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张乐行三克濉溪口
咸丰五年(公元1955年),以张乐行为首的捻军在徐州、宿州、归德、颍州、亳州等地接连重创清军,清政府急派安徽巡抚福济和副将塔思哈率兵2万赶赴宿州剿捻。张乐行闻讯,亲率马步兵8000余人,悄悄迂回到西二铺,将清军包围。
战斗顷刻打响,捻军出奇制胜,清军溃不成军。福济企图向宿州突围,但退路已被捻军封锁,不得已,遂带领残兵败将退往濉溪口。捻军乘胜追击,将清军困于城内。一日,张乐行与任乾、夏白等正在军营里计议攻城,一名士兵带着两个农民来到营帐。张乐行一见,立即认出二人是烈山捻军首领。当年张乐行率军攻打宿州时,曾得到他们的援助。这次福济率残部向濉溪口败逃时,他们又埋伏在歇马厅、青龙山一带给清军以突然袭击,杀数百人,并缴获了4尊大炮。伏击胜利后,二人率5000余人,携带缴获的战利品前来助战。张乐行大喜,遂共商攻城大计。
濉溪口四围设有一丈二尺宽的水壕,易守难攻。福济逃入城后,亲自率兵把守东门、南门,令州判率本城兵马守西门、北门,城里百姓也被驱赶去守西门、北门。十一月五日,捻军攻城,清军凭借水壕,坚闭寨门,固守不战,致使捻军连攻两天而不下。攻城受挫后,张乐行与其他将领分析敌情,研究新的作战方案。踞守东门、南门的清军兵力雄厚,不易攻打;守西门、北门的是地方武装,兵力比较薄弱,且又有许多被迫守城的百姓,“身在曹营心在汉”;连日来天气转暖,水不结冰,给破城提供了天时地利。张乐行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一部分兵力佯攻东门、南门,牵制敌主力,捻军主力则暗渡北门城壕,偷袭北城。
七日夜,捻军开始第二次攻城。一更时分,战斗打响。夏白率军在东、南门外故意虚张声势,擂鼓助威,各种火炮和喷筒火箭一齐射向城头,造成敌方错觉。福济误为捻军主攻东、南门,当即调兵遣将,加强防守。此时,任乾率军偷渡水壕,爬上了北门,迅速杀死守门士兵,打开了北门,砍断吊桥绳索。早埋伏在水壕外的张乐行见任乾等得手,迅速率领捻军冲上吊桥,闯入北门,与州判手下的团练武装展开了血战。百姓见捻军入城,纷纷倒戈反击清兵,顿时北门大乱,清兵纷纷向东、南两门败退,捻军遂占领北门。
捻军夺取北门后,被迫防守西门的百姓,立即暗中组织起来,齐力杀死守门士兵,打开了西门,迎捻军入城。张乐行见两门己破,即会合两路捻军向东门冲击。张乐行一马当先,正巧追上了向东门逃跑的州判,手起刀落,将州判斩于马下。捻军又乘胜夺取了东门。福济在南门一面负隅顽抗,一面与副将塔思哈暗作逃跑准备。任乾在守城群众的引导下乘马直冲南门,守门清兵眼见大势已去,不战自退。任乾连杀清官兵数人,砍下了吊桥绳索。夏白率军也攻入城内。福济见城已破,随与塔思哈乘混乱之机,换上早已准备好的老百姓服装,杂入乱马军中由南门逃跑。不到四更天,捻军全歼守敌,胜利占领濉溪口。
濉溪口一仗,福济几乎全军覆没,但他并不甘心失败,乘张乐行战后撤出濉溪口之机,忙派清将武凌云、多隆武携万余军队进驻濉溪口。清军到后,不断骚扰群众,袭击小队捻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烈山、宋疃、铁佛等地的部分捻军就与清军打了十几次遭遇战,遭到重大损失,清军气焰嚣张至极。正活动在归、亳一带的捻军首领张乐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亲率4万兵马急奔濉溪口,将清军团团围住。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七月十五日,在张乐行的指挥下,捻军分成四路,向四座城门猛攻。清军凭借水壕、门楼屏障,以守待攻,并连续用火枪、火炮向捻军射击。捻军伤亡甚重,被迫退回。
张乐行见硬攻不下,遂召集众将计议打造云梯,以梯当桥,越过水壕,向敌守备薄弱地段发起进攻。七月二十二日夜二更时分,捻军又一次发起攻势。城内清将武凌云、多隆武以为捻军又来攻打城门,遂下令严密防守四门。
在一片喊杀声中,捻军故意以少数兵力在四门攻打,迷惑敌人,其余则潜伏在四门之间的空间地带,准备越壕。待敌主力集中在四门时,张乐行一声令下,担任架桥任务的捻军扛着云梯,迅速跳到水壕,肩扛木梯架起了浮桥。担任攻击任务的捻军立刻踩着人梯飞越水壕。守城清军做梦也没想到捻军会涉水越壕而过,待主将武凌云发现后,捻军早以冲进城内。顿时,城内大乱,捻军迅速占领了街道制高点,清军被迫退守街头巷尾负隅顽抗。攻打城门的捻军乘势打开了城门,向城内清兵杀去。捻军势如破竹,清军再也抵挡不住,被杀得尸横遍街,余下者争相奔命。武凌云、多隆武领残兵向城外逃去。四更时分,濉溪口再次被捻军攻克。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正月,张乐行带领的捻军第三次围攻濉城。当时,守城的副都统伊兴额率500骑兵与捻军交战,自觉力量不支,战不多久,即下令清军退出濉溪口。捻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回濉溪城。
张乐行三攻濉溪口,极大地鼓舞捻军士气,威慑清军气焰。附近驻守的清军及地方团练,闻捻色变,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战斗顷刻打响,捻军出奇制胜,清军溃不成军。福济企图向宿州突围,但退路已被捻军封锁,不得已,遂带领残兵败将退往濉溪口。捻军乘胜追击,将清军困于城内。一日,张乐行与任乾、夏白等正在军营里计议攻城,一名士兵带着两个农民来到营帐。张乐行一见,立即认出二人是烈山捻军首领。当年张乐行率军攻打宿州时,曾得到他们的援助。这次福济率残部向濉溪口败逃时,他们又埋伏在歇马厅、青龙山一带给清军以突然袭击,杀数百人,并缴获了4尊大炮。伏击胜利后,二人率5000余人,携带缴获的战利品前来助战。张乐行大喜,遂共商攻城大计。
濉溪口四围设有一丈二尺宽的水壕,易守难攻。福济逃入城后,亲自率兵把守东门、南门,令州判率本城兵马守西门、北门,城里百姓也被驱赶去守西门、北门。十一月五日,捻军攻城,清军凭借水壕,坚闭寨门,固守不战,致使捻军连攻两天而不下。攻城受挫后,张乐行与其他将领分析敌情,研究新的作战方案。踞守东门、南门的清军兵力雄厚,不易攻打;守西门、北门的是地方武装,兵力比较薄弱,且又有许多被迫守城的百姓,“身在曹营心在汉”;连日来天气转暖,水不结冰,给破城提供了天时地利。张乐行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一部分兵力佯攻东门、南门,牵制敌主力,捻军主力则暗渡北门城壕,偷袭北城。
七日夜,捻军开始第二次攻城。一更时分,战斗打响。夏白率军在东、南门外故意虚张声势,擂鼓助威,各种火炮和喷筒火箭一齐射向城头,造成敌方错觉。福济误为捻军主攻东、南门,当即调兵遣将,加强防守。此时,任乾率军偷渡水壕,爬上了北门,迅速杀死守门士兵,打开了北门,砍断吊桥绳索。早埋伏在水壕外的张乐行见任乾等得手,迅速率领捻军冲上吊桥,闯入北门,与州判手下的团练武装展开了血战。百姓见捻军入城,纷纷倒戈反击清兵,顿时北门大乱,清兵纷纷向东、南两门败退,捻军遂占领北门。
捻军夺取北门后,被迫防守西门的百姓,立即暗中组织起来,齐力杀死守门士兵,打开了西门,迎捻军入城。张乐行见两门己破,即会合两路捻军向东门冲击。张乐行一马当先,正巧追上了向东门逃跑的州判,手起刀落,将州判斩于马下。捻军又乘胜夺取了东门。福济在南门一面负隅顽抗,一面与副将塔思哈暗作逃跑准备。任乾在守城群众的引导下乘马直冲南门,守门清兵眼见大势已去,不战自退。任乾连杀清官兵数人,砍下了吊桥绳索。夏白率军也攻入城内。福济见城已破,随与塔思哈乘混乱之机,换上早已准备好的老百姓服装,杂入乱马军中由南门逃跑。不到四更天,捻军全歼守敌,胜利占领濉溪口。
濉溪口一仗,福济几乎全军覆没,但他并不甘心失败,乘张乐行战后撤出濉溪口之机,忙派清将武凌云、多隆武携万余军队进驻濉溪口。清军到后,不断骚扰群众,袭击小队捻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烈山、宋疃、铁佛等地的部分捻军就与清军打了十几次遭遇战,遭到重大损失,清军气焰嚣张至极。正活动在归、亳一带的捻军首领张乐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亲率4万兵马急奔濉溪口,将清军团团围住。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七月十五日,在张乐行的指挥下,捻军分成四路,向四座城门猛攻。清军凭借水壕、门楼屏障,以守待攻,并连续用火枪、火炮向捻军射击。捻军伤亡甚重,被迫退回。
张乐行见硬攻不下,遂召集众将计议打造云梯,以梯当桥,越过水壕,向敌守备薄弱地段发起进攻。七月二十二日夜二更时分,捻军又一次发起攻势。城内清将武凌云、多隆武以为捻军又来攻打城门,遂下令严密防守四门。
在一片喊杀声中,捻军故意以少数兵力在四门攻打,迷惑敌人,其余则潜伏在四门之间的空间地带,准备越壕。待敌主力集中在四门时,张乐行一声令下,担任架桥任务的捻军扛着云梯,迅速跳到水壕,肩扛木梯架起了浮桥。担任攻击任务的捻军立刻踩着人梯飞越水壕。守城清军做梦也没想到捻军会涉水越壕而过,待主将武凌云发现后,捻军早以冲进城内。顿时,城内大乱,捻军迅速占领了街道制高点,清军被迫退守街头巷尾负隅顽抗。攻打城门的捻军乘势打开了城门,向城内清兵杀去。捻军势如破竹,清军再也抵挡不住,被杀得尸横遍街,余下者争相奔命。武凌云、多隆武领残兵向城外逃去。四更时分,濉溪口再次被捻军攻克。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正月,张乐行带领的捻军第三次围攻濉城。当时,守城的副都统伊兴额率500骑兵与捻军交战,自觉力量不支,战不多久,即下令清军退出濉溪口。捻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回濉溪城。
张乐行三攻濉溪口,极大地鼓舞捻军士气,威慑清军气焰。附近驻守的清军及地方团练,闻捻色变,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