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生活
民俗饮食建国前,以小麦、大米、豆类、高粱为主食,高粱在主食中比重较大。山芋、胡萝卜、南瓜为副食。正常情况一日3餐,农忙时偶尔有的加餐。有灾之年,常有一日两餐的,“糠菜半年粮”。80年代以后,主食以小麦、大米为主,高粱仅供酿酒之用。有早饭吃省,中饭吃好,晚饭吃饱的习俗。一般中午米饭,早晚稀饭、馍馍。常吃菜类,以白菜、萝卜、韭菜、芹菜、西红柿、马铃薯为主,肉、鱼、禽、蛋为辅。
食性偏辣,主要佐料为辣椒、生姜、葱蒜,调味以油、盐、酱、醋为主,味精到80年代始辅用之。面条、水饺、油条、糖糕为传统风味饮食。入席常以糖醋鳜鱼、红烧鳝鱼、清炖甲鱼、素蒸螃蟹、烧辣子鸡、拔丝山芋为地方传统菜。一般侍客,通常4个菜。婚丧宴席以8个菜“流水席”为多。10大碗“海参席”则为上席。80年代以后,开始突破这一规格,酒风盛行。酒菜比值一般1∶2,较高的达1∶10以上。旧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吃元宵,五月初五日喝雄黄酒、吃粽子或油条糖糕,八月十五日吃月饼,祭灶吃面条,过年吃馒头,扁食(水饺),成为传统饮食习俗。
衣饰清末、民国时期,儿童多穿兜兜裤,冬穿棉袄棉裤,外围花兜兜。红男绿女,颜色不一。成年男性多穿对襟白褂蓝裤,冬季穿棉袍大褂,农民习惯系勒腰带。女性夏季多穿上白下黑,褂袄都有大襟。新婚衣服要全新的,新娘穿满身红,新郎帽上绕红线。老年妇女亦穿红袄,去世即为寿服。
50年代开始,衣着大变。一度出现男女老少服装清一色。男穿蓝中山装,女穿蓝列宁服,儿童亦然,风行一时。80年代以后,衣着款式又出现大变革。中青年穿西装、茄克、牛仔裤,时装日多。新婚服装多以时装为主,胸前挂红花代替了穿红服,死葬寿衣也以时装为主。农民穿着则还以传统习俗为主。
住房建房多选门朝南,说是“向阳住宅,冬暖夏凉。”一般大门3尺3寸宽,俗说“大门三尺三,进得花轿出得棺”。沿河湖水口之地建房多选高地,或先筑高台而后建房。故村名多称“台子”。有的整村打圩,故村名有称“圩子”。或盖扶梁扶柱房子,以防涨水。建房还讲究地势,房后有塘称“脑后空”,门前对路称“路箭”,都犯忌讳。往往刻以“泰山石敢当”置屋后,嵌以小镜于门头,始感心安。动工建房要选吉日,上梁亦择日,梁上写“上梁逢黄道,竖柱遇紫微”。竣工时兴“压风”,亲友送酒肉以表祝贺。乔迁之后又要请客,称“燎锅底”。
建国后,随着私有制改变,水患根除,住宅不需垫台,建房结构和布局多有突破,称“下台子”,住房亦讲究造型美观。“屋室不论崇卑,惟务坚固,无雕镂垩黝之饰”的旧习俗已有所改变。80年代城乡出现平房、楼房,现代家用电器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和电冰箱,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行走建国前一般步行居多。代步工具只有木船、牛车,亦有骑马坐轿,但很少见。骑马者多老年人,或请医生、接亲戚。1人骑1人牵,原有马夫行当,后为晚辈或小孩代替。坐轿者有两种:一是黑色官轿,多为地方官绅所乘,或为喜事“送亲的”所乘,4人1抬。二是红色花轿,专供结婚娶新娘所乘,8人或4人1抬。轿夫为一般无产者,以抬轿为生,社会地位甚低。民国年间,从西乡李庄开始,改轿夫为本家青年人抬轿,称“当家兵”,逐渐铺开,取代了轿夫。
50年代以后,结婚接新娘多用马车、拖拉机、小汽车,轿子逐渐消亡。80年代以来,自行车、小三轮、汽车等代步工具大为发展。特别是自行车,几乎家家都有。公路行人骑自行车的占90%以上,由于公路交通发展,人们动辄乘车,青年人尤盛。仅老年人还有步行习惯。
婚姻清末、民国年间,订婚多由父母包办,先由媒人拿女方生辰八字到男方,经“合八字”属命无克方能订婚,后由男方下“过红礼”。若童年订婚,称“从小结发”。有侄女给姑母作儿媳,称“跟姑走”。有外甥女给姨娘作儿媳,称“亲上亲”。有女方家穷十几岁送婆家生活,长大拜堂,称“童养媳”。男的丧妻可再娶,称“后续”,亦可多妻,称“行妾”。女的丧偶多不再嫁,称“守寡”,重行结婚,称“改嫁”。
结婚前送“通信礼”,娶新娘再下“催妆礼”。新娘上轿前“绞脸”,穿婚服。上轿时由亲人背送上轿。轿到婆家,迎头放炮,意在“驱邪”。下轿由两人搀扶走在席上,称“传代”。走进二门,用秤杆挑去盖头。至院中拜天地,进堂屋拜祖宗,入洞房“坐富贵”。晚上常有人闹房、听房,新房是“长明灯”通宵不熄。翌日,上祖坟,烧钱化纸,磕头认宗。12天,娘家瞧亲或接短趟,满月接回娘家“过对月”。
回族订婚,先过小帖,婚前过大礼。实行“晚”婚,下午发轿,天黑轿回门前,新郎把门关上,叫“勒性子”。婚礼时新郎跪听阿訇念“三住头”,接经后兜“喜果”进房撒在新娘身上。翌日,请阿訇到祖坟去“超度”,称“走喜”,念经求真主升高祖先品级。新娘进门第3天抱斗进厨房。成婚的第3天、6天、12天,娘家瞧亲3趟。回汉旧俗不通婚,后允许汉嫁回族,但进教要净身,起“经名”。
建国后,国家颁发《婚姻法》,提倡婚姻自主,恋爱结婚,实行一夫一妻制。介绍人取代了媒人。婚礼由拜天地多改为旅行结婚、集体婚礼。回汉两族亦可自愿通婚,婚礼也随之革新。
生育孕妇生育3日内以艾水洗澡,称“净邪”。3日后新郎去岳父家报喜。12日娘家送鸡蛋、馓子、红糖,称“奶糖礼”。孕妇月子里不进他家门,误入人门要放炮,称“去晦气”。满月时散红鸡蛋,称“喜蛋”,亲友登门道喜,或送礼欢宴。后娘家接婴儿母子回去过几日,称“挪尿窝”。
生育后的娇养亦为常见。有的婴儿出生后留满发或头拐留毛,称“王八搬家”,有的脑后留毛,称“鸭子尾巴”。还有的男扮女装,戴耳环偏坠,以示骄宠。还有的起贬意乳名,叫王八、狗屎,有的起象征乳名,叫拴住、和尚,意在好长。幼儿周岁亲友赠送衣帽玩具,称“抓周”。3岁、6岁、12岁要“剃毛头”、“掉襟子”、“去偏坠”,亲友又得庆贺一番。
丧葬老人去世3日内不送葬,傍晚子孙媳妇到土地庙前“送汤”,亲友先去烧“首纸”。送殡前日“开吊”,吊孝客人依次祭灵就餐。富者还请和尚“超度”,请有功名人“点主”。送葬前钉定棺盖,称“封棺”。送殡时称“出棺”。棺到门前路头祭拜,称“路奠”。奠毕孝子掼“老盆”,在前“领棺”。棺到茔地抬跑3圈,称“抢风水”。接着挖坟坑,称“打井子”。井壁前挖洞置油灯,称“倒头灯”。下葬后埋半截坟就回去,响手奏起喜乐,称“回陵”。至亲好友回来就餐,称“回丧酒”。午后闺女媳妇子孙再到坟前祭奠,给新坟添土加顶,称“圆坟”。尔后送3日烟火,到7天去烧纸1次,直到7尽(49日)始止。
回族老人去世,3日内送葬,称“速葬”。出殡前“净身”,从头到脚用白布包好,放头朝北面略西。送殡用“经匣”抬到门口,亲人持香绕“经匣”一周,称“传经”。送葬时孝子走几步回头跪一次,一为上人辞路,二为感谢“抬重”的人。坟地安葬采用子午向,头北面西,称“面向故土”。做好坟井,用3条寿巾将死者放入,把面部白布解开,加盖埋成长坟。翌日清晨,孝子到亲友门前下跪谢孝。后做“头七”,过“40天”、“百天”、“周年”,均请阿訇“走坟”超度。
以上均为建国前的丧葬仪式,颇为繁杂。建国后,随着殡葬改革,仪式亦在不断更新。用放大照片代替了灵牌,花圈代替了纸器,黑袖章代替了寿巾寿帽,追悼会代替了行奠。1982年,在北店兴建火葬场,是殡葬改革的起点。1985年县委县政府提倡乡村成立移风易俗协会或红白理事会,对改革丧葬习俗起到监督、管理、服务的作用。
二、生产民俗
农业习俗清末、民国初期,于立春前一天,县官及其同僚到东郊祭祀句芒神。翌日,迎接用泥做的(后以竹扎纸牛代替)春牛放在衙门前,着人用红绿鞭抽打。民间亦有仿效,说“可送走寒气,迎来新春。”后常见画有春牛图,或于灶君像上刻印句芒神、春牛图像,以示迎春。
民间崇拜牛王,土地庙塑有牛王像,贴上“敬牛王风调雨顺,贺土地国泰民安”的对联,新春佳节家家前去烧香磕头。春季还做牛王会,请端公唱念行祭。说这“可保牲畜平安,迎来丰收”。大年初一,农民套上牲口去犁几圈地,放挂鞭炮,象征着新春开始。这种动土仪式,也是“打春牛”的遗风。建国后,祭句芒神,敬牛王,打春牛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已逐渐消失。迎春动土仪式亦不多举行,但新春耕地的新风却仍保留。
午季农民开镰割麦时,总是先蒸馒头分享家人。称“开镰馒头”。收割时连天加夜大忙,称“黄金落地,老少弯腰”。收割将完吃一顿肉,称“了镰肉”。到打完场,堆草堆,又要吃肉,说“堆堆不吃肉,不是歪就是漏”,意在欢庆丰收。
收麦完毕,插秧开始。个别户插秧落后,左邻右舍都主动帮忙,只要东家管饭,不要任何报酬,称为“送工”。是日,年轻农民唱着秧歌,你追我赶,有时撒泥取乐,称为“泥秧门”。
为了抢种,无牲口农民给有牲口户做活,有牲口户给无牲口农民耕种,称为“代牛腿”。有的劳力不强或技术不会,你收我打,你种我锄,称为“工换工”。
渔业习俗渔船民旧俗多崇拜“大王神”。每年正月初一早上都要给“大王”烧香磕头。城东门外文昌街(今国防路)建有大王庙,东廊房为渔民出钱修建,西廊房为运输船民修建。庙中塑有大王神像。每年清明五河逢会,船渔民都到该庙进香求福。庙里和尚还把大王神像用大轿抬出沿街巡游。七月十五,船渔民照例到大王庙进香。
传说旧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称为“观音诞辰”、前后数日有风,称“观音暴”。五月十五为“关帝诞辰”,前后数日亦有风,称“关王暴”。六月十九前后又有“祖师暴”、“雷公暴”、“炎帝暴”。都是船渔民忌讳走船捕鱼的日子。船渔民忌讳多,称帆船为“篷船”,如遇风灾翻船,称为“招风”。
建国后,大王庙改建为五河机械厂,由于治水根除水灾,年轻一代船渔民对传说忌日、对大王神印象均淡化甚至消失了。但一些老船渔民还心有余悸。水上运输工具和捕捞工具的改革,使船渔民的旧俗亦在随之改变。原均水上居住,飘泊江湖,现陆地安家,渔农并举,水上乡、运输公社还开办起工厂、轮窑,实现了渔农工运并举。其习俗也随之改变。
手工业习俗手工业者每个行业部信奉本行的祖师爷,其习俗相袭而传。木匠信奉鲁班,每年七月十五日为鲁班会,城乡木工到城隍庙,挂上鲁班像,放上“公输子之灵位”的灵牌,献上寿桃,会餐交谈,尽欢而散。请客师,收徒弟时,学徒先请引进师介绍师傅,交上保金,并请师傅、保人一场酒。签字立据:生死存亡均与师傅无关,只管吃不管穿,三年出师,谢师一年方可独立经营。按行规报不出师名,不准做手艺。
铁匠信奉太上老君。每年二月十五纪念老君生日,把老君画像、牌位请出来,焚香祭拜。白天各行其是,晚间同行聚餐。铁匠打铁,不管是黑货(锄钩、抓钩)、片货(锄头、锹铣),还是钢货(镰刀、菜刀),都注意产品质量,打上标记,以示负责。一般都把信誉、店号看作生命,借以与同行竞争。
裁缝信奉轩辕黄帝,认为衣服是轩辕黄帝首创。每年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纪念自己的先帝。祭祀时唱道:“轩辕黄帝下山早,随身带来三件宝:带来针,带来线,带来熨斗和尺剪。”九月九日重阳节,店主请客师喝重阳酒。旧俗称:“喝罢重阳酒,即把夜来守。”时至旺季,要加夜班,赶制冬衣。
建国后,手工业者经过改造,新的师徒关系,取代旧的行规。但师徒如父子的旧习尚在。师傅有事徒弟帮忙,师傅过世徒弟戴孝。亦有无师自通者,不受行规限制。
商业习俗清末、民国年间,政府“贱商务农”,长期以来“经商则客籍多于土著”。农民则以“三百六十行,庄稼为上行”而自豪,只是农闲搞点副业加工,还被人斥为“弃农经商,不务正业”。
商家最崇拜“赵公元帅”,奉为财神。生意开头注意“择吉开张”,门贴喜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鸣炮奏乐,接受同行业众商祝贺。有的还请商会或地方长官参加剪彩,以张声势。或宣称“优惠三日”,以招徕顾客。
商人招收店员,俗称“小柜腿子”。开始只给老板扫地倒茶,三年满师,谢师一年始发工资,尔后即称为“客师”,方得老板的重用。50年代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多是统一招收营业员,集中培训,不存在师徒关系,无需报答。仅有少数个体商业者仍收少数学徒工,期限不一,但不再谢师。
生意人和气生财,多以信誉取胜。有的门联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有的采取“笑脸相迎,百拿不厌”,以争取顾客光顾。有的还采取赠送纪念品或请“春酒”,以巩固主顾关系。80年代以后,为了发展商品经济,本县商业空前繁荣。农民进城经商,改变了轻商的传统习俗。
三、社会民俗
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是日,男的起五更“接天地”(迎灶)。全家早晚均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新年开始处处讲吉利:开门放炮,不许小儿骂人,不许使用剪子,不许扫地,不许泼水。成人会面互道“恭喜发财”,儿童给亲邻拜年。翌日,新亲登门拜年。今多沿旧俗,增加了给军烈属拜年的活动。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过小年”。中午盛馔同享,晚上吃元宵,取其团圆和生活甜蜜之义。晚饭后“撂火把”、“打秋千”、“舞狮子”,到各家拜年。说“狮子象征欢乐吉祥,拜门可以驱邪”,各家都放鞭炮欢迎,并赠送果品。
二月初二龙头节。传说古代“皇娘送饭,御驾亲耕”,把重农作为国策。该节日在“春分”前后,时值新春开始。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使耕牛”。是日,农村老人用稻糠或青灰到场上画圈,越多越好,象征粮多,大丰收。此节本县又称为剃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光头”。
清明节在三四月间。节前几日即为租坟加土,捧高,修饰一番,烧纸祭祀。是日上午家家门前屋檐插柳枝,姑娘媳妇头戴柳叶。俗云:“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清明又是本县城关传统庙会,届时百戏竞作,欢庆若狂,歌舞彩灯,三日始毕。现增加烈士扫墓,城乡多在是日植树造林。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是日早晨,家家门前屋檐插艾,姑娘妇女头戴艾叶。俗云:“端午不戴艾,死了变鳖盖”。堂屋贴张天师像,儿童手颈拴五色丝线,缀以香囊和桃木锁。正中午时,捉癞蛤膜置墨腹中,檐下风干,取墨画“黑墨瘟”(腮腺炎)处,有神效。采车前子、益母草、透蒲、枸杞、艾和杂树头,洒以雄黄酒悬屋檐风干,皆为良药。中午盛馔共享,喝雄黄酒,并用雄黄抹儿童七窍,酒洒墙角,皆日“避邪”。县城机关居民亦吃粽子,称“纪念屈原”,亦求“免灾”。是日,戏院常演出传统剧目《白蛇传》。
七月初七,为自古沿袭的女节,传说是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日,媳妇如走娘家一定要回婆家,以示“夫妻团圆”。晚上有的女孩收蜘蛛,陈瓜果,说是“向织女乞巧”,希望织女把女红艺术传给人间。城关戏院照例演出传统剧目《牛郎织女》。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日,旧俗官祭厉坛,民间请和尚念《珈瑜经》,祭无祀之鬼。请城隍出巡,以示驱邪。又称“盂兰节”,说七月十五“收鬼”,超度孤鬼亡魂,以免野鬼作祟。是日晚,城关在淮河放荷花灯,称“盂兰盆会”。届时用纸扎荷花灯,点上红烛,投置河中,顺水飘游,顿成灯海。此活动至抗日战争始止。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中午盛撰共享,饮团圆酒。晚上吃月饼、西瓜,取其团圆之义。于门前摆上香桌、果供,待月出鸣炮敬祭。俗云:“中秋不敬月,出门遭雨雪”。有的取瓜果送新妇,叫做“送子”。传说古代是日,后羿妻受辱偷吃灵药奔上月宫。届时城关戏院演出传统剧目《嫦娥奔月》。
十月初一为十月朝,俗称“十月一”,是鬼节。传说是日“放鬼”,故官祭厉坛,民间祭祀祖先,请城隍出巡逐疫。子孙要给祖先烧钱化纸。远离他乡的子女一般也赶回上坟。有的不能返回者,即于十字路口画圈烧纸,以示孝心。鬼节说法令渐消失,祭祀祖先旧俗依然存在。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为祭灶日,并有“军三民四”的说法。是日晚,摆出香案,焚香烧灶马,放炮磕头。传说灶君要赴西天述职,人们祭灶是托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全家吃面条,称为“长寿面”,意在祝贺。有的还吃饴糖或烙糖饼,称“祭灶饼”。又以秫秸、稻草、杂豆抛置门外,称:“灶马料”。有的蒸馒头,包水饺互赠,称“馈岁”,或“送年礼”。
每年最后一日为除夕,俗称“年三十”。除夕前,即办年货、蒸馒头。人们敲锣打鼓,以迎新年。打扫庭院室内,称“除陈”。是日上午,家家贴春联、门神、灶君像。有的还贴钟馗、牛影、年画。中午盛馔共享,称“吃团圆饭”。俗云:“有钱无钱,回家过年,青菜豆腐,夫妻团圆”。并在家堂上烧香点烛,祭祀祖先。有的还插松枝,煨榾柮,供辛盘,荐椒酒。晚上吃饺子后,合家围坐,深夜不寝,称做“守岁”。夜半用灯笼照园圃,说“菜无虫伤”。照四壁,说“家无蛇蝎”。用米面豆谷置暗脓,说“送鼠”。以香楮拜井处,说“封井”。还把鞋底翻朝上,说“可防瘟神散疠”。建国后,年前蒸馒头、扫除、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等依旧,但春联内容大多革新。80年代以后,每逢除夕之夜,合家围看电视“春节联欢”节目,直到子夜新年钟声敲响,鸣炮始散。
家族家庭旧俗每个家族各有族长管理宗族事务。由其宗族成员推定最尊辈人中年长者担任。本族中大小事,都请族长公断;族中出了败类,族长召集同族人制裁。族长每年还召集同族子孙祭祀始祖。有的主持编写《家谱》,并提出若干字统一班辈。有的建祠堂,逢年过节让同族人烧香祭祖。祠堂标有“堂号”,留有“祭祀地”。每年清算收支,亦常引起内部纠纷。建国后,取消族长制度,树立了“天下人民是一家”新观念,打破姓氏界限,提倡互助互帮,有的地方还订出“乡规民约”,共建精神文明。
家庭本为家族的小单位。但旧俗多为大家庭,以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为幸。家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分家,分家则请族长公亲主持,“长子不离堂前地”、“养老地”、“轮着吃”、“单独过”等问题都得一一明确,特别是对长辈的养老要有规定,视孝道为美德。50年代以后,随着所有制的变革,大家庭开始解体。“成家”分家,成为新的趋势。旧俗只有儿子有继承权,无子者择侄继承,称为“继子”。侄儿中又以长房优先,以此往往招来同房嫉妒引起事端。如无近房过继就花钱“买子”,有女儿的则采取“招赘”办法。新《婚姻法》公布后,家庭继承问题,亦迎刃而解。
家庭中姓氏习俗亦有改变。旧俗家庭以男姓为主,女随男性已成通例。“入赘”者则随女姓,其同辈只称哥哥或弟弟,不称姐夫、妹夫,建国后子女姓氏随父随母任其自由。女性亦有起大名的权利。现将本县家族姓氏以笔画为序按韵编列如次:
丁卜几刁,于马万方。孔尤夭尹,邓元韦王。毛卞仇牛,车水左江。石史司巨,台叶可庄。田皮白冯,甘朱冉向。孙宁申华,吕吉卢汪。许乔刘任,邢乐曲况。毕牟戎仲,纪阮齐张。严祁花陆,时邵闵尚。邹何岑李,宋余邱汤。陈沈苏安,何吴谷杨。杜来竺邬,辛芮豆郎。卓钮苗茅,居罗单庞。易岳范屈,表茆林姜。郑孟宛武,周季侍梁。郏金于钟,钱伯信唐。荀荣董施,查胡侯章。洪郝欧宫,俞柳郜黄。段起贺饶,闻索聂常。曾费倪班,贾殷晋桑。郭徐凌茹,高祝姚强。夏耿顾秦,陶翁莫蒋。嵇崔柴曹,雷萧戚臧。盛崇龚尉,谌庹欧阳。颉童彭程,梅温谢韩。褚甄赖滑,傅路蒯潘。葛景蒲解,装廉简谭。鲍訾窦蔡,缨翟霍管。骆楼颜廖,熊衡詹阚。阎薛穆戴,濮鞠魏樊。
人际清末、民国年间,尊老风气一直甚浓。老人在家为一家之长,诸事均由老人决定。老者在社会上被视为长辈,被人称为“老大爷”、“老大娘”、“老人家”。俗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而乘车让坐,入席上坐。建国后,人民政府提倡敬老。县设老干部局、养老院、建老干部宿舍、老干部活动室、乡村建敬老院,对鳏寡孤独老人实行“五保”,逢年过节组织慰问。
以男性为主的旧社会里,妇女社会地位一向低下。个别妇女掌家,常被人讽刺“小能人”、“牸牛当墒”。妇女参政极少,人权常被侵犯。不仅有的挨打受骂,且有被人拐卖。50年代后,人民政府提倡男女平等,同工同酬。随着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家庭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在家庭中掌管经济者约占80%以上。在社会上从农从工从商从政从教从医从军无所不有,被誉为“半边天”,并有了自己的节日三八妇女节。
在清末、民国时期,一般儿童地位和妇女一样亦比较低。在家庭被看做私有物,溺婴致残无人过问。受教育的机会甚少,牧童、童工随处可见。建国后儿童被视为“祖国的花朵”,进幼儿园、学前班,受小学义务教育机遇颇多。还有自己的组织少先队。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以后,独生子女又视为“小太阳”。
礼尚往来,早已成俗。一般出礼,称“朋情”;给出嫁送礼,称“添箱”。婚事下请帖,“敬请光临”;丧事破孝,不下请帖,只求“奔丧”。有时为了人情往来借帐出礼,俗称“人情逼死债,头顶小锅卖”。“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传统观念至今未变。80年代以后人情往来日盛,年轻人中尤为频繁。
四、民风民俗
民性民情本县民性率直,习尚淳厚,勤劳俭朴,词讼偏少。男善务农,不善经商,外商多于土著;女善植棉,不善纺织,穿布全靠外进。
嗜大烟者,早被取缔;吸香烟者,仍较普遍。酒历来为宴席必需,俗称“离酒不成席”。有的贴上“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对联,以示好客。人民政府一再提倡“不许酗酒闹事”,“不准酒后开车”,“酒鬼”亦有收敛。但“文化大革命”后,城乡之酒风颇为泛滥。过去赌风盛行,俗云“正月过年,二月赌钱,三月赶会,四月种田”。人民政府历来禁赌,但赌风至今未绝。
人的肤色,一般黄里掺白略有红润,妇幼尤著。渔民、农民偏黝黑者略占多数,冬春微变。如今青少年瘦长型、中老年胖壮型的形体偏多。容貌兴自然美,多不加粉饰。老年以瘦为宜。妇女以丰满为宜,俗云“要得富,锅门上坐个胖媳妇”。近年来,人们的形体观念有了改变,多以颀长为美。
崇拜旧俗认为天地间雷雨风云、山川河流、人间祸福,都由大自然所主宰。主宰者多是各种“神灵”。水有水神,建庙敬“大王”、“龙王”;火有火神,建庙敬“火神老爷”,还有“雷工”、“闪匠”、“风婆”等神,把自然神化起来,建起庙、宫、寺、庵、祠,塑造想象中的“神像”。民国年间开始有人怀疑否定。50年代后无神论深入民心,故庙宇均改为中小学校。
旧俗还认为尊敬祖先天经地义。一般人家都有“家堂”,挂上中堂,写着“某氏门中先远历代昭穆祖宗之灵位”。逢年过节摆上果供,烧香化纸,磕头祭拜,祷告祖宗,保佑平安。如遇逢凶化吉之事,即称“托祖先在天之灵”、“祖上阴德好”。后代出了个“人物”,则称“祖先葬到了风水宝地”或“老坟冒烟了”。如有不崇拜祖宗,即被视为“大逆不道”。“文化大革命”期间,祖宗牌位及祖坟都被视为“四旧”一扫而光,祖宗阴德观念也被冲淡。80年代后,祭祖之风又兴起来,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
旧俗崇拜的古人莫过于孔子。小孩上学首先拜孔子成为例规。孔子的主张被视为颠扑不破真理。不仅“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在民间流传,而且孔子的卒年七十三、孟子的卒年八十四,也变成一般人的忌讳,说“人寿不能超过孔孟”,“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还传说书和文字都是孔子发明的,因此不能随便把书搞坏,地上有字纸要拾起来,否则,“圣人动怒,能使书上的字消失”。随着革命思想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如今对孔子的盲目崇拜已大为降低。
祝寿本县民间除极少数富户外,没有“祝寿”的风俗。偶尔权势人物“做寿”,引起富户人家的仿效。“过生日”旧俗亦没有,只是儿童周岁接受一次祝贺,称为“抓周”。建国初期这些习俗,濒临消失。80年代以后,随着外地干部职工的增多,电视电影的影响,人民生活的富裕,“祝寿”的活动又出现了,有人甚至从50岁起就“做寿”,让人祝贺,吃长寿糕、长寿面,接受祝酒。有的学国外,搞“银婚”、“金婚”仪式,祝贺“白头到老”“长命百岁”。“过生日”也兴起来,点红烛,送“生日蛋糕”,祝“生日愉快”、“万事如意”。民间旧俗父母66岁,女儿要送一块肉,称“六十六,吃块肉”,意在祝愿长寿。闰年闰月,女儿要给母亲做双鞋,称“闰月鞋”,可“免灾”。最近又有发展,并年年出新:送水饺、油条、鸡蛋,送鞋子、袜子、褂子,均说“免灾”,祝愿“长寿”。还有的给儿童送红裤头、绣蛤蟆书包,亦称“免灾”。考其传说,均有迷信成份。
上一篇:第一节 宗教
下一篇:第三节 方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