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家肥
建国后,本地以施农家肥为主,商品肥为辅,推广“烧、熏、挖、换、扫、铲、沤、堆、拾、捞”十字积肥法。提出“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等口号,鼓励社员养猪积肥。推广秸杆还田,培肥土壤。每年发动群众,开展两次季节性积肥运动。一是在夏管之后,秋收秋耕秋种之前,正是高温、多雨、多草季节,割青草,铲草皮,沤绿肥,高温堆肥,为秋种备肥。二是在冬季,提出“变冬闲为冬忙”,挖塘泥,拾畜粪,家土换野土,开展积肥、造肥运动。但到1958年“大跃进”时,积肥流于形式,质量很差,农民称为“坷垃头搬家”。1964年学习山东临沂积肥经验,在蔡里、鲁甸等地推行“五改造”,即改造厕所、猪圈、锅灶、牛铺、草木灰贮存法。生产队建立积肥专业队,统一管理(收、存、制)肥料,把人粪尿掺土(有条件的掺磷肥)制成颗粒肥。家家有尿罐,天天收尿肥,冬天浇麦田,夏季沤堆肥。草灰单收、单存、干藏,以防流失。牛铺天天扫,畜尿随时接。以上做法收到良好效果。1966年以后,为解决农家肥不足问题,开始扩种绿肥作物,引种的绿肥品种有苕子、苜蓿、箭舌豌豆、草木樨、柽麻、田菁、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绿萍、紫穗槐。同时提倡种植豆科作物蚕豆、豌豆、绿豆及油料作物芝麻等掩青肥田。70年代提出“无机促有机,有机保无机”的口号,增施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作为饲草的秸杆也相应增多,促进了大家畜的发展。大家畜多了,粪也多了,多余秸杆还可沤肥还田。如马桥区雷山大队收割庄稼时高留茬,每年每亩秸杆还田500斤以上,粮食亩产由1970年的300斤迅速提高到1970年的1250斤。到80年代,由于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绿肥作物停种。
1980年以后,农家肥质量普遍提高,一般采取撒施地面、翻犁入土的办法。施肥时间,春耕前1次,秋耕前1次。夏播作物于整地前施肥1次。饼肥以条施为多,主要用作小麦、红芋、棉花、烟叶、瓜类、菜类的基肥,也有的用作红芋、棉花、瓜类的追肥。马桥区店子村年年调进10万斤菜籽饼做秋种肥料,保证每亩施肥100斤。1984年,马桥、刘桥两区麦田平均施饼肥36斤,丰产田高达200斤左右。品种有麻饼、豆饼、棉饼等。
二、化肥
民国36年(1947年),本地曾使用化肥,国民党宿县政府分给氮肥40.48万斤,要求施肥面积5.06万亩,每亩合8斤。农民领回以后由于不会使用,大多扔掉了。五沟区袁店乡张楼村张志新想试试它的效力,把三四斤化肥撒在椒子地内,椒子被烧死。张志德把化肥施在茄棵根附近,茄子也被烧死。有人把化肥倒在藕池内,当年藕长得很好。
建国后至60年代中期,为化肥试用阶段。施用的化肥多为硫酸铵、硝酸铵,主要用于小麦拌种,硫酸铵每亩施5至10斤,硝酸铵每亩施3至5斤。少量用于棉花和小麦追肥。1963年,开始使用磷肥,因其不象氮肥那样见效快,所以农民不乐于使用。为此,县统一组织实验、示范,在全县设17个试验点、3个示范点,施肥面积490亩。试验、示范结果,每斤磷肥增产粮食0.75至2斤。此后,磷肥便在全县大量施用。1966年秋种,有6.2万亩以磷肥作基肥。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以磷肥作基肥,氮肥作追肥,普遍施用于小麦、棉花、杂交玉米等作物,这一时期为氮磷配合使用阶段。进入80年代,为科学用肥阶段。1982年,杨柳试验点作氮磷配比试验,得出氮磷最佳配比为1∶0.75至1∶1(指纯氮与五氧化二磷之比),1984年开始在全县推广,1985年午季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00斤以上,比上一年增产29.6%。同年,杨柳试验点对磷肥增产的后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磷不但对当季有效,而且对下季仍有效。麦田每施1斤磷肥,可增产小麦1.27至3.47斤;下季种大豆,每斤磷肥又增产大豆0.79至1.49斤。大豆地每施1斤磷肥,可增产大豆0.27至2.18斤;下季小麦,还可增产1.96至3.87斤。农民说“施磷不赔钱,施一季用一年。”所以在小麦超常规增产的同时,下季的大豆、红芋也取得大丰收。为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改进了施肥方法:一是氮肥深施,碳铵随犁撒在沟底;二是磷肥分层施(上层多,下层少,层层有),近根施;三是根外施肥,1983年对8.04万亩农田,用飞机喷撒了磷酸二氢钾,增产5~10%。这一时期形成“化肥热”,氮、磷肥的施用量大大增加,1981年小麦每亩平均施标准氮肥44斤、磷肥27.5斤,到1985年小麦每亩施标准氮肥63.36斤、磷肥83.6斤。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