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会组织
组织沿革本县工会组织始建于民国16年(1927年)5月。先成立了店员工会和摊贩联合会,吸收县城各商店的雇员、徒工参加。后相继成立烟店、杂货、棉布、划船、码头、浴室等行业工会,并建立县总工会。民国20年(1931年),工会为了抗议国民党县党部凌惠民买汽车经营客运,组织数十名黄包车工人沿街游行示威,高喊“打倒凌惠民,才有稀饭喝!”口号。此次斗争得到泗县、怀远县工会的声援。迫使凌惠民将汽车卖掉。民国24年(1935年)9月,复泰恒烟店工人在店员工会带领下,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资方置之不理,工会便组织工人集体罢工,迫使资方同意增加工资,由每捆25公斤烟丝刨工工资7角,增至1.2元。
民国28年(1939年)5月,日军侵占五河县城,工会组织被迫解散。抗日战争期间,本县解放区曾建立工人救国会组织。民国28年(1939年)6月,在浍南区建立17个保“工救会”,会员770余名。至8月,“工救会”会员发展3000余名。在沱西区、五北区、沱东区还建立区、乡“工救会”,发展会员共达3万余人。民国34年(1945年)8月,五河首次解放。县城18个行业相继成立14个分工会,同时成立县总工会。工会成立后,制烟、浴室、理发、槽油坊、木匠、担水、码头等工人的工资大幅度增加,劳动和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民国35年(1946年)11月,国民党军队占据五河,原工会组织被迫解散,另成立一些行业工会,但领导权多数为本行业把头和老板窃据。1949年1月,五河重获解放,国民党的工会组织随之解体。
建国后,本县陆续建起基层工会。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后,成立了五河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951年10月举行首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五河县总工会,1954年,五河县总工会更名为五河县工会联合会。1961年9月,又改称为五河县总工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会被迫停止活动,至1973年4月恢复,同时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工会第六届委员会。
历届代表大会自1951年10月至1966年,召开过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分别于1969年3月、1970年10月召开两次“工代会”,届次列为四、五两届。1973年4月,召开县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宣布恢复县总工会名,将届次列为第六届。1979年1月和1983年4月,先后召开了七、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历届代表大会简况列表如下:注:第四、五届为工人、贫下中农、红卫兵的“三代会”取代,代表与会员数无考。主要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在抗美援朝中,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发动全县每户职工订立爱国公约。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会协助政府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65年,工会进一步贯彻以生产为中心的工运方针,广泛组织劳动竞赛。80年代,主要为组织劳动竞赛,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982年采纳合理化建议127次。1982年至1984年评选出省级劳动模范8名。1984年提合理化建议587条,采纳426条。

关心职工生活:建国初,全县水灾,不少行业的工人失业。工会配合政府发动工人生产自救,成立救济失业工人委员会,组织织布、搬运、建筑等生产,使750多名失业和半失业工人得到就业。仅1956年,政府拨款和工会经费用于解决职工生活困难达8.7万余元。60年代初,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工会为补充职工粮食和蔬菜不足,发动职工“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组织他们种粮、种菜、养猪、养羊。从1959—1961年6月止,仅工交、农水、财贸、文卫等系统养猪6682头,养羊890头,养家禽1932只;产粮食18.6万公斤,蔬菜、瓜果341万公斤,饲料39.5万公斤。从1951年起,工会发动会员织织互助储金会,至1984年,全县有互助储金会72个,储金额达7.8万余元。
组织职工学习文化:1949年开始举办工人识字学校,至1955年,已开设早晚班7个,入学职工220余人。50年代末,有24个厂矿企业举办职工业余学校,计有55个班,入学职工达1589人。1979年,工会配合科委举办了21个业余文化和技术学习班,入学1150人。1982年,全县举办职工业余技术文化学校11所,21个班,参加学习的1094人,同时还举办各种技术专业训练班15期,培训615人次。工会经常鼓励和支持职工自学成才。1985年,全县自学成才的先进职工,有13名获得市总工会的表彰,1名获省总工会的表彰。
建国后若干年份下属基层工会情况

二、农会组织
民国17年(1928年)8月,国民党县指导委员会组建县农民协会。张凤笙任首届农会理事长。民国28年(1939年)5月22日五河县城沦陷,农会即停止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本县解放区建立农民救国会。民国28年(1939年)7月,成立泗五灵凤县“农救会”,并在浍南区、淮北区、沱西区、五北区、沱东区5个区成立区“农救会”,各区所辖乡、保也都成立“农救会”,全县共有会员7048人。民国30年(1941年)2月,由于抗日民主根据地扩大,在沱东、五北、天井、沱西、浍南、浍北等地建立区农救会,发展会员3万余人,以雇贫农为发展对象。农救会组织发动佃户向地主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实行“三五”、“六五”接成合理分担。组织贫苦农民反对封建恶霸势力,支援抗日战争。民国31年(1942年)9月,浍南区有3个乡建立了乡农救会,18个保建立了保农救会,发展会员4000人。民国33年(1944年)11月,全县有10区103乡建立区、乡农救会,专设农救会主任。民国35年(1946年)7月,我军北撤后,各级农救会组织遂停止活动。
1949年1月,本县成立了五河县农民协会,并从上到下陆续筹建乡村农民协会。1950年春,对乡、村农民协会普遍进行整顿,改选或充实领导成员,使农民协会成为农村大生产运动中的依靠力量。1950年7月,政务院通过《农民协会组织通则》规定: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构;在土地改革尚未完成以前,农民协会是农民群众反对封建的战斗组织。在土地改革中,全县各级农民协会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改革法和各项政策。1952年12月土改结束时,全县有10个区农民协会和107个乡(镇)农民协会,会员19.18万人。1958年,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民协会组织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成立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期间。1969年3月,在各公社、大队普遍建立贫协的基础上,召开全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五河县贫下中农协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和出席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代表。1973年,全县有25个公社贫协,会员7.5万人。1974年,全县有25个公社和288个大队建立贫协会,2356个生产队建立了贫协小组。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贫协遂停止活动。
三、青少年组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组织沿革:1949年4月,本县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五河县委员会。根据中共江淮二地委指示,团县委书记须中共县委委员担任,首任团县委书记为刘良星。5月,全县发展团员500人。是年底,全县有机关支部8个,学校支部3个,乡支部60个,村支部11个,团员有1517人。1950年初,各区建立团区委,配备团区书或副区书1人,干事1人。1953年3月,召开全县首次团代表大会,产生新的团县委。全县有团支部155个。团员4664人。1956年,全县建立团总支部52个(其中农村团总支部49个),团支部347个(其中农村团支部277个),有团员11168人。1957年1月撤区井乡后,以新乡为单位成立团基层委员会,每乡以7—13人组成,设脱产书记1人,不脱产书记1—3人,下设组织、宣传、生产技术、幼儿、扫盲、绿化、体育等委员。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县有团支部450个,团员14038人。1962年,全县有基层团委56个,总支部20个、支部492个,团员8301人。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团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71年10月,恢复团县委。1978年,全县恢复机关、厂站团委25个,团支部610个。1979年1月开始,陆续恢复团区委。1980年,全县有基层团委68个、团总支19个、支部646个,团员14669人。1984年底,全县有基层团委67个、支部738个,团员15470人。
县历次团代表大会:自1953年3月召开全县首次团代表大会后,至1962年2月第五次团代表大会止,历次代表大会均能较正常地按期召开。由于“文化大革命”,至1972年4月才召开第六次团代表大会。历届团代表大会简况列表如下:

主要活动:在1951年土地改革时,全县有团员2320名,土改后有团员3970名,在土改中发展1650名,是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有1589名青年报名参军,其中团员183名,占参军青年的11.5%;女团员送弟参军的19人,送哥参军的8人,送未婚夫参军的18人。团干部参军的101名,其中团支书、支委参军的55名。1952年,在治理淮河工程中,有2名团员被评为省特等劳模,1名被评为地区劳模。1956年,各级团组织积极组织和发动广大团员和青年投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年7月,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团员占农村团员100%。其中,任高级农业社社长的68人,会计133人、社委委员41人、管委委员282人,任生产队长的474人、统计员171人;任初级农业社社长的469人、会计224人、监察等社委委员106人、管委委员517人、生产队长302人、组长255人、统计员148人,共占农村团员总数的37.3%,1957年,团组织为了夺取农业大丰收,在全县组织青年抢收抢打突击队549个,参加的青年48500人,其中团员8250人。是年3月,组织青年绿化突击队186个,参加的青年12.5万人,栽树154万棵,造青年林195片、青年苗圃29个,面积257亩。同时,全县建立43个青年技术学校,143个青年技术学习小组,参加实验学习的有5700人。
1962年,各级团组织对团员和广大青年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阶级教育,开展树标兵,立先进,争做“五好团员”、“五好青年”活动。1983年,全县青少年有9.38万名投入文明礼貌月活动,组成1800个学雷锋小组,561个助耕包产组。是年5月初,全县有31个团总支和支部被评为先进集体,501名团员被评为先进个人。1984年,各级团组织组成科学致富报告团,举行报告会37场次,有130多名青年成为科学致富的个体户和专业户。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民国27年(1938年),国民党五河县党部组训部长陈率真任五河县三青团干事。翌年4月,陈升任五河县党部书记长时,适逢聂淦从三青团训练班结业回到五河,即被委任为五河县三青团干事,负责五河、泗县等地三青团的筹建工作。是年5月22日,五河县城沦陷,筹建工作随转至乡村。民国29年(1940年)5月,在本县皇墩集始建三青团组织,发展团员。
民国31年(1942年)1月,县三青团随县政府迁往蒙城,改称为中国国民党安徽省泗县三青团(辖泗县、五河、灵璧、宿县),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马馨亭兼任主任,聂淦任书记。县三青团下设组训股、宣传股、总务股。团员发展数,仍按在校学生名册填表上报。从民国31年1月至34年7月近4年间,在第五临时中学“发展”团员2500多人,在蒙城马集中学“发展”近100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在五河重新筹建三青团组织。民国34年(1945年)8月,聂淦任五河县长兼县三青团筹备处主任,驻蚌埠,对外称“青年馆”。民国36年(1947年)三四月间,正式成立三青团五河县分团部筹备处,着手登记本县在外读书的三青团员和发展新团员,是年秋,筹备处主任杨子樵将团员名册呈报安徽省三青团支团部,拟请成立县分团部,但未等成立,11月即宣布党团合并,称中国国民党五河县党部。至此,三青团在五河的组织遂不复存在。
附:汪伪三青团
汪伪三青团五河县分团部于民国30年(1941年)2月成立。伪县长何振扬兼主任,邱卓屏任副主任,“基本团员”222名,“名誉团员”427名。民国34年(1945年)8月,人民军队解放五河时废除。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国前,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小学中,成立童子军(多在县城)。在解放区内广大农村,成立儿童团,担负站岗、放哨、检查行人路条、监视可疑人行动等任务。
1950年3月建立少年儿童队。先在五河初中、亚箴小学建队。不久,全县小学均建立少儿队组织。1952年12月,全县有少儿队员1.3万余名。1953年6月,少年儿童队改名少年先锋队。1955年,全县有少先队队员1.1万人。1957年,全县中学有少先队员264人,小学有少先队员1.73万人;共建70个大队、388个中队,有辅导员368人。1956年,少年队开展“除四害”活动,帮助生产队积肥74.9万公斤,种向日葵1839.5公斤,造少年林75片。在麦收中,发动少先队员拾小麦2.5万公斤。1962年,全县有少先队员19396人,建1265个小队、297个中队、83个大队,有中学辅导员38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7月恢复少先队组织。是年,全县有少先队员27万人,辅导员760人。1984年,全县有少先队员97595人,辅导员1153人,其中专职辅导员4人。
四、妇女组织
妇女会五河县妇女会,原名五河县妇女协会,建立于民国16年(1927年)5月,国民党五河县党部一名委员兼任理事长。至民国28年(1939年)5月县城沦陷,妇女会随即解散。
妇女救国会抗日战争时期,在本县解放区成立泗五灵凤县各级妇女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在发展组织中,提出三不(不要不正派的妇女,不要不学本领的妇女,不要不听妇救会话的妇女),四要(要正派、会忙、会苦、会过日子的;要在妇救会里愿学本领,学会纺织的;要家庭和睦,不自私,能为大家办事的;要知错能改的)。民国33年(1944年),仅沱西区申家湖乡就有妇救会会员344名。五北区朱圩乡妇救会发展会员110人,组织姊妹团240人,为子弟兵做军鞋、磨面、洗补衣裳等,进行多种形式的抗日活动。是年底,建立了沱东、沱西、沱北、沱南、浍北、淮北、浍南、路东、濠城、五北10个区妇救会。民国35年(1946年)11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五河,妇救会组织遂停止活动。
妇女联合会
组织沿革:1949年2月,成立五河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3月,在县辖五北区周湖乡进行组建区、乡妇联试点。7月,全县12个区有9个区建立了区妇联,每区设主任1名。32个乡和286个村也建立了妇女会,有会员7605人。1950年10月,全县8区1镇均建立区、镇妇联,有会员2.1万人。1951年后,县妇联将基层妇女组织逐步改为代表制,村设妇代会,乡由女乡长分管妇女工作。1952年10月,召开五河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各区设分会。1954年始,逐步建立了乡(镇)妇女联合会,定时召开代表大会行使职权。1955年,全县成立96个乡妇联,配备正副主任177名,委员874名,有妇女代表6270名,95%的乡妇代会组织已健全,并发挥作用。1957年10月,改名为县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人民公社化后,社(镇)设妇女联合会,大队设妇女代表会。1963年,全县44个公社有8个公社建立了妇女代表会,各设正副主任1名,委员7—11名,全县有34个公社的大队建立妇女代表会,共有代表2873名。是年5月,城关镇建立妇女委员会,下属3个居民委员会均成立妇女代表会,共有代表91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妇联组织均被迫停止活动。1973年,根据中央指示,中共五河县委决定恢复县妇联。是年6月,召开县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妇联第五届委员会。1982年后,随着社队企业的发展,女工日益增多,一批社队企业里成立了妇女代表会。1985年,全县有8区和45个乡(镇)建立了妇女联合会,421个村成立了妇女代表会,5个乡镇企业(街道)成立了妇女代表会。
县历届妇女代表大会:从1952年10月召开全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起,至1963年5月,共召开了4届代表大会。由于“文化大革命”,至1973年5月才召开第五届代表大会。历届妇女代表大会简况列表如下:

主要活动:1949年“三八”妇女节前后;全县有1.74万人参加妇女组织,8133女青年组成235个妹妹团。是年反匪反霸斗争中,她们站岗放哨、巡逻,对地主、反革命分子严加管制。1951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送弟、送未婚夫参军的331人,参加和平签名运动的8.32万人,订立爱国公约的2.78万人。在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写慰问信7479封,缝制慰问袋3.23万个,做军鞋4322双,织袜子340双,送毛巾318条,献米1126公斤,捐人民币5422元。1950年《婚姻法》公布后,妇联与司法等部门相互配合,广泛开展宣传。1951年上半年,全县自由恋爱结婚的257对,寡妇结婚的151人,解除包办婚约的359对,感情破裂无法在一起生活而离婚的418对,童养媳回娘家的191人。
1952年,全县参加治理淮河工程有1.2万人,其中妇女有1824人,占总人数15.2%。1956年,全县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4.2万名妇女参加,占全县妇女总数的30%。在1957年抗旱保丰收中,全县参加抗旱的有18万人,其中妇女有6.9万人,占抗旱总人数的38%,是年底,全县有15.6万名妇女摆脱家务,从事农业集体生产。其中有1632名妇女学会耕地。
1952—1957年,在各条战线上的妇女中涌现出一大批模范先进人物,其中省劳动模范4人、县劳动模范48人、区劳动模范106人。1979—1983年,全县评出“五好家庭”3174户,其中县“五好家庭”610户,全国“五好家庭”5户,省“五好家庭”8户,全国“三八”红旗手216名。
1984年元月,县妇联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开展了法制宣传月活动,受教育者达25.5万人,在活动中,举办培训宣传骨干3219人,接待来信来访262件,办结207件。
五、工商组织
商会本县商会成立于民国元年(1912年),虽名为县商会,实非全县性组织,活动范围仅限于城区。民国28年(1939年)5月,县城被日军侵占,商会会长投靠日军,其组织仍继续活动。商会会长多为县知事或县长委任,徇私舞弊者较多,选上者都是地方“名流”和带有官商身份的人。到民国38年(1949年)1月五河县城解放为止,历时38年,会长更换9次。
商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向各行业商户定期摊派,由各行业董事根据商户营业额多少,逐户分摊,一年可摊派经费四、五次,有时更多。该商会于1949年2月由城关镇工商所筹备委员会接收。
工商联合会1949年2月,城关镇召开全镇私营工商业者会议,成立五河县城关镇商会筹备委员会,选出正副主任和5名委员。7月,商筹会首先把手工业、饮食服务业,工商业及商贩组织起来,进行登记入会,组织他们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1950年1月,商筹会改名为五河县城关镇工商业联合会。1953年3月,召开工商业者和各单位代表大会,与县工商科相配合,在全县范围内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登记,引导私营工商业者走公私合营的道路。1953年7月,城关镇工商联,改名五河县工商联,重新选举工商联组织成员。1954年,五河县工商联根据上级指示,开始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试点工作,6月,县工商联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抓紧对商贩的登记和发证。1956年2月,县工商联召开工商业代表大会。工商联在工商科的配合下,加强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积极组织工商业者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政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工商联被迫停止活动,至1985年底仍未恢复。
六、其他群众团体
抗美援朝分会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五河分会,亦称五河县抗美援朝分会,于1951年2月成立。在抗美援朝分会的发动和组织下,全县抗美援朝运动蓬勃发展。各地举行代表会、座谈会3210次,参加者1.2万多人,召开控诉会、声讨会784次,参加者达80万多人次;举行示威游行537次,参加者69万人次。1951年“五·一”节游行,参加者达21万余人。有16万余人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上签名。大部分人订立了爱国公约。全县各界人民自愿捐献飞机大炮款15亿多元(旧人民币),折2架战斗机。妇女赶做军鞋、缝制慰问袋,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苏友好协会县中苏友好协会于1953年3月成立。年底,全县有支会87个,给3.4万人发了会员证书和证章。协会通过报告会、图片展览、黑板报和幻灯放映等形式,宣传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以后根据总会规定,协会只吸收团体会员,不再吸收个人会员。1954年协会撤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