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采种育苗
一、采种
(一)种条:采集种条,以扦插、嫁接的方式育苗造林,在本区有着悠久的历史。50年代,随着造林运动的开展,育苗事业亦有所发展,许多树种,如毛白杨、加拿大杨、苹果、梨等利用种条嫁接、扦插,得以繁殖推广。1970年,从河南省引进大观杨种条大面积繁殖推广。1980年又引进沙兰杨、Ⅰ—214、Ⅰ—69、Ⅰ—72等杨树新品种的种条,繁殖推广,全面更新大观杨。此后,商品化育苗十分兴盛,本区引进数十种观赏树木和花卉,大部分依靠种条繁殖,获得大量苗木。直到如今,本区植树造林的一些主要树种,如杨、柳、法桐等,依然利用种条扦插的方式育苗;苹果、杏、梨、桃、刺槐、榆树等利用种条嫁接繁殖和改良品种。1980年以来,本区每年采集杨树、法桐等种条150万斤左右。
(二)种根:本区主要造林树种泡桐,就利用种根繁殖的。60年代末,引入兰考泡桐,利用种很大量繁殖,使泡桐成为平原造林的主要树种。80年代初,砀山、萧县从河南引进泡桐优良品种根穗并繁殖推广。改良本区泡桐品种结构。1984年,省、地联合在砀山薛楼苗圃建立了良种泡桐采根圃25亩,省林业厅每年投资2 000元。该苗圃从河南引进良种泡桐45个品系,对比试验,繁育推广,省林业厅规定,营造泡桐丰产林必须用该苗圃的良种苗木。1980年以来,全区每年采集各品种泡桐根50万斤左右。
(三)种子:本区荒山造林主要树种是侧柏、刺槐、椿、榆、栋、槐等乡土树种,以及枫杨、紫穗槐,主要依靠种子繁殖,果品类砧木也多用种子繁殖。建国初,人民政府提倡“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年年逐级落实采种计划,1952年,采种21.7万斤,1953年采种14.9万斤,1954年采种14.3万斤。近年来,全区每年采收各类林木种子10万斤左右。与外地调剂5 000—8 000斤。1984年中央林业部和省林业厅在萧县建立铅笔柏繁育场。投资70万元,营造铅笔柏母树林1 000亩。该场早在1978年开始营造的150亩铅笔柏母树林,1983年开始产种,1986年产种100多斤,扭转了我省铅笔柏种子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二、育苗
本区育苗主要有国营、集体、个体育苗三种形式。建国前,本区柏树苗木主要靠挖取野生小苗,或削枝条,或分根繁育,或采种直播。群众自育自用,零星分散。民国17年(1928年),江苏省第二林务局曾在萧县皇藏峪外土盆村进行育苗造林,育苗品种最多时达100亩。此为本区专业化育苗之始。民国22年(1933年),泗县也曾育苗40多亩。50年代全区先后建有十多个国营苗圃、林场,进行专业化、规模化育苗,一直对社会育苗起着示范带头作用。1958年,泗县东关苗圃购东北小叶杨种子,成功的育苗18亩,受到表彰,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奖状和奖品。但这一时期育苗,仍以乡土树种为主。60年代,相继涌现一些社队集体苗圃,大部分因经营管理不善,收效甚微,相继解体。70年代,本区曾规定大队、生产队应拿出耕地的1%作为育苗用地,进行育苗。大多数社队都用荒、薄地育苗,所以很少有合格苗木出圃。有的社队则谎报育苗面积,借以塞责。林业政策逐渐放宽后,植树造林运动日益高涨,国营场、圃育苗,远远不能满足造林需求。1980年以来,作为治穷致富的一种渠道,群众个体育苗发展较快,成为本区苗木的主要来源,而且苗木质量愈来愈好,品种愈来愈多。不仅有常见的用材林、经济林树种,还有不少高档观赏苗木、珍贵花卉、盆景等。1985年全区育苗0.44万亩,其中个体育苗0.40万亩,约占90%。
(一)种条:采集种条,以扦插、嫁接的方式育苗造林,在本区有着悠久的历史。50年代,随着造林运动的开展,育苗事业亦有所发展,许多树种,如毛白杨、加拿大杨、苹果、梨等利用种条嫁接、扦插,得以繁殖推广。1970年,从河南省引进大观杨种条大面积繁殖推广。1980年又引进沙兰杨、Ⅰ—214、Ⅰ—69、Ⅰ—72等杨树新品种的种条,繁殖推广,全面更新大观杨。此后,商品化育苗十分兴盛,本区引进数十种观赏树木和花卉,大部分依靠种条繁殖,获得大量苗木。直到如今,本区植树造林的一些主要树种,如杨、柳、法桐等,依然利用种条扦插的方式育苗;苹果、杏、梨、桃、刺槐、榆树等利用种条嫁接繁殖和改良品种。1980年以来,本区每年采集杨树、法桐等种条150万斤左右。
(二)种根:本区主要造林树种泡桐,就利用种根繁殖的。60年代末,引入兰考泡桐,利用种很大量繁殖,使泡桐成为平原造林的主要树种。80年代初,砀山、萧县从河南引进泡桐优良品种根穗并繁殖推广。改良本区泡桐品种结构。1984年,省、地联合在砀山薛楼苗圃建立了良种泡桐采根圃25亩,省林业厅每年投资2 000元。该苗圃从河南引进良种泡桐45个品系,对比试验,繁育推广,省林业厅规定,营造泡桐丰产林必须用该苗圃的良种苗木。1980年以来,全区每年采集各品种泡桐根50万斤左右。
(三)种子:本区荒山造林主要树种是侧柏、刺槐、椿、榆、栋、槐等乡土树种,以及枫杨、紫穗槐,主要依靠种子繁殖,果品类砧木也多用种子繁殖。建国初,人民政府提倡“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年年逐级落实采种计划,1952年,采种21.7万斤,1953年采种14.9万斤,1954年采种14.3万斤。近年来,全区每年采收各类林木种子10万斤左右。与外地调剂5 000—8 000斤。1984年中央林业部和省林业厅在萧县建立铅笔柏繁育场。投资70万元,营造铅笔柏母树林1 000亩。该场早在1978年开始营造的150亩铅笔柏母树林,1983年开始产种,1986年产种100多斤,扭转了我省铅笔柏种子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二、育苗
本区育苗主要有国营、集体、个体育苗三种形式。建国前,本区柏树苗木主要靠挖取野生小苗,或削枝条,或分根繁育,或采种直播。群众自育自用,零星分散。民国17年(1928年),江苏省第二林务局曾在萧县皇藏峪外土盆村进行育苗造林,育苗品种最多时达100亩。此为本区专业化育苗之始。民国22年(1933年),泗县也曾育苗40多亩。50年代全区先后建有十多个国营苗圃、林场,进行专业化、规模化育苗,一直对社会育苗起着示范带头作用。1958年,泗县东关苗圃购东北小叶杨种子,成功的育苗18亩,受到表彰,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奖状和奖品。但这一时期育苗,仍以乡土树种为主。60年代,相继涌现一些社队集体苗圃,大部分因经营管理不善,收效甚微,相继解体。70年代,本区曾规定大队、生产队应拿出耕地的1%作为育苗用地,进行育苗。大多数社队都用荒、薄地育苗,所以很少有合格苗木出圃。有的社队则谎报育苗面积,借以塞责。林业政策逐渐放宽后,植树造林运动日益高涨,国营场、圃育苗,远远不能满足造林需求。1980年以来,作为治穷致富的一种渠道,群众个体育苗发展较快,成为本区苗木的主要来源,而且苗木质量愈来愈好,品种愈来愈多。不仅有常见的用材林、经济林树种,还有不少高档观赏苗木、珍贵花卉、盆景等。1985年全区育苗0.44万亩,其中个体育苗0.40万亩,约占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