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工业行业
一、食品工业粮食加工建国前至建国初,本县群众食用米面均以碓舂磨推为主。城乡个体磨面坊多是自磨自售或代人加工面粉。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食部门委托个体小磨坊代其加工面粉,供应机关职工和市民食用。农村群众食用的米面仍以自行加工为主。1955年,县碾米厂(后改名机米厂)建成投产。翌年,粮食局面粉加工厂亦建成投产,日产面粉7500公斤。两厂投产后,基本上可以满足县城机关干部、职工和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米面。1958年后,各公社先后建起了小型面粉加工房。多数区级粮站亦建立粮食加工厂,供应非农业人口食用,不足部分由县粮食局统一调配。1978年,面粉厂扩建,生产能力增加,到1981年,年产量已超万吨。1985年,县面粉厂,机米厂均再度扩建,增加了生产设备,面粉厂日产面粉100吨,年产值达613万元。机米厂日加工大米50吨,年产值达300万元。
1980—1985年,农村先后办起小型面粉厂19家。分布在申集、井头、新集、石家王、曹顾张、皇墩庙、安子口、刘集、夏集、双庙、天井、沫河口等乡集上,日产面粉60吨。石家王电灌站自办淮河精粉厂一座,日产精面粉50吨。此外,城乡集镇尚有几十家集体和个体办的小型米面加工厂(点),代人加工米面。1985年,全县粮食加工量自给有余,并销往外地。
油料加工建国前,本县民用植物食油,均由私人油坊加工生产,油坊主要有小磨油坊和木榨油坊。生产加工芝麻油、花生油、豆油和菜籽油。少数油坊亦生产棉籽油,为燃料用油。建国初期,全县尚有40多家个体油坊,其中以城关镇王五家的油坊为大,月产芝麻油5吨左右。
国家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城乡油坊主和油工,陆续加入合作社,为粮食部门加工油料。其原料由粮食部门供应,生产出的成品油如数交付指定的粮站,再由粮站统一经销(定量凭证供应)。1954年,县供销社在城关兴建一座植物油厂,首用铁机榨油。1956年,年产植物油317吨,年产值50万元。1969年,油厂迁址扩大,更新生产设备,到1980年,该厂年产食油达600吨。198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允许油厂在完成计划油料生产任务的同时,可以自购原料生产食油,开展计划外自由买卖(购、销均为议价)。1985年,全县各油厂、油料加工厂和个体小磨油坊,年产植物油达1760吨,是年,县油厂年产值达374万元,创利润16万元。
豆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为本县传统加工业,个体豆制品小作坊星罗棋布,农村尤多。
建国前,本县豆制品作坊,大都是原料自购,产品自销,较大的作坊零售批发兼顾经营。在众多水作坊中,以城关镇陆家干子店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该店制作的干子、千张在本县小有名气。
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个体豆制品小作坊组织起来,部分人加入了豆腐业生产合作社。其中,以城关镇豆腐社成立时间较早,其加工原料由县粮食局定量供应,得以巩固和发展。1956年,该社便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主要产品有千张、豆腐、粉丝、香干、凉粉、水粉皮、豆芽、小豆饼等。
为了扩大生产量,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1983年,由地方投资32万元,兴建五河县豆制品厂。翌年建成投产,有职工72人,80%以上的生产加工流程实现了机械化。该厂是唯一供应原料的豆制品厂家,县里每年平均供应原料55吨。1985年,该厂日产各类豆制品400公斤,年产值45万元,是1956年年产量的10倍。
糖果糕点本县地处产粮区,糖果糕点业出现甚早,在清朝中期已盛行起来。城乡居民几乎家家会做面糖、花生糖、芝麻糖等。
民国时期,全县城乡有糖坊、糕点加工坊30多家,生产加工糖果糕点30多个品种。城关街上就有万隆泰、佳宫盛、桂安斋、袁恒龙、王万源等10多家糖果糕点作坊。主要产品有饴糖、糖稀、芝麻糖、花生糖、牛皮糖、酥糖、月饼、蛋糕、绿豆糕、麻条、交切等。
民国20—30年,万隆泰、桂安斋两家糕品店生产的罐头包装“山楂糕”,当时,誉为五河名产,外地客商纷纷争购,销路甚广。
建国前,较大的作坊,每年可生产糖果糕点2—3万公斤,小作坊亦能生产0.3—0.5万公斤。
建国初期,糖果糕点生产仍以个体作坊为主。1953年,县百货公司在城关兴建一座糖果加工厂,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取名为五河县糖果厂,是年,有职工30人,年产值31.55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只允许被批准的少数专业厂家可以生产糕点糖果。市场供应一度紧张。
1978年后,县粮食局、城关第二居民委员会,先后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五河竹器社转产糖果糕点,1981年易名为五河食品加工厂。
1985年,全县已办起糖果糕点加工厂10余家(不含个体户食品加工),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其中,五河县糖果厂年产值为76万元,五河食品加工厂年产值为82万元,此两家年产值占全县糖果食品加工总产值的50%。
饮料生产清末,酿酒为本县一大行业,城乡大小糟坊40余家。一些富户常以酒油作坊兼顾,称之“酒油糟坊”。建国前,本县尚有酒坊30多家,仅城关就有王五、王祖训、王君石、凌锦章、楚二等7家,每年各家产量20—30吨。多以高粱为原料,酿制高粱大曲为主。少数作坊酿制“绿豆烧”和白酒,产量甚少。
民国初年,袁世凯曾颁令“酒油公卖”,但本县未执行此令。
1950年,国家实行酒业专酿专卖,取缔私酿,酒类由烟酒专卖业统一经销。1958年3月,兴建五河酒厂,是年6月投产,年产量300吨,当年产值为12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厂产量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了产值下降,利润倒挂现象。直至1968年年产值仍为12万元,与1958年初投产时,产值相等。
1971年,五河酒厂扩建后,年产量增至1000吨,年产值逐年增加。1972年为108万元,1978年达104万元,1982年增至279万元。
1983年,五河啤酒厂建成投产,当年产啤酒1116吨,1984年,产量达4566吨,产值为202万元。
1985年,五河酒厂有职工273人,年产值为330万元。是年,五河啤酒厂有职工506人,年产量为8830吨,产值398万元。其产品各项理化标准均达到部颁二级标准。
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县糖果厂、食品加工厂,增加制冷设备,每年夏春季节生产冰棒、汽水等清凉饮料。新集、朱顶、沫河口、武桥、周庄等乡集,先后办起小型冰棒厂近10家。
酱油酱菜生产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金玉成在临北镇开设酱园厂、酱园店,雇用20多名工人制作酱油、酱菜,自产自销。金家生产的“三伏酱油”最为有名。作油原料经过三个伏天沤制后,把豆中的油质抽吸出来,再加工成油。此油味鲜色美,久放不会霉变,颇受用户和外地客商欢迎。
清末至民国前期,城关戴鼎和、冯宝斋、胡德润三家酱园店小有名气。主要产品有酱油、香醋、甜酱、五香豆腐乳、五香大头菜、萝卜干、蒜头、什锦菜等。其中,胡德润酱园店经营时间较长,沿至建国初期。
1954年,县供销社兴办起一座酱园厂,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易名为五河县酱园厂。生产酱油、醋及本地出产的酱菜。是年,县供销社在临北又建一座酱园厂。
1975年,五河酱园厂扩建后,生产能力增加,是年,产值达26万元。1982年,该厂推出糯米香醋新产品,翌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全厂有职工76人,年产值达374万元。是年,全县食品业专业厂家8个,年总产值为1895万元,产值位居工业各行之首。
二、纺织缝纫工业
纺织手工纺织大都于清朝从苏北传入本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睢宁人陈伯如兄弟三人来五河城关开设“永兴丝店”,从抽丝到成品全是自家生产,有织丝机3台,生产各色丝线、丝带、茧丝布、包头等。宣统二年(1910年),嘉山县人李成彩亦在城关开了一个“泰顺丝店”,有织丝机3台,从业8人。清朝末年,全县丝坊丝店达10余家。民国时期城关地区纺织坊,已发展到40多家,仅城中小周庄就有李宏义、周祥吉、董现友等10余家织布坊。每户有脚踏木质织布机1—2台,每台日织粗布2丈左右。
抗日战争后期,泗五灵凤县民主政府,在本县沱西区大董家,开办第一家手工合作纺织厂。有织布机7台,能生产15种不同花样的条格布,1946年,我军北撤后停办。
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本县有影响的丝店主要有陈家永兴丝店和周家祥成丝店。两家不仅经营时间最长,而且产品质量可靠,花色齐全。在织布坊中,以房宝庆织布坊的规模较大,有织布机6台,除自家父子参加生产外,尚请客师、收徒五六人,主织条格棉布,日产量十数丈。
1949年,全县城乡从事各种手工纺织户达126家,年总产值19.8万元,当时纺织业年总产值仅次于食品业产值。
1950年元月,五河棉布生产合作社成立,翌年易名为“新生棉织合作社”,有职工250人。1952年,年产值达19万元。1954年,合线社成立,生产棉线、包头、花绳、帽带等。1958年,“新生棉织合作社”与“合线社”合并,改名为“五河县棉布针织厂”。有动力织布机36台、人力织布机10台、毛巾机3台、织袜机5台、手套机3台。产品达10种,年产值为48.4万元。1961年,织布厂关闭,保留原合线社14名工人,坚持生产袜子、手套、棉线等日用小产品。
1970年8月,城关麻纺厂建成投产,有职工64名,脚踏纺线机40余台,以来料加工麻线麻袋为主,年产值6万元。
1974年,合线社改为针织厂,开始生产塑料鱼网。1978年针织厂扩建后,添置六针、九针、十一针横机共20台,转产尼龙、腈纶纺织品。是年有职工100名,年产尼龙蚊帐两万顶,年产值36万元。1980年转产丝绸被面,是年改名为五河县丝绸厂。1982年年产值达102万元。翌年,城关麻纺厂扩建,增添新设备,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主产麻袋、麻布,麻绳。1984年生产麻袋50万条。
1985年,本县纺织工业主要产品达30多种,全纺织系统有职工590人,年总产值达471万元,(不含个体手工纺织品产值)。是年,五河县第二丝绸厂建成(实为丝绸厂第二车间)。
缝纫清朝,本县已出现手工缝纫业,代人加工缝制衣裳。民国4年(1915年),陈德贵在顺河街开了一个缝纫店,请客师4人,收徒6人,每年可加工缝制衣裳2000余件。陈家制作的“八团花马褂”、“镶边旗袍”、“虎腿皮袍”,做工甚是讲究,价格昂贵,质量上乘,名响一时。
民国初年至建国初期,城关街上先后有张承先、黄家森、盛子忠、张承清、杨德兴、戴乐庭等10多家裁缝铺。均以代人加工缝作衣裳为主。
建国初期,城关组织3个缝纫合作小组,均代人加工衣服。1956年小组合并,成立了“前进服装生产合作社”,有社员(职工)50人。此时,全县缝纫合作社和缝纫小组达30多个。1958年“五河前进服装生产合作社”一度转为国营企业。1962年8月,易名为五河县被服厂,其业务仍以代人加工缝制衣服为主。1978年,该厂略有扩大,购置部分缝纫机、锁边机(脚踩)。开始生产儿童软缎披风,人造毛披风。1984年,转产人造拉毛背心和拉毛裤。是年,生产拉毛背心2000件、拉毛裤1.3万条。1985年,该厂职工增至71人,年产服装4万条件,产值达53.8万元。是年,县供销社在环城西路建成羽绒厂一座,开始加工羽绒、羽绒袄、羽绒裤和羽绒被。此时,全县城乡个体缝纫户达数百家。均代人加工名式服装。
制鞋建国前,本县手工鞋店以李家、秦家和蔡家较有名。均是居家带徒生产,且代人加工男女鞋履。蔡、李两家生产的珐琅牛皮底、烟熏棕色牛皮底布鞋和秦家生产的各式布面靴子,时为五河名产。每户年产各式鞋履3000余双,产品有尖口女鞋、皮底绣花鞋、小圆口皮底布面鞋、男女布鞋及布面靴鞋。
建国初期,城关镇鞋师鞋工,组成鞋业生产小组。1955年转为鞋业生产合作社,时有社员23人,以生产布鞋为主,其次亦代人上鞋。1970年与被服社一度合并,1977年鞋业分出,取名为“五河县鞋厂”,成为专业性鞋厂。生产各式男女布鞋、塑料鞋底,塑料底布面鞋、呢面鞋。1978年,产品又增加了各式松紧带童鞋、女式方口毛呢松紧口鞋、贡呢平呢大舌头鞋、反上牛皮底鞋、一道眉棉鞋等。1980年,最高产量达10万双。1985年又推出了中跟长毛绒棉鞋、健美鞋、旅游鞋、各式布底冷粘橡胶鞋,产品增加到近200种。年产各式男女鞋4.52万双,年产值达28.23万元。产品销往沈阳、长春、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上海等省市。是年,全县纺织、鞋、装工业总产值达453万元。
三、化学工业
火药化肥建国前,个体小手工业者仅能生产加工民用火药、烟花、雪花膏之类的小化学产品。民国25年(1936年),本籍旅外学生王宗唐等4人,回五河集资筹办肥皂厂。翌年开始生产肥皂,名为“五光肥皂”,此为本县第一家小化工厂。1938年,日本飞机多次轰炸五河城,迫使该厂关闭停办。
建国初期,本县化学工业无发展,仍处于建国前夕水平。1956年,城关镇几家私人鞭炮店,组成火药鞭炮小组,生产黑色民用炸药和鞭炮。
1958年“大跃进”,先后办起了化学玻璃厂、农药化肥厂、五金化工厂等化学工厂。是年,城关镇火药鞭炮小组改为火药厂。1961年本县化学工厂全部下马停办,仅存火药厂一家。1974年火药厂易名为万河东风化工厂。主产铵油炸药,年产量达150吨。1980年省公安厅下文停止炸药生产,该厂对产品进行了调整和转换。1984年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恢复民用炸药生产。1985年东风化工厂有所扩大,职工增至102人,年产民用炸药391吨。兵器工业部发了该厂“民用爆炸器材生产企业凭照”。
1975年,五河县合成氨化肥厂建成投产,招调工人、干部353人。当年生产化肥3107吨,亏损53万元。从1975年至1983年,该厂累计生产化肥29440吨,国家共补贴合理亏损279.2万元。1985年,年产量下降为2146吨(为建厂以来产量最少的一年),该厂停产整顿。
1977年,县磷肥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57人,当时由于设备简单,采用干法生产工艺,是年产磷肥百余吨,产值17.73万元。1980—1981两年,共生产磷肥1万余吨,产值达120万元。1985年,该厂职工增加到94人。是年,实行了个人承包,由于管理不善,市场行情不佳,经济效益下降,年利润总额仅达3万元。工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挽救其濒临倒闭的企业。
塑料制品1970年9月,塑料制品厂建成投产。当时有职工10余名,资金7000元,利用原不足20间民房开始生产。起初由于设备简陋,仅能加工塑料瓶盖和小包装塑料袋,年产值3万元,利润300元。1972年改装了设备,复制塑料化肥袋产品。1975年,复制塑料化肥袋135.5吨。1976年,该厂研制成功芳烃增塑剂,芳烃含量达99.4%。翌年产值增至85万元,创利润10万元。1981年10月,以塑代木的新型包装箱,塑料瓦楞箱试制成功。翌年被省塑料工业总公司评为全省新产品一等奖。
1984年,塑料制品产量达1690吨,产值达484.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5万元/人。
1985年6月,第二塑料制品厂建成投产,有职工74人,主产塑料编织袋。当年生产聚乙烯薄膜83吨,聚丙烯丝44吨,聚烯烃编织袋24万条,年总产值54.8万元,净产值9.1万元。是年,塑料制品工业系统有职工294人,年总产值达455万元,创利润24.6万元(不含乡镇工业塑料制品产值)。
四、机械工业
建国前,本县无机械工业,只有30多家铁匠铺,能锻制锄头、镰刀,铸制铲头、犁铧,翻砂铁锅等小型手工产品。
1958年,国家投资12.58万元和4.5万元,分别兴建五河机械厂和五河农具机械厂。下半年均先后投产。主要产品有605轴承、粉碎机、山芋切片机、小钢磨、饲料粉碎机、车床、鼓风机、收割机、水车、深耕犁等农机农具。是年,机械工业总产值达101万元。
1959年,商业局建办的五金厂投产,生产平板车轴筒、车轴、车条为主,年产值11万元。1967年,五河机械厂试制成130型磨面机新产品,翌年生产146台。1970年年产325台、产值60万元。翌年6月,农具机械厂改名五河农业机械二厂,生产红旗330型粉碎机、工农700型脱粒机、柴油机缸套及拖拉机配件。
1980年,五河机械厂自行设计的换代产品Z·6型小型面粉机组制成投产,年产值增至301万元。是年,精密铸造厂建成投产。1981年,县仪表厂建成随之投产。翌年,农业机械二厂易名为五河农机修造厂。生产小拖车、206型磨粉机、制砖机及机械厂面粉机组的配套部件。1984年,该厂开始生产清粮机,翌年列为省定点产品。
1985年,机械工业系统有机械厂、农机修造厂、精密铸造厂、仪表厂、砂轮厂5家。职工总数1397人,年总产值1887万元,比1978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增加4.7倍。是年,机械工业总产值比食品工业总产值少8万元,居工业各行第二位。
五、建筑材料工业
建国前,本县建筑材料工业仅限于烧砖制瓦。城乡有小土窑20余座,均以草木为燃料,平均年产砖瓦不足300万块(片)。
1950年,本县第一家国营窑厂,西坝口窑厂建成投产。当年有职工9人,生产青砖24万块,产值7000元。1957年建窑6座,翌年生产青砖158万块、红砖168万块、小瓦6.4万块、耐火砖300块,年总产值达12万元。
1958年,“大办工业”,当年兴办耐火材料厂、麻刀厂、淮上砖瓦厂,水泥厂(未生产)、石灰窑厂等建材企业。是年建材工业总产值达37.2万元。由于上述厂家基础较差,群众购买力较低,销路不畅,供大于求,产品积压,至1960年多数厂家被迫关闭,仅存县砖瓦窑和石灰窑厂两家坚持生产。1962年,县砖瓦窑厂亦停产。
“文化大革命”期间,建材工业发展缓慢。1970年投资15万元,于大方家兴建县砖瓦轮窑厂。1973年28门轮窑正式投产,当年有职工63人,产值达20.22万元。1977年职工增至298人,年产值达31万元。
1971年7月,五河县水泥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21人,当年试产400号水泥50吨(3个月的试产量),产值2600元。1976年,职工增加到159人,年产量达6400吨,产值32万元。1978年全县建材工业总产值达125万元。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工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建设发展较快,建材工业也随之兴旺起来。小型水泥厂、水泥制件厂、石灰窑厂相继增加。特别是农村小砖瓦窑厂增加到34家,用农工4350人。1980年,年产砖2.8亿块、瓦165万片。1982年县轮窑厂年产值达50万元。是年,县水泥厂年产值达46万元。
1985年,县轮窑厂职工增至311人,年总产值达75万元。县水泥厂职工增至387人,年产量达2.08万吨,年产值125万元。为1975年年产值18.5万元的6.8倍。
截至1985年,全县建筑材料工业有轮窑22座(312门)、立窑5座、小土窑300座。水泥厂3家、石灰窑厂3家、石棉瓦厂2家(不含个体户)、耐火材料厂1家、玻璃厂4家、水泥制件厂3家、砂石厂2家及小溪建材总厂。是年,全县建筑材料工业总产值达1653万元,比1978年建材工业总产值的125万元增加了12.2倍。是年建材工业总产值居工业系统各行第三位。
六、冶金工业
据旧县志记载,本县早在明朝曾对大巩山(当时称矿山)金矿进行过开采和冶炼,后中断无考。
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本县无冶金工业。1958“大跃进”,中央号召“全民大办钢铁工业”。是年,县委动员万名民工,苦战4个月,先后建起五河、小溪、临北、临南4个钢铁厂,建筑8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237座。年底炼钢759吨、炼铁4104吨。由于本县铁矿石含铁量太少,原材料成本消耗过大,炼出的钢铁质量较差,得不偿失,故于1959年底钢铁厂全部下马停办。此后十数年,本县冶金工业几乎没有发展,只有机械厂、农机厂和铸造厂等厂内炼铁炉,坚持正常冶炼生铁翻砂自用。
1982年,小溪建材总厂成立小溪金矿厂,开采大巩山金矿,当年采炼黄金2400克,价值5.5万元。1985年,小溪乡筹款100万元,建成50吨金矿井一口,增加了炼金设备。是年,采炼黄金1.76万克,产值166万元,获利50万元。
七、造纸印刷工业
造纸建国前,本县仅有两家手工造纸坊,用竹帘揣制草纸,断续生产,产量甚少。
1957年,县供销社兴办的小型造纸厂投产,生产土纸,年产值2.9万元。是年,筹建人民造纸厂。1959年投产,生产大机纸,年产值3万元。1961年以后,两厂相继停办。1972年,手管局建成一座小型纸板厂,翌年生产黄板纸60吨。该厂投产后,由于设备不佳,成品率较低,产量上不去,年均产量仅有43吨,于1976年停产。
1977年5月,国营五河县造纸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189人,当年生产200—300克黄板纸319吨,产值20万元。1983年,经过技术改造,增添烘缸设备,可以生产400克黄板纸。1985年,年产量达3913吨,产值246万元,年利润21万元。造纸工业从1978年至1985年,共创利税196.5万元,上交财政174.7万元。
印刷本县印刷工业始于民国36年(1947年),由董子香和冯建恭私人合办的小型石印厂。厂址在忠辅街(现浍河路东段),有厂房2间,石印2块,年产值千元左右。1953年,添置脚踩圆盘印刷机1台,石印3块,取名五河县新成即刷厂,有职工8人。1954年,改为公私合营企业,是年产值达1万元。1956年元月25日经批准为五河县公私合营印刷厂,是年产值8.06万元。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名为《五河大众》报社印刷厂,时有工人48名,年产值4.7万元。1962年,改为五河县印刷厂。1965年,经过改装和更新,使用电动印刷机。1969年,购置6台圆盘机、2台四开机,其生产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当时印刷量的需要。1978年后,该厂逐步扩展,已具有一定规模。1985年,彩色印刷生产线安装投产,生产能力和印刷水平均有了明显提高。是年,职工达130人,固定资产48.2万元,年产值56万元。
1985年,造纸、印刷工业总产值达302万元。
八、电力工业
发电建国前,本县无电力工业。1954年10月,县油厂用30马力柴油机,驱动3千瓦发电机,所发的电力用于本厂部分生产和照明,揭开五河发电史的第一页。
1958年初,筹建五河电厂,是年6月1日利用电动机并组发电。当时装机最大容量为150千伏安,当年发电7.8万度。五河电厂发电后,年最多发电量达20万度。从1958年6月发电至1965年10月止,五河电厂历时8年,改为五河供电所。
供电1965年10月,35千伏安高压电路由小蚌埠接通五河。同时沫河口、新集、五河三座35千伏安变电所建成输电,线路总长度达64.9公里。从此,本县实现了输线供电。是年,五河电厂停止发电,改名五河供电所,下辖沫河口、新集、五河3家变电所。
1974年4月,临北至新集110千伏安高压线路开通,开始降压供电。翌年,五河县供电局成立。1979年,全县电力系统网络已初步形成。
1985年,本县供电能力增加,有110千伏安变电所1座,35千伏安变电所6座。全县有配电变压器613台,110千伏安主线路为37.2公里,35千伏安主线路115公里,10千伏安配电线路800公里,全县80%以上的地区均能用上电。是年,全年供电量为4973万度,售电量4511万度,五河地区最大负荷达1.73万千瓦。
用电本县用电主要是农业用电、工业用电、生活交通用电(含照明用电)。1966年,全县用电总量为59.33万度。其中工业用电24.5万度,农村用电13.02万度,其余为生活照明及其他用电。1975年,全县用电量达854.57万度。其中农业用电440.67万度,工业用电335.26万度,其余为生活照明及其他用电。1980年,全县用电总量为2784.28万度。其中农业用电1348.49万度,工业用电1339.7万度,其余为生活照明及其他用电。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用电量亦在逐年增加。1985年,蚌埠供电局分配本县计划用电指标为5036万度,完成4973万度,加之60万度议价电,实际用电5032万度。其中,农业用电2367.8万度,工业用电1949万度,生活照明用电500万度,其余为其他用电。是年,全县年人均生活用电9.4度。此外,在电力负荷紧张情况下,对部分线路进行拉闸限电,农村尤多,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五河县用电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度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食部门委托个体小磨坊代其加工面粉,供应机关职工和市民食用。农村群众食用的米面仍以自行加工为主。1955年,县碾米厂(后改名机米厂)建成投产。翌年,粮食局面粉加工厂亦建成投产,日产面粉7500公斤。两厂投产后,基本上可以满足县城机关干部、职工和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米面。1958年后,各公社先后建起了小型面粉加工房。多数区级粮站亦建立粮食加工厂,供应非农业人口食用,不足部分由县粮食局统一调配。1978年,面粉厂扩建,生产能力增加,到1981年,年产量已超万吨。1985年,县面粉厂,机米厂均再度扩建,增加了生产设备,面粉厂日产面粉100吨,年产值达613万元。机米厂日加工大米50吨,年产值达300万元。
1980—1985年,农村先后办起小型面粉厂19家。分布在申集、井头、新集、石家王、曹顾张、皇墩庙、安子口、刘集、夏集、双庙、天井、沫河口等乡集上,日产面粉60吨。石家王电灌站自办淮河精粉厂一座,日产精面粉50吨。此外,城乡集镇尚有几十家集体和个体办的小型米面加工厂(点),代人加工米面。1985年,全县粮食加工量自给有余,并销往外地。
油料加工建国前,本县民用植物食油,均由私人油坊加工生产,油坊主要有小磨油坊和木榨油坊。生产加工芝麻油、花生油、豆油和菜籽油。少数油坊亦生产棉籽油,为燃料用油。建国初期,全县尚有40多家个体油坊,其中以城关镇王五家的油坊为大,月产芝麻油5吨左右。
国家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城乡油坊主和油工,陆续加入合作社,为粮食部门加工油料。其原料由粮食部门供应,生产出的成品油如数交付指定的粮站,再由粮站统一经销(定量凭证供应)。1954年,县供销社在城关兴建一座植物油厂,首用铁机榨油。1956年,年产植物油317吨,年产值50万元。1969年,油厂迁址扩大,更新生产设备,到1980年,该厂年产食油达600吨。198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允许油厂在完成计划油料生产任务的同时,可以自购原料生产食油,开展计划外自由买卖(购、销均为议价)。1985年,全县各油厂、油料加工厂和个体小磨油坊,年产植物油达1760吨,是年,县油厂年产值达374万元,创利润16万元。
豆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为本县传统加工业,个体豆制品小作坊星罗棋布,农村尤多。
建国前,本县豆制品作坊,大都是原料自购,产品自销,较大的作坊零售批发兼顾经营。在众多水作坊中,以城关镇陆家干子店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该店制作的干子、千张在本县小有名气。
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个体豆制品小作坊组织起来,部分人加入了豆腐业生产合作社。其中,以城关镇豆腐社成立时间较早,其加工原料由县粮食局定量供应,得以巩固和发展。1956年,该社便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主要产品有千张、豆腐、粉丝、香干、凉粉、水粉皮、豆芽、小豆饼等。
为了扩大生产量,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1983年,由地方投资32万元,兴建五河县豆制品厂。翌年建成投产,有职工72人,80%以上的生产加工流程实现了机械化。该厂是唯一供应原料的豆制品厂家,县里每年平均供应原料55吨。1985年,该厂日产各类豆制品400公斤,年产值45万元,是1956年年产量的10倍。
糖果糕点本县地处产粮区,糖果糕点业出现甚早,在清朝中期已盛行起来。城乡居民几乎家家会做面糖、花生糖、芝麻糖等。
民国时期,全县城乡有糖坊、糕点加工坊30多家,生产加工糖果糕点30多个品种。城关街上就有万隆泰、佳宫盛、桂安斋、袁恒龙、王万源等10多家糖果糕点作坊。主要产品有饴糖、糖稀、芝麻糖、花生糖、牛皮糖、酥糖、月饼、蛋糕、绿豆糕、麻条、交切等。
民国20—30年,万隆泰、桂安斋两家糕品店生产的罐头包装“山楂糕”,当时,誉为五河名产,外地客商纷纷争购,销路甚广。
建国前,较大的作坊,每年可生产糖果糕点2—3万公斤,小作坊亦能生产0.3—0.5万公斤。
建国初期,糖果糕点生产仍以个体作坊为主。1953年,县百货公司在城关兴建一座糖果加工厂,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取名为五河县糖果厂,是年,有职工30人,年产值31.55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只允许被批准的少数专业厂家可以生产糕点糖果。市场供应一度紧张。
1978年后,县粮食局、城关第二居民委员会,先后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五河竹器社转产糖果糕点,1981年易名为五河食品加工厂。
1985年,全县已办起糖果糕点加工厂10余家(不含个体户食品加工),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其中,五河县糖果厂年产值为76万元,五河食品加工厂年产值为82万元,此两家年产值占全县糖果食品加工总产值的50%。
饮料生产清末,酿酒为本县一大行业,城乡大小糟坊40余家。一些富户常以酒油作坊兼顾,称之“酒油糟坊”。建国前,本县尚有酒坊30多家,仅城关就有王五、王祖训、王君石、凌锦章、楚二等7家,每年各家产量20—30吨。多以高粱为原料,酿制高粱大曲为主。少数作坊酿制“绿豆烧”和白酒,产量甚少。
民国初年,袁世凯曾颁令“酒油公卖”,但本县未执行此令。
1950年,国家实行酒业专酿专卖,取缔私酿,酒类由烟酒专卖业统一经销。1958年3月,兴建五河酒厂,是年6月投产,年产量300吨,当年产值为12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厂产量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了产值下降,利润倒挂现象。直至1968年年产值仍为12万元,与1958年初投产时,产值相等。
1971年,五河酒厂扩建后,年产量增至1000吨,年产值逐年增加。1972年为108万元,1978年达104万元,1982年增至279万元。
1983年,五河啤酒厂建成投产,当年产啤酒1116吨,1984年,产量达4566吨,产值为202万元。
1985年,五河酒厂有职工273人,年产值为330万元。是年,五河啤酒厂有职工506人,年产量为8830吨,产值398万元。其产品各项理化标准均达到部颁二级标准。
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县糖果厂、食品加工厂,增加制冷设备,每年夏春季节生产冰棒、汽水等清凉饮料。新集、朱顶、沫河口、武桥、周庄等乡集,先后办起小型冰棒厂近10家。
酱油酱菜生产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金玉成在临北镇开设酱园厂、酱园店,雇用20多名工人制作酱油、酱菜,自产自销。金家生产的“三伏酱油”最为有名。作油原料经过三个伏天沤制后,把豆中的油质抽吸出来,再加工成油。此油味鲜色美,久放不会霉变,颇受用户和外地客商欢迎。
清末至民国前期,城关戴鼎和、冯宝斋、胡德润三家酱园店小有名气。主要产品有酱油、香醋、甜酱、五香豆腐乳、五香大头菜、萝卜干、蒜头、什锦菜等。其中,胡德润酱园店经营时间较长,沿至建国初期。
1954年,县供销社兴办起一座酱园厂,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易名为五河县酱园厂。生产酱油、醋及本地出产的酱菜。是年,县供销社在临北又建一座酱园厂。
1975年,五河酱园厂扩建后,生产能力增加,是年,产值达26万元。1982年,该厂推出糯米香醋新产品,翌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全厂有职工76人,年产值达374万元。是年,全县食品业专业厂家8个,年总产值为1895万元,产值位居工业各行之首。
二、纺织缝纫工业
纺织手工纺织大都于清朝从苏北传入本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睢宁人陈伯如兄弟三人来五河城关开设“永兴丝店”,从抽丝到成品全是自家生产,有织丝机3台,生产各色丝线、丝带、茧丝布、包头等。宣统二年(1910年),嘉山县人李成彩亦在城关开了一个“泰顺丝店”,有织丝机3台,从业8人。清朝末年,全县丝坊丝店达10余家。民国时期城关地区纺织坊,已发展到40多家,仅城中小周庄就有李宏义、周祥吉、董现友等10余家织布坊。每户有脚踏木质织布机1—2台,每台日织粗布2丈左右。
抗日战争后期,泗五灵凤县民主政府,在本县沱西区大董家,开办第一家手工合作纺织厂。有织布机7台,能生产15种不同花样的条格布,1946年,我军北撤后停办。
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本县有影响的丝店主要有陈家永兴丝店和周家祥成丝店。两家不仅经营时间最长,而且产品质量可靠,花色齐全。在织布坊中,以房宝庆织布坊的规模较大,有织布机6台,除自家父子参加生产外,尚请客师、收徒五六人,主织条格棉布,日产量十数丈。
1949年,全县城乡从事各种手工纺织户达126家,年总产值19.8万元,当时纺织业年总产值仅次于食品业产值。
1950年元月,五河棉布生产合作社成立,翌年易名为“新生棉织合作社”,有职工250人。1952年,年产值达19万元。1954年,合线社成立,生产棉线、包头、花绳、帽带等。1958年,“新生棉织合作社”与“合线社”合并,改名为“五河县棉布针织厂”。有动力织布机36台、人力织布机10台、毛巾机3台、织袜机5台、手套机3台。产品达10种,年产值为48.4万元。1961年,织布厂关闭,保留原合线社14名工人,坚持生产袜子、手套、棉线等日用小产品。
1970年8月,城关麻纺厂建成投产,有职工64名,脚踏纺线机40余台,以来料加工麻线麻袋为主,年产值6万元。
1974年,合线社改为针织厂,开始生产塑料鱼网。1978年针织厂扩建后,添置六针、九针、十一针横机共20台,转产尼龙、腈纶纺织品。是年有职工100名,年产尼龙蚊帐两万顶,年产值36万元。1980年转产丝绸被面,是年改名为五河县丝绸厂。1982年年产值达102万元。翌年,城关麻纺厂扩建,增添新设备,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主产麻袋、麻布,麻绳。1984年生产麻袋50万条。
1985年,本县纺织工业主要产品达30多种,全纺织系统有职工590人,年总产值达471万元,(不含个体手工纺织品产值)。是年,五河县第二丝绸厂建成(实为丝绸厂第二车间)。
缝纫清朝,本县已出现手工缝纫业,代人加工缝制衣裳。民国4年(1915年),陈德贵在顺河街开了一个缝纫店,请客师4人,收徒6人,每年可加工缝制衣裳2000余件。陈家制作的“八团花马褂”、“镶边旗袍”、“虎腿皮袍”,做工甚是讲究,价格昂贵,质量上乘,名响一时。
民国初年至建国初期,城关街上先后有张承先、黄家森、盛子忠、张承清、杨德兴、戴乐庭等10多家裁缝铺。均以代人加工缝作衣裳为主。
建国初期,城关组织3个缝纫合作小组,均代人加工衣服。1956年小组合并,成立了“前进服装生产合作社”,有社员(职工)50人。此时,全县缝纫合作社和缝纫小组达30多个。1958年“五河前进服装生产合作社”一度转为国营企业。1962年8月,易名为五河县被服厂,其业务仍以代人加工缝制衣服为主。1978年,该厂略有扩大,购置部分缝纫机、锁边机(脚踩)。开始生产儿童软缎披风,人造毛披风。1984年,转产人造拉毛背心和拉毛裤。是年,生产拉毛背心2000件、拉毛裤1.3万条。1985年,该厂职工增至71人,年产服装4万条件,产值达53.8万元。是年,县供销社在环城西路建成羽绒厂一座,开始加工羽绒、羽绒袄、羽绒裤和羽绒被。此时,全县城乡个体缝纫户达数百家。均代人加工名式服装。
制鞋建国前,本县手工鞋店以李家、秦家和蔡家较有名。均是居家带徒生产,且代人加工男女鞋履。蔡、李两家生产的珐琅牛皮底、烟熏棕色牛皮底布鞋和秦家生产的各式布面靴子,时为五河名产。每户年产各式鞋履3000余双,产品有尖口女鞋、皮底绣花鞋、小圆口皮底布面鞋、男女布鞋及布面靴鞋。
建国初期,城关镇鞋师鞋工,组成鞋业生产小组。1955年转为鞋业生产合作社,时有社员23人,以生产布鞋为主,其次亦代人上鞋。1970年与被服社一度合并,1977年鞋业分出,取名为“五河县鞋厂”,成为专业性鞋厂。生产各式男女布鞋、塑料鞋底,塑料底布面鞋、呢面鞋。1978年,产品又增加了各式松紧带童鞋、女式方口毛呢松紧口鞋、贡呢平呢大舌头鞋、反上牛皮底鞋、一道眉棉鞋等。1980年,最高产量达10万双。1985年又推出了中跟长毛绒棉鞋、健美鞋、旅游鞋、各式布底冷粘橡胶鞋,产品增加到近200种。年产各式男女鞋4.52万双,年产值达28.23万元。产品销往沈阳、长春、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上海等省市。是年,全县纺织、鞋、装工业总产值达453万元。
三、化学工业
火药化肥建国前,个体小手工业者仅能生产加工民用火药、烟花、雪花膏之类的小化学产品。民国25年(1936年),本籍旅外学生王宗唐等4人,回五河集资筹办肥皂厂。翌年开始生产肥皂,名为“五光肥皂”,此为本县第一家小化工厂。1938年,日本飞机多次轰炸五河城,迫使该厂关闭停办。
建国初期,本县化学工业无发展,仍处于建国前夕水平。1956年,城关镇几家私人鞭炮店,组成火药鞭炮小组,生产黑色民用炸药和鞭炮。
1958年“大跃进”,先后办起了化学玻璃厂、农药化肥厂、五金化工厂等化学工厂。是年,城关镇火药鞭炮小组改为火药厂。1961年本县化学工厂全部下马停办,仅存火药厂一家。1974年火药厂易名为万河东风化工厂。主产铵油炸药,年产量达150吨。1980年省公安厅下文停止炸药生产,该厂对产品进行了调整和转换。1984年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恢复民用炸药生产。1985年东风化工厂有所扩大,职工增至102人,年产民用炸药391吨。兵器工业部发了该厂“民用爆炸器材生产企业凭照”。
1975年,五河县合成氨化肥厂建成投产,招调工人、干部353人。当年生产化肥3107吨,亏损53万元。从1975年至1983年,该厂累计生产化肥29440吨,国家共补贴合理亏损279.2万元。1985年,年产量下降为2146吨(为建厂以来产量最少的一年),该厂停产整顿。
1977年,县磷肥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57人,当时由于设备简单,采用干法生产工艺,是年产磷肥百余吨,产值17.73万元。1980—1981两年,共生产磷肥1万余吨,产值达120万元。1985年,该厂职工增加到94人。是年,实行了个人承包,由于管理不善,市场行情不佳,经济效益下降,年利润总额仅达3万元。工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挽救其濒临倒闭的企业。
塑料制品1970年9月,塑料制品厂建成投产。当时有职工10余名,资金7000元,利用原不足20间民房开始生产。起初由于设备简陋,仅能加工塑料瓶盖和小包装塑料袋,年产值3万元,利润300元。1972年改装了设备,复制塑料化肥袋产品。1975年,复制塑料化肥袋135.5吨。1976年,该厂研制成功芳烃增塑剂,芳烃含量达99.4%。翌年产值增至85万元,创利润10万元。1981年10月,以塑代木的新型包装箱,塑料瓦楞箱试制成功。翌年被省塑料工业总公司评为全省新产品一等奖。
1984年,塑料制品产量达1690吨,产值达484.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5万元/人。
1985年6月,第二塑料制品厂建成投产,有职工74人,主产塑料编织袋。当年生产聚乙烯薄膜83吨,聚丙烯丝44吨,聚烯烃编织袋24万条,年总产值54.8万元,净产值9.1万元。是年,塑料制品工业系统有职工294人,年总产值达455万元,创利润24.6万元(不含乡镇工业塑料制品产值)。
四、机械工业
建国前,本县无机械工业,只有30多家铁匠铺,能锻制锄头、镰刀,铸制铲头、犁铧,翻砂铁锅等小型手工产品。
1958年,国家投资12.58万元和4.5万元,分别兴建五河机械厂和五河农具机械厂。下半年均先后投产。主要产品有605轴承、粉碎机、山芋切片机、小钢磨、饲料粉碎机、车床、鼓风机、收割机、水车、深耕犁等农机农具。是年,机械工业总产值达101万元。
1959年,商业局建办的五金厂投产,生产平板车轴筒、车轴、车条为主,年产值11万元。1967年,五河机械厂试制成130型磨面机新产品,翌年生产146台。1970年年产325台、产值60万元。翌年6月,农具机械厂改名五河农业机械二厂,生产红旗330型粉碎机、工农700型脱粒机、柴油机缸套及拖拉机配件。
1980年,五河机械厂自行设计的换代产品Z·6型小型面粉机组制成投产,年产值增至301万元。是年,精密铸造厂建成投产。1981年,县仪表厂建成随之投产。翌年,农业机械二厂易名为五河农机修造厂。生产小拖车、206型磨粉机、制砖机及机械厂面粉机组的配套部件。1984年,该厂开始生产清粮机,翌年列为省定点产品。
1985年,机械工业系统有机械厂、农机修造厂、精密铸造厂、仪表厂、砂轮厂5家。职工总数1397人,年总产值1887万元,比1978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增加4.7倍。是年,机械工业总产值比食品工业总产值少8万元,居工业各行第二位。
五、建筑材料工业
建国前,本县建筑材料工业仅限于烧砖制瓦。城乡有小土窑20余座,均以草木为燃料,平均年产砖瓦不足300万块(片)。
1950年,本县第一家国营窑厂,西坝口窑厂建成投产。当年有职工9人,生产青砖24万块,产值7000元。1957年建窑6座,翌年生产青砖158万块、红砖168万块、小瓦6.4万块、耐火砖300块,年总产值达12万元。
1958年,“大办工业”,当年兴办耐火材料厂、麻刀厂、淮上砖瓦厂,水泥厂(未生产)、石灰窑厂等建材企业。是年建材工业总产值达37.2万元。由于上述厂家基础较差,群众购买力较低,销路不畅,供大于求,产品积压,至1960年多数厂家被迫关闭,仅存县砖瓦窑和石灰窑厂两家坚持生产。1962年,县砖瓦窑厂亦停产。
“文化大革命”期间,建材工业发展缓慢。1970年投资15万元,于大方家兴建县砖瓦轮窑厂。1973年28门轮窑正式投产,当年有职工63人,产值达20.22万元。1977年职工增至298人,年产值达31万元。
1971年7月,五河县水泥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21人,当年试产400号水泥50吨(3个月的试产量),产值2600元。1976年,职工增加到159人,年产量达6400吨,产值32万元。1978年全县建材工业总产值达125万元。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工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建设发展较快,建材工业也随之兴旺起来。小型水泥厂、水泥制件厂、石灰窑厂相继增加。特别是农村小砖瓦窑厂增加到34家,用农工4350人。1980年,年产砖2.8亿块、瓦165万片。1982年县轮窑厂年产值达50万元。是年,县水泥厂年产值达46万元。
1985年,县轮窑厂职工增至311人,年总产值达75万元。县水泥厂职工增至387人,年产量达2.08万吨,年产值125万元。为1975年年产值18.5万元的6.8倍。
截至1985年,全县建筑材料工业有轮窑22座(312门)、立窑5座、小土窑300座。水泥厂3家、石灰窑厂3家、石棉瓦厂2家(不含个体户)、耐火材料厂1家、玻璃厂4家、水泥制件厂3家、砂石厂2家及小溪建材总厂。是年,全县建筑材料工业总产值达1653万元,比1978年建材工业总产值的125万元增加了12.2倍。是年建材工业总产值居工业系统各行第三位。
六、冶金工业
据旧县志记载,本县早在明朝曾对大巩山(当时称矿山)金矿进行过开采和冶炼,后中断无考。
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本县无冶金工业。1958“大跃进”,中央号召“全民大办钢铁工业”。是年,县委动员万名民工,苦战4个月,先后建起五河、小溪、临北、临南4个钢铁厂,建筑8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237座。年底炼钢759吨、炼铁4104吨。由于本县铁矿石含铁量太少,原材料成本消耗过大,炼出的钢铁质量较差,得不偿失,故于1959年底钢铁厂全部下马停办。此后十数年,本县冶金工业几乎没有发展,只有机械厂、农机厂和铸造厂等厂内炼铁炉,坚持正常冶炼生铁翻砂自用。
1982年,小溪建材总厂成立小溪金矿厂,开采大巩山金矿,当年采炼黄金2400克,价值5.5万元。1985年,小溪乡筹款100万元,建成50吨金矿井一口,增加了炼金设备。是年,采炼黄金1.76万克,产值166万元,获利50万元。
七、造纸印刷工业
造纸建国前,本县仅有两家手工造纸坊,用竹帘揣制草纸,断续生产,产量甚少。
1957年,县供销社兴办的小型造纸厂投产,生产土纸,年产值2.9万元。是年,筹建人民造纸厂。1959年投产,生产大机纸,年产值3万元。1961年以后,两厂相继停办。1972年,手管局建成一座小型纸板厂,翌年生产黄板纸60吨。该厂投产后,由于设备不佳,成品率较低,产量上不去,年均产量仅有43吨,于1976年停产。
1977年5月,国营五河县造纸厂建成投产,时有职工189人,当年生产200—300克黄板纸319吨,产值20万元。1983年,经过技术改造,增添烘缸设备,可以生产400克黄板纸。1985年,年产量达3913吨,产值246万元,年利润21万元。造纸工业从1978年至1985年,共创利税196.5万元,上交财政174.7万元。
印刷本县印刷工业始于民国36年(1947年),由董子香和冯建恭私人合办的小型石印厂。厂址在忠辅街(现浍河路东段),有厂房2间,石印2块,年产值千元左右。1953年,添置脚踩圆盘印刷机1台,石印3块,取名五河县新成即刷厂,有职工8人。1954年,改为公私合营企业,是年产值达1万元。1956年元月25日经批准为五河县公私合营印刷厂,是年产值8.06万元。1958年转为国营企业,名为《五河大众》报社印刷厂,时有工人48名,年产值4.7万元。1962年,改为五河县印刷厂。1965年,经过改装和更新,使用电动印刷机。1969年,购置6台圆盘机、2台四开机,其生产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当时印刷量的需要。1978年后,该厂逐步扩展,已具有一定规模。1985年,彩色印刷生产线安装投产,生产能力和印刷水平均有了明显提高。是年,职工达130人,固定资产48.2万元,年产值56万元。
1985年,造纸、印刷工业总产值达302万元。
八、电力工业
发电建国前,本县无电力工业。1954年10月,县油厂用30马力柴油机,驱动3千瓦发电机,所发的电力用于本厂部分生产和照明,揭开五河发电史的第一页。
1958年初,筹建五河电厂,是年6月1日利用电动机并组发电。当时装机最大容量为150千伏安,当年发电7.8万度。五河电厂发电后,年最多发电量达20万度。从1958年6月发电至1965年10月止,五河电厂历时8年,改为五河供电所。
供电1965年10月,35千伏安高压电路由小蚌埠接通五河。同时沫河口、新集、五河三座35千伏安变电所建成输电,线路总长度达64.9公里。从此,本县实现了输线供电。是年,五河电厂停止发电,改名五河供电所,下辖沫河口、新集、五河3家变电所。
1974年4月,临北至新集110千伏安高压线路开通,开始降压供电。翌年,五河县供电局成立。1979年,全县电力系统网络已初步形成。
1985年,本县供电能力增加,有110千伏安变电所1座,35千伏安变电所6座。全县有配电变压器613台,110千伏安主线路为37.2公里,35千伏安主线路115公里,10千伏安配电线路800公里,全县80%以上的地区均能用上电。是年,全年供电量为4973万度,售电量4511万度,五河地区最大负荷达1.73万千瓦。
用电本县用电主要是农业用电、工业用电、生活交通用电(含照明用电)。1966年,全县用电总量为59.33万度。其中工业用电24.5万度,农村用电13.02万度,其余为生活照明及其他用电。1975年,全县用电量达854.57万度。其中农业用电440.67万度,工业用电335.26万度,其余为生活照明及其他用电。1980年,全县用电总量为2784.28万度。其中农业用电1348.49万度,工业用电1339.7万度,其余为生活照明及其他用电。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用电量亦在逐年增加。1985年,蚌埠供电局分配本县计划用电指标为5036万度,完成4973万度,加之60万度议价电,实际用电5032万度。其中,农业用电2367.8万度,工业用电1949万度,生活照明用电500万度,其余为其他用电。是年,全县年人均生活用电9.4度。此外,在电力负荷紧张情况下,对部分线路进行拉闸限电,农村尤多,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五河县用电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