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砖瓦
清乾隆年间,濉溪人郑夭后自筹资金,在城南建蒙顶砖窑3座,占地8.67万平方米,手工制坯,以柴草为原料从事砖瓦生产。主要烧制小青瓦和大巴砖,产品多销于本地。至建国前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广大农村建房多为土堵草顶,砖瓦销路不广,生产发展缓慢。
1950年8月,县工会所属建筑公司在二堤口西侧兴办濉溪县砖瓦窖厂。投资5000元,修复2座蒙顶窑。当年有职工20人,生产青砖20万块。1952年,窑厂自筹资金新建马蹄窑2座,生产红砖102.6万块,产值3.1万元,获利1.44万元。1954年,在烈山邓山口建县砖瓦厂。是年,2个砖瓦厂生产红砖200万块。
1956年,为扩建县砖瓦厂生产规模,在北关二里庄西侧建马蹄窑7座。1957年,县砖瓦厂购进手摇制瓦机1台,开始生产红瓦。同年,又在二郎庙村建砖瓦分厂,建蒙顶窑6座。从这年起,县砖瓦厂采用砖瓦混烧(底砖上瓦)新工艺,改变了过去砖瓦分窑烧制的传统工艺,有效地降低了耗煤量。1959年,砖瓦生产单位已发展到3个,职工增至2640人。有蒙顶窑17座,马蹄窑9座,手摇制砖机、制瓦机4台。年生产红砖1653.4万块,红瓦21.8万片。砖瓦生产由手工操作过渡到半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61年,烈山砖瓦厂及其分厂同时并入县砖瓦厂,人员大部分下放,仅留70人生产。有固定资产13.5万元,流动资金4.8万元。当年产值6.9万元,亏损1.3万元。1963年以后,砖瓦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先后购进日产1000片的龙门式压瓦机1台,350型制砖机1台。1966年又新建16门轮窑1座,砖瓦生产有了长足的进展,年产红砖600万块,红瓦60万块,产值增至24万元。从这年开始,我县利用丰富的煤矸石资源扩大砖瓦生产,提高砖瓦质量。将煤矸石粉碎成直径3毫米的颗粒,以10%的比例掺入砖瓦坯中,使其在烧制过程中成为内燃原料,结果既增加了砖瓦的强度又节约了燃料,也解决了土源不足的问题。
1970年,县投资53万元,把16门轮窑改建为20门轮窑。次年建成投产,产红砖1012万块,红瓦96.6万片,产值50.2万元,利润14.6万元,红砖合格率74%,红瓦合格率68%。
1980年县砖瓦厂迁往城南,新建36门轮窑1座,购进400型制砖机1台,红砖生产能力提高。1981年生产红砖1248万块,红瓦51.3万片,产值42.6万元,利润4.9万元。1982年后,砖瓦生产工艺不断改进,逐步向优质、高产、低耗方面发展。1983年,将坯料中煤矸石的含量由10%提高至20%。同时对砖瓦混烧工艺进行合理改进:在轮窑四周新建通风涵道安装每分钟960转的离心鼓风机,修复窑墙,增加保温层,把由原来堵一道窑门改为堵两道窑门进行焙烧。结果获得砖瓦混烧新工艺的最佳效益。砖瓦的合格率分别由1982年的68%、75%上升到71%和77%,每万块砖瓦耗煤量由1983年以前的0.4吨降至0.33吨,当年生产红砖1741万块、红瓦200.2万片,完成产值102.6万元、利润20.2万元,比1982年增产红砖260.8万块、红瓦216万片,节煤106吨,产值、利润分别增长12.9%和93.3%。在1983年安徽省组织的砖瓦质量检查中,该厂红砖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五名。
1984年,红砖产量为1811万块,红瓦180.5万片,产值103万元,利润23万元,砖瓦合格率分别为76.3%和79.6%。在省组织的濉溪县、亳县、泗县、阜阳市砖瓦质量检查中,我县砖瓦得分最高,创造了砖瓦质量检查史上的最好记录。
1955年,县砖瓦厂因土源不足,压缩了砖瓦产量,年产红砖1460万块,红瓦181万片。生产系统设制砖、制瓦、烧成、机修4个车间。制砖、制瓦均为机械化作业。全厂有职工185人,拥有36门轮窑1座、制砖机1套、固定资产95.7万元、流动资金38.3万元,是我县重点企业之一。
1950年8月,县工会所属建筑公司在二堤口西侧兴办濉溪县砖瓦窖厂。投资5000元,修复2座蒙顶窑。当年有职工20人,生产青砖20万块。1952年,窑厂自筹资金新建马蹄窑2座,生产红砖102.6万块,产值3.1万元,获利1.44万元。1954年,在烈山邓山口建县砖瓦厂。是年,2个砖瓦厂生产红砖200万块。
1956年,为扩建县砖瓦厂生产规模,在北关二里庄西侧建马蹄窑7座。1957年,县砖瓦厂购进手摇制瓦机1台,开始生产红瓦。同年,又在二郎庙村建砖瓦分厂,建蒙顶窑6座。从这年起,县砖瓦厂采用砖瓦混烧(底砖上瓦)新工艺,改变了过去砖瓦分窑烧制的传统工艺,有效地降低了耗煤量。1959年,砖瓦生产单位已发展到3个,职工增至2640人。有蒙顶窑17座,马蹄窑9座,手摇制砖机、制瓦机4台。年生产红砖1653.4万块,红瓦21.8万片。砖瓦生产由手工操作过渡到半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61年,烈山砖瓦厂及其分厂同时并入县砖瓦厂,人员大部分下放,仅留70人生产。有固定资产13.5万元,流动资金4.8万元。当年产值6.9万元,亏损1.3万元。1963年以后,砖瓦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先后购进日产1000片的龙门式压瓦机1台,350型制砖机1台。1966年又新建16门轮窑1座,砖瓦生产有了长足的进展,年产红砖600万块,红瓦60万块,产值增至24万元。从这年开始,我县利用丰富的煤矸石资源扩大砖瓦生产,提高砖瓦质量。将煤矸石粉碎成直径3毫米的颗粒,以10%的比例掺入砖瓦坯中,使其在烧制过程中成为内燃原料,结果既增加了砖瓦的强度又节约了燃料,也解决了土源不足的问题。
1970年,县投资53万元,把16门轮窑改建为20门轮窑。次年建成投产,产红砖1012万块,红瓦96.6万片,产值50.2万元,利润14.6万元,红砖合格率74%,红瓦合格率68%。
1980年县砖瓦厂迁往城南,新建36门轮窑1座,购进400型制砖机1台,红砖生产能力提高。1981年生产红砖1248万块,红瓦51.3万片,产值42.6万元,利润4.9万元。1982年后,砖瓦生产工艺不断改进,逐步向优质、高产、低耗方面发展。1983年,将坯料中煤矸石的含量由10%提高至20%。同时对砖瓦混烧工艺进行合理改进:在轮窑四周新建通风涵道安装每分钟960转的离心鼓风机,修复窑墙,增加保温层,把由原来堵一道窑门改为堵两道窑门进行焙烧。结果获得砖瓦混烧新工艺的最佳效益。砖瓦的合格率分别由1982年的68%、75%上升到71%和77%,每万块砖瓦耗煤量由1983年以前的0.4吨降至0.33吨,当年生产红砖1741万块、红瓦200.2万片,完成产值102.6万元、利润20.2万元,比1982年增产红砖260.8万块、红瓦216万片,节煤106吨,产值、利润分别增长12.9%和93.3%。在1983年安徽省组织的砖瓦质量检查中,该厂红砖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五名。
1984年,红砖产量为1811万块,红瓦180.5万片,产值103万元,利润23万元,砖瓦合格率分别为76.3%和79.6%。在省组织的濉溪县、亳县、泗县、阜阳市砖瓦质量检查中,我县砖瓦得分最高,创造了砖瓦质量检查史上的最好记录。
1955年,县砖瓦厂因土源不足,压缩了砖瓦产量,年产红砖1460万块,红瓦181万片。生产系统设制砖、制瓦、烧成、机修4个车间。制砖、制瓦均为机械化作业。全厂有职工185人,拥有36门轮窑1座、制砖机1套、固定资产95.7万元、流动资金38.3万元,是我县重点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