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果树
宿县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落叶果树的生长发育,果业在大农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据1985年统计,全区有17个国营园艺场,一个果树科学研究所,社队果园204个。各类水果总面积达16. 78万亩,除宿县、灵璧、泗县南部零星栽植外,已形成北部黄河故道及黄泛平原苹果、梨、葡萄果树带和中部黄泛低山残丘桃、杏、枣、山碴、石榴等乡土果树带,北部果树面积占全区果树总面积的65%以上,中部占25%以上,水果产量为13 395万斤,是我省重要的水果商品生产基地。
一、果树生产的发展和果树资源
(一)果树生产的发展
我区历史上素有种植经营性果树的习惯,大都是自发的零星栽植。到了30年代,50—100亩的成片经济林相继出现。解放初期全区有各种果树70 000多亩,水果总产750万斤。建国后,果树生产获得较快的发展,因多种原因,大致经历三个不同发展时期。
1.1952—1961年是果树生产迅速发展时期。1952年皖北行署在砀山侯楼建立了园艺试验场。萧县利用没收地主的土地,各区建立了面积百亩的农场,县建设科配备了果树技术干部指导全县果树生产,当时陈庄栽植了50亩的果树品种园。1955年地方组织考察,提出治理故道地区及支流两岸,营建了砀山果园场,砀山园林场(现砀山园艺场)。1956—1957两年,全国园艺学会又以开发利用黄河故道为目的进行了考察,提出发展规划,促进了我区果树的发展。1954—1957年合作化高潮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变化,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由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私人成片果园都归集体所有,并先后利用河滩、荒山建立一些百亩以上的社队果园。那时,苹果、梨已居主要地位,零星种植的桃、李、杏、枣等乡土果树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1958—1961年先后建立了萧县黄河故道、北城集、东阁、吴庄和灵璧县等国营园艺场。到1961年底,全区果树总面积达32万多亩,各类水果总产为2814万斤。
2.1962—1977年是果树生产不稳定时期。自1962—1964年的三年农业恢复时期。因片面扩种粮食而毁林开荒,成片果树被毁坏,果树面积仅保留10.81万亩,萧县果树面积1962年比1961年减少2万亩,1964年仅剩2万亩,宿县三年期间果树面积由2.82万亩减少到0.33万亩。1964年全区水果产量为707万斤,是解放以来产量最低的一年。
1964年,中央农业部、外贸部、轻工部、供销总社联合在砀山县召开黄河故道地区果树现场会,确定黄河故道地区为果树生产基地,砀山为全国果树重点县。1965年、1966两年形成果树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泗县和宿县分别建立了付湖园艺场和东关园艺场。全区社队果园也陆续兴起。到1966年,果树面积已达15.96万亩,比1964年果园面积增加47.6%。水果总产3 466万斤,比1964年增加3.9倍。
1967年以后,果树面积逐年减少,1970年仅有7.72万亩,是解放以来果园面积的下限。此后,面积又逐年增加,1977年达到16.68万亩。1970—1977年期间,因管理体制不完善,科学技术在果树生产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产量上下波动,一些成龄果树也遭破坏。如萧县大搞“果树搬家”,全县建立108个社队果园。宿县于1976年将东关园艺场迁到栏杆区,使水果产量受到影响;砀山县在规划方字田、环村林的运动中,大片成龄果树被砍伐。
3.1978—1985年是加强果树内涵生产时期。1978—1985年,果树面积相对稳定,果树工作重点转向技术管理。1980年砀山文庄果园场改为砀山县果树科学研究所,协同全区果树科技人员加强对苹果、梨、葡萄等主要树种进行优质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1980年起,全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深翻改土和增施肥料为中心的果园基本建设。1980到1984年全区50%的果园被深翻施肥,五年种植绿肥20万亩左右。由于果树生产先后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水果产量大幅度增加。1985年水果总产13 395万斤,比1977年的8187万斤增长63.6%。若干年份果树面积和水果产量见下表。
果园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亩
水果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斤
(二)果品加工贮藏
果品加工,50年代果品加工产品主要有陈庄、苗山两个园艺场先后兴办了手工作坊为主的葡萄酒厂。1961年首次出口葡萄酒10吨,省政府决定将陈庄、苗山、岱桥三个园艺场与萧县酒厂合并,成立萧县葡萄酒厂,属省轻工部门管辖(70年代又改为萧县葡萄酒罐头联合公司),以后出现了葡萄干(糖渍葡萄)、水果罐头两种加工产品,1964年开始出口,到1966年出口葡萄干111.58吨。继之兴建了砀山县园艺场农工商联合公司果酒厂、砀山县果汁厂、灵璧县果酒厂、萧县北城集、黄河故道、东阁园艺场的加工车间、安徽省砀山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果酒厂、社队及果树专业户罐头厂60多个。70年代后又增加了果脯、蜜饯等加工新产品。月前,水果加工种类主要有果酒、罐头、果汁、果酱、果脯、蜜饯等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10多个国家。1975年到1985年出口葡萄酒汁316.4吨、水果罐头2 498.22吨。1980年后出口果酱罐头323.3吨。
保鲜贮藏,60年代中期,主要果产区的果农用土窖对苹果、梨进行保鲜贮藏。由于缺少保鲜贮藏技术以及窖内温湿度无法控制,不仅贮藏期短,而且腐烂率较高。1980年,砀山组织科技人员开始对土窖结构和苹果、梨贮期生理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经三年试验,根据苹果、梨贮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将原土窖改造为半地下式自然通风窖,并总结出一套相应的贮藏管理技术,大大延长了贮期,提高了好果率。1983年在全地区推广,1984年兴建了半地下式通风窖195个,贮果200万斤,1985年增加到750个,贮果800万斤。1982年在砀山园艺场和果园场兴建两座1 500吨的冷库。1985年底,水果贮藏能力达50万公斤,对调节市场缓冲产销集中的矛盾起到重要作用。
(三)果树资源
我区果树资源丰富,1981、1982两年,各县组织科技人员进行资源调查,初步统计,全区果树有12科、21属、42种、216个栽培品种。作为生产栽培的有苹果、梨、葡萄、桃、杏、李、石榴、柿、枣、山楂、草莓、樱桃、板栗、核桃13个树种,其余树种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二、栽培树种
(一)梨
据《砀山志》记载,明隆庆年间已有“砀山梨栽培”,距今己400多年。清光绪年间统计,砀山的郭庄、薛营己有梨园数十亩。1905年陇海铁路的修通,为水果产品打开了销路,萧砀果树生产发展进入一个兴盛时期,梨树面积达3万亩,30万株,年产量620万斤。到了建国以前,全区仅残存梨树万亩左右,主要是酥梨、马蹄黄、鹅黄、面梨、歪尾巴糙等13个地方品种。1957年扩大梨树栽培,先后引进鸭梨、花梨、京白梨、巴梨、明月梨、长十郎梨等20多个品种。60年代后又陆续引进太白、大香水、金花早、菊水、锦丰等品种,并从酥梨芽变中选育出“良梨早酥”。1982年调查全区有51个栽培品种,主栽品种按面积大小依次为酥梨、马蹄黄、鹅黄、巴梨、鸡爪黄等。其中酥梨占70%以上。1985年底,梨园面积达6.23万亩,占果树总面积的37.3%,产梨果8 049万斤,占各类水果总产的60.1%。
砀山酥梨原产砀山,以个大、皮薄、汁多、肉脆等优良品质,驰名中外。先后被引到10多个省市栽培。产品1958年开始出口到香港及东南亚几个国家和地区。到1985年,共出口酥梨33 934.15吨,并获得农牧渔业部水果优质产品奖。解放前因生产技术落后,长期没有发挥优良种性。1952年,省农科院果树蔬菜研究所在皖北行署侯楼果树试验站进行梨树丰产试验,找到了酥梨自花不孕的生理特性,并确定马蹄黄梨是理想的授粉品种,并推广人工授粉技术。
1956年对砀山酥梨进行整形修剪技术探索,参照苹果的树体结构,将以前的自然生长园头树形改为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树形(3、2、1、1、1)。由于在梨树上采用这种树形,存在主枝角度难以开张,树体抱合生长等弊病,科技人员根据酥梨的生长特性和多年来的生产经验,60年代中期基部多主枝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试验成功后,1974年开始推广,对原有酥梨树形再次进行改造,同时总结出维持树体各部分,各器官间相对均衡的全套整形修剪技术。
“良梨早酥”是酥梨变异系中筛选出的一个早熟型芽变单系。1969年发现于砀山李庄区良梨乡代庄村一株70年生的酥梨(基砧为杜梨)树上。1972年采变异枝上的接穗嫁接在杜梨上繁殖,1976年在繁殖小树采接穗高接在鹅黄/杜梨、酥梨/杜梨上。1980年采高接园的接穗嫁接在砀山果科所的16年生的酥梨树上,1981年标记为“6901”。经四次转接观察,变异性状稳定。1982年和1984年召开了两次鉴评会。经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山东果树所、安徽农学院、农科院、农业厅、宿县地区农牧渔业局、宿县农校等20多个单位的专家们鉴评和实地考察,一致认为“6901”是一个性状稳定的优良早熟芽变,品质与砀山酥梨相似,成熟期较之早15大,被命名为“良梨早酥”。该品种在选育过程中,采用了边试验、边推广的方法。目前已有高接园80亩,幼园500亩。并被西南、西北等地的11省市引种栽培。
(二)苹果
苹果解放后在我区开始栽培。1950年山东省林牧局在当时所辖的砀山县小吴庄建立的22亩苹果园,成为我区第一片苹果园。1954年后,自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大量引进苹果苗木栽培,品种有金帅、元帅、小国光、大国光、青香蕉、倭锦、黄奎、印度等30多个。栽培技术上采用北方苹果产区的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及相应的修剪技术。1964年、1965年引进M系、MM系矮化砧木,并在砀山建立了矮化密植园。由于我区是苹果产区的南缘,无霜期长,生长量大,多数品种不宜在本区栽培。60年代后,各地注意了品种适应性的选择和适地栽培技术研究,先后引入辽伏、伏帅、红星、短枝红星、迎秋、秦冠等30多个品种,逐步淘汰低劣品种,在栽培技术上也有较大改进,如加大栽植密度,提高覆盖率,扩大矮化栽培面积,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大苗移植,缩短投资年限等技术措施,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随着品种的引入和栽培技术的改进,苹果面积不断增大。至1985年,全区苹果面积达6.48万亩,占果树总面积的38.61%,名居首位。主斤。
70年代中后期,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严重失调,金帅、元帅等中熟品种占80%以上,晚熟品种约15%。晚熟品种小国光在我区着色差、易裂果,60年代初占苹果面积的70%。1981年仅占11%,但仍占晚熟品种的80%。1982年自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所引入着色系富士苹果和秋富1、长富2、长富6、岩富10、青富13五个品系。1983年参加由农牧渔业部组织的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北京、天津11个省市着色系富士苹果试验示范协作组,承担区域化试验等协作项目。引种试种表明,着色系富士五个品系经济性状较好,特别是长富2号适宜在我区发展,1985年确定作为晚熟主栽品种推广,面积已发展到200亩。
(三)桃
我区桃栽培历史悠久。以桃园命名的庄村有20多个,地方品种有四月鲜、血桃,大白桃、花尖、八月寿等15个,栽培管理上多属任其自然生长。1955年后,大面积的苹果、梨园出现,桃园面积不断减少。1970年前后,各地发展了一批桃园,引进大久保、岗山白、丰黄、连黄、白凤、映光等26个品种,1970年仅萧县桃园占地达20 000亩。在栽培上,各地已应用自然开心树形及枝组更新修剪技术,此后,在左倾路线影响下,管理粗放,病虫严重,成片桃园被砍伐。1981年全区仅有桃园1 500亩,产桃182万斤。由于桃树生产见效快,栽培管理技术比苹果、梨树简单,近几年土地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桃树的发展。1985年底,全区有桃园面积达1.57万亩,产桃850万斤,主要分布在砀山中部和萧县西南平原河岸,其中萧县桃园1.03万亩,占全区桃园总面积的65.1%。宿县、灵璧、泗县也有少量栽植。
为适应果品加工业的需要,1970年后,萧县从大连引入丰黄、连黄两个加工品种,1973年推广,在马井区朱解庄及西南平原河岸一些乡、村建立了黄桃生产基地,为罐头桃生产提供原料。此后砀山中部亦大量栽培,1980年后,宿县、灵璧有少量栽植。黄桃生产促进了水果罐头的生产,增加了水果罐头的出口,1964年首次出口水果罐头1.03吨,因缺乏原料,1965至1972年停止出口。1973年后水果罐头出口量增加,到1985年共出口水果罐头2930.31吨,绝大部分是糖水黄桃。现在各县均栽有丰黄、连黄,面积约占桃树总面积的50%左右。
(四)葡萄
清嘉庆十九年(1815年)纂修的《萧县志》物产篇中有关葡萄品种性状以及利用之记载,当时只是零星栽植。民国4年(1915年),原东南大学从烟台引入玫瑰香葡萄在萧县邵庄建园栽植。后在邵庄、大庄一带形成了集中产区,并且创造了独特的栽培经验,成为萧县的著名果品。后又引入到砀山等地。抗日战争前,葡萄生产曾有一段兴盛时期,建国前仅剩葡萄园1 000亩左右。
50年代初,省农业科学试验总站(省农科院前身)派果树科技人员到萧县进行技术指导,促进了葡萄发展,1956年,葡萄面积达5000亩。玫瑰香品种占90%,以鲜食葡萄销往南方城市,因价格低廉,以及贮运困难限制了发展,部分葡萄园被毁而改栽苹果。50年代末,先后引进了红玫瑰、佳利酿、巴米特、季米亚特等加工品种,调整了栽培品种。70年代初,萧县葡萄酒罐头联合公司,又陆续兴办了袁楼、龙山、沙河、吴庄四个果园场,以栽培葡萄为主。砀山、灵璧等县也先后办起了葡萄酒厂。黑赛比尔,北醇、白羽、白雅等品种大量从外地引入。1982年调查,我区有39个葡萄栽培品种,其中玫瑰香占30%,红玫瑰占35%,佳利酿占10%,白羽占5%。品种组成演变说明了葡萄品种已由鲜食为主转向加工为主,酿造品种由单一的红色品种发展到适宜酿造红白二色的品种。1985年底葡萄园面积为1.11万亩,产果983万斤。其中萧县0.87万亩,占全区葡萄总面积的78.37%。主要分布在国营园艺场和黄口镇九店乡、新庄区的东阁乡、圣泉区的北城乡等地。砀山黄河故道地区有葡萄0.19万亩,占全区葡萄总面积的18%。
我区葡萄栽培密度多为2×3的株行距,采用单篱壁、双篱壁两种架式,生长季节管理工作量大,特别是生长后期,枝叶茂密,风光条件差,影响果品产量。1983年,砀山、萧县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沙区葡萄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科技攻关试验项目,要求三年内在200亩的丰产试验园里,葡萄糖度提高2°,单产达到2 500斤。通过三年的攻关试验,除完成了上述经济指标外,还根据黄河故道地区的土壤、气象等自然条件,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加强树形改造,把传统的“多主蔓水平扇形”改为高垂双道单层形,改善了树体架面的风光条件,提高了浆果品质,这是我区葡萄栽培的重大改革。
(五)其他果树
50年代末,由于对黄河故道地区进行开发和利用,我区的果树栽培相应的由山区转移到沙区平原,树种搭配及其内部结构上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作为北方主要果树的苹果引入我区后,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乡土果树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树种几乎绝迹。目前全区有杏、李、石榴、枣等乡土果树1.39万亩,产量451万斤。
杏,全区有杏树60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萧县皇藏、龙城、丁里、祖楼、王寨和宿县苻离、夹沟、曹村、栏杆、褚兰等山区乡村。有山杏、巴斗杏、麦黄杏、水杏、红杏等20个品种。其中山杏、巴斗杏占80%,萧县苗山园艺场1973年在山坡上定植400多亩巴斗杏,目前已发展到800亩,是我区最大的杏树园。1959年我区已有杏仁出口,1980年终止。在这期间共出口杏仁67.59吨。
石榴,解放初期,我区石榴发展迅速,1951年有石榴面积5 000余亩,1958年又有所发展。60年代初,石榴生产被忽视,管理粗放,产量极低。另外,石榴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在1954、1969年两次强寒流袭击下受害严重,许多大树主枝受冻,甚至全株死亡,石榴面积锐减。1985年仅有石榴3 000多亩,分布在萧县龙城、丁里、圣泉和宿县栏杆等山区,现有冰糖酸石榴、青皮、背红皮、玉石子、玛瑙子、笨子石榴等12个栽培品种。
李,我区李树品种主要有海里红李、玉皇李和晖子三个栽培品种,面积1 300多亩。其中宿县苻离集乡孙窝、苏安两个自然村栽植800多亩,其他各地均有零星栽植。
柿,解放前,我区柿树栽培面积较大,砀山、萧县、泗县均在千亩以上,现在全区不足万株,均为散植。有牛心柿、朱红柿、连花、镜面、富有、黄丹柿六个栽培品种。
枣,后魏《齐民要术》载:《广志》曰“……梁国夫人枣、大白枣……”。秦朝置砀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砀郡为梁国。“梁国夫人枣”,梁国地称谓,夫人枣,品种名。故砀山县在公元前202年已有枣子的栽培。目前有枣树35 000多株,产枣35万斤。分布在山区和村庄散栽,栽培品种有元红枣、长形枣、脆铃枣、木铃枣、婆婆枣。
樱桃,各地庭院栽培,有小红樱桃、黄樱桃、那翁、大紫、黄玉五个栽培品种。
草莓,50年代已有栽培,面积极少,现栽培有凤梨、鸡心、宝交早生三个品种,砀山县赵屯区薛口乡黄庄寨村1977年从山东引进草莓栽培,1980年发展到120亩,1985年面积达250亩,是我区草莓生产基地。
山楂,50年代末,黄河故道园艺场引入山植栽培。1984和1985两年,灵璧、宿县、萧县等山区发展1 200亩,栽培品种有大红袍、大金星、豫北红。
板栗、核桃、银杏、无花果四个树种仅在个别地方零星栽培,木瓜、树莓、枸杞仍处于野生状态。
三、果树病虫与天敌资源
自50年代以来,我区部分果树科技人员着手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系统的调查本区果树病虫的分布和研究种群演替的规律,至70年代末,基本上掌握了本区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初步提出对我区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措施。
(一)果树虫害
我区果树虫害种类繁多,发生和消长规律也较为复杂。初步调查我区有虫害6目40科116种,其中鳞翅目61种占53%,同翅目18种占15.6%,鞘翅目25种占21.8%,半翅目4种占3.4%,膜翅目2种,蝉螨目4种。
50年代,除解放前遗留下来老果树外,幼龄果树不断兴起,幼树生长旺盛,枝叶茂密。老的树体结构不断改造,这一时期的害虫种群的金龟子、卷叶蛾、梨星毛虫和梨瘤蛾等为优势种。梨二叉蚜、天牛、梨园蚧,特别是金缘吉丁虫在局部梨园造成毁灭性的大危害。以上种群为各果区解放前遗留下的定居害虫群落,这一时期人工防治为主,如松树盘、刨茅草,扫落叶、摘虫枝、虫果以及“666”处理土壤等措施。后期逐步大量使用有机氯杀虫剂(DDT、666),经过连续多年的防治,虫口密度大幅度减少,如金缘吉丁虫、梨瘤蛾等种群几乎绝迹。
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随着树龄的增长,幼龄果园逐渐进入结果盛期,果园的生态环境相对有了变化,新的种群不断增加,其间连续使用大量有机磷杀虫如1605、1059、乐果和三硫磷等,在一段时间内有较高的杀虫效果,但对天敌昆虫杀伤作用也很大,从而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遗症,如山楂红蜘蛛对有机磷产生了抗药性,使用浓度逐年有所提高。60年代初使用浓度3 000至4 000倍,70年代大部分果区提高到1 000—1 500倍,加大了防治成本。1975年后,主要虫害有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蛀螟、山楂红蜘蛛、卷叶蛾类和各种蚜虫、木虱等,都具有生活历期短,世代多,繁殖力强和自然天敌多的特点。农林部门对各果区果农进行保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发挥自然天敌治虫等教育,不少果产区禁用滴滴涕和六六六药剂,逐步推广使用菊酯类农药,果树科技人员对主要害虫进行防治试验研究,如利用北方果树抗药性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利用性外激素对梨小食心虫迷向,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等试验研究,均初步获得成效。同时有不少新技术相继出现,并且有的已在果树生产中广泛应用,从而使果树植保工作大大地向前迈进一步。
(二)果树病害
50年代,主要病害有梨锈病、葡萄黑痘病。后期果树大发展,一些携带病菌的苗木不断流入我区。60年代中期果园间作不合理,改变了生态环境,导致一些新的病害发生和流行,如,苹果园周围栽植刺槐作防风林,引起苹果炭疽病害的发生和流行。70年代以来,随着结果量的增加,肥水缺欠,树势迅猛衰弱,抗御能力锐减,植保工作跟不上,苹果树腐烂病在全区普遍发生。尤其是几个国营园艺场,均因肥水缺欠,修剪不善,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病情逐年升级,造成大片结果大树死亡,出现灾害性的损失,苹果炭疽病正常年份损失占10—20%,流行重的年份果实损失达50%左右,成为我区果实病害的典型。其他如苹果银叶病,自60年代以来,各果区苹果园均有发生,因病造成死亡的苹果树每年都有出现。苹果轮纹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及葡萄炭疽病等都,成为我区70年代以来重点测报的对象和防治重点。
1982年调查统计,全区有果树病害40种,其中真菌病害26种,占65%,为优势种,病毒病害3种,细菌病害3种,生理病害8种,80年代以来,主要病害是苹果树腐烂病,苹果炭疽病、轮纹病以及早期落叶病,梨树的黑星病、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及非侵染性的水罐子病等,这些病害均属我区常发性病害。特点是蔓延快,流行性大,毁灭性强。如不加强综合治理措施,可能导致严重的毁灭性的损失。
(三)综合防治与天敌资源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我区果树工作者,不断摸索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逐步减少广谱性杀虫剂的使用,保护和利用自然无敌,加强果树的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紧密配合控制病虫害。1975年以来各地注意选择抗病虫品种,检疫消毒,合理间作,大力开展越冬病虫防治。化学防治注意了农药种类、使用浓度、防治时期的选择。
生物防治在70年代末,己引起各地重视,如砀山园艺场,1977年连续使用灰黄霉素药剂防治银叶病,取得较好效果;砀山棉种场对小黑瓢虫(深点食螨瓢虫)防治及对山楂红蜘蛛、旋纹潜叶蛾、寄生蜂的生活史进行观察研究;砀山文庄果园场对梨小食心虫、梨茎蜂、苹果小卷叶蛾大敌的种类和发生期进行了探索;砀山果园场科研站1978、1979两年,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梨小卵被寄生率为72.3—83%。1980年5月,省农业厅组织科技人员对我区砀山进行了果园天敌昆虫的实地调查,摸清我区主栽树种的主要害虫天敌有7目21科52种,并对果树天敌的保护和利用途径作了初步的研究。
一、果树生产的发展和果树资源
(一)果树生产的发展
我区历史上素有种植经营性果树的习惯,大都是自发的零星栽植。到了30年代,50—100亩的成片经济林相继出现。解放初期全区有各种果树70 000多亩,水果总产750万斤。建国后,果树生产获得较快的发展,因多种原因,大致经历三个不同发展时期。
1.1952—1961年是果树生产迅速发展时期。1952年皖北行署在砀山侯楼建立了园艺试验场。萧县利用没收地主的土地,各区建立了面积百亩的农场,县建设科配备了果树技术干部指导全县果树生产,当时陈庄栽植了50亩的果树品种园。1955年地方组织考察,提出治理故道地区及支流两岸,营建了砀山果园场,砀山园林场(现砀山园艺场)。1956—1957两年,全国园艺学会又以开发利用黄河故道为目的进行了考察,提出发展规划,促进了我区果树的发展。1954—1957年合作化高潮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变化,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由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私人成片果园都归集体所有,并先后利用河滩、荒山建立一些百亩以上的社队果园。那时,苹果、梨已居主要地位,零星种植的桃、李、杏、枣等乡土果树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1958—1961年先后建立了萧县黄河故道、北城集、东阁、吴庄和灵璧县等国营园艺场。到1961年底,全区果树总面积达32万多亩,各类水果总产为2814万斤。
2.1962—1977年是果树生产不稳定时期。自1962—1964年的三年农业恢复时期。因片面扩种粮食而毁林开荒,成片果树被毁坏,果树面积仅保留10.81万亩,萧县果树面积1962年比1961年减少2万亩,1964年仅剩2万亩,宿县三年期间果树面积由2.82万亩减少到0.33万亩。1964年全区水果产量为707万斤,是解放以来产量最低的一年。
1964年,中央农业部、外贸部、轻工部、供销总社联合在砀山县召开黄河故道地区果树现场会,确定黄河故道地区为果树生产基地,砀山为全国果树重点县。1965年、1966两年形成果树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泗县和宿县分别建立了付湖园艺场和东关园艺场。全区社队果园也陆续兴起。到1966年,果树面积已达15.96万亩,比1964年果园面积增加47.6%。水果总产3 466万斤,比1964年增加3.9倍。
1967年以后,果树面积逐年减少,1970年仅有7.72万亩,是解放以来果园面积的下限。此后,面积又逐年增加,1977年达到16.68万亩。1970—1977年期间,因管理体制不完善,科学技术在果树生产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产量上下波动,一些成龄果树也遭破坏。如萧县大搞“果树搬家”,全县建立108个社队果园。宿县于1976年将东关园艺场迁到栏杆区,使水果产量受到影响;砀山县在规划方字田、环村林的运动中,大片成龄果树被砍伐。
3.1978—1985年是加强果树内涵生产时期。1978—1985年,果树面积相对稳定,果树工作重点转向技术管理。1980年砀山文庄果园场改为砀山县果树科学研究所,协同全区果树科技人员加强对苹果、梨、葡萄等主要树种进行优质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1980年起,全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深翻改土和增施肥料为中心的果园基本建设。1980到1984年全区50%的果园被深翻施肥,五年种植绿肥20万亩左右。由于果树生产先后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水果产量大幅度增加。1985年水果总产13 395万斤,比1977年的8187万斤增长63.6%。若干年份果树面积和水果产量见下表。
果园面积统计表
单位:万亩
水果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斤
(二)果品加工贮藏
果品加工,50年代果品加工产品主要有陈庄、苗山两个园艺场先后兴办了手工作坊为主的葡萄酒厂。1961年首次出口葡萄酒10吨,省政府决定将陈庄、苗山、岱桥三个园艺场与萧县酒厂合并,成立萧县葡萄酒厂,属省轻工部门管辖(70年代又改为萧县葡萄酒罐头联合公司),以后出现了葡萄干(糖渍葡萄)、水果罐头两种加工产品,1964年开始出口,到1966年出口葡萄干111.58吨。继之兴建了砀山县园艺场农工商联合公司果酒厂、砀山县果汁厂、灵璧县果酒厂、萧县北城集、黄河故道、东阁园艺场的加工车间、安徽省砀山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果酒厂、社队及果树专业户罐头厂60多个。70年代后又增加了果脯、蜜饯等加工新产品。月前,水果加工种类主要有果酒、罐头、果汁、果酱、果脯、蜜饯等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10多个国家。1975年到1985年出口葡萄酒汁316.4吨、水果罐头2 498.22吨。1980年后出口果酱罐头323.3吨。
保鲜贮藏,60年代中期,主要果产区的果农用土窖对苹果、梨进行保鲜贮藏。由于缺少保鲜贮藏技术以及窖内温湿度无法控制,不仅贮藏期短,而且腐烂率较高。1980年,砀山组织科技人员开始对土窖结构和苹果、梨贮期生理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经三年试验,根据苹果、梨贮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将原土窖改造为半地下式自然通风窖,并总结出一套相应的贮藏管理技术,大大延长了贮期,提高了好果率。1983年在全地区推广,1984年兴建了半地下式通风窖195个,贮果200万斤,1985年增加到750个,贮果800万斤。1982年在砀山园艺场和果园场兴建两座1 500吨的冷库。1985年底,水果贮藏能力达50万公斤,对调节市场缓冲产销集中的矛盾起到重要作用。
(三)果树资源
我区果树资源丰富,1981、1982两年,各县组织科技人员进行资源调查,初步统计,全区果树有12科、21属、42种、216个栽培品种。作为生产栽培的有苹果、梨、葡萄、桃、杏、李、石榴、柿、枣、山楂、草莓、樱桃、板栗、核桃13个树种,其余树种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二、栽培树种
(一)梨
据《砀山志》记载,明隆庆年间已有“砀山梨栽培”,距今己400多年。清光绪年间统计,砀山的郭庄、薛营己有梨园数十亩。1905年陇海铁路的修通,为水果产品打开了销路,萧砀果树生产发展进入一个兴盛时期,梨树面积达3万亩,30万株,年产量620万斤。到了建国以前,全区仅残存梨树万亩左右,主要是酥梨、马蹄黄、鹅黄、面梨、歪尾巴糙等13个地方品种。1957年扩大梨树栽培,先后引进鸭梨、花梨、京白梨、巴梨、明月梨、长十郎梨等20多个品种。60年代后又陆续引进太白、大香水、金花早、菊水、锦丰等品种,并从酥梨芽变中选育出“良梨早酥”。1982年调查全区有51个栽培品种,主栽品种按面积大小依次为酥梨、马蹄黄、鹅黄、巴梨、鸡爪黄等。其中酥梨占70%以上。1985年底,梨园面积达6.23万亩,占果树总面积的37.3%,产梨果8 049万斤,占各类水果总产的60.1%。
砀山酥梨原产砀山,以个大、皮薄、汁多、肉脆等优良品质,驰名中外。先后被引到10多个省市栽培。产品1958年开始出口到香港及东南亚几个国家和地区。到1985年,共出口酥梨33 934.15吨,并获得农牧渔业部水果优质产品奖。解放前因生产技术落后,长期没有发挥优良种性。1952年,省农科院果树蔬菜研究所在皖北行署侯楼果树试验站进行梨树丰产试验,找到了酥梨自花不孕的生理特性,并确定马蹄黄梨是理想的授粉品种,并推广人工授粉技术。
1956年对砀山酥梨进行整形修剪技术探索,参照苹果的树体结构,将以前的自然生长园头树形改为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树形(3、2、1、1、1)。由于在梨树上采用这种树形,存在主枝角度难以开张,树体抱合生长等弊病,科技人员根据酥梨的生长特性和多年来的生产经验,60年代中期基部多主枝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试验成功后,1974年开始推广,对原有酥梨树形再次进行改造,同时总结出维持树体各部分,各器官间相对均衡的全套整形修剪技术。
“良梨早酥”是酥梨变异系中筛选出的一个早熟型芽变单系。1969年发现于砀山李庄区良梨乡代庄村一株70年生的酥梨(基砧为杜梨)树上。1972年采变异枝上的接穗嫁接在杜梨上繁殖,1976年在繁殖小树采接穗高接在鹅黄/杜梨、酥梨/杜梨上。1980年采高接园的接穗嫁接在砀山果科所的16年生的酥梨树上,1981年标记为“6901”。经四次转接观察,变异性状稳定。1982年和1984年召开了两次鉴评会。经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山东果树所、安徽农学院、农科院、农业厅、宿县地区农牧渔业局、宿县农校等20多个单位的专家们鉴评和实地考察,一致认为“6901”是一个性状稳定的优良早熟芽变,品质与砀山酥梨相似,成熟期较之早15大,被命名为“良梨早酥”。该品种在选育过程中,采用了边试验、边推广的方法。目前已有高接园80亩,幼园500亩。并被西南、西北等地的11省市引种栽培。
(二)苹果
苹果解放后在我区开始栽培。1950年山东省林牧局在当时所辖的砀山县小吴庄建立的22亩苹果园,成为我区第一片苹果园。1954年后,自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大量引进苹果苗木栽培,品种有金帅、元帅、小国光、大国光、青香蕉、倭锦、黄奎、印度等30多个。栽培技术上采用北方苹果产区的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层形及相应的修剪技术。1964年、1965年引进M系、MM系矮化砧木,并在砀山建立了矮化密植园。由于我区是苹果产区的南缘,无霜期长,生长量大,多数品种不宜在本区栽培。60年代后,各地注意了品种适应性的选择和适地栽培技术研究,先后引入辽伏、伏帅、红星、短枝红星、迎秋、秦冠等30多个品种,逐步淘汰低劣品种,在栽培技术上也有较大改进,如加大栽植密度,提高覆盖率,扩大矮化栽培面积,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大苗移植,缩短投资年限等技术措施,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随着品种的引入和栽培技术的改进,苹果面积不断增大。至1985年,全区苹果面积达6.48万亩,占果树总面积的38.61%,名居首位。主斤。
70年代中后期,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严重失调,金帅、元帅等中熟品种占80%以上,晚熟品种约15%。晚熟品种小国光在我区着色差、易裂果,60年代初占苹果面积的70%。1981年仅占11%,但仍占晚熟品种的80%。1982年自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所引入着色系富士苹果和秋富1、长富2、长富6、岩富10、青富13五个品系。1983年参加由农牧渔业部组织的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北京、天津11个省市着色系富士苹果试验示范协作组,承担区域化试验等协作项目。引种试种表明,着色系富士五个品系经济性状较好,特别是长富2号适宜在我区发展,1985年确定作为晚熟主栽品种推广,面积已发展到200亩。
(三)桃
我区桃栽培历史悠久。以桃园命名的庄村有20多个,地方品种有四月鲜、血桃,大白桃、花尖、八月寿等15个,栽培管理上多属任其自然生长。1955年后,大面积的苹果、梨园出现,桃园面积不断减少。1970年前后,各地发展了一批桃园,引进大久保、岗山白、丰黄、连黄、白凤、映光等26个品种,1970年仅萧县桃园占地达20 000亩。在栽培上,各地已应用自然开心树形及枝组更新修剪技术,此后,在左倾路线影响下,管理粗放,病虫严重,成片桃园被砍伐。1981年全区仅有桃园1 500亩,产桃182万斤。由于桃树生产见效快,栽培管理技术比苹果、梨树简单,近几年土地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桃树的发展。1985年底,全区有桃园面积达1.57万亩,产桃850万斤,主要分布在砀山中部和萧县西南平原河岸,其中萧县桃园1.03万亩,占全区桃园总面积的65.1%。宿县、灵璧、泗县也有少量栽植。
为适应果品加工业的需要,1970年后,萧县从大连引入丰黄、连黄两个加工品种,1973年推广,在马井区朱解庄及西南平原河岸一些乡、村建立了黄桃生产基地,为罐头桃生产提供原料。此后砀山中部亦大量栽培,1980年后,宿县、灵璧有少量栽植。黄桃生产促进了水果罐头的生产,增加了水果罐头的出口,1964年首次出口水果罐头1.03吨,因缺乏原料,1965至1972年停止出口。1973年后水果罐头出口量增加,到1985年共出口水果罐头2930.31吨,绝大部分是糖水黄桃。现在各县均栽有丰黄、连黄,面积约占桃树总面积的50%左右。
(四)葡萄
清嘉庆十九年(1815年)纂修的《萧县志》物产篇中有关葡萄品种性状以及利用之记载,当时只是零星栽植。民国4年(1915年),原东南大学从烟台引入玫瑰香葡萄在萧县邵庄建园栽植。后在邵庄、大庄一带形成了集中产区,并且创造了独特的栽培经验,成为萧县的著名果品。后又引入到砀山等地。抗日战争前,葡萄生产曾有一段兴盛时期,建国前仅剩葡萄园1 000亩左右。
50年代初,省农业科学试验总站(省农科院前身)派果树科技人员到萧县进行技术指导,促进了葡萄发展,1956年,葡萄面积达5000亩。玫瑰香品种占90%,以鲜食葡萄销往南方城市,因价格低廉,以及贮运困难限制了发展,部分葡萄园被毁而改栽苹果。50年代末,先后引进了红玫瑰、佳利酿、巴米特、季米亚特等加工品种,调整了栽培品种。70年代初,萧县葡萄酒罐头联合公司,又陆续兴办了袁楼、龙山、沙河、吴庄四个果园场,以栽培葡萄为主。砀山、灵璧等县也先后办起了葡萄酒厂。黑赛比尔,北醇、白羽、白雅等品种大量从外地引入。1982年调查,我区有39个葡萄栽培品种,其中玫瑰香占30%,红玫瑰占35%,佳利酿占10%,白羽占5%。品种组成演变说明了葡萄品种已由鲜食为主转向加工为主,酿造品种由单一的红色品种发展到适宜酿造红白二色的品种。1985年底葡萄园面积为1.11万亩,产果983万斤。其中萧县0.87万亩,占全区葡萄总面积的78.37%。主要分布在国营园艺场和黄口镇九店乡、新庄区的东阁乡、圣泉区的北城乡等地。砀山黄河故道地区有葡萄0.19万亩,占全区葡萄总面积的18%。
我区葡萄栽培密度多为2×3的株行距,采用单篱壁、双篱壁两种架式,生长季节管理工作量大,特别是生长后期,枝叶茂密,风光条件差,影响果品产量。1983年,砀山、萧县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沙区葡萄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科技攻关试验项目,要求三年内在200亩的丰产试验园里,葡萄糖度提高2°,单产达到2 500斤。通过三年的攻关试验,除完成了上述经济指标外,还根据黄河故道地区的土壤、气象等自然条件,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加强树形改造,把传统的“多主蔓水平扇形”改为高垂双道单层形,改善了树体架面的风光条件,提高了浆果品质,这是我区葡萄栽培的重大改革。
(五)其他果树
50年代末,由于对黄河故道地区进行开发和利用,我区的果树栽培相应的由山区转移到沙区平原,树种搭配及其内部结构上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作为北方主要果树的苹果引入我区后,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乡土果树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树种几乎绝迹。目前全区有杏、李、石榴、枣等乡土果树1.39万亩,产量451万斤。
杏,全区有杏树60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萧县皇藏、龙城、丁里、祖楼、王寨和宿县苻离、夹沟、曹村、栏杆、褚兰等山区乡村。有山杏、巴斗杏、麦黄杏、水杏、红杏等20个品种。其中山杏、巴斗杏占80%,萧县苗山园艺场1973年在山坡上定植400多亩巴斗杏,目前已发展到800亩,是我区最大的杏树园。1959年我区已有杏仁出口,1980年终止。在这期间共出口杏仁67.59吨。
石榴,解放初期,我区石榴发展迅速,1951年有石榴面积5 000余亩,1958年又有所发展。60年代初,石榴生产被忽视,管理粗放,产量极低。另外,石榴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在1954、1969年两次强寒流袭击下受害严重,许多大树主枝受冻,甚至全株死亡,石榴面积锐减。1985年仅有石榴3 000多亩,分布在萧县龙城、丁里、圣泉和宿县栏杆等山区,现有冰糖酸石榴、青皮、背红皮、玉石子、玛瑙子、笨子石榴等12个栽培品种。
李,我区李树品种主要有海里红李、玉皇李和晖子三个栽培品种,面积1 300多亩。其中宿县苻离集乡孙窝、苏安两个自然村栽植800多亩,其他各地均有零星栽植。
柿,解放前,我区柿树栽培面积较大,砀山、萧县、泗县均在千亩以上,现在全区不足万株,均为散植。有牛心柿、朱红柿、连花、镜面、富有、黄丹柿六个栽培品种。
枣,后魏《齐民要术》载:《广志》曰“……梁国夫人枣、大白枣……”。秦朝置砀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砀郡为梁国。“梁国夫人枣”,梁国地称谓,夫人枣,品种名。故砀山县在公元前202年已有枣子的栽培。目前有枣树35 000多株,产枣35万斤。分布在山区和村庄散栽,栽培品种有元红枣、长形枣、脆铃枣、木铃枣、婆婆枣。
樱桃,各地庭院栽培,有小红樱桃、黄樱桃、那翁、大紫、黄玉五个栽培品种。
草莓,50年代已有栽培,面积极少,现栽培有凤梨、鸡心、宝交早生三个品种,砀山县赵屯区薛口乡黄庄寨村1977年从山东引进草莓栽培,1980年发展到120亩,1985年面积达250亩,是我区草莓生产基地。
山楂,50年代末,黄河故道园艺场引入山植栽培。1984和1985两年,灵璧、宿县、萧县等山区发展1 200亩,栽培品种有大红袍、大金星、豫北红。
板栗、核桃、银杏、无花果四个树种仅在个别地方零星栽培,木瓜、树莓、枸杞仍处于野生状态。
三、果树病虫与天敌资源
自50年代以来,我区部分果树科技人员着手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系统的调查本区果树病虫的分布和研究种群演替的规律,至70年代末,基本上掌握了本区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初步提出对我区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措施。
(一)果树虫害
我区果树虫害种类繁多,发生和消长规律也较为复杂。初步调查我区有虫害6目40科116种,其中鳞翅目61种占53%,同翅目18种占15.6%,鞘翅目25种占21.8%,半翅目4种占3.4%,膜翅目2种,蝉螨目4种。
50年代,除解放前遗留下来老果树外,幼龄果树不断兴起,幼树生长旺盛,枝叶茂密。老的树体结构不断改造,这一时期的害虫种群的金龟子、卷叶蛾、梨星毛虫和梨瘤蛾等为优势种。梨二叉蚜、天牛、梨园蚧,特别是金缘吉丁虫在局部梨园造成毁灭性的大危害。以上种群为各果区解放前遗留下的定居害虫群落,这一时期人工防治为主,如松树盘、刨茅草,扫落叶、摘虫枝、虫果以及“666”处理土壤等措施。后期逐步大量使用有机氯杀虫剂(DDT、666),经过连续多年的防治,虫口密度大幅度减少,如金缘吉丁虫、梨瘤蛾等种群几乎绝迹。
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随着树龄的增长,幼龄果园逐渐进入结果盛期,果园的生态环境相对有了变化,新的种群不断增加,其间连续使用大量有机磷杀虫如1605、1059、乐果和三硫磷等,在一段时间内有较高的杀虫效果,但对天敌昆虫杀伤作用也很大,从而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遗症,如山楂红蜘蛛对有机磷产生了抗药性,使用浓度逐年有所提高。60年代初使用浓度3 000至4 000倍,70年代大部分果区提高到1 000—1 500倍,加大了防治成本。1975年后,主要虫害有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蛀螟、山楂红蜘蛛、卷叶蛾类和各种蚜虫、木虱等,都具有生活历期短,世代多,繁殖力强和自然天敌多的特点。农林部门对各果区果农进行保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发挥自然天敌治虫等教育,不少果产区禁用滴滴涕和六六六药剂,逐步推广使用菊酯类农药,果树科技人员对主要害虫进行防治试验研究,如利用北方果树抗药性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利用性外激素对梨小食心虫迷向,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等试验研究,均初步获得成效。同时有不少新技术相继出现,并且有的已在果树生产中广泛应用,从而使果树植保工作大大地向前迈进一步。
(二)果树病害
50年代,主要病害有梨锈病、葡萄黑痘病。后期果树大发展,一些携带病菌的苗木不断流入我区。60年代中期果园间作不合理,改变了生态环境,导致一些新的病害发生和流行,如,苹果园周围栽植刺槐作防风林,引起苹果炭疽病害的发生和流行。70年代以来,随着结果量的增加,肥水缺欠,树势迅猛衰弱,抗御能力锐减,植保工作跟不上,苹果树腐烂病在全区普遍发生。尤其是几个国营园艺场,均因肥水缺欠,修剪不善,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病情逐年升级,造成大片结果大树死亡,出现灾害性的损失,苹果炭疽病正常年份损失占10—20%,流行重的年份果实损失达50%左右,成为我区果实病害的典型。其他如苹果银叶病,自60年代以来,各果区苹果园均有发生,因病造成死亡的苹果树每年都有出现。苹果轮纹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及葡萄炭疽病等都,成为我区70年代以来重点测报的对象和防治重点。
1982年调查统计,全区有果树病害40种,其中真菌病害26种,占65%,为优势种,病毒病害3种,细菌病害3种,生理病害8种,80年代以来,主要病害是苹果树腐烂病,苹果炭疽病、轮纹病以及早期落叶病,梨树的黑星病、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及非侵染性的水罐子病等,这些病害均属我区常发性病害。特点是蔓延快,流行性大,毁灭性强。如不加强综合治理措施,可能导致严重的毁灭性的损失。
(三)综合防治与天敌资源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我区果树工作者,不断摸索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逐步减少广谱性杀虫剂的使用,保护和利用自然无敌,加强果树的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紧密配合控制病虫害。1975年以来各地注意选择抗病虫品种,检疫消毒,合理间作,大力开展越冬病虫防治。化学防治注意了农药种类、使用浓度、防治时期的选择。
生物防治在70年代末,己引起各地重视,如砀山园艺场,1977年连续使用灰黄霉素药剂防治银叶病,取得较好效果;砀山棉种场对小黑瓢虫(深点食螨瓢虫)防治及对山楂红蜘蛛、旋纹潜叶蛾、寄生蜂的生活史进行观察研究;砀山文庄果园场对梨小食心虫、梨茎蜂、苹果小卷叶蛾大敌的种类和发生期进行了探索;砀山果园场科研站1978、1979两年,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梨小卵被寄生率为72.3—83%。1980年5月,省农业厅组织科技人员对我区砀山进行了果园天敌昆虫的实地调查,摸清我区主栽树种的主要害虫天敌有7目21科52种,并对果树天敌的保护和利用途径作了初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