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本区早期共产党人江善夫、杨梓宜、孔子寿,刘道行、李一庄等人,就以个人身分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以他们为主,秘密成立宿县国民党县党部,到1926年,县党部的活动仍处于半公开状态。1927年5月,当北伐军的先头部队攻占本地后,本区各县才正式建立国民党县党部,其中泗县由于地方派系之争,竟成立两个县党部。即以张一寒、王子玉、崔滋九等青年学生为代表的北党部(党部设北关学校),和以英九经、万家宝、余小鲁、陶修五等老同盟会员为代表的南党部(党部设南关文昌宫小学)。1928年,各县县党部被逐一改组,一批早期处于秘密活动的国民党员,多被怀疑为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而清除出国民党。
1931年,国民党省党部派员整理各县县党部,改名为党务整理委员会,设党务委员、组训委员、宣传委员、秘书、录事、干事等若干人。宿县党务整理委员杨荫舟,泗县党务整理委员陈馥东,萧县党务整理委员刘焕文,灵璧县党务整理委员赵觉民。1932年,由于国民党政府全力“围剿”中共苏区,军费支付巨大,财政日绌,党务经费紧张,各县县党部压缩人员,党务整理委员改称县党部干事。1934年,党务经费有所增加,为扩大组织,省党部将各县干事改为特派员,增派设计委员。1935年冬,各县党部特派员改为书记长。县党部下设区党部,区党部下设区分部。各县组织机构健全者不多,如宿县全县名为5个区党部,99个区分部,实际上各区分部大多有名无实,多为欺骗上司所编造上报的。当时发展党员多在各县城区,乡村不多。抗战胜利后,本区国民党组织一度发展较快,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使中学学生集体入党或集体参加三青团。1948年初,宿县共有国民党员1 000余人。宿城约有党员500人。本地区以萧县国民党员发展最多,据1948年5月统计,全县有党员3 900人。
1931年,国民党省党部派员整理各县县党部,改名为党务整理委员会,设党务委员、组训委员、宣传委员、秘书、录事、干事等若干人。宿县党务整理委员杨荫舟,泗县党务整理委员陈馥东,萧县党务整理委员刘焕文,灵璧县党务整理委员赵觉民。1932年,由于国民党政府全力“围剿”中共苏区,军费支付巨大,财政日绌,党务经费紧张,各县县党部压缩人员,党务整理委员改称县党部干事。1934年,党务经费有所增加,为扩大组织,省党部将各县干事改为特派员,增派设计委员。1935年冬,各县党部特派员改为书记长。县党部下设区党部,区党部下设区分部。各县组织机构健全者不多,如宿县全县名为5个区党部,99个区分部,实际上各区分部大多有名无实,多为欺骗上司所编造上报的。当时发展党员多在各县城区,乡村不多。抗战胜利后,本区国民党组织一度发展较快,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使中学学生集体入党或集体参加三青团。1948年初,宿县共有国民党员1 000余人。宿城约有党员500人。本地区以萧县国民党员发展最多,据1948年5月统计,全县有党员3 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