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随着战役的发展,为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护治疗,总前委分别在百善、临涣、南坪、古饶等地设立野战医院,同时在杨柳、濉溪口、三铺、四铺等处建立伤员转运站。全县每区都成立了担架大队,乡成立担架中队,村成立担架小组。每副担架4至8人。伤员转运途中,沿线村庄设有服务点,当伤员到达后,群众便端茶端饭,问寒问暖。据统计,全县共出动担架13575副,担架员80066人。
担架队往返于交通沟、战壕、后方转运站之间,担架员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运伤员。11月中旬,两县区(今双堆区)委根据上级紧急通知,3天内组织200副担架,区长谢子言率60副担架直接参加豫皖苏独立旅战斗行列,负责前线伤员抢运;其余140副由副区长带领负责后方伤员转运。这支由400人组成的随军担架队活动于浍河两岸。遇到敌机时,他们用身子护卫伤员;涉水过河时,他们把担架举过头顶;深夜抢运时,他们脱下棉衣盖在伤员身上。第一担架中队长董万仲,为不影响出征,将刚去世的母亲草草埋葬,就毅然奔赴前线。他所率中队,共奔赴前线战壕1201次,抢运伤员856人,抬运牺牲战士355人。董万仲火线入党,战后被评为一等支前模范,燕鸣区93副随军担架,虽几经易人,但始终保持总数不减,战后荣获中野三纵锦旗一面。柳孜乡44副担架,在乡长徐成奎的带动下,18天两次转运伤员,往返320里。全体队员对伤员悉心照料,脱下棉衣给伤员御寒,把节余的柴票换柴给伤员烧水、烤火取暖,有的掏出所有的钱给伤员买东西吃。临别时,伤员们流着泪依依不舍。
12月1日,杜聿明集团从徐州撤退后,转移伤员的路线改变了,境内有1873名伤员一时运不出去,无医无药。宿西县委紧急动员了1300副担架和900辆大车,连夜将伤员送到新集结点。
在各伤员转运站、野战医院里,有万名青年妇女参加了护理工作。她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羞,日夜守护在伤员身边,为伤员洗血衣,擦伤口,端茶喂饭。11月28日,女看护员吴云、侯志美,正在前线战地转运站护理48名伤员,突然遭到两架敌机轰炸,第8号病室和7个工作点被炸塌。当其他人把她们从土里扒出来时,她们不顾全身伤痛,又冒着敌机扫射的危险去抢救伤员。当伤员较多时,转运站容纳不下,便将一部分伤员安置在群众家里。当地群众倾其家中所有,把白面、鸡蛋、红糖等送给伤员补身子。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