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我县送电线路是为不同时期兴建的变电所输送电源而配套架设的,电压等级均为35千伏。自1965年郝家沟第一座变电所建成起,到1985年底,共架设35千伏送电线路8条,总长度为111.05公里。
一、青郝线路
青郝线路原为双杨线路,1965年从杨庄变电所接受电源架设到大杨庄电灌站。1966年又T接到郝家沟变电所。1974年改用青龙山变电所电源,线路改从青龙山变电所出线。全线长12.42公里,使用15米圆柱水泥杆154根,档距150米,跨越加高处使用21米铁塔5基。该线路采用鸟骨型布线方式。导线规格按照机械应力和安全载流量要求配置。前段选用7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跨越铁道处使用185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向南至侯沟段选用5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其余为35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1983年,青龙山到四铺35千伏线路送电后,该线路T接到四铺出线上。为解决分流对上源导线的压力,1984年在候沟至赵楼段架设了长为1.4公里,导线规格为5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联络线,1985年9月,这段联络线换成了规格为95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
二、宿杨线路
宿杨线路原为华东煤炭公司为勘测地下煤资源架设的从宿东电厂到杨柳变电所的一条送电线路。1964年架设,全长22公里。使用12米拔梢水泥杆147根,档距150米,杆上加帽。布线采用钢横担上字形排列。导线规格为7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以35平方毫米钢绞线架空防雷。
1967年初,勘探队结束勘探,同年4月,我县接管使用宿杨线路。1979年,临涣变电所接受淮北供电局海孜变电所电源,杨柳变电所送电线路改从临涣变电所引入,于是宿杨线路转交蒙城县许疃变电所使用。
三、临杨线路
临杨线路原为杨临线路,是从杨柳开关站架设到临涣变电所的一条35千伏送电线路。1973年架设,全长17.5公里。沿途跨越加高均使用15米拔梢水泥杆,其余使用12米拔梢水泥杆,共154根,档距120米。导线规格选用50平方毫米铝绞线,采取瓷臂正三角形布线。1979年,临涣从海孜变电所接受电源后,宿杨线路停止使用,杨柳变电所由原来向临涣变电所输送电源,改为从临涣变电所接受电源。改变电源后,原线路构造保持不变。
四、杨双线路
杨双线路是使用宿东电厂电源时从杨柳开关站接线到双堆变电所的一条35千伏送电线路。1974年架设,全长25.7公里。使用12米拔梢水泥杆191根,档距120米。布线形式为瓷臂正三角形。导线选用5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并以35平方毫米钢绞线架空防雷。1979年杨柳变电所电源改变后,该条线路接点改从杨柳变电所开关引出。
五、海临线路
海临线路是从淮北供电局海孜变电所架设到临涣变电所的一条35千伏送电线路。1979年6月架设,全长6.7公里。使用15米圆柱水泥杆39根,档距180米。导线规格为12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架空防雷选用35平方毫米钢绞线。布线形式为铁横担正三角形。海临线路送电后,我县临涣、杨柳、双堆3座变电所都从该条线路取得电源。
六、青四线路
青四线路原为青陈线路,是为供应陈庄铁矿用电架设的从青龙山变电所到陈庄变电所的一条35千伏线路。1973年架设,全长23公里。采用15米拔梢水泥杆47根,档距150米。导线选用5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布线形式采取钢横担上字形排列。陈庄铁矿下马后,我县于1980年4月接管使用陈庄铁矿变电所和该条线路。1984年对线路线材全部实行了更新改造。
七、青新线路
青新线路是从青龙山变电所到新城变电所的一条35千伏送电线路。1982年架设,全长11.53公里。使用15米等径水泥杆42根,档距150米。导线选用95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架空防雷选用35平方毫米钢绞线。布线形式为钢横担上字形排列。沿途跨越铁道和河流分别使用铁塔4基,21米双基水泥杆4基。
八、海铁线路
海铁线路是从海孜变电所接受电源架设到铁佛变电所的一条35千伏送电线路,1985年底开始架设。线路全长14.2公里,使用15米拔梢水泥杆95根,档距150米。布线形式为钢横担上字形排列。导线选用50平方毫米钢芯铝绞线,架空防雷使用35平方毫米钢绞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