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北市始建之初,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疫情不报、漏报现象比较普遍。“文化大革命”期间,疫情报告一度中断。进入70年代,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978年9月20日,卫生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全市设立疫情报告点54个,每点配备专(兼)职疫情报告员1名,传染病按日统计,逐级上报。1984年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相继成立区卫生防疫站,各级疫情由专人管理,并在全市推行卡片报告传染病制度,形成疫情报告网络。每年10至11月还进行漏报调查。1989年调查976例,漏报344例,漏报率35.25%。1989年对居民进行漏报调查,共调查994户4186人,平均漏报率90.53%。1991年调查9种病种1165例,漏报95例,漏报率8.16%。
一、霍乱
1937年、1946年,杜集、朔里一带发生过霍乱大流行,朱北大队朱庄村病死85人。1980年9月,朱北大队朱南生产队发生副霍乱,市卫生部门动员群众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并进行消毒灭蝇工作;对疫点内群众服用强力霉素,为全大队1600人注射了霍乱疫苗,封锁期间制止3起娶亲、出嫁酒宴聚餐,并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发展。1980至1985年,全市连续6年发生不同程度的副霍乱流行。全市共发现病人1085例,带菌者565例,累计发病率为243.85/十万,死亡6例。
二、天花
建市以来一直推行四龄(6个月、6岁、12岁、18岁)种痘办法和定时普种,故一直未发现天花病人。1978年,全市接种完成190357人。
三、细菌性痢疾
多发于夏秋季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最高,1964至1969年发病率在289.77~3082.58/十万。1970至1979年发病率在472.20~6611.53/十万。1987年菌痢患者4998人,发病率972.67/十万。1992年菌痢患者3473人,发病率202.95/十万。
四、病毒性肝炎
1965年报病182例,发病率为167.02/十万。70年代平均发病率为300/十万。1978年市消防队发生肝炎流行,经全体服用甘草菌陈汤及消毒、隔离治疗后,流行终止。1982年对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乙肝表面抗原调查,计查2841人,阳性209人,阳性率为7.10%。1992年发病3730例,发病率为217.54/十万。
五、麻疹
多发于冬春季。60年代发病率平均超过1000/十万以上,1964年为最高水平,发生1662例,发病率为1878.66/十万。1968年后开始使用麻疹疫苗,麻疹的流行得到控制。70年代,疫情下降较快,发病率波动在25.75~589.37/十万之间。1989年11月和1990年4月,对三区一县191名12~24月龄儿童进行血清学调查。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农村阳性率为68.48%,市郊区阳性率为84.78%,市区阳性率为94.34%。1991年4月市第五小学发生麻疹流行,发生104例,发病率为8.19%,6~8岁儿童占63.46%。经查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接种史不详的占72.92%。1991年,淮北矿务局张庄矿发生麻疹暴发流行,发生77例,经查无麻疹疫苗接种史者58例占75.32%。
六、流行性脑脊膜炎
多发于春夏之交。从1967至1977年经历了一个流行周期。1967年发病786例,发病率为671.80/十万。1969至1973年发病率波动在4.4~12.6/十万之间。1977年发病率为128.36/十万,主要采取查治苗头病人,发动群众开窗晒被,湿式清扫,采用0.3%呋喃西林溶液或5%弱蛋白银滴鼻,盐水嗽口,服用磺胺药物,隔离治疗病人以及流脑菌苗接种。80年代改用流脑多醣体菌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流行高峰期。
七、脊髓灰质炎
从1961至1964年开始,普服稀释的脊灰疫苗。1965年改用脊灰糖丸疫苗,2个月至7岁的儿童普服。1972年发病最多,35例均在农村散在发生,发病率为17.54/十万。经查未全程免疫或无免疫的病例占78.9%。1973年2个月至5岁儿童普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1992年疫情报告107例。是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5岁以下儿童跛行率的调查,共查490157人,跛行者521人,其中因脊灰引起的156人,发生率为31.83/十万。
八、百日咳
四季均可发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农村最多见。1965年,发病率为343.22/十万。1973年发病率为481.94/十万。80年代病情比较平稳,主要推行使用了“百、白”二联混合制剂和“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多发于夏秋季节。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80%左右。1965年发病57人,发病率52.30/十万。1966年发病116人,发病率为95.96/十万,以后发病逐年平稳。主要采取乙脑疫苗接种预防,隔离治疗病人,消灭蚊虫,改变农村人畜同室的状况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十、疟疾
多发于夏秋季节。1960年发生疟疾大流行,淮北矿区疟疾发病24288例,占总人口的50%以上。70年代每年发病率都较高。1971年发病43377人,发病率为23403.64/十万。1974年,淮北市参加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联防,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每年3至4月采取全民休止期根治,7至10月采取全民预防服药,也曾采用休止期复治,主要使用氯喹、伯喹和乙胺嘧啶。1987年以后,发病率下降到50/十万以下。1992年降至1.69/十万。
十一、麻疯病
发病率最高1962年,为2.72/十万。1975年淮北首次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和重点人群普查,共查15万余人,普查1.8万余人,查出各类皮肤病患者347人,经复查可疑麻风病患者3人,对10例老麻风病人进行了随访。1978年后,全市推行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法,采取宣传、调查、医疗、送药、复查、随访等综合措施,基本消灭麻风病。至1992年全市累计发生麻风病患者37例,已治愈36例,1例正在住院治疗。
十二、结核病
70年代末开展结核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对市区学校学生1034人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128人,感染率为12.24%。对市区不同职业人群胸透1110人,发现肺部有结核病灶18人,患病率0.72%。80年代,重点加强卡介苗接种,并对现症病人进行登记治疗管理。1990年,在杜集区抽调15岁以下儿童499人,结核菌素试验484人,阳性37人,感染率7.64%。1991年、1992年分别登记管理现症病人406人和411人。
十三、地方性氟中毒
1982年,在省卫生防疫站的组织下开展地氟病流行情况调查,市郊13个大队、65个自然村、142个生产队的8~15岁儿童19804人,查出氟斑牙患者8230人,患病率为41.56%;氟骨症648人,患病率为3.27%。1985年开展第二次调查,在市郊8~15岁儿童30941人,查出氟斑牙患者10905人,患病率为35.24%。1992年又调查杜集区8~12岁儿童422人,查出氟斑牙患者257人,患病率为60.90%。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