马平川的良田湖地。但为什么叫“卧龙湖”呢?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逢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土地龟裂,庄稼枯槁,河底朝天,连井里的水也快枯竭了。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这时,天上有一条小白龙看见了这种惨象,动了恻隐之心,就一连降了3天大雨,使得沟满河平,庄稼复苏,草木葱茏,搭救了这一带的穷苦百姓。谁知此事被天帝发觉了,认为小白龙擅自降雨,犯了天规,罪该罚入下界。只消天帝一句话,小白龙的祸福便定分明,转眼之间就把它从天上一下子打入到了地下。小白龙离了云水之乡,被迫降落到这里的一座石桥旁边。它躺在那儿,首尾足有一里多长,引起乡邻们极大的同情。岂知龙离了水,也是不能活的。几天工夫,一条生龙奄奄一息了。幸亏永城太守还算得是个有良心的官儿,便下令让四乡百姓大担挑小桶拎地向小百龙身上泼水。小白龙得了水,翘翘尾、抖抖浑身银鳞,逐渐有了生气。太守不禁大喜,忙又叫人连续不断地再往小白龙身上泼水。小白龙舒展身躯,更加有了精神,就趁着这瓢泼的水气一跃,腾空飞走了。从此,这个地方便被叫做了“卧龙湖”
195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曾来此视察,紧接着文艺工作者又来采访、拍电影、编歌舞,赞扬这里的稻改、河网化,卧龙湖的名声大振。据说,当年由外地送来的锦旗就挂满了五间屋子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有一面锦旗上绣了五个斗金大字,题曰:“天下第一湖”。
双堆集的由来
双堆集,位于濉溪县东南一百三十华里处。集南集北有两座大土堆,纯土无石,相距三华里,双堆集因此得名。南边的一个堆,尖而高,名尖谷堆,高约十丈,周围约一百五十丈;西边的一个堆平而大,名平谷堆,高约七丈,周长约二百丈。尖谷堆上过去有座庙宇,淮海战役时被炮火焚毁。就这么两个土堆,在当地人们中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家庄户人家。这家老人为了鼓励勤劳者,让儿媳和女儿比堆土堆,在限定时间里,看谁堆得高、大,就奖励谁。嫂子身体结实健壮,干活赛过男子汉。她风里来雨里去,日夜不闲,很快就把土堆堆得又高又大。小姑子偷懒,土堆堆得又尖又小。一天小姑子悄悄地去偷看嫂子的土堆,一看象座小山,不觉羞红了脸。但她不思加油赶上,却顿生嫉妒之心,即刻回家拿来铁铣,趁嫂子不在,跑到土堆上就铲。不料嫂子随后赶到,一伸手就按住小姑子的铣把,一下子把土尖儿镢到老远老远的地方。现在平谷堆西北有一片高地,传说就是那个土堆的尖子。嫂子生气,要打小姑子。小姑子拉着铁铣朝西飞跑,嫂子在后紧追不舍,铣头在地上拉出一条沟,就成了现在的“拉铣沟”。小姑子跑着,一不小心摔倒了,于是在地上压出了“肚子湖”、“两奶坑”、“鼻子洼”。
因此,双堆集过去一直被人们叫做谷(姑)堆集。淮海战役后才改名为双堆集。
烈山的传说
淮北市区东南约十五公里处有一座山,从山顶到山底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裂沟,宽约数丈,深不可测。所以古人叫它“裂山”,后来又改称它为“烈山”。
但何时何故把“裂”改为“烈”呢?传说很久以前,裂山下住着一家姓李的农户。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女儿叫香姑,姿色佳丽,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她。后来因生活所迫,全家逃荒到山东泰山脚下落了户。他父亲种地,香姑天天上山放牛放羊,过着贫苦的生活。可是,邻里有一恶少,听说香姑长得貌美,便带人前来强欲纳妾,但香姑拒不从命,独自逃上泰山之巅,众人喊她不应。那恶少也带人来追,只见香姑面露怒色,竖柳眉,睁杏眼,怒斥恶少,瞬间巨石纷飞,击在恶少身上。风石停息,香姑跨上青鸾徐徐南飞,来到裂山。后来香姑死了,当地百姓为纪念她,就在裂山上建了一座烈女庙(泰山庙)。因此,后人便将烈山的“裂”字,改为烈女的“烈”字了。
相山,这个地名怎样来的
数千年以前,相传居住在河南商丘附近的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相土。相土因治理部落有方,人们都尊称他为相土君。他的部落常以打猎、捕鱼、开垦土地种植作物为生。但为了生存与发展,相土还经常到临近去了解别的部落如何生活、生产的。一次他外出途经相山这个地方,发现这里的山川优美,森林茂盛,动物繁多,河里、沼泽里鱼虾游来游去。他便高兴的手舞足蹈蹦跳起来,嘴里还唱着:“好地方、好地方,北是山来,西是水,东、南两面是平原。山有柴,水有鱼,一片平原好种田。”于是,他决定将部落从商丘迁到相山。
当他回到商丘以后,便立刻向部落的人说了相山这个地方怎么怎么好,动员大家移居到相山,直说得全部落都动了心。当年秋收已毕,相土便叫人们收拾好家什搬家。因为没有运输工具,担的担,抬的抬,背的背,一连走了三天。人们的背磨肿了,脚上打了泡,累得腿疼腰酸不愿不再走了。相土机智地想了个办法,叫人砍些树枝绑成人字架,又叫砍了一棵搂把粗的大树,用锯锯成一段一段的,从树心处钻个眼,再用木棒穿在锯成的树心眼里,然后将木棒绑在人字架的小头处,叫两个人推拉着走。大家一试,果然轱轮转动向前,觉得省劲多了。后人称这种东西为原始的独轮土车,并传说后来我国的马拉车就是相土发明的。
几天之后大家来到了相山一看,这里果然山青水秀,名不虚传,十分高兴。待歇息后,相土又给大家说,就在山坡下盖住房,开荒种地。一年过去了,人们的辛勤汗水浇灌了相山的土地,各种庄稼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人们安居乐业,自给自足。
部落有了剩余。相土又想:要把剩余的物产带到别的部落交换,换来自己部落缺少而又急需的东西多好呢!于是,他向自己的部落说了他的想法,又得到全部落的交口称赞。
相土征得人们的同意,就组织人员集中剩余的物资到外地去交换。他每到一个部落都受到欢迎,感谢相土给他们送来了急需的东西。这时人家便问起相土的部落住在什么地方?相土一时无法回答。因为他们还没有给居住的这个地方起名字呢!相土的随从人员看他沉默着,便顺口答道:“相土,是我们部落的首领。我们的住地背靠一座大山,就叫‘相山’吧!”(这便是以姓氏而起名)相土连忙也点了点头说:“我们就住在‘相山’”。从此以后“相山”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相山茶
宋朝的时候,江南有位去东京(今河南开封市)赶考的举子,路过淮北相山,顺便观赏相山奇妙的景色,却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茶(有人叫它“麻茶)。他掐了片叶子尝了尝,顿觉芳香满口,爽彻肺腑,味道好极了。
他回到江南老家后,便派个老头年年春天带着盘缠来这里采茶。这老头每次都是住在相山庙里,有时阴天下雨,他就同和尚下棋、拉家常,以后竟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可是老和尚却从来没有问过老头采茶的事。
一年老头采完茶,收拾停当准备回江南,临别时送给和尚一包茶叶,叫他尝尝味道。可是和尚从不饮茶,也不把它当成什么珍品,顺手扔到风棚上去了。
时间象流水一样,转瞬几年过去了。那老头没再来过相山。又过了两年,南京有位大官听说相山老爷很灵,能叫做官的官运亨通,步步青云;能叫经商的财源茂盛,生意兴隆;能叫读书的魁名高中。所以他特地买了许多上等好香,来给相山老爷上香。因为这当官的会贪污,会搜刮,肚皮厚,油水大,所以老是离不开茶叶水消食解酒。
当他们一行刚走到奏鸣台附近时,那官儿就觉口渴难耐,忙命从人献上来。可是那帮子随从平日里看不惯他那种贪赃枉法,顺吃流喝的卑劣行径,出门故意没给他带茶叶。“启禀老爷,因为来时匆忙,忘了带茶叶,请老爷权且忍耐一时吧!”
“混蛋!快去向庙上长老找些来!”
“是。”
相山庙和尚一听犯了愁。平时不好茶,现在立马就要,却向何处去寻?正在发愁,突然想起几年前采茶老头给的一包茶叶来,于是叫小和尚爬上风棚,扒了半天才找出来,抖了抖上面的灰尘,揭去外边一层牛皮纸,里面是一层黄布,黄布里边是一层木炭。木炭里边是一个猪尿泡皮包的包,再里边是个双层细毛边纸包,还未曾打开,就闻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和尚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里面只有一小撮茶叶,大小如同绿豆粒,色泽鲜洁,晶莹透亮,俨然似一颗颗绿莹莹的珍珠。和尚把茶叶托在手心里,犹豫了一会儿,递给了差役拿去泡了。
那当官的接过茶杯,刚一打开盖,一股惊异的神色顿时飞上眉梢。他反复地看看闻闻,闻闻看看,足足闹了大半个时辰,才慢慢地把嘴挨近杯子,先用舌头舐了两下,咂了咂嘴,又舔了两下,品尝了好大一阵子,才细细地喝了几口。那顺杯子流下的一滴也被他伸舌头舔了回去。一杯茶刚喝一半,他就感到浑身疲劳顿消,精神焕发。
相山庙的大殿里烛光辉映,香烟缭绕。
那大官进庙做完佛事,便请问长老:“适才所赐仙茶,何山所采?”
“此乃本山所出。”
“好,真是‘名山出名茶’,果不虚传!长老可知此茶的名贵处吗?”
“贫僧素不好茶......还望大人赐教。”
“此茶生在绝壑之下,日光只能照其叶,而不能照其根,故能温胃和中,滋阴壮阳;又常处在云雾笼罩之中,承云、雾、雨露之精美,故饮之能除五脏六腑之淤滞,开七窍之闭塞,常饮此茶,能令人容颜悦泽,返老还童,实乃茗中仙品。汝若不信,可泡一杯,把熟的肥肉片放进去,不消片刻,即可溶化。”
经过实验,实如其言。从此相山产名茶的佳话,就在江淮大地传扬开了。
口子酒的传说
从前,有姓徐的夫妻俩逃荒到口子,见这里来往的船很多,河湾里又有蚌蛤鱼虾,就商量着在这里落下脚。
夫妻俩搭了个草棚,在棚边掏了口井,以卖茶为生。闲时捕捞鱼虾、开荒种田。
徐家夫妻待人热情,惜老怜贫,博得了众人的赞誉。路过的人都想来认识认识这对勤劳善良的夫妻。人们还利用他们的姓,亲切称呼这个地方为“徐口子”。
快到年关的时候,有个手执拂尘,衣衫破烂,身背大葫芦的老人来到棚外。夫妻忙迎上前,扶老人到锅门口坐下,又端碗热茶让老人驱寒。但老人不喝茶,要吃饭,夫妻俩忙给老人烧饭。
第二天清晨,老人还没有动身之意。夫妻俩一商量:咱们要把这年迈孤独的老人照顾好。虽说咱日子清苦,冬粮不多,咱少吃点,也得让老人吃好,何况这寒天冻地的,老人又奔向哪里去呀?
一天、两天,半月过去了。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老人这才提出要走。夫妻俩忙取出卖茶积攒的一点钱,要尽数送给老人。老人笑着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夫妻俩的盛情使俺不舍离去。来!”老人招呼着夫妻俩走到棚外,指着井说:“这眼井位处地冲脉,敛山川之灵气,聚地下之精华;泉连千渊,源接四海,若以高梁为料,大麦为曲,井水为浆,定能酿出世间最美好的酒来!”接着老人又把酿造方法一一告诉给夫妻俩。
夫妻俩听后半信半疑,忽听一声响亮,只见老人的大葫芦腾空飞起,葫底朝天,葫嘴对着井口撒下数道金光。一刹那间,井水蒸腾,异香扑鼻。夫妻俩人惊喜万分,欲向老人询问,老人已乘风飘然而去。
夫妻俩按照老人教给的方法,买来锅甑和高梁,磨糁制曲,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酿制,蒸出了第一坛美酒。来往的客人在喝茶时都说闻到一阵阵奇香。客人们以为是那井里散发出来的,井水香是香,但还有比井水更香的东西。他们寻来找去,才发现是酒罐子里散发出来的香气。
夫妻俩忙把坛子抬出来,请大家品尝品尝。坛子刚打开,一股酒香扑面而来。棚外顿时聚满了南北来往的客人,竞相品尝。有些客人忙掏出大把的银钱。交给徐家夫妻要灌点酒带走。夫妻俩一再推辞不肯收钱。客人们都说酒好,价值高,抛下银钱,只顾自往壶里装酒。霎时,一坛子酒就倒了个精光。
后到的客人买不到酒,都埋怨徐家夫妻为啥不多酿点。有的客人听说徐家夫妻制酒的高梁不多,就主动送来,坐等好酒。
徐家夫妻不断总结经验,一次比一次酿的好。细品此酒,色清似玉露,浓香胜芝兰,甘美沁心脾,入口味延绵。后来有个客人称赞他们酿的酒说:“飞鸟闻气化凤,游鱼食之成龙。”
从此以后,出外谋生的人纷纷来徐口子落户。徐家夫妻就把酿酒的技术传给他们,叫他们用自家的井水做酒。从此这里酿造业日益兴盛,徐口子遂成为以酿造业为主的集镇。
“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历代迁客骚人,来此饮酒赋诗,对口子酒倍加赞赏。明代任柔节曾为口子酒留下了“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佳句。
临涣夜换亳州
临涣是座古老的城市。旧城墙周长九里单一十八步,传说原是砖石结构,突然在一夜之间却变成了土城墙。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来话长:相传,很久以前,皇帝下来巡视,来到涣河和包河交会之处,李天师奏到:“以微臣看来,此处地势平坦,瑞气缭绕,物产丰富,百姓安份,乃吉祥之地,宜在此建城池,设为州,城内再建亭台楼阁,作为行宫。城临涣水,就曰‘临涣’也好。前边是涣河和包河交会之处,就称它浍河吧。”皇帝准奏,命亳州人华英任临涣知州。拨银四百八十万两,限期两年建好,并定城周长为九里单一十八步。又御书:“包浍增光,永镇山河”八个金字。至今遗迹犹存。
不几日,华英走马上任,征调民工三万,牛马二千,择定吉日良辰,华英亲率僚属掘土奠基。民工们凿石的凿石,烧砖的烧砖,运土的运土,砌墙的砌墙。妇女们百里送衣,十里送饭,连儿童也来助阵,端茶送水,刨土搬砖。由于官民同心协力,一座雄伟壮观的临涣城提前三个月建成了。官民欢呼跳跃,欣喜若狂。州官华英大摆宴席,犒赏民工。宴席直开二九一十八天,到十月十四日才结束。
一天晚上,华英回到府中,感到十分疲倦,斜躺在软椅上,夫人春兰前来问安:“老爷,您是累了,还是想家了?”华英说:“累是累了,但快两年没回过家了,很是想念乡亲父老。夫人,你问这话是何意?”夫人说:“你在临涣为官,大兴土木,筑建城池,城墙砖石垒砌,甚为壮观,却忘了咱老家亳州还是座小小的土城呢。”一石击起千层浪,春兰的一席话触动了华英的乡思,心想:我虽在临涣为官,可必定是亳州人啊,临涣和亳州同是州城,但却区别甚大,一砖一土,一大一小,若回故土,有何面目去见乡亲父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唉声叹气,愁眉紧锁。就在这时,从帐后走过来谋士乌桂献计道:“老爷,如果能将两城互换一下就好了。”“胡说,这么大的城,又不是一个盒子,想换就换了。”华英斥道。乌桂说:“老爷休怒,我只不过开句玩笑罢了。但是,话又说回来,您可曾听说过杨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吗?那二郎神既然有担山的本领,就没有神仙能搬城吗?老爷不防焚香磕头试试,求上苍相助。只要心诚,也许能办到。”
华英点头,立命左右在大堂之上设下香案,片刻功夫,香烛供品一应俱全。华英率全家老少十三口,齐齐跪下向苍天祈祷。从二更跪到三更,上苍还没显灵,华英痛哭不止,磕头捣蒜,触地“叭叭”响,额头上磕起了鸡蛋大的血包。他嘴里念道:“上苍若不显灵,便跪死也不起来。”华英的诚心感动了天庭的值日官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巡察四海,得知此事,慌忙击动天鼓,奏明玉皇。不一会儿,玉皇大帝睁开惺忪着眼睛,慢慢腾腾地登上了宝座。“宣击鼓人上堂!”太上老君快步进殿,行过大礼,奏明圣上。玉皇大帝皱皱眉头,略思片刻,启动金口,发下旨意:“念华英有一片不忘故土之诚心,准许临涣砖城同亳州土城相换,但换后的临涣城仍要同原来的砖城大小一样,周长为九里单一十八步。太上老君,你去西天辛苦一趟,请佛祖如来命四大金刚下界办理。”说罢,起身离坐,退回后宫。
时辰不大,四大金刚飞离西天,在临涣上空降下云头,将临涣城墙一段段地搬到亳州,又将亳州土城一段段地搬到临涣。亳州土城原小,搬来临涣既不够长,又不够宽,也不够高,四大金刚就捞浍河河底淤泥相加,所以至今那段浍河河底还是很深,再旱也不见底。
天快到五更,雄鸡啼鸣,东方发白,可还剩下城南门阁楼未搬走。这南阁楼甚是雄伟,份量很重,四大金刚也觉疲劳,左合计,右合计,若不搬完,回去不好交差,还是搬吧。这时,早已气不过的临涣土地神心想,玉皇大帝下旨不敢违拗,可四大金刚也太过份了,连个阁楼也要搬走。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如唤醒凡人,赶走他们。正在四大金刚要动手搬移南阁楼之际,被土地神唤醒的一个拾粪老头发现了,他便大声疾呼:“不好了,有人偷城楼了,快来人啊!”
这一喊,惊动了熟睡中的全城百姓,大家有的举着火把,有的手持长矛,有的舞动锄头,有的掂起磨棍,直奔南门而来。四大金刚虽是上仙,神勇无比,但总觉这桩差事办得有点理亏,加上饥肠辘辘,精疲力尽,正好天也已交五更,干脆来个顺水推舟,直奔天庭复命去了。
天明,即农历十月十五日,全城百姓发现砖城一夜之间变成了土城,惊愕万分,个个痛哭,人人悲愤,齐奔衙门,试想问个明白。大家冲进去一看,府内空空如也。原来州官华英见大事已成,惧怕秘密泄漏,百姓造反,就趁人乱之际携举家老小,弃官回亳州去了。
这天,数十万黎民百姓涌到了城南门阁楼,把拾粪报警的老头尊为上坐。大家当即商定,为使子孙后代不忘“临涣夜换亳州”的日子,每年十月十五日逢大会。逢到这天,百姓们都要杀鸡宰羊,但只供土地,不供玉皇。
“八×”和尚不拜君
清朝雍正皇帝有个宠妃,她年轻貌美,才学出众,是雍正帝的心肝宝贝。京城有户姓陈的官宦人家,祖上为清廷立过大功,所以皇上允许这户人家的内眷自由出入宫廷。这宠妃和姓陈的妻子十分要好,亲如姐妹。这一年,妃子和陈妻同时怀了孕,宠妃怕生女失宠,就和陈妻私下商议,如果她生女,陈家生男,两家就悄悄调换。不久,两个孩子同时生下了,果然陈家生的是男,妃子生的是女。于是,他们就依照前约悄悄交换了孩子。可是老陈胆子小,怕皇帝察觉被杀头,就带着老婆孩子逃离了京城,隐姓埋名,四处飘泊。后来,陈妻和孩子相继死去,老陈穷途末路,衣食无着,就在淮北相山庙当了和尚。
光阴似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雍正皇帝因病去世,陈家的孩子继位登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乾隆皇帝。乾隆帝亲政后,从一个亲信老太监口里得知自己的身世,并听说生身母亲穷死异乡,亲父流落失所,当了和尚,就去秉知母后,准备去寻找父亲。他母后就是雍正的宠妃,见事情瞒不住了,只好把实情全盘托出,并同意乾隆寻父的要求。不久,乾隆就以巡视江南的名义,离京查访父亲去了。这一天,他来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让地方官把附近大小寺庙的和尚都带来参谒。各寺庙的和尚都来了,唯独相山庙一个叫“八×”的和尚不去拜见。乾隆心知有异,就赶回京城,向母后禀告了这件事。他母后仔细一想,恍然大悟,连忙让乾隆回去拜见相山庙和尚。乾隆心想:我贵为天子,焉能去拜一个和尚!母后见他意存疑忌,就解释说:“八×合起来就是个父字,‘八×’和尚,就是‘父和尚’,此人正是你苦心寻找的亲生父亲呀!”乾隆听了,如梦方醒,这才急忙赶往相山庙拜见老陈,认了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