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八章 自然灾害
影响宿县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其次是霜冻、寒潮低温连阴雨,干热风、冰雹等。旱、涝在本区出现的频率高,范围广,灾情超过其他自然灾害。据建国以来的统计,涝年明显多干旱年,大涝年平均五年一遇,偏涝年三年一遇。1954年8月,本区发生百年未有的大水,百万亩农田被淹,全区数十万民工奔赴淮河大堤抢险,半数群众受饥荒威胁。1963年夏,全区暴雨成灾,百余处河堤决口,全区大部分地区一片汪洋,公路冲断,交通阻隔,村庄浸于洪水,人们筑巢而栖,人畜均有伤亡。1982年7月,新汴河水位曾达津浦铁路水位警戒线。大旱十年一遇,偏旱年一般是北部多于南部,相对泗县较少,而砀山较多。1978年夏秋间,全区大旱,中、小河道干涸,新汴河涉足可渡,濉河断流。不少地方,人畜吃水困难。
霜冻寒潮:霜冻寒潮给本区农业造成的最大危害有两次。1953年4月12日凌晨,骤降苦霜,使全区小麦普遍受冻,已拔节分蘖的麦苗如水煮,阳光一照,遍地枯黄。二次1987年11月27日下午,雪雨交加,冰冻随至,气温持续低于零下11℃周余。全区蔬菜损失数百万斤,油菜及刚出土的麦苗冻死过半。
连阴雨:本区连阴雨多出现在春、夏和秋季,其中春秋连阴雨常伴有低温的危害,造成低温连阴雨,时间大致在3月下旬至4月底,正值小麦拔节、油菜开花和棉花播种季节,因而对农业影响很大。但本区早春连阴雨,阴雨型多于低温阴雨型,北部地区一般10年一遇,中部5年一遇,南部3年一遇。而低温连阴雨型北部26年一遇。中部10年一遇,南部6年一遇。多为4至5天的短期连阴雨,总雨量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少则10至20毫米,多则可达100毫米以上。夏季连阴雨,出现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是油菜、小麦收割和玉米、大豆的播种季节,夏季连阴雨的次数比春季连阴雨少,大多为短期连阴雨,6天以上的连阴雨较少。全区六月上旬出现3至4次,即十年一遇。连阴雨总量比较大,一般都在30毫米以上,其中有三分之一超过100毫米。1971年6月8日至14日,泗县连阴7天,降雨总量230.6毫米,是解放后本区最大的一次夏季连阴雨。秋季连阴雨出现时间是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是本区秋季收种主要时间,对棉花、大豆、山芋等晚秋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本区中部地区连阴雨次数最多,北部最少。砀山三年一遇,宿县三年二遇。全区性连阴雨出现在1955、1971、1975年9月下旬,历年最长连阴雨为8天。秋季连阴雨伴随的低温天气,给农业的危害较大。
冰雹:本区在春夏之交和夏末秋初,常发生雹灾,当地降雹区多呈分散的片带状。冰雹主要路径有5条:一从砀山向东南侵入宿灵、泗县;二从萧县南部侵入宿县中部;三是从濉溪的北部向东南侵入宿县南部;四是从灵璧北部侵入五河;五是从泗县的西北部向南侵入固镇东部入五河。冰雹灾发生的时间短促,来势凶猛,强度大,常伴有狂风大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1974年5月23日下午,灵璧县尹集区东风村降雹,历时30分钟,冰雹直径一般3至4厘米,最大直径7至8厘米,平均积雹20厘米深,时值小麦乳熟到腊熟期,小麦全部被打倒在地,颗粒无收,春播棉花、玉米全部被打光,是建国以来,本区雹灾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多发生在5月中旬,其特点,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大,有每秒3米以上偏西(西南或西北)风而形成。全区20年内重型二年,为10年一遇;轻型16年四遇,典型的有1960、1962、1965、1968、1975年。
干热风,主要影响小麦灌浆和正常成熟,受灾小麦籽粒干瘪,千粒重低,轻灾减产5—10%,重灾减产10—20%,甚至减产及半。
宿县地区历史上发生较多的自然灾害,还有蝗虫、瘟疫和地震,建国后,本区多次发生大面积蝗灾,往往成片的禾苗被食之殆尽。1960年,宿县老汪湖发生大面积蝗虫,省人民政府派飞机至该地喷药灭蝗,效果显著。自70年代后,已很少发生蝗灾。但70年代以来大袋蛾在本区蔓延成灾,泡桐树受灾犹重。入夏后,大部分地区的泡桐树叶几乎被吃光。
本区历史上,地震造成的灾害,亦较严重。各县旧志均有记载,仅明、清两代较大的有感地震就有12次之多。如:“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4月5日戌时,灵璧地震,宿州有感,墙壁倾侧,当夜子时复震尤甚”,又如清康熙六年(1667年)6月17日戌时,山东郊城地震,“有声自东北来,宿州墙倒屋塌,伤人无数”。建国后又多次发生有感地震,最近一次为1983年11月7日,凌晨5点9分,固镇地震,全区有感,房屋摇晃,人皆惊醒。
霜冻寒潮:霜冻寒潮给本区农业造成的最大危害有两次。1953年4月12日凌晨,骤降苦霜,使全区小麦普遍受冻,已拔节分蘖的麦苗如水煮,阳光一照,遍地枯黄。二次1987年11月27日下午,雪雨交加,冰冻随至,气温持续低于零下11℃周余。全区蔬菜损失数百万斤,油菜及刚出土的麦苗冻死过半。
连阴雨:本区连阴雨多出现在春、夏和秋季,其中春秋连阴雨常伴有低温的危害,造成低温连阴雨,时间大致在3月下旬至4月底,正值小麦拔节、油菜开花和棉花播种季节,因而对农业影响很大。但本区早春连阴雨,阴雨型多于低温阴雨型,北部地区一般10年一遇,中部5年一遇,南部3年一遇。而低温连阴雨型北部26年一遇。中部10年一遇,南部6年一遇。多为4至5天的短期连阴雨,总雨量的变化幅度也较大,少则10至20毫米,多则可达100毫米以上。夏季连阴雨,出现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是油菜、小麦收割和玉米、大豆的播种季节,夏季连阴雨的次数比春季连阴雨少,大多为短期连阴雨,6天以上的连阴雨较少。全区六月上旬出现3至4次,即十年一遇。连阴雨总量比较大,一般都在30毫米以上,其中有三分之一超过100毫米。1971年6月8日至14日,泗县连阴7天,降雨总量230.6毫米,是解放后本区最大的一次夏季连阴雨。秋季连阴雨出现时间是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是本区秋季收种主要时间,对棉花、大豆、山芋等晚秋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本区中部地区连阴雨次数最多,北部最少。砀山三年一遇,宿县三年二遇。全区性连阴雨出现在1955、1971、1975年9月下旬,历年最长连阴雨为8天。秋季连阴雨伴随的低温天气,给农业的危害较大。
冰雹:本区在春夏之交和夏末秋初,常发生雹灾,当地降雹区多呈分散的片带状。冰雹主要路径有5条:一从砀山向东南侵入宿灵、泗县;二从萧县南部侵入宿县中部;三是从濉溪的北部向东南侵入宿县南部;四是从灵璧北部侵入五河;五是从泗县的西北部向南侵入固镇东部入五河。冰雹灾发生的时间短促,来势凶猛,强度大,常伴有狂风大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1974年5月23日下午,灵璧县尹集区东风村降雹,历时30分钟,冰雹直径一般3至4厘米,最大直径7至8厘米,平均积雹20厘米深,时值小麦乳熟到腊熟期,小麦全部被打倒在地,颗粒无收,春播棉花、玉米全部被打光,是建国以来,本区雹灾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多发生在5月中旬,其特点,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大,有每秒3米以上偏西(西南或西北)风而形成。全区20年内重型二年,为10年一遇;轻型16年四遇,典型的有1960、1962、1965、1968、1975年。
干热风,主要影响小麦灌浆和正常成熟,受灾小麦籽粒干瘪,千粒重低,轻灾减产5—10%,重灾减产10—20%,甚至减产及半。
宿县地区历史上发生较多的自然灾害,还有蝗虫、瘟疫和地震,建国后,本区多次发生大面积蝗灾,往往成片的禾苗被食之殆尽。1960年,宿县老汪湖发生大面积蝗虫,省人民政府派飞机至该地喷药灭蝗,效果显著。自70年代后,已很少发生蝗灾。但70年代以来大袋蛾在本区蔓延成灾,泡桐树受灾犹重。入夏后,大部分地区的泡桐树叶几乎被吃光。
本区历史上,地震造成的灾害,亦较严重。各县旧志均有记载,仅明、清两代较大的有感地震就有12次之多。如:“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4月5日戌时,灵璧地震,宿州有感,墙壁倾侧,当夜子时复震尤甚”,又如清康熙六年(1667年)6月17日戌时,山东郊城地震,“有声自东北来,宿州墙倒屋塌,伤人无数”。建国后又多次发生有感地震,最近一次为1983年11月7日,凌晨5点9分,固镇地震,全区有感,房屋摇晃,人皆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