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粮油储藏
一、储粮仓房
民国初年,内战不息,百废莫举。储粮仓房赖以旧体。迨民国17年国民政府成文,随令继办农业仓库。并颁发义仓管理规则,民国25年又修正为各地方建仓积谷规定。储粮仓房分县仓、市仓、乡仓、镇仓、公仓、义仓六种形式。公仓由公款设立,义仓由私人捐款,呈请主管部门批准后设立。民国30年田赋改征银为征实,各县设置田赋经销处,下设实物征收所,修建临时仓库储粮。因当时物价昂贵,上级拨发建仓费用不足,于是改用祠堂,庙宇或租用民房微工征料,略加修茸储粮。民国33年田粮机构合并后,粮仓分为收纳仓库(直接收购粮食之用),集中仓库(县处直接管理为集中收纳粮食之用)和聚点仓库(省储运处管理:为粮食运输调拨之用)三类。
解放以来,随国家财力的好转,粮食产量的提高,储粮仓房由无到有,由少到多逐年发展。1948年,国家处于战后恢复阶段资金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没有大批资金建设仓房。除接收旧政府遗留下的少数仓房外,仍主要利用祠庙及政府没收地主的房屋或租借民房稍加维修储粮。1950年,宿县粮食支公司重点在宿城、苻离等办事处建设少量仓房。1951年,各县粮食局设置直属库及支库,建有草仓,简易仓及少数合理仓房。1952年,宿县地区粮食局派技术人员在濉溪县(已划出)百善集指挥兴建日式仓(一幢三个厂间,每厂间顶面有风火山、通气筒、仓门有闸板可散装储粮)二幢,每幢容量200万斤。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储粮量增加,为满足需要,开始兴建20米跨度大型苏式仓(全系砖木结构,木制隔板),每幢容量500万斤。1957年至1969年,储粮仓房修多建少,发展缓慢。1970年掀起大力推广“土园仓”的热潮。2月份地区粮食局组织全区26名职工代表赴江西参观学习建筑“土园仓”的先进经验,接着在各县试点,随后推广。1970年底,全区建造“土园仓”288个,容2 410万斤,再建104个,容量683万斤,还帮助生产队建造140多个。在推广过程中,学创结合,不断改进。宿县采用草泥编盖,麻刀石灰粉顶,矾水刷面的办法建造“土园仓”,灵璧县根据其盛产槐树的特点,采用杂木作仓架,苇子草顶,麦草散面建造“土园仓”。1972年继续建造,原则是:哪缺哪建,不缺不建。并采用定点、定任务、定仓型、定时间、定质量、定费用的“六定”管理形式,全体主结构仍然是“一把草、一把泥”,结合采用土踩墙,每栋仓容大部在10~20万斤。费用控制在每栋40—50元。1976年“土园仓”建设已趋低潮,建仓重点放到了实际入库量大和严重缺仓的站库。“土园仓”的建设是储粮仓房的一次改革,它有不用三材、造价低、易推广的优点,解决了储粮缺仓的临时困难。但因其不适长期储粮,不便粮食进出,易遭鼠害而逐渐报废或改作器材保管室。
1979年后,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粮食连年丰收。为不使农民“卖粮难”而大量建造基建仓,合理仓和改建老仓房。1980年就建库总容量15 800万斤,计69个点,其中新建13 800万斤,改建2 000万斤。1982年竣工仓房21 100万斤,点74。1983年3月,宿县地区粮油中转储备库交付使用。工程总投资445.6万元,占地175亩。主体工程有秦皇岛式拱形房式仓11幢,容量7900万斤,钢板油罐五个,容量2 400吨;铁路专用线1.54公里。宿县地区粮食局直属库随之搬迁改名。
二、粮仓机械
解放前宿县地区粮仓机械空白,粮油检计用木杆秤,搬运是人扛,整晒靠天气。1949年始用磅秤称重,1953年台秤开始使用。称重机械首先进入粮食系统。1958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中,粮食系统大办工业,“土法上马,以土为主,土洋结合”自制粮油机械,除加工机械外,皮带输送机(动力为柴油机)等运输机械亦制造使用,粮仓机械化迈进一步。60年代粮仓机械多靠省粮食厅分配。1976年8月,各县创造条件,由小到大逐步创建了小型粮机厂,各厂因陋就简,自行设计制造粮仓机械。宿县苻离粮站制成粮食罐仓机、风运机;泗县城关粮站成功制成振动筛;怀远县(已划出)成功制造槽式输运机、升降机、联合清粮机、振动筛。至此宿县地区称重、清理、运输装卸机械基本普及。不包括称重机械。1977年9月,已有粮仓机械49台,其中自制13台,年底己制成74台。各县粮机厂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仿制、自制机械质量不高且大都笨重不配套,因此先后撤销。
由于基层单位供电不正常,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加之粮食部门没有自己的装卸工,搬运作业按交通部制定的力费标准按件计酬,使用粮仓机械仍要按原标准付酬给搬运工人,还要增加动力费用,因此企业缺乏使用粮仓机械的积极性,粮仓机械的使用率较低,大多闲置停用。
三、科学保粮技术
1949年至1985年,宿县地区粮食系统保管技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两大段落: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5年,这一时期粮食保管技术发展迟缓,保管方法较为落后,大都为常规储藏,即利用自然因子(粮质、气候等)保管粮食。小麦阳光曝晒,高温入仓密闭,这种方法来自群众的传统经验,50年代就普遍使用,70年代后为其他方法所代替。准备入粮的仓房地坪上事先铺设麦糠稻糠或秫秸(高梁秸)上覆大席作铺垫物,然后小麦阳光曝晒,有虫小麦还要风扬、过筛除虫去杂。曝晒小麦薄摊勤翻,至15时左右立即堆积(夏季阳光充足时,粮温可达50—60℃),趁热入仓,然后用麦糠或异种粮(如包装黄豆)封顶密闭储藏。
利用每年冬季本地区气温在0℃以下有冻天的气候条件,对房式或基建类储粮仓房,开门启窗通风,辅之以通风洞和通气竹笼。散装粮结合粮面扒沟挖圹,促进气流交换。
这一时期粮检查工具主要是铁杆长柄粮温计。采用“五点三层”(包装粮定层定包)的布点方式,执行“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风雨雪后及时查、危险粮天天查”的查粮制度。粮时水份检查,一般是定取样用水份测定器测定。取样点设置类似于粮温检查,同时结合粮情在底层和仓房四周进行取样。
第二阶段是1976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储粮技术向科学化迈进一步。70年代中期,“科学保粮形成热潮。1977年元月,在砀山县召开全区粮油仓储技术革新会议,接着在宿县永安、桃园粮站进行缺氧保管,苻离粮站进行电子仪表测温、测水试点。同年5月在五河举办测温测水电子仪表训练班,培训全区防化人员27人,8月又一次召开会议,总结技术革新经验,推广科学保粮技术。9月底,全区有测温仪表137块,分布116点。凸总数28%;有测水仪表156块,分布143点,占总数33%;宿县、萧县、泗县、砀山、五河五县16个点,1 170万斤粮食实现了缺氧保管,储粮技术中占主导地位散装粮机械通风也时有应用但常规储粮技术仍有一定市场,总体是建国来各种储粮技术的综合利用。
四、储粮害虫防治及“四无”粮仓
(一)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是指在储粮期间,为害粮食及其加工产品的昆虫及螨类。目前我国发现并定名的113种。宿县地区主要有:玉米象、绿豆象、谷蠹、麦蛾、粉螨、书虱等,其中玉米象,拟谷盗、麦蛾为害最严重。随科学的进步及储粮条件的改善,储粮害虫的防治由“防重于治”发展到“综合治理”。
解放初期,害虫防治方法以清洁卫生防治为主,辅之以物理机械防治。粮食入库前,仓内墙角、四壁、仓顶、梁柱和一切用具彻底清理,仓内用浓石灰水全面粉刷。垫底糠草曝晒消毒,并结合粮食更换翻晒更新,虫粮采取风扬、过筛、蒸馏、曝晒等方法除虫。1953年开始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但要遵循“清洁卫生是主要的,物理机械是重要的,化学药剂是最后的”防治方针。这一时期防治害虫的物理机械方法是:甲虫类秋季风扬过筛除虫,冬季虫粮取出冷冻杀虫,用竹枝扫地打并扫动粮面除虫蛾类等。最早使用的化学药剂是“六六六”粉剂。50年代初,基层保粮人员曾用其直接喷洒粮面杀虫,因粮食污染严重而被禁用。又改进施药方法重新使用。仓房四周用“六六六”粉撤布防虫线,减少害虫传播,仓内用可湿性“六六六”粉兑水喷洒消毒;虫粮上覆麻袋片或草袋后直接用药除治。1954年开始使用氯化苦熏蒸杀虫,后又改用磷化铝。当时熏蒸较为慎重,县级熏蒸要地区派技术员现场指导。防毒面具多为苏式,仓房门窗报纸糊封。70年代后,除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等防治方法外,开始结合“双低”、“缺氧”等保管方法防治虫害。1973年,萧县杨楼粮站总结出:“早春防出,初冬防入、夏秋防感染”的防虫经验,并试验成功用纸探管熏蒸。这一时期熏蒸剂主要是磷化铝,有片剂、丸剂、粉剂之分。利用其自然潮解释放磷化氢气体杀死害虫。熏蒸时仓门用塑料薄膜或报纸密封,熏蒸时间一般治每年开春发现害虫活动之日起,并结合麦糠压顶、塑料膜压盖等保粮技术进行低药密封,防治虫害。
(二)“四无粮仓”活动
“四无粮仓”活动的开展始于50年代。1953年推广浙江余杭县仓前粮管所“无虫粮仓”经验,1954年推广广东省开平县粮站“无霉粮仓”经验。这两年主要从粮仓清洁卫生做起,各县基本上实现了“清洁仓”、“无虫无霉”标准未普遍达到。
1955年4月,全国第三次仓储工作会议后,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省、无事故)粮仓”活动,成为仓储工作的重点。萧县、砀山两县这项活动开展的最为突出,1956年,萧县赵庄粮站杜文昌和砀山邵陈楼粮站的王秀臣出席了全国粮食系统第一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1959年,安徽省粮食厅提出开展“七无”粮仓活动,添加了“无变色、无异味、无病疫”三项内容,由于当时缺乏检验粮食病毒的仪器设备,实则仍为“四无”粮仓。1957年萧县为全区第一个实现“四无粮仓”县。60年代“四无粮仓”活动处高潮状态。1962年底,全区实现“四无粮仓”96241万斤,占总仓容的62%。十年动乱期间,“四无粮仓”活动的开展时学时松,虽然省粮食厅对“四无”标准放宽(整个站库偶尔发现1—7头活虫仍算无虫,每公斤粮食内螨类不超过30头也算无虫),但“四无”粮仓与总仓容的比率仍为下降。1973年,全区粮油大普查结果,“四无粮仓”仅占总仓容的42%。1976年,萧县、砀山实现“四无”县;1977年,灵璧、宿县实现“四无”县;全区258个站库实现了“四无”站,占总站数的83.5%。为提高“四无粮仓”质量,促进“四无粮仓”工作的开展,1980年4月,宿县地区进行了仓储检查评比,萧县、砀山两县分别被评为第一、二名。1983年,储粮仓房大都安装了“闸板门”、“四防门”,结合上挂防雀网,下插防鼠板,加强“四防”,“四无粮仓”活动向前稳定发展。
五、粮油检验
解放初期,检验仪器尚未普遍购置,粮油检验主要为观察监定有眼鼻辨别、手耳鉴别、牙齿辨别等,根据粮食、油料的色泽、色味、杂质、饱满程度、干湿等评定粮油等级,1951年宿县粮食支公司成立后,购置了油蒸式水份测定器。1954年地区粮食局化验室以遂道式水份测定器取代了油蒸式水份测定器。1956年前后,各县粮食局化验室成立,但主要使用油蒸式水份测定器测水,各站库设专职防化员负责粮油检验工作。地区及各县化验室负责调拨检验及基层防化员培训。粮油收购由基层防化员采用感宫检验和仪器较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验。检验项目有:水份、杂质、不完善粒三项。1956年,华东区粮食公司分配给宿县地区两台恒温箱和数架百分之一天平,但因缺少电源没有使用,直至60年代后期才使用恒温设备测定粮食水份。70年代。检验仪器添置较少,检验技术发展缓慢。
1979年,地区及各县粮油库、站开始购置容重器、分样器电动粉碎机、电动筛等检验仪器,粮油检验走向标准化和通风化。使用的非标准检验手段必须同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较对,测定粮食水份以电烘箱15℃恒重法为标准;测定油料含量以索式抽提法为标准;测定小麦容重以“61—71”型容重器为标准。1984年,地区粮油中心化验室筹建,逐渐添置了比色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精密化学检验仪器。
六、储备粮
(一)“506”和“甲字粮”
“甲字粮”和“506”粮是无荒不动,无战不用的国家储备粮。动用权“甲字粮”归国务院,“506”粮属中央军委,地方只有储存的权利及义务。对储备粮的管理,根据上级精神,“甲字粮”、“506”粮与商品粮严格分开,专取“三专”(专人管理专帐记载、专仓储存),“四无”、“四落实(落实品种、数量、质量、地点)的管理方式。1966年,在五河、怀远、濉溪、固镇等开始保管“甲字粮”,储藏品种全力小麦。在储藏过程中,根据储备粮小麦五年一换的规定,结合改点对储备粮不断进行推陈出新。1983年,地区粮油中转储备库验收使用后,经省粮食厅批准,全区大部分储备粮都改点集中储存在地区粮油中转储备库。
(二)国代民储及民代国储
1.国代民储
国代民储有两种形式:代社队储藏集体储备粮和代社队及个人短期储存周转粮。集体储备粮,是生产队为备战备荒、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根据年景收成及社员口粮水平,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之后,从多余的粮食中提留的储备粮。宿县地区代社队保管集体储备粮始于1964年。以前由生产队及大队自行保管,后因储粮量的增大和农村储粮条件限制,1964年委托粮食部门国代民储。1965年走上正轨。所储粮食符合安全保管质量标准,存什么,取什么,100斤粮食储存一年以内收保管费两角,扣损耗两斤;两年一上收保管费一角,扣损耗一斤。亦可先按统购价付款提取时按统购价买回。1979年,为社队保管集体储备粮达高峰。1980年后,农村普遍丰收,粮食入库量大,仓容不足,不再提倡代社队保管储备粮。1981年动员社队将储备粮抵交征购或按超购价卖给国家作商品粮。周转粮,是指为了便于生产队及农民生产或生活上的调剂,将生产的粮食或口粮暂时出售给国家,而在一定时间内又要买回的粮食。代社队保管周转粮业务1964年全面开展,周转粮存取时间,数量不限,不收保管费,不计损耗,但必须符合国家粮食标准。粮站验质过磅,按统购价付款,发给“调剂粮证”,取粮时按统购价买回。代储周转粮单独记帐,不作国家库存。70年代末,代储业务达高峰。1981年起,周转粮每年万斤收保管费50元,扣损耗20斤,一足一年,按月计算。并规定代储时间不超一年。过期转为国家库存。
2.民代国储
民代国储是80年代的新生事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出现不少粮食超万斤户。为解决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难的困难,开展了民代国储业务。委托一次卖粮超万斤的大户代为保管或租借民房暂时储粮。待国家粮食周转仓容充足时,再转为国家保管。1985年“民代国储”因出现不少问题(粮食发热霉变、虫害严重)而停止。
七、油脂保管
解放初期,本区油脂生产为私人作坊小磨加工为主,产量较小,储存多为铁桶,木桶之类。60年代油脂生产车间及小型油厂出现,钢板油罐贮油随之应用,但数量少,容量小。60年代全区只有钢板油罐两个,总容量20吨。70年代各县属油厂相继建成投产,厂内大都建置油罐储油。全区有钢板油罐28个,总容量321吨。在萧县、砀山各建环氧树油罐一个,容量分别为15吨、20吨,多为露天放置,四周植树蔽日常规储藏。随油脂生产量的提高和调运量的增大,80年代油罐建设飞速发展,1985年全区有油罐90个,总容量1 280吨。
民国初年,内战不息,百废莫举。储粮仓房赖以旧体。迨民国17年国民政府成文,随令继办农业仓库。并颁发义仓管理规则,民国25年又修正为各地方建仓积谷规定。储粮仓房分县仓、市仓、乡仓、镇仓、公仓、义仓六种形式。公仓由公款设立,义仓由私人捐款,呈请主管部门批准后设立。民国30年田赋改征银为征实,各县设置田赋经销处,下设实物征收所,修建临时仓库储粮。因当时物价昂贵,上级拨发建仓费用不足,于是改用祠堂,庙宇或租用民房微工征料,略加修茸储粮。民国33年田粮机构合并后,粮仓分为收纳仓库(直接收购粮食之用),集中仓库(县处直接管理为集中收纳粮食之用)和聚点仓库(省储运处管理:为粮食运输调拨之用)三类。
解放以来,随国家财力的好转,粮食产量的提高,储粮仓房由无到有,由少到多逐年发展。1948年,国家处于战后恢复阶段资金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没有大批资金建设仓房。除接收旧政府遗留下的少数仓房外,仍主要利用祠庙及政府没收地主的房屋或租借民房稍加维修储粮。1950年,宿县粮食支公司重点在宿城、苻离等办事处建设少量仓房。1951年,各县粮食局设置直属库及支库,建有草仓,简易仓及少数合理仓房。1952年,宿县地区粮食局派技术人员在濉溪县(已划出)百善集指挥兴建日式仓(一幢三个厂间,每厂间顶面有风火山、通气筒、仓门有闸板可散装储粮)二幢,每幢容量200万斤。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储粮量增加,为满足需要,开始兴建20米跨度大型苏式仓(全系砖木结构,木制隔板),每幢容量500万斤。1957年至1969年,储粮仓房修多建少,发展缓慢。1970年掀起大力推广“土园仓”的热潮。2月份地区粮食局组织全区26名职工代表赴江西参观学习建筑“土园仓”的先进经验,接着在各县试点,随后推广。1970年底,全区建造“土园仓”288个,容2 410万斤,再建104个,容量683万斤,还帮助生产队建造140多个。在推广过程中,学创结合,不断改进。宿县采用草泥编盖,麻刀石灰粉顶,矾水刷面的办法建造“土园仓”,灵璧县根据其盛产槐树的特点,采用杂木作仓架,苇子草顶,麦草散面建造“土园仓”。1972年继续建造,原则是:哪缺哪建,不缺不建。并采用定点、定任务、定仓型、定时间、定质量、定费用的“六定”管理形式,全体主结构仍然是“一把草、一把泥”,结合采用土踩墙,每栋仓容大部在10~20万斤。费用控制在每栋40—50元。1976年“土园仓”建设已趋低潮,建仓重点放到了实际入库量大和严重缺仓的站库。“土园仓”的建设是储粮仓房的一次改革,它有不用三材、造价低、易推广的优点,解决了储粮缺仓的临时困难。但因其不适长期储粮,不便粮食进出,易遭鼠害而逐渐报废或改作器材保管室。
1979年后,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粮食连年丰收。为不使农民“卖粮难”而大量建造基建仓,合理仓和改建老仓房。1980年就建库总容量15 800万斤,计69个点,其中新建13 800万斤,改建2 000万斤。1982年竣工仓房21 100万斤,点74。1983年3月,宿县地区粮油中转储备库交付使用。工程总投资445.6万元,占地175亩。主体工程有秦皇岛式拱形房式仓11幢,容量7900万斤,钢板油罐五个,容量2 400吨;铁路专用线1.54公里。宿县地区粮食局直属库随之搬迁改名。
二、粮仓机械
解放前宿县地区粮仓机械空白,粮油检计用木杆秤,搬运是人扛,整晒靠天气。1949年始用磅秤称重,1953年台秤开始使用。称重机械首先进入粮食系统。1958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中,粮食系统大办工业,“土法上马,以土为主,土洋结合”自制粮油机械,除加工机械外,皮带输送机(动力为柴油机)等运输机械亦制造使用,粮仓机械化迈进一步。60年代粮仓机械多靠省粮食厅分配。1976年8月,各县创造条件,由小到大逐步创建了小型粮机厂,各厂因陋就简,自行设计制造粮仓机械。宿县苻离粮站制成粮食罐仓机、风运机;泗县城关粮站成功制成振动筛;怀远县(已划出)成功制造槽式输运机、升降机、联合清粮机、振动筛。至此宿县地区称重、清理、运输装卸机械基本普及。不包括称重机械。1977年9月,已有粮仓机械49台,其中自制13台,年底己制成74台。各县粮机厂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仿制、自制机械质量不高且大都笨重不配套,因此先后撤销。
由于基层单位供电不正常,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加之粮食部门没有自己的装卸工,搬运作业按交通部制定的力费标准按件计酬,使用粮仓机械仍要按原标准付酬给搬运工人,还要增加动力费用,因此企业缺乏使用粮仓机械的积极性,粮仓机械的使用率较低,大多闲置停用。
三、科学保粮技术
1949年至1985年,宿县地区粮食系统保管技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两大段落: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5年,这一时期粮食保管技术发展迟缓,保管方法较为落后,大都为常规储藏,即利用自然因子(粮质、气候等)保管粮食。小麦阳光曝晒,高温入仓密闭,这种方法来自群众的传统经验,50年代就普遍使用,70年代后为其他方法所代替。准备入粮的仓房地坪上事先铺设麦糠稻糠或秫秸(高梁秸)上覆大席作铺垫物,然后小麦阳光曝晒,有虫小麦还要风扬、过筛除虫去杂。曝晒小麦薄摊勤翻,至15时左右立即堆积(夏季阳光充足时,粮温可达50—60℃),趁热入仓,然后用麦糠或异种粮(如包装黄豆)封顶密闭储藏。
利用每年冬季本地区气温在0℃以下有冻天的气候条件,对房式或基建类储粮仓房,开门启窗通风,辅之以通风洞和通气竹笼。散装粮结合粮面扒沟挖圹,促进气流交换。
这一时期粮检查工具主要是铁杆长柄粮温计。采用“五点三层”(包装粮定层定包)的布点方式,执行“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风雨雪后及时查、危险粮天天查”的查粮制度。粮时水份检查,一般是定取样用水份测定器测定。取样点设置类似于粮温检查,同时结合粮情在底层和仓房四周进行取样。
第二阶段是1976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储粮技术向科学化迈进一步。70年代中期,“科学保粮形成热潮。1977年元月,在砀山县召开全区粮油仓储技术革新会议,接着在宿县永安、桃园粮站进行缺氧保管,苻离粮站进行电子仪表测温、测水试点。同年5月在五河举办测温测水电子仪表训练班,培训全区防化人员27人,8月又一次召开会议,总结技术革新经验,推广科学保粮技术。9月底,全区有测温仪表137块,分布116点。凸总数28%;有测水仪表156块,分布143点,占总数33%;宿县、萧县、泗县、砀山、五河五县16个点,1 170万斤粮食实现了缺氧保管,储粮技术中占主导地位散装粮机械通风也时有应用但常规储粮技术仍有一定市场,总体是建国来各种储粮技术的综合利用。
四、储粮害虫防治及“四无”粮仓
(一)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是指在储粮期间,为害粮食及其加工产品的昆虫及螨类。目前我国发现并定名的113种。宿县地区主要有:玉米象、绿豆象、谷蠹、麦蛾、粉螨、书虱等,其中玉米象,拟谷盗、麦蛾为害最严重。随科学的进步及储粮条件的改善,储粮害虫的防治由“防重于治”发展到“综合治理”。
解放初期,害虫防治方法以清洁卫生防治为主,辅之以物理机械防治。粮食入库前,仓内墙角、四壁、仓顶、梁柱和一切用具彻底清理,仓内用浓石灰水全面粉刷。垫底糠草曝晒消毒,并结合粮食更换翻晒更新,虫粮采取风扬、过筛、蒸馏、曝晒等方法除虫。1953年开始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但要遵循“清洁卫生是主要的,物理机械是重要的,化学药剂是最后的”防治方针。这一时期防治害虫的物理机械方法是:甲虫类秋季风扬过筛除虫,冬季虫粮取出冷冻杀虫,用竹枝扫地打并扫动粮面除虫蛾类等。最早使用的化学药剂是“六六六”粉剂。50年代初,基层保粮人员曾用其直接喷洒粮面杀虫,因粮食污染严重而被禁用。又改进施药方法重新使用。仓房四周用“六六六”粉撤布防虫线,减少害虫传播,仓内用可湿性“六六六”粉兑水喷洒消毒;虫粮上覆麻袋片或草袋后直接用药除治。1954年开始使用氯化苦熏蒸杀虫,后又改用磷化铝。当时熏蒸较为慎重,县级熏蒸要地区派技术员现场指导。防毒面具多为苏式,仓房门窗报纸糊封。70年代后,除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等防治方法外,开始结合“双低”、“缺氧”等保管方法防治虫害。1973年,萧县杨楼粮站总结出:“早春防出,初冬防入、夏秋防感染”的防虫经验,并试验成功用纸探管熏蒸。这一时期熏蒸剂主要是磷化铝,有片剂、丸剂、粉剂之分。利用其自然潮解释放磷化氢气体杀死害虫。熏蒸时仓门用塑料薄膜或报纸密封,熏蒸时间一般治每年开春发现害虫活动之日起,并结合麦糠压顶、塑料膜压盖等保粮技术进行低药密封,防治虫害。
(二)“四无粮仓”活动
“四无粮仓”活动的开展始于50年代。1953年推广浙江余杭县仓前粮管所“无虫粮仓”经验,1954年推广广东省开平县粮站“无霉粮仓”经验。这两年主要从粮仓清洁卫生做起,各县基本上实现了“清洁仓”、“无虫无霉”标准未普遍达到。
1955年4月,全国第三次仓储工作会议后,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省、无事故)粮仓”活动,成为仓储工作的重点。萧县、砀山两县这项活动开展的最为突出,1956年,萧县赵庄粮站杜文昌和砀山邵陈楼粮站的王秀臣出席了全国粮食系统第一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1959年,安徽省粮食厅提出开展“七无”粮仓活动,添加了“无变色、无异味、无病疫”三项内容,由于当时缺乏检验粮食病毒的仪器设备,实则仍为“四无”粮仓。1957年萧县为全区第一个实现“四无粮仓”县。60年代“四无粮仓”活动处高潮状态。1962年底,全区实现“四无粮仓”96241万斤,占总仓容的62%。十年动乱期间,“四无粮仓”活动的开展时学时松,虽然省粮食厅对“四无”标准放宽(整个站库偶尔发现1—7头活虫仍算无虫,每公斤粮食内螨类不超过30头也算无虫),但“四无”粮仓与总仓容的比率仍为下降。1973年,全区粮油大普查结果,“四无粮仓”仅占总仓容的42%。1976年,萧县、砀山实现“四无”县;1977年,灵璧、宿县实现“四无”县;全区258个站库实现了“四无”站,占总站数的83.5%。为提高“四无粮仓”质量,促进“四无粮仓”工作的开展,1980年4月,宿县地区进行了仓储检查评比,萧县、砀山两县分别被评为第一、二名。1983年,储粮仓房大都安装了“闸板门”、“四防门”,结合上挂防雀网,下插防鼠板,加强“四防”,“四无粮仓”活动向前稳定发展。
五、粮油检验
解放初期,检验仪器尚未普遍购置,粮油检验主要为观察监定有眼鼻辨别、手耳鉴别、牙齿辨别等,根据粮食、油料的色泽、色味、杂质、饱满程度、干湿等评定粮油等级,1951年宿县粮食支公司成立后,购置了油蒸式水份测定器。1954年地区粮食局化验室以遂道式水份测定器取代了油蒸式水份测定器。1956年前后,各县粮食局化验室成立,但主要使用油蒸式水份测定器测水,各站库设专职防化员负责粮油检验工作。地区及各县化验室负责调拨检验及基层防化员培训。粮油收购由基层防化员采用感宫检验和仪器较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验。检验项目有:水份、杂质、不完善粒三项。1956年,华东区粮食公司分配给宿县地区两台恒温箱和数架百分之一天平,但因缺少电源没有使用,直至60年代后期才使用恒温设备测定粮食水份。70年代。检验仪器添置较少,检验技术发展缓慢。
1979年,地区及各县粮油库、站开始购置容重器、分样器电动粉碎机、电动筛等检验仪器,粮油检验走向标准化和通风化。使用的非标准检验手段必须同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较对,测定粮食水份以电烘箱15℃恒重法为标准;测定油料含量以索式抽提法为标准;测定小麦容重以“61—71”型容重器为标准。1984年,地区粮油中心化验室筹建,逐渐添置了比色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精密化学检验仪器。
六、储备粮
(一)“506”和“甲字粮”
“甲字粮”和“506”粮是无荒不动,无战不用的国家储备粮。动用权“甲字粮”归国务院,“506”粮属中央军委,地方只有储存的权利及义务。对储备粮的管理,根据上级精神,“甲字粮”、“506”粮与商品粮严格分开,专取“三专”(专人管理专帐记载、专仓储存),“四无”、“四落实(落实品种、数量、质量、地点)的管理方式。1966年,在五河、怀远、濉溪、固镇等开始保管“甲字粮”,储藏品种全力小麦。在储藏过程中,根据储备粮小麦五年一换的规定,结合改点对储备粮不断进行推陈出新。1983年,地区粮油中转储备库验收使用后,经省粮食厅批准,全区大部分储备粮都改点集中储存在地区粮油中转储备库。
(二)国代民储及民代国储
1.国代民储
国代民储有两种形式:代社队储藏集体储备粮和代社队及个人短期储存周转粮。集体储备粮,是生产队为备战备荒、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根据年景收成及社员口粮水平,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之后,从多余的粮食中提留的储备粮。宿县地区代社队保管集体储备粮始于1964年。以前由生产队及大队自行保管,后因储粮量的增大和农村储粮条件限制,1964年委托粮食部门国代民储。1965年走上正轨。所储粮食符合安全保管质量标准,存什么,取什么,100斤粮食储存一年以内收保管费两角,扣损耗两斤;两年一上收保管费一角,扣损耗一斤。亦可先按统购价付款提取时按统购价买回。1979年,为社队保管集体储备粮达高峰。1980年后,农村普遍丰收,粮食入库量大,仓容不足,不再提倡代社队保管储备粮。1981年动员社队将储备粮抵交征购或按超购价卖给国家作商品粮。周转粮,是指为了便于生产队及农民生产或生活上的调剂,将生产的粮食或口粮暂时出售给国家,而在一定时间内又要买回的粮食。代社队保管周转粮业务1964年全面开展,周转粮存取时间,数量不限,不收保管费,不计损耗,但必须符合国家粮食标准。粮站验质过磅,按统购价付款,发给“调剂粮证”,取粮时按统购价买回。代储周转粮单独记帐,不作国家库存。70年代末,代储业务达高峰。1981年起,周转粮每年万斤收保管费50元,扣损耗20斤,一足一年,按月计算。并规定代储时间不超一年。过期转为国家库存。
2.民代国储
民代国储是80年代的新生事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出现不少粮食超万斤户。为解决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难的困难,开展了民代国储业务。委托一次卖粮超万斤的大户代为保管或租借民房暂时储粮。待国家粮食周转仓容充足时,再转为国家保管。1985年“民代国储”因出现不少问题(粮食发热霉变、虫害严重)而停止。
七、油脂保管
解放初期,本区油脂生产为私人作坊小磨加工为主,产量较小,储存多为铁桶,木桶之类。60年代油脂生产车间及小型油厂出现,钢板油罐贮油随之应用,但数量少,容量小。60年代全区只有钢板油罐两个,总容量20吨。70年代各县属油厂相继建成投产,厂内大都建置油罐储油。全区有钢板油罐28个,总容量321吨。在萧县、砀山各建环氧树油罐一个,容量分别为15吨、20吨,多为露天放置,四周植树蔽日常规储藏。随油脂生产量的提高和调运量的增大,80年代油罐建设飞速发展,1985年全区有油罐90个,总容量1 2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