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古城址
一、春秋时期城址
(一)临涣土城
临涣土城位于临涣集,南临浍河(古涣水),东、西、北三面皆为平坦耕地。街道和村落大部集结于土城东南部的浍河北岸。岸边有3个突出高地,其中以观星台为最大。
土城系夯土构筑,分为两次建成。第一次构筑,基部为生土,上部为黄土拌砂礓,净无杂物,宽20至25米,高5至8米。第二次构筑加高5至7米,拓宽10至15米。底层为黄土和黑土,上层为五花杂土。两次构筑夯层均为10厘米左右,夯窝直径为11厘米,夯距约3毫米。整个城垣近于正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1394米,周长5606米,总面积为196万平方米。城垣基部宽约40米,上宽5至8米,北部城垣最为完好。东西城垣上有烽火台遗址,西城垣存台6处,东城垣存台3处,台距约100米,台长35至50米,台宽15至30米,高出城垣5米。南北城垣未设置烽火台。城有东西南北4门,原存南门城阁1座,于1978年拆除。城外曾挖有护城河,长4.2公里,宽10米,深4米。
经反复考察,在该城地表和第二次构筑的土层中发现许多泥质红灰陶片和瓦片,其中可辨器形有大口、小口、卷沿、四耳的平底罐等。瓦颈有长有短,沿口有高有低。瓦面绳纹深浅不一,瓦里有布纹和方格纹两类。鼎足为侧面三角形。另有绳纹通底连裆式的鬲足和云纹瓦当。陶片纹饰有浅绳纹、弦纹、方格纹、回纹、附加堆纹,出土实物经考证,早期的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文物,晚期的为汉代文物,由此可以推断,该城为春秋时始建,汉代进行第二次覆盖构筑。
城内古建筑现在保存较好的有文昌宫、城隍庙,其次为慈云庵、山西会馆。
临涣古代仕宦名流颇多,有秦相蹇叔、西汉时舍己救忠良的铚县县令朱震、东汉讲学大夫徐宣、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西晋诗人嵇喜、东晋艺术家戴逵、金代数学家武祯等。现该城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二)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古城集南,南临浍河,东界莲花沟,西靠界沟。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米。这里三面环水,地处本县与河南省永城县交界线上,古代为铚、两地的边缘,形势较为冲要。
1985年5月文物普查时,在地表和田间排水沟内,发现大量的素面布纹瓦、绳纹瓦和乳钉砖残块。采集云纹瓦当3件、莲花瓦当1件、平足黄釉碗底3件,其次有汉五铢钱、画象石、空心砖残块。瓦片的颈部有长有短,颈沿有深有浅,瓦面纹饰有深、浅绳纹和布纹3种,瓦里纹饰有方格纹和布纹两类。按现有早期文物分析,该城应为春秋时始建,汉代较为兴盛。
该城的历史沿革,无考。如属铚县所辖,《宿州志》不会毫无记载。因此,汉代该城当属国,为萧何侯国领地。《史记》载,萧何为巩固领地,曾以家财“扶贾佐军”。该城应是他在扶贾佐军中扩建而成,作为国的边防哨所和发展商业的基地。因历代从未在此建县设治,故古城未见于史志。
(三)庸城
庸城遗址位于双堆集西南王庙村,北距县城54公里。城址为正方形,长宽各有1000米,址内大部分为农田,有两个自然村落分布其间。城址中部有一条南北公路通过,路的两侧沟内文化层暴露明显,距地表约1米。内涵主要是素面布瓦和绳纹瓦残片,以及乳钉砖、空心砖残块。共收集标本30件,其中有泥质云纹瓦当1件、陶纺轮1件、铁斧1件、石杵1件,其它为乳钉砖、空心砖、豆把、鬲足、绳纹瓦片等。瓦颈有长有短,卷沿高低不一,瓦面绳纹有深有浅,瓦里有布纹、方格纹两类。
清光绪《宿州志·古地考》记载:“蕲西有庸城,见《江南通志》,余无考。”对照遗址的地理位置,该遗址即是庸城。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应为春秋时始建。
(四)第城
第城遗址位于三铺集东,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50米,北距县城26公里。遗址内原有铁矿井1眼,现为前常铁矿留守处住地,并有三铺乡轮窑厂1座。由于烧砖取土,在一些切面处发现大量的绳纹瓦片和陶片、砖块等,文化层厚约1.5米。共采集实物标本17件,其中云纹园瓦当1件,荷花纹圆瓦当1件,葵花纹瓦当1件,龙形纹饰半瓦当1件,平足碗底2件,高圈足绿色碗底1件。瓦片颈部有长有短,沿口和纹饰有深有浅,另有素面布纹瓦。
清光绪《宿州志·古地考》记载,“州西有第城,见唐书,亦无考”。由于遗址地理位置与州志记载相符,故认为是第城遗址,系春秋时始建。
(五)诸阳县城
诸阳县城位于赵集山西村,东依塔山,西傍巴河,南至大徐家,北接雷圩孜,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50米。城垣虽己沉沦地下,但在雨水冲刷面上,文化层暴露明显,厚约1.7米,砖瓦陶片甚为密集。共采集实物标本30多件。其中春秋时期瓦当1件,汉云纹瓦当3件,残陶碗1件,平足碗底2件,兽骨半化石1件,豆把1个,泥质灰红陶片12件,战国至汉代的瓦片10多件。另发现墓碑1块,因风雨剥蚀严重,全文已无法辩认,仅存“归德府宿州”、“诸山……之阳”、“相城”、“泰定元年七月中旬嗣”等字样。
据《魏书·地形志》记载,定陶县有诸阳山,东魏武定五年置,属南济阴郡。《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四年分符离县置诸阳县”。贞观元年,因符离县移治竹邑,故废诸阳县并入符离。清光绪《宿州志》已载:“今宿州西有诸阳山,故诸阳县在此。”根据上述史志记载,对照遗址的地理位置,该地为南北朝时期的定陶县城和唐代的诸阳县城。按早期出土遗物而断,该城应为春秋时始建。
(六)白掸县城
白掸县城遗址位于百善集南,青卫集以西,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600米,北距县城22公里。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残砖、碎瓦和陶片等。路边的排水沟内,文化层暴露明显,厚约1.3米,上距地表0.5米,砖、瓦、陶片更为密集。共采集泥质红灰陶绳纹瓦片4件,瓷片2件,夹沙灰陶2件,红陶、灰陶片4件。陶片纹饰有粗细绳纹、弦纹、焦叶纹、附加堆纹等。遗址东部地表陶片较少,但路旁沟内文化层厚约1.5米,采集了泥质云纹灰陶瓦当1件,平足碗底2件,泥质灰、红陶片多件。纹饰有圈带纹、鱼网纹、波浪纹、绳纹等。瓦片多为灰、红两种,红陶瓦片颈短、卷沿浅的居多;灰陶瓦片颈长,卷沿高,而且绳纹较深。按出土文物分析,系春秋至东汉遗物,故该城应属春秋时期始建。
清光绪《宿州志》记载:“东魏武定五年析临涣郡置白掸县,后齐郡废。隋大业初省白掸并入临涣。”又谓“魏书作白掸即今日百善”。“白掸”与“百善”谐音,故今日“百善”是从“白掸”演变而来。至于二者地理位置的变迁,据推断,白掸县废以后,随着隋运河的开凿和利用,原来白掸故城的人们便向交通方便的运河岸边集结,发展商业,逐步形成百善集。
二、汉代城址
竹邑县城遗址在赵集以东约2000米处,东接幸福湖,南连诸阳山,北靠古竹山(孤山),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800米。遗址现为平坦耕地,南部东西向大沟的切面处散存着大量的绳纹瓦片,同时夹杂着很多灰、红陶片和其他器物残件。在中部沟内和坡地上发现大量的布纹瓦片和残砖。北部地表上也发现少量的绳纹瓦片和鱼纹砖。上述出土文物大多为汉代遗物,特别是瓦片,大多颈长、沿高、布纹里、绳纹面,是标准的汉瓦。因此,该城为汉代始建。
据清光绪《宿州志》记载:“汉置竹县在古竹地,今在许家坡古竹山,后讹为孤处山。”郦道元《水经注》载:“睢水出陈留县西浪荡渠,东经太邱至相县故城南,左合白渎水,又东经灵璧故城,又东南经竹县故城,又东合湖水,又东经符离故城北,又东南入泗。”现在遗址的地理位置,恰与上述记载相符,此地无疑为汉置竹县。
但至今尚有符离即竹邑一说,其原因主要是《括地志》中有“徐州符离县城,汉竹邑城也”的记载。清光绪《宿州志·古地考》中已经阐明符离并非竹邑:“有人言其州北符离为古竹邑,非也。自汉以来,符离、竹邑并列史志,不应一地有二名。”再者按《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元年将符离县城移治竹邑”,这充分说明符离和竹邑本来就是两个城址而不是一地。
三、南北朝城址
涣北县城遗址位于柳孜集南秦古城村,北距宿永公路3公里。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现为平坦耕地。遗址高出周围地表1.5米,四周城垣和东、西、北三面护城河遗迹尚清晰可辨。东护城河现已修成一条南北大路,北护城河仍为一条东西大沟,西护城河已淤塞为一条小沟。地表有少量的砖瓦残片,沟坡断断续续的文化层中;发现有粗细绳纹灰色瓦片和红、黑陶片,特别在南城垣一带陶器残片较为密集。出土锨、锹各1把,铁锁1个,铁环2只,铁球4枚。另有铜镞、城砖等物。大多为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
据《魏书》和清光绪《宿州志》记载,涣北县城属临涣郡,为东魏武定五年析置。隋大业初涣北县废,并入临涣。
(一)临涣土城
临涣土城位于临涣集,南临浍河(古涣水),东、西、北三面皆为平坦耕地。街道和村落大部集结于土城东南部的浍河北岸。岸边有3个突出高地,其中以观星台为最大。
土城系夯土构筑,分为两次建成。第一次构筑,基部为生土,上部为黄土拌砂礓,净无杂物,宽20至25米,高5至8米。第二次构筑加高5至7米,拓宽10至15米。底层为黄土和黑土,上层为五花杂土。两次构筑夯层均为10厘米左右,夯窝直径为11厘米,夯距约3毫米。整个城垣近于正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1394米,周长5606米,总面积为196万平方米。城垣基部宽约40米,上宽5至8米,北部城垣最为完好。东西城垣上有烽火台遗址,西城垣存台6处,东城垣存台3处,台距约100米,台长35至50米,台宽15至30米,高出城垣5米。南北城垣未设置烽火台。城有东西南北4门,原存南门城阁1座,于1978年拆除。城外曾挖有护城河,长4.2公里,宽10米,深4米。
经反复考察,在该城地表和第二次构筑的土层中发现许多泥质红灰陶片和瓦片,其中可辨器形有大口、小口、卷沿、四耳的平底罐等。瓦颈有长有短,沿口有高有低。瓦面绳纹深浅不一,瓦里有布纹和方格纹两类。鼎足为侧面三角形。另有绳纹通底连裆式的鬲足和云纹瓦当。陶片纹饰有浅绳纹、弦纹、方格纹、回纹、附加堆纹,出土实物经考证,早期的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文物,晚期的为汉代文物,由此可以推断,该城为春秋时始建,汉代进行第二次覆盖构筑。
城内古建筑现在保存较好的有文昌宫、城隍庙,其次为慈云庵、山西会馆。
临涣古代仕宦名流颇多,有秦相蹇叔、西汉时舍己救忠良的铚县县令朱震、东汉讲学大夫徐宣、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西晋诗人嵇喜、东晋艺术家戴逵、金代数学家武祯等。现该城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二)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古城集南,南临浍河,东界莲花沟,西靠界沟。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米。这里三面环水,地处本县与河南省永城县交界线上,古代为铚、两地的边缘,形势较为冲要。
1985年5月文物普查时,在地表和田间排水沟内,发现大量的素面布纹瓦、绳纹瓦和乳钉砖残块。采集云纹瓦当3件、莲花瓦当1件、平足黄釉碗底3件,其次有汉五铢钱、画象石、空心砖残块。瓦片的颈部有长有短,颈沿有深有浅,瓦面纹饰有深、浅绳纹和布纹3种,瓦里纹饰有方格纹和布纹两类。按现有早期文物分析,该城应为春秋时始建,汉代较为兴盛。
该城的历史沿革,无考。如属铚县所辖,《宿州志》不会毫无记载。因此,汉代该城当属国,为萧何侯国领地。《史记》载,萧何为巩固领地,曾以家财“扶贾佐军”。该城应是他在扶贾佐军中扩建而成,作为国的边防哨所和发展商业的基地。因历代从未在此建县设治,故古城未见于史志。
(三)庸城
庸城遗址位于双堆集西南王庙村,北距县城54公里。城址为正方形,长宽各有1000米,址内大部分为农田,有两个自然村落分布其间。城址中部有一条南北公路通过,路的两侧沟内文化层暴露明显,距地表约1米。内涵主要是素面布瓦和绳纹瓦残片,以及乳钉砖、空心砖残块。共收集标本30件,其中有泥质云纹瓦当1件、陶纺轮1件、铁斧1件、石杵1件,其它为乳钉砖、空心砖、豆把、鬲足、绳纹瓦片等。瓦颈有长有短,卷沿高低不一,瓦面绳纹有深有浅,瓦里有布纹、方格纹两类。
清光绪《宿州志·古地考》记载:“蕲西有庸城,见《江南通志》,余无考。”对照遗址的地理位置,该遗址即是庸城。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应为春秋时始建。
(四)第城
第城遗址位于三铺集东,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50米,北距县城26公里。遗址内原有铁矿井1眼,现为前常铁矿留守处住地,并有三铺乡轮窑厂1座。由于烧砖取土,在一些切面处发现大量的绳纹瓦片和陶片、砖块等,文化层厚约1.5米。共采集实物标本17件,其中云纹园瓦当1件,荷花纹圆瓦当1件,葵花纹瓦当1件,龙形纹饰半瓦当1件,平足碗底2件,高圈足绿色碗底1件。瓦片颈部有长有短,沿口和纹饰有深有浅,另有素面布纹瓦。
清光绪《宿州志·古地考》记载,“州西有第城,见唐书,亦无考”。由于遗址地理位置与州志记载相符,故认为是第城遗址,系春秋时始建。
(五)诸阳县城
诸阳县城位于赵集山西村,东依塔山,西傍巴河,南至大徐家,北接雷圩孜,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50米。城垣虽己沉沦地下,但在雨水冲刷面上,文化层暴露明显,厚约1.7米,砖瓦陶片甚为密集。共采集实物标本30多件。其中春秋时期瓦当1件,汉云纹瓦当3件,残陶碗1件,平足碗底2件,兽骨半化石1件,豆把1个,泥质灰红陶片12件,战国至汉代的瓦片10多件。另发现墓碑1块,因风雨剥蚀严重,全文已无法辩认,仅存“归德府宿州”、“诸山……之阳”、“相城”、“泰定元年七月中旬嗣”等字样。
据《魏书·地形志》记载,定陶县有诸阳山,东魏武定五年置,属南济阴郡。《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四年分符离县置诸阳县”。贞观元年,因符离县移治竹邑,故废诸阳县并入符离。清光绪《宿州志》已载:“今宿州西有诸阳山,故诸阳县在此。”根据上述史志记载,对照遗址的地理位置,该地为南北朝时期的定陶县城和唐代的诸阳县城。按早期出土遗物而断,该城应为春秋时始建。
(六)白掸县城
白掸县城遗址位于百善集南,青卫集以西,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600米,北距县城22公里。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残砖、碎瓦和陶片等。路边的排水沟内,文化层暴露明显,厚约1.3米,上距地表0.5米,砖、瓦、陶片更为密集。共采集泥质红灰陶绳纹瓦片4件,瓷片2件,夹沙灰陶2件,红陶、灰陶片4件。陶片纹饰有粗细绳纹、弦纹、焦叶纹、附加堆纹等。遗址东部地表陶片较少,但路旁沟内文化层厚约1.5米,采集了泥质云纹灰陶瓦当1件,平足碗底2件,泥质灰、红陶片多件。纹饰有圈带纹、鱼网纹、波浪纹、绳纹等。瓦片多为灰、红两种,红陶瓦片颈短、卷沿浅的居多;灰陶瓦片颈长,卷沿高,而且绳纹较深。按出土文物分析,系春秋至东汉遗物,故该城应属春秋时期始建。
清光绪《宿州志》记载:“东魏武定五年析临涣郡置白掸县,后齐郡废。隋大业初省白掸并入临涣。”又谓“魏书作白掸即今日百善”。“白掸”与“百善”谐音,故今日“百善”是从“白掸”演变而来。至于二者地理位置的变迁,据推断,白掸县废以后,随着隋运河的开凿和利用,原来白掸故城的人们便向交通方便的运河岸边集结,发展商业,逐步形成百善集。
二、汉代城址
竹邑县城遗址在赵集以东约2000米处,东接幸福湖,南连诸阳山,北靠古竹山(孤山),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800米。遗址现为平坦耕地,南部东西向大沟的切面处散存着大量的绳纹瓦片,同时夹杂着很多灰、红陶片和其他器物残件。在中部沟内和坡地上发现大量的布纹瓦片和残砖。北部地表上也发现少量的绳纹瓦片和鱼纹砖。上述出土文物大多为汉代遗物,特别是瓦片,大多颈长、沿高、布纹里、绳纹面,是标准的汉瓦。因此,该城为汉代始建。
据清光绪《宿州志》记载:“汉置竹县在古竹地,今在许家坡古竹山,后讹为孤处山。”郦道元《水经注》载:“睢水出陈留县西浪荡渠,东经太邱至相县故城南,左合白渎水,又东经灵璧故城,又东南经竹县故城,又东合湖水,又东经符离故城北,又东南入泗。”现在遗址的地理位置,恰与上述记载相符,此地无疑为汉置竹县。
但至今尚有符离即竹邑一说,其原因主要是《括地志》中有“徐州符离县城,汉竹邑城也”的记载。清光绪《宿州志·古地考》中已经阐明符离并非竹邑:“有人言其州北符离为古竹邑,非也。自汉以来,符离、竹邑并列史志,不应一地有二名。”再者按《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元年将符离县城移治竹邑”,这充分说明符离和竹邑本来就是两个城址而不是一地。
三、南北朝城址
涣北县城遗址位于柳孜集南秦古城村,北距宿永公路3公里。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现为平坦耕地。遗址高出周围地表1.5米,四周城垣和东、西、北三面护城河遗迹尚清晰可辨。东护城河现已修成一条南北大路,北护城河仍为一条东西大沟,西护城河已淤塞为一条小沟。地表有少量的砖瓦残片,沟坡断断续续的文化层中;发现有粗细绳纹灰色瓦片和红、黑陶片,特别在南城垣一带陶器残片较为密集。出土锨、锹各1把,铁锁1个,铁环2只,铁球4枚。另有铜镞、城砖等物。大多为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存。
据《魏书》和清光绪《宿州志》记载,涣北县城属临涣郡,为东魏武定五年析置。隋大业初涣北县废,并入临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