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后,我县曾先后发现过19种传染病,经过积极防治,一些传染病已经绝迹,如白喉、黑热病、斑疹伤寒病、回归热、炭疽病等。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多数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黑热病
黑热病是我县长期流行的地方病,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建国前蔡里村孙家庄495人中有黑热病患者34人。1950年我县全面开展黑热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县防治黑热病五人领导小组,共培训医务人员263人,组成32个防治小组,深入病村、病户开展防治工作。1952年又增设黑热病防治站11个、防治小组37个,培训医务人员78人,先后治愈病人1435人。经过连年防治,发病率逐年下降,由1952年的23下降到1956年的5。1957年组织医务人员对重病区蔡里和轻病区黄里进行重点调查,并部署全县各卫生所、联合诊所对黑热病进行普查,共查出病人272个,其中新发病人7个,零星分布于全县189个自然村。对查出的病人全部进行治疗,治愈259人。1958年继续冶疗未愈病人,并进行药物喷洒灭岭工作,终于治愈全部病人,消灭了黑热病。从1950年到1958年,全县治愈病人4868个。至今,未发现黑热病新病例。
二、疟疾
建国前,疟疾在我县发病率很高,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患者遍及城乡,当时有“秫秫红头谷子黄,秋收秋种家家忙,十人就有九人疟,夫妻互唤儿叫娘”的歌谣。建国后开展了疟疾防治工作,50年代主要是治疗现症病人,到1959年发病率降到33
三、头癣
头癣是我县农村常见的地方病。1953年全县普查,共查出病人4727个,全部进行了治疗。1974年再次进行普查,并抽调32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个宣传、理发、治疗相结合的防治组,治疗病人434个,其中黄癣417例,黑点癣17例。1975年又采用内服灰黄梅素、外用硫磺软膏涂抹的办法治疗头癣,治愈率达96.6%。1977年至1980年,专业防治人员对未愈病人和11名新复发病人,给予彻底治疗。1982年4月底,省防疫部门派人来我县检查头癣防治工作,确认我县为消灭头癣县。
四、白喉
白喉是对婴幼儿危害最大、死亡率最高、传染最快的疾病。建国前,我县每年均有发生,每隔几年,就要有一次大的流行。建国后白喉曾三次流行。第一次是在1955年9月至11月,五沟区疫情最重,先后发病189人,死亡23人。发现后,卫生部门及时组织医务人员26人,组成机动防疫队1个,防治组2个,到重病区抢救。同时发动社会医生,分片包干,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对疫区12岁以下儿童全部施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到当年11月扑灭了疫情,全县共发病383人,死亡49人。第二次流行是在1956年9月至11月。陈集乡张圩子村9岁女孩张小富,到白喉流行区蒙城县走亲戚而染病,尔后蔓延全村,发病者占本村易感儿童50%。疫情发生后,县及时派出医务人员,省防疫部门也派来6人组成的防治组参加防治。到11月控制了疫情。这次流行,全村发病55人,死亡14人,并波及两个乡的25个村,发病151人,死亡23人。第三次流行在1958年8月至10月,铁佛区发现首例病人,然后在铁佛、南坪、临涣等区相继发生流行。疫情发生后,省防疫部门派来一个5人组成的医疗队,县抽调100多名医务人员,分别在铁佛区的卧龙、古城、陈胡同和南坪区的陈集、半铺等地设立医疗站,免费抢救病人。同时在疫区大力宣传防治知识,对病家病房进行消毒,封锁疫区疫点,控制人口流动,降低了发病率和病死率。全县于10月份扑灭了疫情。此次流行共发病1340人,死亡54人。
1959年以后,白喉在我县逐步得到控制,1978年以后绝迹。
五、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也叫小儿麻痹症,是对儿童健康和生命威胁比较严重的传染病。我县于1957年开始发现病人,以后每年都有病例出现。1973年6月发生脊灰炎流行,到10月25日,全县共发病404例,占5岁以下儿童2.8‰;死亡26人,病死率6.4%。除三和、双堆、临涣、五沟、铁佛、岳集6个公社外,其余21个公社均有发生,蔡里公社和马桥公社是主要发病地区。疫情发生后,省、地、县三级都派出防治医疗队深入疫区,全面开展防治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上海第七制药厂,特地赶制6万人份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让疫区易感儿童应急眼用,同时深入开展以管水管粪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对疫区井水和病人粪便采取消毒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这次疫情的发生和流行,除因农村卫生状况不良外,主要是适龄儿童未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接受这次教训,防疫部门切实加强了免疫工作,自1973年后,我县没有再发生脊灰炎流行。1984年发病率为3.3,1985年没有发生此病。
六、丝虫病
丝虫病是我县患病率较高的寄生虫病。1955年秋,在五沟区进行重点调查,血检1058人,患病275人,患病率26%。1956年7月在马桥区进行重点调查,血检1482人,患病253人,患病率17.1%。检查结果表明,我县南部比北部患病率高。1959年在全县开展丝虫病普查普治,查出55738人,全部用单验方进行治疗。1980年冬,又在6区1镇进行了抽样调查。1985年在全县开展丝虫病调查,抽调专业人员130人,组成10个专业队,共检查216个行政村197284人,查出丝虫病患者17199人,患病率8.7%,属中度流行区。
七、梅毒
1955年,卫生部门对发现梅毒病人的五沟区进行调查。共查8个村庄,血检486人,患病120人。小郭村血检91人,患病36人,患病率为40%。对查出的病人当即免费给予治疗。1973年县防疫部门又派6名医务人员对流行地区进行复查,血检67人,患病7人,同时进行了治疗。以后没有发现梅毒病人。
八、麻风病
1956年在全县开展麻风病调查,发现11个病人,1959年再次普查,又发现1人。1971年以线索调查方式在全县进行普查,又发现5人。以上17个麻风病人全是男性,除1人结核样型麻风病在家治疗外,其余全部送入麻风病院治疗,病人的生活费由民政部门负担。到1985年死亡2人,尚有患者15人。
九、狂犬病
狂犬病危害极大,病死率几乎100%。仅1980年,全县被狂犬咬伤700余人,发病17人,全部死亡。病人多是农民。1981年被咬200余人,发病5人,死亡5人。1982年至1984年,每年被狂犬咬伤近100人。1985年被咬伤717人,发病7人,全部死亡,发病率随着狗的增加而上升。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市、县曾成立灭狗指挥部,开展灭狗活动。县防疫部门积极组织狂犬疫苗供应,保证被咬伤者得到及时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