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电影
一、放映发行
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城关富户邱仲道家里,手摇发电首次放映电影无声卡通片“孵鸡”。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县政府在城关城隍庙曾多次放映日本产无声卡通片。
建国后,省直属电影放映队于1951年第一次到我县放映有声电影,影片有《万家灯火》及纪录片《普天同庆》等。
1955年7月后,安徽省电影放映队第28队、198队、217队,宿县地区放映队直属第27队常来我县巡回放映。1957年,省、地4个放映队下放给县管理,正式成立怀远县电影放映队。
1958年初,全县小学生集资成立怀远县红领巾电影放映队,曾赴省、进京汇报放映。1965年,全县有6个放映队,分片定点巡回放映。影片有《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小二黑结婚》、《红楼梦》、《虎穴追踪》及国产第一部彩色神话故事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文化大革命”初期,电影队一度停止活动。1970年恢复。省电影公司在县内朱疃公社创办2个8.75毫米农民放映队,1973年增至14个。1975年,龙亢区兴办全省第一家民办电影院。年底,电影院、队发展到21个。1980年4月,成立县电影发行公司。1982年年底放映单位发展到87个。其中,县城35毫米影院4座,农村35毫米影院6座,16毫米影院8座,16毫米放映队37个,8.75毫米放映队32个。全年发行拷贝194部,年收入27.31万元,总放映24847场,观众3219.2万人次。1983年农村电影院队增至100个,县办电影放映队全部撤销。1985年7月,东方红电影院首映立体电影《欢欢笑笑》。年底,全县有放映单位112个,其中电影院30座,16毫米放映队47个,8.75毫米放映队35个;发行拷贝195部,收入33.60万元;放映21964场,观众2567.6万人次,收入78.46万元。
二、县级电影院
东方红电影院址设东大街、新民路交叉路口。1967年投资15.6万元,在原露天电影场旧址上筹建,1969年10月建成营业,是县内第一座国营电影院。主楼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有前厅和门前广场,有座位1034个。配置松花江—35—5501型座机1套和黄山—50瓩发电机1部,可放映宽银幕和立体电影。开业初有职工7人,1985年增至31人。自1977年以来,五次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荆山电影院位于禹王路东段。1978年筹建,1983年1月建成营业,总投资80万元。主楼四层,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使用面积1900平方米。内设座位1326个和宽敞的舞台,地下设有通风道。可接待大型剧团演出。配置松花江—35—5502型放映座机1套和黄山—50瓩发电机1部,可放宽银幕和立体电影,现有工作人员23人。
省荣军疗养院电影俱乐部座落在南大街中段,由礼堂改建。初为内部放映,1980年10月开放营业,有座位879个。配103—35—GX氙灯放映座机一套。放映工作安全优质,1984年获省文化厅命名的“省文明单位”称号。
电影事业发展概况表

1985年电影院概况表

1976年~1985年放映实绩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城关富户邱仲道家里,手摇发电首次放映电影无声卡通片“孵鸡”。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县政府在城关城隍庙曾多次放映日本产无声卡通片。
建国后,省直属电影放映队于1951年第一次到我县放映有声电影,影片有《万家灯火》及纪录片《普天同庆》等。
1955年7月后,安徽省电影放映队第28队、198队、217队,宿县地区放映队直属第27队常来我县巡回放映。1957年,省、地4个放映队下放给县管理,正式成立怀远县电影放映队。
1958年初,全县小学生集资成立怀远县红领巾电影放映队,曾赴省、进京汇报放映。1965年,全县有6个放映队,分片定点巡回放映。影片有《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小二黑结婚》、《红楼梦》、《虎穴追踪》及国产第一部彩色神话故事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文化大革命”初期,电影队一度停止活动。1970年恢复。省电影公司在县内朱疃公社创办2个8.75毫米农民放映队,1973年增至14个。1975年,龙亢区兴办全省第一家民办电影院。年底,电影院、队发展到21个。1980年4月,成立县电影发行公司。1982年年底放映单位发展到87个。其中,县城35毫米影院4座,农村35毫米影院6座,16毫米影院8座,16毫米放映队37个,8.75毫米放映队32个。全年发行拷贝194部,年收入27.31万元,总放映24847场,观众3219.2万人次。1983年农村电影院队增至100个,县办电影放映队全部撤销。1985年7月,东方红电影院首映立体电影《欢欢笑笑》。年底,全县有放映单位112个,其中电影院30座,16毫米放映队47个,8.75毫米放映队35个;发行拷贝195部,收入33.60万元;放映21964场,观众2567.6万人次,收入78.46万元。
二、县级电影院
东方红电影院址设东大街、新民路交叉路口。1967年投资15.6万元,在原露天电影场旧址上筹建,1969年10月建成营业,是县内第一座国营电影院。主楼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有前厅和门前广场,有座位1034个。配置松花江—35—5501型座机1套和黄山—50瓩发电机1部,可放映宽银幕和立体电影。开业初有职工7人,1985年增至31人。自1977年以来,五次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荆山电影院位于禹王路东段。1978年筹建,1983年1月建成营业,总投资80万元。主楼四层,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使用面积1900平方米。内设座位1326个和宽敞的舞台,地下设有通风道。可接待大型剧团演出。配置松花江—35—5502型放映座机1套和黄山—50瓩发电机1部,可放宽银幕和立体电影,现有工作人员23人。
省荣军疗养院电影俱乐部座落在南大街中段,由礼堂改建。初为内部放映,1980年10月开放营业,有座位879个。配103—35—GX氙灯放映座机一套。放映工作安全优质,1984年获省文化厅命名的“省文明单位”称号。
电影事业发展概况表

1985年电影院概况表

1976年~1985年放映实绩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