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拴儿
旧时妇女婚后多年不孕,求子心切,则往庙堂“拴儿”。我县马桥区老猫洞庙的“娃娃堂”和五铺区谭庙的“子孙山”就是专供人们前往拴儿的地点。庙中的和尚用泥土捏制成孩童形状,放在“娃娃堂”和“子孙山”内。每逢庙会,无子之家嘱托亲朋至友前往为其拴儿。进庙后,先在神灵前献上供礼,宣读恳求神灵赐子并附有保人姓名的文疏,焚香叩拜,然后送给和尚礼钱,把和尚递给的用红绳拴着脖颈的泥孩揣于怀中,谢罢神灵,起身回家。一路上呼唤泥孩之名,遇村、庙、河、桥呜炮驱邪。到家中在床底墙脚处挖洞将泥孩放进封实。迷信说,用此法即可怀孕生子。
二、还福
拴儿的人家,3年内确生男孩,即算是拴来的,小孩长到12岁时,必须到庙中“还福”。这年庙会,备上酒菜,请来亲朋好友,让保人带着爆竹、纸码和三牲祭礼,到庙中焚香叩拜,再赐于和尚压供之钱。国家后,门口挂红(1丈2尺红布),院摆香案,欢宴宾客,让小孩跪拜来客。
三、叫魂
小孩惊吓后,精神萎靡或生病,则认为是神魂被吓跑。其母手拉扫帚或柳枝,上面搭件孩子的褂子,到坟前或孩子受惊处去“叫魂”。边走边唤小孩的乳名,一直唤到家中。说是这样即可魂来病去。
四、还俗
旧时,小孩突得暴疾,巫婆、神汉则慌称是“天神下界”。要想活命,必要脱俗当和尚。家人则忙求保人到当地庙里许愿,把孩子舍于庙上,吃斋受戒。孩子病愈数年后,就要“还俗”。家人备上酒席、香烛、纸码、供礼等,请来保人,牵上毛驴1头,送至庙堂,举行“还俗仪式”。
五、换童子
小孩生病,久治不愈。巫婆则慌称是童子转世,要回天宫。要想留于世间,就得“换童子”。家人请来保人,备上香烛、供品等到庙中许愿。同时扎制纸人,在庙中焚烧,意即让纸人代童子“回宫”,小孩即可病愈。
六、许愿还愿
旧时多为妇女们的迷信活动。当父母、丈夫或子女得病多日,诊治不愈,或亲人外出杳无音讯,或家中丢失贵重物品寻找不着,则到附近庙堂,跪对神象许下心愿。有许唱三台大戏者,有许翻盖庙宇再塑金身者,更有许把子女送到庙里当和尚、尼姑者,愚昧至极。许愿过后,如遇巧合,病人痊愈,亲人回来,失物找到,则认为是“许愿”所致,对神灵感恩不尽,定按“许愿”条件进行“还愿”,不打任何折扣。
七、看风水
看风水旧时叫“堪舆”。说住宅和墓地周围的风向及水流形势,能招致住者和葬者家人的祸福。因之,老人死后,大都要请“风水先生”(也叫“阴阳先生”)找一穴“凤水之地”埋葬。说是这样可以“发家致富,人口兴旺”。“风水先生”到地间摆好日晷(罗盘),勘察一番,然后说“左青龙,右白虎,死者头枕山,脚蹬水”等胡言乱语。
旧时建房,也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勘测地形。建房忌讳很多:有正门不对竖路,谓之“箭射中堂主不利”;一排房屋,右边不能高于左边,谓之“白虎抬头主不吉”;屋门不能对窗户,谓之“大口吃小口,主小人不利”;屋门不能冲房檐,谓之“长流不断主哭泣”等等。如确实不能避开禁忌,要弄块大石,上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埋于屋后地下,谓之可“逢凶化吉”。
八、讨仙药
旧时,乡人生病,巫士便扬言:“一切实病均由鬼邪所致,邪病不除,实病难愈。”并声称自己能够“神灵附体,驱鬼讨药”。所附之“神”称谓有“娘娘”、“神仙”、“阴魂”等等。屋内摆设香案,巫医端坐床沿,闭眼打呵,口中念念有词。少许,“神灵”即可附体,然后用盛水的茶碗在香火上绕数圈,谓之“讨药”,让病人服下。受其迷惑者,多杜医却药,耽误诊治而死亡。
九、驱邪静宅
旧时产妇未满月误入别家庭院,须请“端公”给人家驱邪静宅。先在院墙、屋内挂满爆竹。晚上,“端公”头扎花巾,腰束红带,披发光背,赤裸双脚,怀抱柳斗(内盛荞麦面),一手持火把,一手撒麦面于火中,从大门撒向后堂,同时燃着爆竹。到处火光闪闪,炮声轰鸣。说是这样就可赶走鬼邪。
建国后,以上诸种迷信活动多已禁绝,但在农村少数落后地区仍有活动。附记挖换“仙眼”
1980年7月,刘桥区张集乡徐庄有个巫婆张素珍,整天装神弄鬼,蒙骗群众。其丈夫徐效岭得了眼疾,她阻止徐到医院检查治疗,声称自己是“大仙”之体,能换“仙眼”。徐信以为真,同意施行。一日晚上夜深人静时,由徐的父亲望风放哨,张素珍先以温开水浇洗眼球,然后用小刀将一眼球挖出。徐疼得当即休克。邻人发觉后制止,并帮助送医院救治,但终造成一眼失明。后经县人民法院审理,张素珍被判刑3年。
上一篇:第三节 祈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