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节 公债、国库券
建国前,国民政府发行公债种类繁多,推销公债按财产价值摊派。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安徽省推销公债,财产在50万至100万元者,摊率为5%,财产愈大,摊率愈高,当年发行战时军需公债,怀远派募20000元(法币,下同)实募9000元;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发行同盟胜利公债,怀远派募45000元,实募4500元。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仍然发行同盟胜利公债,怀远派募1000000元,实募812000元。
建国后,1950年国家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以分为计算单位,以大米、面粉、白细布、烧柴折实。年息五厘,5年还清。
1954年~1958年国家发行经济建设公债。10年还本,年息五厘(1954年为8年还清)。
1959年~1961年,安徽省发行经济建设公债,年利率1%,5年5次还本付息。
1981年国家发行国库券,分配发行,年息四厘。自发行后第6年起分5年偿还。1982年国家第二次发行国库券,自由认购。
建国后债券认购统计表单位:万元
建国后,1950年国家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以分为计算单位,以大米、面粉、白细布、烧柴折实。年息五厘,5年还清。
1954年~1958年国家发行经济建设公债。10年还本,年息五厘(1954年为8年还清)。
1959年~1961年,安徽省发行经济建设公债,年利率1%,5年5次还本付息。
1981年国家发行国库券,分配发行,年息四厘。自发行后第6年起分5年偿还。1982年国家第二次发行国库券,自由认购。
建国后债券认购统计表单位: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