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堤防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决口夺淮,使淮河失去了入海通道,造成本县水灾频仍。明、清两代,在治水上采取“蓄清刷黄”和“束水攻沙”的方针,更增加了淮河流域的灾难。因此,筑堤防洪便成为当时唯一可行的策略。明嘉靖时就在城南筑有云头坝,其后,历经清代又筑有蔡家湖坝、南大坝、黄家沟坝、陆家坝、张家沟坝、东湾大坝等,以御淮、浍和沱河之水。
一、淮河堤防
淮河流经本县80余公里,清代和民国时期经常泛滥成灾,对本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威协最大。因此,修堤堵口,成为本县人民的经常任务。
民国元年(1912年)以工代赈,修筑了自蚌埠至县南金岗嘴淮河北堤和张家沟堵口工程,解决了张家沟淮水倒灌问题。但由于工程标准偏小,并没有挡住民国10年(1921年)和民国20年(1931年)的特大洪水。民国20年大水灾后,国民政府设立救济水灾委员会,下设工赈处,以工代赈修筑了淮河堤坝、涵闸,疏浚了北淝河尾部。共完成堤坝:从怀远涡河口起至本县与浍河右堤相接的淮北大坝;小溪至浮山的淮河右堤;从枣林庄至五河的浍河右堤及从梁家洼起经钟阳集南再向东与沱湖西坝相接的浍河左堤;沱湖的左右堤,北淝河尾部宋岗以下的左右堤。工程标准,以1931年最高洪水位为依据,培土加高。本县有5万多民工参加修堤。这次工程后,历年均收成效。
民国32年(1943年)黄泛区大水,淮河大坝大半被冲荡无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泗五灵凤县政府,发动解放区民工2万余人修理河道10段。翌年,又在日伪不断骚扰下,组织淮北、浍南、路东三个区近2万民工,以工代赈,抢修了东起毛滩西至长淮卫的淮北大堤和沫河口闸,疏浚了一段北淝河,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
民国36年(1947年)淮河复堤工程由导淮委员会主办。4月设立淮河复堤工程局,下设5个工务所,第五工务所驻五河,负责五河境内淮河复堤工程。是年冬季施工,经费由中国救济总署安徽分署拨给面粉,以工代赈。工程标准,仍以1931年水位为准,再加超高。培土时为踩坯上土,“例不行硪,”故质量不好。第五所所辖堤段,为三冲涵至浮山对岸一段,三冲涵以上由第四所负责。施工范围,以淮河干堤为主。在五河境内,修了由三冲涵至浮山对面的淮河左堤,峡石至柳湖的淮河右堤,龙潭湖围堤等。龙潭湖堤在水中填土前进,浪费了土方,进度很慢,群众讥为“洋面坝子”。
建国后,根据中央治淮规划,确定淮河中游着重防洪,以筑堤、疏浚、涵闸工程为主,淮北大堤的修复工程分四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大水之后,淮堤遭到严重损坏,因此沿旧有堤线进行抢修。工程于1951年元月开始,至4月底基本完成。共动员民工3.3万人,完成土方40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按照1950年水位加高1米。第二期工程,于1954年冬至1955年春,进行岁修加高。经过1954年特大洪水,毛滩、侯家坝相继溃决之后,淮委对淮河北堤重新进行勘测规划,决定进行临北、毛滩、郜台3处退建,总长23.26公里。1955年春成立五河施工总队,由樊震球任主任(后改为淮委第一施工总队),负责进行淮北大堤三处退建工程。从3月开工至5月底竣工,共完成土方254.4万立方米。普遍采用石磙行硪,纵横押花1/3,鱼鳞式套打两遍,质量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第三期工程,1955年冬至1956年春,对淮北大堤进行全面加固,普遍提高到能防御40年一遇的洪水。将全段干堤加高培厚,堤顶拓宽到10米。在堤线整理方面,对大部分险段及过于弯曲的地方,都予以退建。变化较大的堤段有大余家、张圩子、新集、鲁林洼、西仓屋、黄泥沟等6处。此工程1955年冬由淮委工程总队,上海劳动大队、淮委第一施工总队、淮委第三施工总队等4个单位分段施工。至1956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加固标准,顶宽10米,外坡1∶3,顶下3米筑2米宽戗台,再下坡1∶5。冬春两季共完成加固土方882万多立方米。第四期工程,在1956年冬淮北大堤全面加固后,对一些险要堤段进行块石护坡。其护坡段有大沫段、兰费段、大新段、新安段、林家洼、三张段、郜王段、钱家沟、黄盆窑等9处,先由东部施工。后因经费变动,工程减少,除大许至沫河口段未能施工外,其余8段均于1957年底竣工。护坡顶高,一般高于该段设计水位1米;林家洼、三张段因花园湖行洪后河面扩大到7公里,故护坡顶高超过设计水位1.5米。上砌石块与原堤顶接合处,则用粘土盖顶,土上栽种扒根草,以求稳固。
二、内河堤防
朝阳坝原为清初修筑的官桥坝、张家沟东坝和黄家沟坝连接而成。自金岗嘴淮堤起,经李八集至张家沟东淮堤止。断面很小,经1950年大水几将荡平。为防内水及由五河淮水倒灌,于1950年冬进行复堤时新选了堤线。自花木王东北新开河南岸起,经金岗嘴、官桥北、洼冲北至万庄,再沿张家沟东岸至新集西与淮堤相接。全长19.94公里。堤顶高程上游为20米,下游为19.7米。顺宽4米,外坡1∶3,内坡1∶2,堤顶以下筑2米戗台,再向下坡1∶5。1950年11月开工,1951年元月竣工。共完成土方67.8万立方米。后由于龙潭湖圩堤的形成,该堤仅保留薛嘴前至蔡湖闸一段堤防,以防御浍河洪水。其余堤段有的改为渠道,有的已经平毁。
侯家坝始建于清初,原名张家沟坝,后又改称赵家坝。为防淮水串入蔡家湖而筑。清乾隆时乡人曾议建石坝,因涨水中止。道光初年坝已冲刷殆尽,遂另筑此侯家坝。南滨淮河,东自张家沟至二郎庙,西达费府寺,长10余公里。现坝由新集张家沟阚家牌坊淮堤起,经东门赵转向西,沿经赤龙涧、凌庄北,接到马场高地。全长14.8公里。堤顶高程20米,顶宽5米,外坡1∶3,内坡1∶2,堤顶以下2米筑2米宽戗台。1950年底基本完成,共做土方35.5万立方米。1954年大水后,修建蔡家湖闸将张家沟封死。阚家牌坊至东门赵一段被废除,将侯家坝与朝阳坝连成一条防线。1966年许沟闸建成后,许沟封闭堤也相继完成。1967年许沟电力排灌站建成后,将北段侯家坝改为渠道。至此,侯家坝仅有蔡湖闸两侧550米,上接许沟封闭堤,下连朝阳坝。
仇冲坝位于沫河口北。附近原有小坝名为仇冲,故仍名为仇冲坝。始建年代不清。主要是拦截北淝河上游洪水,以减轻三铺湖、三冲湖、蔡家湖的水害。堤从沫河口淮堤起,至四铺南止,全长6.8公里。堤顶高程21.7米,南部洼地4公里堤段顶宽6米,北部高地顶宽5米。外坡1∶3,内坡1∶2,堤顶以下2米筑2米宽戗台,再向下坡1∶5。1950年冬季施工,1951年春竣工。共完成土方67万立方米。该堤在1954年淮河毛滩决口时,还防御了淮水向西蔓延,保护了津浦铁路的安全。
浍河南堤上从双河集南起、下至西坝口止。系由六段堤防合并而成。其中有许沟封闭堤2745米,侯家坝550米,朝阳坝3717米,龙潭湖堤10900米,新开河南岸堤防3388米,城北浍河南堤3500米,全长24.8公里。堤顶高低不一,在20—19.5米,内外坡均为1∶3。于1963年至1975年分期完成。保护范围,有新集、姚管、双河、安淮、头铺、金岗、大圩等7个乡和城关镇共22.6万亩土地。更重要的是保卫淮北大堤,作为防御内水的屏障。
漴潼河南堤西从浍、沱两河汇流点起,东至江苏省泗洪县交界横坝止,全长11.3公里。为1951年冬所做淮河干支流五河以下内外水分流工程时堆筑的堤防。堤顶高程20—19.5米,堤顶宽10米,外坡1∶2,内坡为堆土区,堆土宽度为50—80米。保护范围,为五河县城及杨庵湖4.5万亩耕地。更重要的是不使五河以下淮北大堤在汛期时两面同受威协。
五卡段分流堤原计划从五河以下利用漴潼河南堤作为分洪主堤,但发现穿过老潼河一段,河底淤泥深达13米,堤身不牢,改由筑淮河北堤五卡段作为分流主堤。从五河县城至浮山卡,再到泗洪县戚嘴,全长8公里。堤顶高程与漴潼河南堤相同,断面同淮北大堤。此次工程由淮委第三施工总队领导,由泗县、泗洪县民工和劳改三支队施工,于1954年春季完成。
三、行洪堤防
临北缕堤原为淮河北堤的组成部分,在1955年春兴建临北退建工程时,从沫河口陈巷子至郭府东新庄计20公里,改称临北缕堤。自临北淮河大堤退建完成后,临北缕堤作为一般堤防看待。1973年省防汛指挥部决定,临北缕堤为行洪堤。行洪水位,为临淮关测站20.28米,由省防汛指挥部决定开口行洪。1976年省水利厅又决定,新的行洪水位为上口门20.2米;下口门19.7米。相当临淮关测站19.9米。但至1985年尚未行过洪水。
香浮段行洪堤位于本县淮河南岸,从香庙庄东起至浮山脚下,全长23.14公里。这一堤段由于受到三次洪水冲刷,堤身单薄,残缺不全。1956年淮北大堤全面加固后,对香浮段行洪堤进行了认真设计。堤顶高程争取五河测站淮河通过6000立方米/秒流量时不行洪。全堤于1956年11月29日开工,至1957年1月1日完成。保证水位为17.8米至17.1米;行洪水位五河测站18.6米漫堤行洪。保护耕地4.8万亩,人口2万余人。
霍小段行洪堤霍小段全长30.5公里,属凤阳29公里,本县管理1.5公里。1956年春季施工,同年夏季竣工。保护范围,五河6300亩耕地,人口4000余人。
四、堤防加固
填塘淮北大堤自1956年全部完工后,经受多次洪水考验,虽安然无恙,但也出现了不少薄弱地段。主要内滩低洼,堤脚渗水。针对这一情况,动员沿堤民工,对堤内坡20米处进行加固和填塘工程。共完成士方6.12万立方米。对行洪堤、内河堤的险工险段,也由当地政府领导,组织民力加固和填塘,以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
堤防锥探灌浆1955年引进黄河锥探灌浆技术,对淮北大堤进行人工灌浆。1979年又采用全自动机械打眼拌浆、灌浆技术,工效大大提高。在对淮北大堤20处险段进行锥探灌浆处理时,有19处有明显裂隙,在灌浆后,尚有沫河口周台1处,因地质复杂,还需做进一步处理。
漴河口拦河坝,在堵口复堤时因用大苇包石块截流,这些大苇埋在地下,形成隐患。为了探明堤身下的情况,1956年进行锥探灌浆,在里程碑87+145处从堤顶向下锥至11米处发现大苇和石块。起锥时,从锥眼向外冒臭气,并可点燃。这说明苇捆已经腐烂。从该处两个直径18毫米的锥眼中,灌浆1220桶,折合土方14.6立方米。这一险段,经过3次锥探灌浆后,从吃浆量看,已处于正常状态,底部空隙已基本密实。
1980年对黄泥沟险段锥探灌浆时,因该堤为淤土建筑,当时天气干旱,堤身土壤含水量只有16%,在压力灌浆的作用下,经常出现远距离灌浆孔向外冒浆现象。这说明堤身内部裂缝很多,并相互串通。为探明灌浆效果,便在堤身挖一个3×3米见方深5米的探坑,进行解剖观察,从探坑中清楚地看到堤身内部纵横交错的裂缝已被灌满。说明这对消除堤身隐患效果很好。
堤防块石护坡1956年对淮北大堤8处险要堤段,进行块石护坡,后又砌护8处,总长23公里。做土方10.7万立方米、石方16.3万立方米。国家总投资227万余元。临北缕堤在土质不良、水面宽的堤段砌护3处,总长1323米,做土方5763立方米,石方6330立方米,国家投资9.3万元。龙潭湖圩堤在西北角水面宽、风浪大堤段,护坡729米。
淮河为天然河道,河床比较弯曲,经过治理,绝大部分洪水归入河床。但汛期时水位高、流速快、风浪大,对河岸冲刷非常严重。尤其是座弯迎溜顶冲河段,每次汛期都要倒塌5—10米。为了稳定河床,即在河床距离堤脚接近的河段,进行块石护岸。现已做8处,总长7399米。共做土方9.2万立方米,石方5.7万立方米。
淮北大堤现有里程及堤顶高度对照表
植树栽条五河县淮河修防所成立后,从1956年开始,就对淮北大堤、漴潼河南堤进行全面绿化。淮北大堤以防浪林为主,漴潼河南堤以果木林为主。至1957年内外河主要堤防均已完成,外滩防浪林6排,内滩用材林4排,形成一道绿色长城。
淮北大堤块石护坡工程情况一览表
一、淮河堤防
淮河流经本县80余公里,清代和民国时期经常泛滥成灾,对本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威协最大。因此,修堤堵口,成为本县人民的经常任务。
民国元年(1912年)以工代赈,修筑了自蚌埠至县南金岗嘴淮河北堤和张家沟堵口工程,解决了张家沟淮水倒灌问题。但由于工程标准偏小,并没有挡住民国10年(1921年)和民国20年(1931年)的特大洪水。民国20年大水灾后,国民政府设立救济水灾委员会,下设工赈处,以工代赈修筑了淮河堤坝、涵闸,疏浚了北淝河尾部。共完成堤坝:从怀远涡河口起至本县与浍河右堤相接的淮北大坝;小溪至浮山的淮河右堤;从枣林庄至五河的浍河右堤及从梁家洼起经钟阳集南再向东与沱湖西坝相接的浍河左堤;沱湖的左右堤,北淝河尾部宋岗以下的左右堤。工程标准,以1931年最高洪水位为依据,培土加高。本县有5万多民工参加修堤。这次工程后,历年均收成效。
民国32年(1943年)黄泛区大水,淮河大坝大半被冲荡无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泗五灵凤县政府,发动解放区民工2万余人修理河道10段。翌年,又在日伪不断骚扰下,组织淮北、浍南、路东三个区近2万民工,以工代赈,抢修了东起毛滩西至长淮卫的淮北大堤和沫河口闸,疏浚了一段北淝河,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
民国36年(1947年)淮河复堤工程由导淮委员会主办。4月设立淮河复堤工程局,下设5个工务所,第五工务所驻五河,负责五河境内淮河复堤工程。是年冬季施工,经费由中国救济总署安徽分署拨给面粉,以工代赈。工程标准,仍以1931年水位为准,再加超高。培土时为踩坯上土,“例不行硪,”故质量不好。第五所所辖堤段,为三冲涵至浮山对岸一段,三冲涵以上由第四所负责。施工范围,以淮河干堤为主。在五河境内,修了由三冲涵至浮山对面的淮河左堤,峡石至柳湖的淮河右堤,龙潭湖围堤等。龙潭湖堤在水中填土前进,浪费了土方,进度很慢,群众讥为“洋面坝子”。
建国后,根据中央治淮规划,确定淮河中游着重防洪,以筑堤、疏浚、涵闸工程为主,淮北大堤的修复工程分四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大水之后,淮堤遭到严重损坏,因此沿旧有堤线进行抢修。工程于1951年元月开始,至4月底基本完成。共动员民工3.3万人,完成土方40万立方米。防洪标准,按照1950年水位加高1米。第二期工程,于1954年冬至1955年春,进行岁修加高。经过1954年特大洪水,毛滩、侯家坝相继溃决之后,淮委对淮河北堤重新进行勘测规划,决定进行临北、毛滩、郜台3处退建,总长23.26公里。1955年春成立五河施工总队,由樊震球任主任(后改为淮委第一施工总队),负责进行淮北大堤三处退建工程。从3月开工至5月底竣工,共完成土方254.4万立方米。普遍采用石磙行硪,纵横押花1/3,鱼鳞式套打两遍,质量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第三期工程,1955年冬至1956年春,对淮北大堤进行全面加固,普遍提高到能防御40年一遇的洪水。将全段干堤加高培厚,堤顶拓宽到10米。在堤线整理方面,对大部分险段及过于弯曲的地方,都予以退建。变化较大的堤段有大余家、张圩子、新集、鲁林洼、西仓屋、黄泥沟等6处。此工程1955年冬由淮委工程总队,上海劳动大队、淮委第一施工总队、淮委第三施工总队等4个单位分段施工。至1956年汛期前基本完成。加固标准,顶宽10米,外坡1∶3,顶下3米筑2米宽戗台,再下坡1∶5。冬春两季共完成加固土方882万多立方米。第四期工程,在1956年冬淮北大堤全面加固后,对一些险要堤段进行块石护坡。其护坡段有大沫段、兰费段、大新段、新安段、林家洼、三张段、郜王段、钱家沟、黄盆窑等9处,先由东部施工。后因经费变动,工程减少,除大许至沫河口段未能施工外,其余8段均于1957年底竣工。护坡顶高,一般高于该段设计水位1米;林家洼、三张段因花园湖行洪后河面扩大到7公里,故护坡顶高超过设计水位1.5米。上砌石块与原堤顶接合处,则用粘土盖顶,土上栽种扒根草,以求稳固。
二、内河堤防
朝阳坝原为清初修筑的官桥坝、张家沟东坝和黄家沟坝连接而成。自金岗嘴淮堤起,经李八集至张家沟东淮堤止。断面很小,经1950年大水几将荡平。为防内水及由五河淮水倒灌,于1950年冬进行复堤时新选了堤线。自花木王东北新开河南岸起,经金岗嘴、官桥北、洼冲北至万庄,再沿张家沟东岸至新集西与淮堤相接。全长19.94公里。堤顶高程上游为20米,下游为19.7米。顺宽4米,外坡1∶3,内坡1∶2,堤顶以下筑2米戗台,再向下坡1∶5。1950年11月开工,1951年元月竣工。共完成土方67.8万立方米。后由于龙潭湖圩堤的形成,该堤仅保留薛嘴前至蔡湖闸一段堤防,以防御浍河洪水。其余堤段有的改为渠道,有的已经平毁。
侯家坝始建于清初,原名张家沟坝,后又改称赵家坝。为防淮水串入蔡家湖而筑。清乾隆时乡人曾议建石坝,因涨水中止。道光初年坝已冲刷殆尽,遂另筑此侯家坝。南滨淮河,东自张家沟至二郎庙,西达费府寺,长10余公里。现坝由新集张家沟阚家牌坊淮堤起,经东门赵转向西,沿经赤龙涧、凌庄北,接到马场高地。全长14.8公里。堤顶高程20米,顶宽5米,外坡1∶3,内坡1∶2,堤顶以下2米筑2米宽戗台。1950年底基本完成,共做土方35.5万立方米。1954年大水后,修建蔡家湖闸将张家沟封死。阚家牌坊至东门赵一段被废除,将侯家坝与朝阳坝连成一条防线。1966年许沟闸建成后,许沟封闭堤也相继完成。1967年许沟电力排灌站建成后,将北段侯家坝改为渠道。至此,侯家坝仅有蔡湖闸两侧550米,上接许沟封闭堤,下连朝阳坝。
仇冲坝位于沫河口北。附近原有小坝名为仇冲,故仍名为仇冲坝。始建年代不清。主要是拦截北淝河上游洪水,以减轻三铺湖、三冲湖、蔡家湖的水害。堤从沫河口淮堤起,至四铺南止,全长6.8公里。堤顶高程21.7米,南部洼地4公里堤段顶宽6米,北部高地顶宽5米。外坡1∶3,内坡1∶2,堤顶以下2米筑2米宽戗台,再向下坡1∶5。1950年冬季施工,1951年春竣工。共完成土方67万立方米。该堤在1954年淮河毛滩决口时,还防御了淮水向西蔓延,保护了津浦铁路的安全。
浍河南堤上从双河集南起、下至西坝口止。系由六段堤防合并而成。其中有许沟封闭堤2745米,侯家坝550米,朝阳坝3717米,龙潭湖堤10900米,新开河南岸堤防3388米,城北浍河南堤3500米,全长24.8公里。堤顶高低不一,在20—19.5米,内外坡均为1∶3。于1963年至1975年分期完成。保护范围,有新集、姚管、双河、安淮、头铺、金岗、大圩等7个乡和城关镇共22.6万亩土地。更重要的是保卫淮北大堤,作为防御内水的屏障。
漴潼河南堤西从浍、沱两河汇流点起,东至江苏省泗洪县交界横坝止,全长11.3公里。为1951年冬所做淮河干支流五河以下内外水分流工程时堆筑的堤防。堤顶高程20—19.5米,堤顶宽10米,外坡1∶2,内坡为堆土区,堆土宽度为50—80米。保护范围,为五河县城及杨庵湖4.5万亩耕地。更重要的是不使五河以下淮北大堤在汛期时两面同受威协。
五卡段分流堤原计划从五河以下利用漴潼河南堤作为分洪主堤,但发现穿过老潼河一段,河底淤泥深达13米,堤身不牢,改由筑淮河北堤五卡段作为分流主堤。从五河县城至浮山卡,再到泗洪县戚嘴,全长8公里。堤顶高程与漴潼河南堤相同,断面同淮北大堤。此次工程由淮委第三施工总队领导,由泗县、泗洪县民工和劳改三支队施工,于1954年春季完成。
三、行洪堤防
临北缕堤原为淮河北堤的组成部分,在1955年春兴建临北退建工程时,从沫河口陈巷子至郭府东新庄计20公里,改称临北缕堤。自临北淮河大堤退建完成后,临北缕堤作为一般堤防看待。1973年省防汛指挥部决定,临北缕堤为行洪堤。行洪水位,为临淮关测站20.28米,由省防汛指挥部决定开口行洪。1976年省水利厅又决定,新的行洪水位为上口门20.2米;下口门19.7米。相当临淮关测站19.9米。但至1985年尚未行过洪水。
香浮段行洪堤位于本县淮河南岸,从香庙庄东起至浮山脚下,全长23.14公里。这一堤段由于受到三次洪水冲刷,堤身单薄,残缺不全。1956年淮北大堤全面加固后,对香浮段行洪堤进行了认真设计。堤顶高程争取五河测站淮河通过6000立方米/秒流量时不行洪。全堤于1956年11月29日开工,至1957年1月1日完成。保证水位为17.8米至17.1米;行洪水位五河测站18.6米漫堤行洪。保护耕地4.8万亩,人口2万余人。
霍小段行洪堤霍小段全长30.5公里,属凤阳29公里,本县管理1.5公里。1956年春季施工,同年夏季竣工。保护范围,五河6300亩耕地,人口4000余人。
四、堤防加固
填塘淮北大堤自1956年全部完工后,经受多次洪水考验,虽安然无恙,但也出现了不少薄弱地段。主要内滩低洼,堤脚渗水。针对这一情况,动员沿堤民工,对堤内坡20米处进行加固和填塘工程。共完成士方6.12万立方米。对行洪堤、内河堤的险工险段,也由当地政府领导,组织民力加固和填塘,以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
堤防锥探灌浆1955年引进黄河锥探灌浆技术,对淮北大堤进行人工灌浆。1979年又采用全自动机械打眼拌浆、灌浆技术,工效大大提高。在对淮北大堤20处险段进行锥探灌浆处理时,有19处有明显裂隙,在灌浆后,尚有沫河口周台1处,因地质复杂,还需做进一步处理。
漴河口拦河坝,在堵口复堤时因用大苇包石块截流,这些大苇埋在地下,形成隐患。为了探明堤身下的情况,1956年进行锥探灌浆,在里程碑87+145处从堤顶向下锥至11米处发现大苇和石块。起锥时,从锥眼向外冒臭气,并可点燃。这说明苇捆已经腐烂。从该处两个直径18毫米的锥眼中,灌浆1220桶,折合土方14.6立方米。这一险段,经过3次锥探灌浆后,从吃浆量看,已处于正常状态,底部空隙已基本密实。
1980年对黄泥沟险段锥探灌浆时,因该堤为淤土建筑,当时天气干旱,堤身土壤含水量只有16%,在压力灌浆的作用下,经常出现远距离灌浆孔向外冒浆现象。这说明堤身内部裂缝很多,并相互串通。为探明灌浆效果,便在堤身挖一个3×3米见方深5米的探坑,进行解剖观察,从探坑中清楚地看到堤身内部纵横交错的裂缝已被灌满。说明这对消除堤身隐患效果很好。
堤防块石护坡1956年对淮北大堤8处险要堤段,进行块石护坡,后又砌护8处,总长23公里。做土方10.7万立方米、石方16.3万立方米。国家总投资227万余元。临北缕堤在土质不良、水面宽的堤段砌护3处,总长1323米,做土方5763立方米,石方6330立方米,国家投资9.3万元。龙潭湖圩堤在西北角水面宽、风浪大堤段,护坡729米。
淮河为天然河道,河床比较弯曲,经过治理,绝大部分洪水归入河床。但汛期时水位高、流速快、风浪大,对河岸冲刷非常严重。尤其是座弯迎溜顶冲河段,每次汛期都要倒塌5—10米。为了稳定河床,即在河床距离堤脚接近的河段,进行块石护岸。现已做8处,总长7399米。共做土方9.2万立方米,石方5.7万立方米。
淮北大堤现有里程及堤顶高度对照表
植树栽条五河县淮河修防所成立后,从1956年开始,就对淮北大堤、漴潼河南堤进行全面绿化。淮北大堤以防浪林为主,漴潼河南堤以果木林为主。至1957年内外河主要堤防均已完成,外滩防浪林6排,内滩用材林4排,形成一道绿色长城。
淮北大堤块石护坡工程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