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业余剧团
一、花鼓戏剧团
花鼓戏是我县的民间剧种,乡土气息浓厚。演唱时无音乐伴奏,用锣、鼓、梆子击以节奏。善演悲剧,唱腔如位如诉,跌宕婉转,句间以吸气浊音或衬音相连,若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常用板式有大颠板、直板、小颠板等。曲调有赶脚调、货郎段调、平板调、寒板调、浍板调、浍南调数种。花鼓戏传统剧目有《龙庆海吊孝》、《蜜蜂记》、《王二英盼楼》、《双锁柜》、《三打苏凤英》、《鞭打红桥》、《乾隆私访》等80余个。民国年间花鼓戏在我县广泛流行。建国后,多数花鼓艺人弃艺从农,只有周钦全一戏班坚持至今,几经风雨,发展成为我县唯一的民间职业花鼓戏剧团,使花鼓戏这一剧种在我县保存下来并得以发展。
周钦全花鼓戏班于民国34年(1945年)正式搭班演唱,1961年12月,为花鼓戏剧组,队伍发展至15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服装、道具被毁坏,剧组被迫解散。1977年,随着文化艺术的复兴,7名老艺人重整旗鼓,建立花鼓戏剧团。自己凑钱购置服装,边演出边建团。至1979年,有演员13人。1980年后花鼓戏剧团在艺术上进行了改革,试配了简单的乐器伴奏,挖掘整理了民间花鼓舞蹈,队伍也发展至35人。花鼓戏剧团长年活动于皖北、豫东、鲁南、苏北的广大农村,深得人民群众的赞誉。1982年,花鼓戏剧团被评为安徽省先进民间剧团,省文化局予以嘉奖。
二、乡村剧团
乡村剧团始于1949年冬,双堆区首办,后全县区、乡纷纷建团。开始以演传统戏为主,后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1952年排演有关宣传婚姻法的剧目,1955年则排演宣传征兵、统购统销、肃反、农业合作化的剧目,如《两兄弟》、《插翅难逃》、《应征前后》、《两笔贷款》、《送粮路上》等。1956年乡村剧团发展到鼎盛时期,全县有160个。剧种有泗州戏、梆子戏、花鼓、坠子。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潮中,大部分剧团停止活动,1961年全县能坚持活动的乡村剧团仅有15个。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过后,乡村剧团又活跃起来,1962年春节,全县活动起来的有38个。演出内容出现了生活小戏《拾棉花》、《走娘家》、《三不愿意》、《小草园》、《小二姐做梦》、《卖甜瓜》等。至1965年,乡村剧团逐年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古装戏箱焚烧,传统剧目禁演,乡村剧团全部解体。代之而起的是遍及乡村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三五人一组,十几人一队,打着红旗,拿着红本,腰系红绸,跳“忠字舞”,唱“语录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乡村文艺队伍迅猛发展,1977年全县各种业余文艺组织发展到410个,约1.2万人。其后,由于传统戏的开放,大部分则又合并转为以演唱传统戏为主的乡村剧团。1980年农村出现了户办剧团。四铺区古饶乡乔店村民杜兴义,自筹1.5万元资金,购置服装道具和扩音设备,办起剧团,有演员34人,全家7人参加演出。活动于本县、蒙城、宿县、怀远等地。1985年,全县长年能坚持演出的各类剧团有67个。
花鼓戏是我县的民间剧种,乡土气息浓厚。演唱时无音乐伴奏,用锣、鼓、梆子击以节奏。善演悲剧,唱腔如位如诉,跌宕婉转,句间以吸气浊音或衬音相连,若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常用板式有大颠板、直板、小颠板等。曲调有赶脚调、货郎段调、平板调、寒板调、浍板调、浍南调数种。花鼓戏传统剧目有《龙庆海吊孝》、《蜜蜂记》、《王二英盼楼》、《双锁柜》、《三打苏凤英》、《鞭打红桥》、《乾隆私访》等80余个。民国年间花鼓戏在我县广泛流行。建国后,多数花鼓艺人弃艺从农,只有周钦全一戏班坚持至今,几经风雨,发展成为我县唯一的民间职业花鼓戏剧团,使花鼓戏这一剧种在我县保存下来并得以发展。
周钦全花鼓戏班于民国34年(1945年)正式搭班演唱,1961年12月,为花鼓戏剧组,队伍发展至15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服装、道具被毁坏,剧组被迫解散。1977年,随着文化艺术的复兴,7名老艺人重整旗鼓,建立花鼓戏剧团。自己凑钱购置服装,边演出边建团。至1979年,有演员13人。1980年后花鼓戏剧团在艺术上进行了改革,试配了简单的乐器伴奏,挖掘整理了民间花鼓舞蹈,队伍也发展至35人。花鼓戏剧团长年活动于皖北、豫东、鲁南、苏北的广大农村,深得人民群众的赞誉。1982年,花鼓戏剧团被评为安徽省先进民间剧团,省文化局予以嘉奖。
二、乡村剧团
乡村剧团始于1949年冬,双堆区首办,后全县区、乡纷纷建团。开始以演传统戏为主,后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1952年排演有关宣传婚姻法的剧目,1955年则排演宣传征兵、统购统销、肃反、农业合作化的剧目,如《两兄弟》、《插翅难逃》、《应征前后》、《两笔贷款》、《送粮路上》等。1956年乡村剧团发展到鼎盛时期,全县有160个。剧种有泗州戏、梆子戏、花鼓、坠子。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潮中,大部分剧团停止活动,1961年全县能坚持活动的乡村剧团仅有15个。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过后,乡村剧团又活跃起来,1962年春节,全县活动起来的有38个。演出内容出现了生活小戏《拾棉花》、《走娘家》、《三不愿意》、《小草园》、《小二姐做梦》、《卖甜瓜》等。至1965年,乡村剧团逐年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古装戏箱焚烧,传统剧目禁演,乡村剧团全部解体。代之而起的是遍及乡村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三五人一组,十几人一队,打着红旗,拿着红本,腰系红绸,跳“忠字舞”,唱“语录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乡村文艺队伍迅猛发展,1977年全县各种业余文艺组织发展到410个,约1.2万人。其后,由于传统戏的开放,大部分则又合并转为以演唱传统戏为主的乡村剧团。1980年农村出现了户办剧团。四铺区古饶乡乔店村民杜兴义,自筹1.5万元资金,购置服装道具和扩音设备,办起剧团,有演员34人,全家7人参加演出。活动于本县、蒙城、宿县、怀远等地。1985年,全县长年能坚持演出的各类剧团有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