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由于生产条件差,洼地多为一年一熟制,即小麦——晒垡,或春种高粱、旱稻;高地多为一年两熟,即一麦一豆;二坡地(高、洼之间的地块)多为两年三熟,麦豆之后,次年种高粱、棉花或谷子等春种作物。一年一熟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50%,一年两熟约占耕地的20%,两年三熟约占耕地面积30%,复种指数很低。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弱旱年份较多,轮作略有变化,增加了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面积,复种指数略有提高。隋堤以北和浍河两岸,人多地少,以高粱——小麦——大豆为主的两年三熟而积已发展到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隋堤以南的广大砂礓黑土地带,人均占有土地较多,仍以一年一熟制为主。
1949年至1957年,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轮作制。其间主要是小麦、大豆、高粱、谷子等作物,搭配种植红芋、棉花、芝麻、花生、瓜类等。春种以高梁为主,平均占耕地面积的20.8%;夏种以大豆为主,占耕地面积的22.9%;秋播以小麦为主,占耕地面积的67.6%。在熟制安排上,以高粱——小麦——大豆两年三熟为主体,占耕地面积的55.7%,小部分是小麦——晒垡一年一熟制。这个时期复种指数为144.1~146.2%。土地主要靠施肥、休闲、种植豆类作物、积水冲积物恢复地力。1951年到1957年,贯彻执行安徽省委提出的农业“三改”,开始扩种红芋,试种水稻、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由于面积不大,作物仍以小麦为主,对传统轮作制度影响较小。
1958年到1978年,为盲目改变轮作制度时期。1958年,社会上刮起了“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农业生产不顾肥水、劳动力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盲目改变熟制,提出“旱田改水田,淮北变江南”,不适当地扩大水稻面积。改稻的结果,种的多,收的少,粮、棉、油全面减产。烈山区邵山大队改种水稻600亩,占耕地面积57%,因劳力、水利条件跟不上,基本绝收。水稻对肥水要求高,薄洼地改种无收成,只有在麦——豆两熟的近地、好地改种,这样第一年变成麦——稻两熟;水稻成熟晚,地难整,影响种麦,又不允许改种其它旱粮,下年只好继续种春稻。形成年年一季稻,打破原来比较合理的轮作制度。从1958年以后,为解决国需民食之急,不得不扩种质量差、耗肥多的高产作物——红芋。为了粮食高产,必须多裁红芋;红芋面积越大,地越薄;地越薄,越要栽红芋,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这一时期,主要是小麦、红芋、大豆与高粱、玉米、棉花搭配种植。春种以红芋为主,夏种以夏红芋、大豆为主,秋种以小麦为主。小麦——夏红芋或大豆——春红芋或棉花、高梁两年三熟制面积占耕地的42%;小麦——夏红芋或豆类、芝麻、玉米等一年两熟制面积占耕地面积21.6%;春红芋或棉花——冬闲一年一熟制面积占耕地的31.6%。复种指数为144.1%。这种轮作制度一直延续到1978年。
1979年至1985年,为轮作制度的调整时期。养地的豆科作物播种面积逐步扩大,其中大豆面积,1979年占耕地的23.3%,1985年发展到占耕地的25.35%。与此同时红芋的面积逐年减少,1977年占耕地的31.8%,到1985年占耕地面积的25.31%。这一时期仍以两年三熟制为主体,占耕地面积的35.2%;一年两熟次之,占25%。复种指数增加到157.7%。轮作制度合理的调整,使农业生产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农、林、牧、渔的全面丰收。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