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节 粮油工业
粮油加工工业是粮食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粮油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粮食、油料为原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米、面粉,油脂和食品的形式供应军需民食。宿县地区粮油工业主要是面粉加工、油脂加工、食品生产和饲料生产。
一、粮食加工
(一)加工厂的建设、发展
民国以来,到建国后的1955年,粮食加工工业主要是城乡私人作坊。宿城最大的面行有“张心元面粉厂”,每天可生产面粉2 000斤。其加工方法是以人力或畜力用石磨加工的。本区城乡以面食为主,用石磨加工面粉极为普遍,这种加工方法,80年代已基本绝迹。
建国初期,乡村农户以石磨磨粉自给,城镇居民供应则由粮食部门委托私人面坊和加工户代加工面粉。遵照皖北粮食公司《委托加工必须订立合同,认真检查,加强管理》的通知规定,由粮食部门组织个体加工户和私人厂、坊代加工面粉,规定折率、订加工手摺,对作坊签订合同,拨一批原料,给一批成本,按规定付给加工费。加工费标准以省粮食厅粮(55)加字第0184号文件规定使用畜力、大磨加工面粉,每百斤毛麦14 000—17 000元(旧币),使用人工推磨和手罗加工面粉的每百斤毛麦17 000至20 000元(旧币)。1958年“大办工业”高潮中,大部分粮站也自给毛驴、石磨加工面粉供应,随着城镇人口增加,供应量增大,不足部分从蚌埠、徐州等地调入,以确保供应。
1954年,泗县粮食局在南典建小型面粉厂,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仅有小型柴油机一台,石磨两盘,日产量千斤左右。1957年改用小钢磨,日产5 000斤。1960年经省厅批准在南场建粮油加工厂,设计日产面粉10万斤,但设备不配套,动力不足,日产仅四万斤。1968年增加动力后,达到日产面粉10万斤的设计标准。1969年又更新,日产量可达15万斤。
1956年8月,宿县面粉厂建成,由宿专粮食局正式定名为“宿县粮食局面粉厂”,1960年5月建成面粉楼,7月安装竣工,10月1日全面投产,面粉楼总面积1 292平方米,高六层26.95米,年产量15 000吨。
1958年,萧县粮食局建两个小型面粉厂,一座在肖城粮站院内,日产5—6千斤,一座在毛庄粮站,日产面粉四五千斤(时间不长两厂撤销)同时在县城西关兴建大型面粉厂。占地17800平方米,设计日产10万斤,1960年建成面粉楼。1981年设备更新日产量可达15—18万斤。黄口油厂增加的面粉车间,主要有中岛式8寸钢磨,日产面粉3000斤。
1962年,灵璧县面粉厂由石磨改为中岛式钢磨。1964年又改建厂房,改进工艺。1977年在县城西关重建面粉厂,日产20万斤。
1958年,砀山县在红山仓库建小面粉厂一座,设备是小钢磨,1959年,迁到南仓库,投资七万元,新建面粉车间一座,面积16700平方米,日产1.6万斤,1963牢固火灾烧毁,1970年又投资12万元建厂,两层加工楼一座,采用美式36磨粉机,日产七万斤,1978年又投资8.5万元,改造厂房和设备,日产七万斤。
1985年,地区粮食局决定自己贷款,在灵璧、泗县、砀山三县各建一个面粉厂,贷款数分别为(灵璧面粉厂140万元、泗县140万元,砀山55万元)。是年底,全区已有设备较先进的面粉厂7座,总的生产能力126 100吨,除能生产标准粉,并能生产建设粉和富强粉,满足本地区供应以外,还有多余的调出支援其他地区。
(二)机械设备更新
1956年以前,部分县所设面粉厂均是小型简易的,以小型柴油机为动力,带动石磨,日产量1000—2000斤。1957年后,改用小钢磨“即中岛式磨面机,以电为动力”,产量有较大的提高,直到1960年面粉机加工设备都是落后的。1960年后各县分别新建了面粉厂,机器设备有较大的改进,原有的小型厂逐步撤销或合并,同时安装多台磨粉机,增加粉筛、清杂、去石设备逐步采用风力输送,自动化程度有较大提高。1978年后,各面粉厂先后进行改建或扩建,更新设备,由美式磨改为国产磨,美式平筛改为国产的高方筛,清杂设备更加完善。现有国产磨粉机,灵璧面粉厂四台、泗县四台、宿县八台、萧县四台,时村面粉厂四台自动磅、蹲包机、缝口机普遍应用,从小麦清杂、去石、磨粉、装包、计量全部实现机械化。
我区面粉厂经常进行工艺改造,30多年来,分几个重要阶段:1956年以前,主要是石磨加工,在同一台磨里,粮食经过几次反复研磨,取得面粉。1956年到1960年,采用中岛式小钢磨,一次出粉。1960年后,设备更新,宿县、萧县、泗县面粉厂建起了制粉楼,安装多台美式磨粉机,采用风力输送。1978年后,淘汰了中岛式和美式设备,改装国产的磨粉机,高方筛、清杂筛、洗麦机。产品质量和产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三)产品、产量、质量
面粉生产主要产品是标准粉。1979年起,宿县面粉厂除生产标准粉外,已能生产建设粉。1983年,宿县苻离面粉厂生产了富强粉。到1985年。各县面粉厂均能生产标准粉和建设粉。
面粉产量从统计资料考查,1965年产量已达29 016吨,1975年58 235吨,1985年93 320吨,其中1980年最高记录达到104 192吨,设备的最新,工艺不断完善,使产品质量、数量不断提高,面粉合格率均超过省局要求的95%以上,肖县面粉厂的标准粉从1979年到1982年,连续四年获省局优质奖,并命名为“信得过”的产品。
二、油脂加工
(一)加工厂的建设、发展
解放前,油脂加工主要是小油磨和私人作坊,据民国21年(1932)中国《实业报》载“萧县榨油业有四五家,资本总数25万元,从业工人403人,年均产油9 498斤。宿城大的油坊是“德聚和”油行,日产豆油6 000斤。另有“衡义”、“公信”、“东方”等油坊,砀山县原有油榨行业有13盘木榨,从业工人545人。生产设备为石磨、木榨,动力以人畜力为主,土法操作,劳动强度大,产量低。
建国后,第一个由私人油坊经公私合营转为国营企业的宿县油厂。1957年生产油脂304吨。1983年又扩建油脂浸出车间,1985年正式试车成功,日处理原料50吨,为全区第一个油脂浸出车间。1957年,砀山县投资2万元建榨油厂,占地10 667平方米,日处理原料1.5吨。1963年更新设备为13台罗盘榨,60马力柴油机一台,1975年又投资8万元,购置95型榨油机四台,五节蒸锅一台,电动机10台。1980年改为200型榨油机二台,可日处理20吨。
泗县在1958年在综合厂附设油脂车间,当时仅有木榨二盘日产油500斤。1960年改罗旋榨日产油1000斤。1973年,泗县面粉厂增建油脂车间采用95型榨油机二台,日产油5000斤。1973年萧县黄口建成油脂车间一个,日处理原料二吨,1976年投资8万元扩建,更新设备,增加200型油榨机,日处理原料12吨。
灵璧县1958年建油脂车间,仅有几盘土榨维持生产,1974年增加二台95型榨油机,日加工油料10吨。1976年正式改为灵璧油厂。1974年又在浍沟建小油厂一座,并生产小磨麻油。
1985年,地区粮食局决定贷款在灵璧、泗县建油脂浸出车间,每厂300万元,(泗县在新汴河南,灵璧在城西张巷子)生产能力均是日处理原料50吨。到年底全区已有正式油厂八个,浸出车间三个,年生产能力可处理原料24 000吨。
(二)设备、工艺的更新改造
油脂加工设备由60年代以人畜为动力,改为柴油机为动力到全部以电为动力,由土木榨逐步更新普遍使用200型榨油机,出油率大大提高,菜籽浸出的出油率已达36%以上,工作条件改善,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产量大幅度增长。
(三)产品、产量、质量
油脂产品主要是菜籽油,有时也加工豆油和花生油、小麻油。产量由1975年的304吨上升到1985年的6 131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以前用过滤和沉淀方法生产的油脂水份大,杂质含量高,1983年后,机榨和浸出的油脂经过精炼,油脂的水份和杂质含量降低,油脂质量已达到国家二级油的标准。
三、食品生产
粮食部门的食品生产,在1978年前规模很小,属小型作坊类的加工方式,品种有传统的糕点、月饼、酥糖等,产量有限,在整个食品糕点消费中无足轻重。
1978年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习惯有所改变,对挂面的需求量增大,宿县油厂自行设计,安装一条日产两万斤挂面的生产线。萧县也建成粮油食品厂,1980年9月起,分别独立为挂面、食品和熟食三个车间。1980年,泗县建起食品厂,逐步发展为面包、食品和挂面三个车间。同年宿州市粮油食品厂建成,有挂面、糕点、麻油和饼干四个车间,当年产量677吨。灵璧、砀山两县粮食局也相继建成食品、挂面车间。
1985年,地区粮食局经过出国考察,决定引进日本挂面生产线和油榨方便面生产线,分别投资310万元和130万元建成地区挂面厂和宿州市油炸方便面厂。到1985年底,粮食部门食品生产已有较大发展,食品和挂面产量由1975年的226吨上升到1985年的7604吨,特别是挂面生产,除可保证本地区供应外,还远销东北、北京等地。
四、饲料生产
(一)建国后的饲料生产、供应
宿县地区素有喂养家畜、家禽的传统习惯,农村役使的大牲畜(牛、马、驴、骡),常年饲料以麦草为主,辅之其它植物的茎叶,夏、秋季与青草相搭配,铡为寸段,用水浸洗,拌以糖麸喂养,农忙时加喂一些大麦、豆料,家禽以放养为主,这种饲养方法,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不高。
粮食部门历有饲料供应业务,供应对象是军用和专业运输的骡马,国营集体良种场的种畜、种禽;对农村供应主要是国家收购猪禽、蛋的奖售饲料粮,供应标准由省局规定,多年来,变化较频繁。
1976年,安徽省粮食局号召各地、市搞好饲料的加工、管理和供应工作,规定用于饲料加工的原料,主要是粮油加工副产品和花生壳、稻壳、麦咀、草籽、地脚粮等,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粗细搭配,先混合后加工,加工的饲料主要供应集体猪场,并统一规定由粮食商业销售,粮油加工厂只生产,不销售。
1980年,宿县、灵璧、萧县、砀山面粉厂,泗县粮油厂,黄口油厂部分别购置了粉碎机,用人工先把原料混合后粉碎,生产机制粗饲料,全区共生产296吨。198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发展我省饲料工业的决定》,要求到1985年底,各县、市都要建立一个单班产3 000—5 000吨的饲料厂,宿县、灵璧两县由省粮食厅分别投资21.3万元和15万元筹建饲料厂,1984年,又有萧县、砀山、泗县由省投资48万元(其中贷款22.5万元按期建成投产的由省厅归还)。县政府自筹12万元兴建楼层式年单班产5 000吨的饲料厂(泗县地质结构处于断裂带,不宜建楼层式改建机组式),到1985年底,全区五个县都分别建成一座年单班产4000—6 000吨的饲料加工厂。加工原粮油厂的饲料加工机组,总生产能力超过3万吨,当年的饲料总产量达到43 491吨。
(二)加工厂的建设、分布
1983年,宿县由省粮食局投资21.3万元。在宿县直属库院内筹建中型饲料厂。7月15日动工,边建厂房,边购设备,到12月15日建成试车,1984年2月正式生产。设备是北京牧机公司生产的饲料加工机组,由控制定操作台自动化控制,可以连续批量生产粉状配合饲料,年单班生产6 000吨,这是我区第一个建成的较大型的饲料厂,灵璧于1983年9月在灵西闸东宿灵公路北的交叉处建厂,个县、市都有一个饲料加工厂。灵璧又自筹资金12万元,先后在灵北的浍沟油厂和九顶、冯庙、王集、高楼、尤集等区粮站分别安装一套年单班产1 000—2 000吨的饲料加工机组。加上地区粮食局饲料厂的一套年单班产200吨的机组,全区总的饲料加工能力为四万吨,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状的饲料加工网络。
(三)生产经营
地区饲料公司根据商业部颁发的饲料标准和省饲料公司规定的指标,结合本地区的饲料资源和不同畜禽,不同生长时期的要求。先后共设计出八个系列27个品种的饲料配方,并从1985年起使用日本产夏普PC—1500型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配方设计。所用软件有SC—83、SC—82、P—8三种,使配方设计更科学化。
县、市饲料厂根据本地饲料原料情况,从地区提供的配方中选用,一般常用饲料品种6—8个,灵璧最多时达12个以上。
1980年,开始生产混合饲料,把几种原料混合后粉碎加工而成。1983年起,生产配合饲料,原料品种增多,除玉米、麸皮、饼类外,增加鱼粉、骨粉、贝壳粉、石粉等。多时达10种以上,在试喂饲料中,还添加多种维生素,喹已醇、旦氨酸、粒氨酸、硫酸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添加剂。提高了饲料质量和饲料报酬,饲料产量由1980年的296吨,逐年增长,1981年1 145吨,1982年1 347吨,1983年1 177吨,1984年6 575吨,1985年达到43 491吨。
一、粮食加工
(一)加工厂的建设、发展
民国以来,到建国后的1955年,粮食加工工业主要是城乡私人作坊。宿城最大的面行有“张心元面粉厂”,每天可生产面粉2 000斤。其加工方法是以人力或畜力用石磨加工的。本区城乡以面食为主,用石磨加工面粉极为普遍,这种加工方法,80年代已基本绝迹。
建国初期,乡村农户以石磨磨粉自给,城镇居民供应则由粮食部门委托私人面坊和加工户代加工面粉。遵照皖北粮食公司《委托加工必须订立合同,认真检查,加强管理》的通知规定,由粮食部门组织个体加工户和私人厂、坊代加工面粉,规定折率、订加工手摺,对作坊签订合同,拨一批原料,给一批成本,按规定付给加工费。加工费标准以省粮食厅粮(55)加字第0184号文件规定使用畜力、大磨加工面粉,每百斤毛麦14 000—17 000元(旧币),使用人工推磨和手罗加工面粉的每百斤毛麦17 000至20 000元(旧币)。1958年“大办工业”高潮中,大部分粮站也自给毛驴、石磨加工面粉供应,随着城镇人口增加,供应量增大,不足部分从蚌埠、徐州等地调入,以确保供应。
1954年,泗县粮食局在南典建小型面粉厂,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仅有小型柴油机一台,石磨两盘,日产量千斤左右。1957年改用小钢磨,日产5 000斤。1960年经省厅批准在南场建粮油加工厂,设计日产面粉10万斤,但设备不配套,动力不足,日产仅四万斤。1968年增加动力后,达到日产面粉10万斤的设计标准。1969年又更新,日产量可达15万斤。
1956年8月,宿县面粉厂建成,由宿专粮食局正式定名为“宿县粮食局面粉厂”,1960年5月建成面粉楼,7月安装竣工,10月1日全面投产,面粉楼总面积1 292平方米,高六层26.95米,年产量15 000吨。
1958年,萧县粮食局建两个小型面粉厂,一座在肖城粮站院内,日产5—6千斤,一座在毛庄粮站,日产面粉四五千斤(时间不长两厂撤销)同时在县城西关兴建大型面粉厂。占地17800平方米,设计日产10万斤,1960年建成面粉楼。1981年设备更新日产量可达15—18万斤。黄口油厂增加的面粉车间,主要有中岛式8寸钢磨,日产面粉3000斤。
1962年,灵璧县面粉厂由石磨改为中岛式钢磨。1964年又改建厂房,改进工艺。1977年在县城西关重建面粉厂,日产20万斤。
1958年,砀山县在红山仓库建小面粉厂一座,设备是小钢磨,1959年,迁到南仓库,投资七万元,新建面粉车间一座,面积16700平方米,日产1.6万斤,1963牢固火灾烧毁,1970年又投资12万元建厂,两层加工楼一座,采用美式36磨粉机,日产七万斤,1978年又投资8.5万元,改造厂房和设备,日产七万斤。
1985年,地区粮食局决定自己贷款,在灵璧、泗县、砀山三县各建一个面粉厂,贷款数分别为(灵璧面粉厂140万元、泗县140万元,砀山55万元)。是年底,全区已有设备较先进的面粉厂7座,总的生产能力126 100吨,除能生产标准粉,并能生产建设粉和富强粉,满足本地区供应以外,还有多余的调出支援其他地区。
(二)机械设备更新
1956年以前,部分县所设面粉厂均是小型简易的,以小型柴油机为动力,带动石磨,日产量1000—2000斤。1957年后,改用小钢磨“即中岛式磨面机,以电为动力”,产量有较大的提高,直到1960年面粉机加工设备都是落后的。1960年后各县分别新建了面粉厂,机器设备有较大的改进,原有的小型厂逐步撤销或合并,同时安装多台磨粉机,增加粉筛、清杂、去石设备逐步采用风力输送,自动化程度有较大提高。1978年后,各面粉厂先后进行改建或扩建,更新设备,由美式磨改为国产磨,美式平筛改为国产的高方筛,清杂设备更加完善。现有国产磨粉机,灵璧面粉厂四台、泗县四台、宿县八台、萧县四台,时村面粉厂四台自动磅、蹲包机、缝口机普遍应用,从小麦清杂、去石、磨粉、装包、计量全部实现机械化。
我区面粉厂经常进行工艺改造,30多年来,分几个重要阶段:1956年以前,主要是石磨加工,在同一台磨里,粮食经过几次反复研磨,取得面粉。1956年到1960年,采用中岛式小钢磨,一次出粉。1960年后,设备更新,宿县、萧县、泗县面粉厂建起了制粉楼,安装多台美式磨粉机,采用风力输送。1978年后,淘汰了中岛式和美式设备,改装国产的磨粉机,高方筛、清杂筛、洗麦机。产品质量和产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三)产品、产量、质量
面粉生产主要产品是标准粉。1979年起,宿县面粉厂除生产标准粉外,已能生产建设粉。1983年,宿县苻离面粉厂生产了富强粉。到1985年。各县面粉厂均能生产标准粉和建设粉。
面粉产量从统计资料考查,1965年产量已达29 016吨,1975年58 235吨,1985年93 320吨,其中1980年最高记录达到104 192吨,设备的最新,工艺不断完善,使产品质量、数量不断提高,面粉合格率均超过省局要求的95%以上,肖县面粉厂的标准粉从1979年到1982年,连续四年获省局优质奖,并命名为“信得过”的产品。
二、油脂加工
(一)加工厂的建设、发展
解放前,油脂加工主要是小油磨和私人作坊,据民国21年(1932)中国《实业报》载“萧县榨油业有四五家,资本总数25万元,从业工人403人,年均产油9 498斤。宿城大的油坊是“德聚和”油行,日产豆油6 000斤。另有“衡义”、“公信”、“东方”等油坊,砀山县原有油榨行业有13盘木榨,从业工人545人。生产设备为石磨、木榨,动力以人畜力为主,土法操作,劳动强度大,产量低。
建国后,第一个由私人油坊经公私合营转为国营企业的宿县油厂。1957年生产油脂304吨。1983年又扩建油脂浸出车间,1985年正式试车成功,日处理原料50吨,为全区第一个油脂浸出车间。1957年,砀山县投资2万元建榨油厂,占地10 667平方米,日处理原料1.5吨。1963年更新设备为13台罗盘榨,60马力柴油机一台,1975年又投资8万元,购置95型榨油机四台,五节蒸锅一台,电动机10台。1980年改为200型榨油机二台,可日处理20吨。
泗县在1958年在综合厂附设油脂车间,当时仅有木榨二盘日产油500斤。1960年改罗旋榨日产油1000斤。1973年,泗县面粉厂增建油脂车间采用95型榨油机二台,日产油5000斤。1973年萧县黄口建成油脂车间一个,日处理原料二吨,1976年投资8万元扩建,更新设备,增加200型油榨机,日处理原料12吨。
灵璧县1958年建油脂车间,仅有几盘土榨维持生产,1974年增加二台95型榨油机,日加工油料10吨。1976年正式改为灵璧油厂。1974年又在浍沟建小油厂一座,并生产小磨麻油。
1985年,地区粮食局决定贷款在灵璧、泗县建油脂浸出车间,每厂300万元,(泗县在新汴河南,灵璧在城西张巷子)生产能力均是日处理原料50吨。到年底全区已有正式油厂八个,浸出车间三个,年生产能力可处理原料24 000吨。
(二)设备、工艺的更新改造
油脂加工设备由60年代以人畜为动力,改为柴油机为动力到全部以电为动力,由土木榨逐步更新普遍使用200型榨油机,出油率大大提高,菜籽浸出的出油率已达36%以上,工作条件改善,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产量大幅度增长。
(三)产品、产量、质量
油脂产品主要是菜籽油,有时也加工豆油和花生油、小麻油。产量由1975年的304吨上升到1985年的6 131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以前用过滤和沉淀方法生产的油脂水份大,杂质含量高,1983年后,机榨和浸出的油脂经过精炼,油脂的水份和杂质含量降低,油脂质量已达到国家二级油的标准。
三、食品生产
粮食部门的食品生产,在1978年前规模很小,属小型作坊类的加工方式,品种有传统的糕点、月饼、酥糖等,产量有限,在整个食品糕点消费中无足轻重。
1978年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习惯有所改变,对挂面的需求量增大,宿县油厂自行设计,安装一条日产两万斤挂面的生产线。萧县也建成粮油食品厂,1980年9月起,分别独立为挂面、食品和熟食三个车间。1980年,泗县建起食品厂,逐步发展为面包、食品和挂面三个车间。同年宿州市粮油食品厂建成,有挂面、糕点、麻油和饼干四个车间,当年产量677吨。灵璧、砀山两县粮食局也相继建成食品、挂面车间。
1985年,地区粮食局经过出国考察,决定引进日本挂面生产线和油榨方便面生产线,分别投资310万元和130万元建成地区挂面厂和宿州市油炸方便面厂。到1985年底,粮食部门食品生产已有较大发展,食品和挂面产量由1975年的226吨上升到1985年的7604吨,特别是挂面生产,除可保证本地区供应外,还远销东北、北京等地。
四、饲料生产
(一)建国后的饲料生产、供应
宿县地区素有喂养家畜、家禽的传统习惯,农村役使的大牲畜(牛、马、驴、骡),常年饲料以麦草为主,辅之其它植物的茎叶,夏、秋季与青草相搭配,铡为寸段,用水浸洗,拌以糖麸喂养,农忙时加喂一些大麦、豆料,家禽以放养为主,这种饲养方法,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不高。
粮食部门历有饲料供应业务,供应对象是军用和专业运输的骡马,国营集体良种场的种畜、种禽;对农村供应主要是国家收购猪禽、蛋的奖售饲料粮,供应标准由省局规定,多年来,变化较频繁。
1976年,安徽省粮食局号召各地、市搞好饲料的加工、管理和供应工作,规定用于饲料加工的原料,主要是粮油加工副产品和花生壳、稻壳、麦咀、草籽、地脚粮等,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粗细搭配,先混合后加工,加工的饲料主要供应集体猪场,并统一规定由粮食商业销售,粮油加工厂只生产,不销售。
1980年,宿县、灵璧、萧县、砀山面粉厂,泗县粮油厂,黄口油厂部分别购置了粉碎机,用人工先把原料混合后粉碎,生产机制粗饲料,全区共生产296吨。198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发展我省饲料工业的决定》,要求到1985年底,各县、市都要建立一个单班产3 000—5 000吨的饲料厂,宿县、灵璧两县由省粮食厅分别投资21.3万元和15万元筹建饲料厂,1984年,又有萧县、砀山、泗县由省投资48万元(其中贷款22.5万元按期建成投产的由省厅归还)。县政府自筹12万元兴建楼层式年单班产5 000吨的饲料厂(泗县地质结构处于断裂带,不宜建楼层式改建机组式),到1985年底,全区五个县都分别建成一座年单班产4000—6 000吨的饲料加工厂。加工原粮油厂的饲料加工机组,总生产能力超过3万吨,当年的饲料总产量达到43 491吨。
(二)加工厂的建设、分布
1983年,宿县由省粮食局投资21.3万元。在宿县直属库院内筹建中型饲料厂。7月15日动工,边建厂房,边购设备,到12月15日建成试车,1984年2月正式生产。设备是北京牧机公司生产的饲料加工机组,由控制定操作台自动化控制,可以连续批量生产粉状配合饲料,年单班生产6 000吨,这是我区第一个建成的较大型的饲料厂,灵璧于1983年9月在灵西闸东宿灵公路北的交叉处建厂,个县、市都有一个饲料加工厂。灵璧又自筹资金12万元,先后在灵北的浍沟油厂和九顶、冯庙、王集、高楼、尤集等区粮站分别安装一套年单班产1 000—2 000吨的饲料加工机组。加上地区粮食局饲料厂的一套年单班产200吨的机组,全区总的饲料加工能力为四万吨,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状的饲料加工网络。
(三)生产经营
地区饲料公司根据商业部颁发的饲料标准和省饲料公司规定的指标,结合本地区的饲料资源和不同畜禽,不同生长时期的要求。先后共设计出八个系列27个品种的饲料配方,并从1985年起使用日本产夏普PC—1500型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配方设计。所用软件有SC—83、SC—82、P—8三种,使配方设计更科学化。
县、市饲料厂根据本地饲料原料情况,从地区提供的配方中选用,一般常用饲料品种6—8个,灵璧最多时达12个以上。
1980年,开始生产混合饲料,把几种原料混合后粉碎加工而成。1983年起,生产配合饲料,原料品种增多,除玉米、麸皮、饼类外,增加鱼粉、骨粉、贝壳粉、石粉等。多时达10种以上,在试喂饲料中,还添加多种维生素,喹已醇、旦氨酸、粒氨酸、硫酸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添加剂。提高了饲料质量和饲料报酬,饲料产量由1980年的296吨,逐年增长,1981年1 145吨,1982年1 347吨,1983年1 177吨,1984年6 575吨,1985年达到43 49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