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饮食服务
一、饮食业
建国前,饮食业统称“勤行”。经营作风大都是清早应市,夜半打烊,出门迎客,服务到桌,先吃后付帐,准赊、准欠。建国后继承传统服务态度,接待热情,随叫随到,任意点炒。1958年后,饮食业变成“大食堂”,小锅炒变成大锅烩,经营品种单一,服务态度变差,网点减少。1961年后,国营饮食业增多,经营作风有改变,逐渐恢复筵席承包,小锅烧炒。“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自我服务”,宴席、名菜再次取消,服务质量下降,10年不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饮食业开展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活动,延长营业时间,增加菜肴种类,恢复传统名菜生炸圆子、人参鱼、虎皮肉、糖醋桂鱼、糖醋黄芽白、红烧辣子鸡、清炖肥王鱼等上市供客,提高了服务质量。1985年底,县城全民、集体所有制饮食业有美味斋酒家、新兴菜馆、百味香菜馆、淮河饭店、朝阳饭店、工农兵饭店、怀远饭店等13家,营业面积850平方米,菜肴种类百余种;有专营小吃部6家,油炸锅口5个。全县城乡个体有证小吃摊、卤菜摊、切面摊400户,从业543人。
二、服务业
我县服务业由理发、浴池、旅社、修理、照相、洗染等门类组成。
(一)理发多集于城镇。清末至建国初,县城先后操此业者38户。其中开业于光绪年间的14户,民国年间的18户,日伪时期的5户,解放初期的1户。其间因战乱先后停业21户。1956年尚剩17户,组成7个合作理发店。30多年中,理发店铺无大发展,仅座位及经营人员有了增加,1985年,县城理发店仍为7个,营业面积400平方米,座椅80张,职工90人。其中青年职工占75%。设理发、烫发、卷发、染发、搽油、修面,推拿接骨、工具维修等服务项目。可做各种发式20多种。集镇、乡村为理发店、理发挑,多是家庭小店,有证经营40户,从业71人。
(二)浴池始于清末,县城三元拐“荆璞池”为县内第一家浴池。建国初县城有浴池5家,龙亢、常坟、河溜、马头城各一家。1960年县城增建女浴池一家,1975年再建荆山男女浴池一座。1985年商业系统共有浴池4座、540个座位,全县集镇有浴池16家。开设擦背、修脚、推拿、按摩、理发等项目。
(三)旅社民国初年至建国前夕,县城先后有31家旅社、公寓,拥有客房397间,从业109人。建国后,仅存9家,有客房64间,从业22人。1956年后全部加入合作组,并为两个网点,设35个客房,109个床位。
1975年11月新建怀远饭店。主楼4层,占地3360平方米,有客房93间,床位402张,有干部、职工32人。附设食堂、酒菜馆、小卖部、浴池、溜冰场等,年营业额10万元,为县城商业最大服务网点。1985年县城商业系统有旅社3家,128个房间,511个床位,48名职工。集镇有合作旅社13家,从业14人。
建国前,饮食业统称“勤行”。经营作风大都是清早应市,夜半打烊,出门迎客,服务到桌,先吃后付帐,准赊、准欠。建国后继承传统服务态度,接待热情,随叫随到,任意点炒。1958年后,饮食业变成“大食堂”,小锅炒变成大锅烩,经营品种单一,服务态度变差,网点减少。1961年后,国营饮食业增多,经营作风有改变,逐渐恢复筵席承包,小锅烧炒。“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自我服务”,宴席、名菜再次取消,服务质量下降,10年不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饮食业开展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活动,延长营业时间,增加菜肴种类,恢复传统名菜生炸圆子、人参鱼、虎皮肉、糖醋桂鱼、糖醋黄芽白、红烧辣子鸡、清炖肥王鱼等上市供客,提高了服务质量。1985年底,县城全民、集体所有制饮食业有美味斋酒家、新兴菜馆、百味香菜馆、淮河饭店、朝阳饭店、工农兵饭店、怀远饭店等13家,营业面积850平方米,菜肴种类百余种;有专营小吃部6家,油炸锅口5个。全县城乡个体有证小吃摊、卤菜摊、切面摊400户,从业543人。
二、服务业
我县服务业由理发、浴池、旅社、修理、照相、洗染等门类组成。
(一)理发多集于城镇。清末至建国初,县城先后操此业者38户。其中开业于光绪年间的14户,民国年间的18户,日伪时期的5户,解放初期的1户。其间因战乱先后停业21户。1956年尚剩17户,组成7个合作理发店。30多年中,理发店铺无大发展,仅座位及经营人员有了增加,1985年,县城理发店仍为7个,营业面积400平方米,座椅80张,职工90人。其中青年职工占75%。设理发、烫发、卷发、染发、搽油、修面,推拿接骨、工具维修等服务项目。可做各种发式20多种。集镇、乡村为理发店、理发挑,多是家庭小店,有证经营40户,从业71人。
(二)浴池始于清末,县城三元拐“荆璞池”为县内第一家浴池。建国初县城有浴池5家,龙亢、常坟、河溜、马头城各一家。1960年县城增建女浴池一家,1975年再建荆山男女浴池一座。1985年商业系统共有浴池4座、540个座位,全县集镇有浴池16家。开设擦背、修脚、推拿、按摩、理发等项目。
(三)旅社民国初年至建国前夕,县城先后有31家旅社、公寓,拥有客房397间,从业109人。建国后,仅存9家,有客房64间,从业22人。1956年后全部加入合作组,并为两个网点,设35个客房,109个床位。
1975年11月新建怀远饭店。主楼4层,占地3360平方米,有客房93间,床位402张,有干部、职工32人。附设食堂、酒菜馆、小卖部、浴池、溜冰场等,年营业额10万元,为县城商业最大服务网点。1985年县城商业系统有旅社3家,128个房间,511个床位,48名职工。集镇有合作旅社13家,从业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