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医疗机构
一、县属医疗单位
为民医院民国5年(1916年),知事王寿炯到任,从外地带来3名西医,是年开办第一家县属西医院。翌年,王寿炯调离五河,3名医师相继离走,该院随即停办。
防疫院民国10年(1921年),知事殷葆田,首创本县第一家中医防疫院。院址在平政街,免费为民防治疾病。民国11年(1922年),殷葆田离任不久,该院停办。
五河县人民医院1949年成立,名为五河县卫生院。当时设在政府院内(今县招待所),配医务人员3名,仅能做一般门诊治疗,尚无病床。翟欣如为首任院长。
1950年8月,县卫生院建成使用,院址设在忠辅街西头(今浍河路星火商场)。建房22间,占地面积450平方米,设病床11张,医务人员7名。1957年,五河县卫生院易名为五河县人民医院。翌年,省卫生厅和县政府合计拨款10万元,于小郭庄东头兴建病房楼(住院部)。因建设资金短缺和施工质量较差,拖至1962年方竣工使用,建筑总面积为920平方米。1966年,原设在小中市的门诊部迁至小郭庄住院部。从此,县医院的门诊部与住院部连为一体。
1984年,省、县两级政府拨款30万元,兴建一座面积为1782平方米的3层新病房楼。是年,县政府和本院自筹资金42万元,再兴建一座面积为2470平方米的4层门诊大楼。1985年,两楼先后投入使用。至此,县人民医院设有门诊、住院两大部。分内科、外科、骨科、妇科、产科、传染科、中医科、五官科、泌尿科及病理、检查、放射、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B超、A超等30多个科室,各类医疗器械基本配套。1985年,有病床250张,全院正式医务人员、职工246人。
1980—1985年,该院有11个医疗科研项目,分别获市、县科学技术成果奖。医务人员在各级各类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临床经验、案例等50余篇。
五河县第一联合诊所1952年初由张兰茹、丁南春、马恒之、郭立斋等老中医联合开业。系县卫生科所辖。所长张兰茹。1958年,该所人员及设备归并城关镇医院。
工人医院1958年8月,县工会医疗室和五河航运站医疗室合并,在县工会医疗室的基础上略有扩大,成立了五河县工人医院。是年8月21日,开诊收治病人,设病床10张,医务人员9名。1961年停办。
麻风病院1966年元月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五河县麻风病医院。该院设在小溪乡邱坪。是年下半年建成并收治病人,有病床40张,医务护理人员6名。该院从成立到撤销历时16年,先后共收治病者87人。1981年,绝大多数患者已治愈出院,仅剩5人尚未痊愈可以回家疗养。1982年,经上级批准,撤销麻风病院。
中医门诊部1983年4月17日开业,时有医务人员13名,固定资金3.6万元。占地面积266平方米。老中医戴啸天为该门诊部主治医师。
二、区乡医疗单位
卫生院(所)1952年2月,城乡成立27个区、乡级联合诊所。其中,城关镇有中西医联合诊所3个。1955年合作化运动高潮时,各区、乡相继建立卫生所。原联合诊所的人员及设备合并到所在区、乡卫生所。是年,全县农村卫生所中西医务人员207人。1958年,城乡成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时,全县建立10个公社级卫生院,61个乡队级卫生所。农村医务人员增至301人,10个公社卫生院计有病床120张。1962年,公社医务人员达361人,计病床238张。1975年。全县划为43个小公社(乡级),建立公社卫生院26个,病床180张,医务人员达421人。
1980年,撤去小公社,恢复区乡行政机构。是年,设立10个区级卫生院,36个乡级卫生院。全县农村医务人员增至707人,计有病床357张。1985年,区乡卫生院病床增加到450张,手术床41张,X光机40台,显微镜46台。全年门诊量达151.2万人次,住院治疗人数为1.4万人次。70年代后期,城关镇医院、新集区医院、东刘集中心医院,均能做一般内外科和妇科手术治疗。有44个区乡卫生院均能做计划生育四项手术。1985年,新集区医院被评为蚌埠市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卫生室1965年,全县已建立村队卫生室88个,医务人员163个。1968年,卫生室减至59个,医务人员101人。1970年,合作医疗全面推开。是年,大队卫生室猛增至220多个。医务人员增至421人(包括“赤脚医生”)。1985年,县卫生局组织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参加省卫生系统统一考试后,定为合格的乡村医生102人。合格率占村队卫生室医务人员总数的30%。
三、其他医疗单位
个体行医建国前,本县城乡从事个体行医者270人。西医甚少,仅有“启华”、“济众”、“同济”、“同德”几家私人西医门诊,且又集中在县城。1955年合作化时,个体从医人员绝大多数均加入集体医疗单位。是年,全县尚有4家个体行医户。1962年,个体行医户回升至86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个体行医被视为单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随被禁止。
1980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经过卫生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便可开业行医。至1985年,全县经批准的个体从医人员达84人,占全县医务人员总数的7%。
单位医疗室建国后,有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先后办起了医疗室。起初,一般不对外开诊。70年代,部分单位的医疗室,逐步对外开诊。1980年初,为了讲求经济效益,除了学校医务室外,绝大多数单位的门诊室,均对外开诊售药。1985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办医疗门诊室(部)31个,有病床136张,医务人员154人。是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81个,病床772张,医务人员达963人。是年,每万人拥有病床14.2张,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17.8人。
为民医院民国5年(1916年),知事王寿炯到任,从外地带来3名西医,是年开办第一家县属西医院。翌年,王寿炯调离五河,3名医师相继离走,该院随即停办。
防疫院民国10年(1921年),知事殷葆田,首创本县第一家中医防疫院。院址在平政街,免费为民防治疾病。民国11年(1922年),殷葆田离任不久,该院停办。
五河县人民医院1949年成立,名为五河县卫生院。当时设在政府院内(今县招待所),配医务人员3名,仅能做一般门诊治疗,尚无病床。翟欣如为首任院长。
1950年8月,县卫生院建成使用,院址设在忠辅街西头(今浍河路星火商场)。建房22间,占地面积450平方米,设病床11张,医务人员7名。1957年,五河县卫生院易名为五河县人民医院。翌年,省卫生厅和县政府合计拨款10万元,于小郭庄东头兴建病房楼(住院部)。因建设资金短缺和施工质量较差,拖至1962年方竣工使用,建筑总面积为920平方米。1966年,原设在小中市的门诊部迁至小郭庄住院部。从此,县医院的门诊部与住院部连为一体。
1984年,省、县两级政府拨款30万元,兴建一座面积为1782平方米的3层新病房楼。是年,县政府和本院自筹资金42万元,再兴建一座面积为2470平方米的4层门诊大楼。1985年,两楼先后投入使用。至此,县人民医院设有门诊、住院两大部。分内科、外科、骨科、妇科、产科、传染科、中医科、五官科、泌尿科及病理、检查、放射、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B超、A超等30多个科室,各类医疗器械基本配套。1985年,有病床250张,全院正式医务人员、职工246人。
1980—1985年,该院有11个医疗科研项目,分别获市、县科学技术成果奖。医务人员在各级各类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临床经验、案例等50余篇。
五河县第一联合诊所1952年初由张兰茹、丁南春、马恒之、郭立斋等老中医联合开业。系县卫生科所辖。所长张兰茹。1958年,该所人员及设备归并城关镇医院。
工人医院1958年8月,县工会医疗室和五河航运站医疗室合并,在县工会医疗室的基础上略有扩大,成立了五河县工人医院。是年8月21日,开诊收治病人,设病床10张,医务人员9名。1961年停办。
麻风病院1966年元月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五河县麻风病医院。该院设在小溪乡邱坪。是年下半年建成并收治病人,有病床40张,医务护理人员6名。该院从成立到撤销历时16年,先后共收治病者87人。1981年,绝大多数患者已治愈出院,仅剩5人尚未痊愈可以回家疗养。1982年,经上级批准,撤销麻风病院。
中医门诊部1983年4月17日开业,时有医务人员13名,固定资金3.6万元。占地面积266平方米。老中医戴啸天为该门诊部主治医师。
二、区乡医疗单位
卫生院(所)1952年2月,城乡成立27个区、乡级联合诊所。其中,城关镇有中西医联合诊所3个。1955年合作化运动高潮时,各区、乡相继建立卫生所。原联合诊所的人员及设备合并到所在区、乡卫生所。是年,全县农村卫生所中西医务人员207人。1958年,城乡成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时,全县建立10个公社级卫生院,61个乡队级卫生所。农村医务人员增至301人,10个公社卫生院计有病床120张。1962年,公社医务人员达361人,计病床238张。1975年。全县划为43个小公社(乡级),建立公社卫生院26个,病床180张,医务人员达421人。
1980年,撤去小公社,恢复区乡行政机构。是年,设立10个区级卫生院,36个乡级卫生院。全县农村医务人员增至707人,计有病床357张。1985年,区乡卫生院病床增加到450张,手术床41张,X光机40台,显微镜46台。全年门诊量达151.2万人次,住院治疗人数为1.4万人次。70年代后期,城关镇医院、新集区医院、东刘集中心医院,均能做一般内外科和妇科手术治疗。有44个区乡卫生院均能做计划生育四项手术。1985年,新集区医院被评为蚌埠市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卫生室1965年,全县已建立村队卫生室88个,医务人员163个。1968年,卫生室减至59个,医务人员101人。1970年,合作医疗全面推开。是年,大队卫生室猛增至220多个。医务人员增至421人(包括“赤脚医生”)。1985年,县卫生局组织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参加省卫生系统统一考试后,定为合格的乡村医生102人。合格率占村队卫生室医务人员总数的30%。
三、其他医疗单位
个体行医建国前,本县城乡从事个体行医者270人。西医甚少,仅有“启华”、“济众”、“同济”、“同德”几家私人西医门诊,且又集中在县城。1955年合作化时,个体从医人员绝大多数均加入集体医疗单位。是年,全县尚有4家个体行医户。1962年,个体行医户回升至86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个体行医被视为单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随被禁止。
1980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经过卫生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便可开业行医。至1985年,全县经批准的个体从医人员达84人,占全县医务人员总数的7%。
单位医疗室建国后,有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先后办起了医疗室。起初,一般不对外开诊。70年代,部分单位的医疗室,逐步对外开诊。1980年初,为了讲求经济效益,除了学校医务室外,绝大多数单位的门诊室,均对外开诊售药。1985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办医疗门诊室(部)31个,有病床136张,医务人员154人。是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81个,病床772张,医务人员达963人。是年,每万人拥有病床14.2张,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1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