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中学教育
一、解放前的中学教育
宿县地区较早开办中学的是泗县和宿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宿县改正谊高等小学堂为正谊中学堂,泗县改夏邱书院为中学堂。民国以后,我区开办的中学日渐增多。1921年至1931年的10年间,宿县先后开办了私立含光初级中学、启秀女子初级中学、建华初级中学、毓秀初级中学和县立初级中学等五所初中。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宿县县政府一度流亡至阜阳南村岗沈家寨后,于1941年开办了宿县县中。翌年,该校迁至蒙城县西马集。沦陷区汪伪政权开办的有宿县县立初级中学、县立苻离初级中学。私立初中先后复课和创办的有秋晨初级中学、篁溪男子初级中学、启秀女子初级中学、濉溪初级中学、夹沟初级中学、崇孟小学附设初中班等共8所。游击区抗日政权于1942年创办萧宿铜县中。1945年创办宿西中学。抗战胜利后,原宿县县立中学从蒙城西马集迁回宿县,甄审接收了伪县中和伪苻中。国立九中复原回皖后,分设3个高中。设在皖北宿县的为安徽省立宿县中学,启秀女中,毓秀女中复校,秋晨女中、篁溪男中合并为崇真初中,夹沟初中迁至宿城,易名心建初中,私立正平初中、青云初中相继诞生。萧宿铜县中、宿西中学于1946年先后停办。1948年秋,宿县有完全中学一所,初中7所,共40多个班,2 300多名学生。砀山县中学的设立始于1930年,由中共砀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蒋嘉宾奉中共徐海蚌特委指示,邀约热心教育的进步人士刘隐斋、陈伯课等在北土山利用歇马厅、天齐庙为校舍创办该县第一所中学——苏鲁豫边疆中学。是年11月,该校即被查封。嗣后,薛尼轩、杨辔如在征得砀山县县政府的同意后,将该校全部校具搬进城内积谷仓,改为砀山私立养正初级中学。1931年,学校又迁至砀山南门老当典。1940年秋,董若梁、许树易于城东北李楼开办了一个初中补习班,然后在此基础上改建为砀山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8月,李楼初中补习班迁韩庄后即改称为县中。1945年,该校又迁至砀山城东三里处的毛李庄。1942年秋,蒋鸿钧在马良集东孙寨开办了砀山县立中学西北分校,该校于1944年秋迁至城东北李楼,改称为砀山县立初级中学第三分校。同年冬,合并于解放区丰县侯庄湖西中学,后又合并于砀山县立初级中学。1940年秋,郑筱庭、许士元在城东夏桥办“初中补习班”,1941年该校迁至城南湖屯,改称砀山县初级中学城南分校。1940年秋,蒋嘉宾在城西赵庄创办了乡道中学。1942年该校迁到张集,改称砀虞公立初级中学。抗战时期,砀城沦陷后,由德国神甫出面办类思教会学校。1943年,该校改称晨光中学。并于1945年开始招收高中班,初高中男女部共发展到18个班,有学生约800人。萧县的中学教育始于1923年,萧城人彭鹤亭在县城东隅马道租赁房舍,创办私立龙城中学,聘请教师3人,招收学生30余人,仅办一年。同年,县立初级师范添设“中学部”,不久亦停招。1930年该校复招中学生。1938年,萧城沦陷,中学再次停办。抗日战争中,王可风、刘永之于1942年在海孜一所私塾的基础上创办正风中学。次年春,校址迁至桃山,更名瞻凤中学,并扩大规模,设初中、高中和职业班。这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政权最早在萧县创办的中学。1944年,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长杨兴瑞主持在杭子开办萧县中学,共收4个班,学生200多人,教师10余人,县长许西连任校长。1945年,该校与永城中学合并,在张庄寨创办建设中学,专员彭笑千任校长。学校设中学部、师范部和建设部,有学生560人,共分10个班,其后又发展到22个班,学生近千名,教职员工70余名。1946年,内战爆发后学校停办。1943年,国民党县长刘瑞歧在张庄寨开办一所萧县初级中学,招收学生6班236人,聘教员15名。1944年9月,因其败退陇海路北,学校先后迁至张集、郝集。1946年春迁往黄口,与由涡北刘集迁来的私立彭城中学合校上课,1947年3月再迁至萧城上堂子(今萧城中学处)。8月,郝集人刘子遇在郝集创办私立徐西中学,开设两个班,学生102人,教职工27人,李少白任校长。至1947年,萧县国民党控制区内共有3所中学,计14个班660名学生,教职员45人。1948年底,淮海战役开始,学校全部停办。建国前,灵璧县有6所初级中学,其中私立一所。1939年伪灵璧县政府在固镇东大营(现固镇一中)设初级中学一所,开办时只有初一一个班,学生35人,伪固镇区长徐荫堂任校长,1942年发展到3个班,学生百余人。同年,灵璧县政府在县城南关火神庙办初级中学一所。开始仅一个初一班,1944年春迁至正学书院处,发展到3个班,学生近百人。这两所学校均在日本投降后停办。1943年春,国民党灵璧县县长高民委派督学陈子衡在王集东北筹建灵璧初级中学。7月,招收两班学生,百人左右。该校常因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迁移,亦称“流动中学”。1946年春,国民党灵璧县政府在固镇创建灵璧县立初级中学,始办4个班,还在灵璧县城设有分校部,三个年级两个班。县中学生最多时达14个班500多人。1947年6月,灵璧人王奎璧、王仁凤等在新马桥创办私立正明中学,7月招收学生200多人,分4个班,后国民党县政府不予批准承认。11月6日,铁路警方以该校是以共产党的名义创办而放火焚烧校舍,延至年底被迫停办。民国时期,泗县国民党县政府于1929年8月开办县立初级中学。该校是清末泗州日新中学堂停办17年后恢复起来的第一所中学,校址在原日新中学堂旧址夏邱书院处。初设一个班,69名学生,教职工7人。1937年,发展到5个班,学生250多人。泗县沦陷后,该校停办,1947年8月,在原址恢复建制,1948年8月,泗县解放前夕再次停办。1939年春,为了解决战时沦陷区外流学生就学问题,在泗具东南黄庄(今属盱眙县)开办了安徽省立第五临时中学,学生来自泗县、五河、盱眙、灵璧、嘉山等县,共310多人,设7个班。其中初中4个班。高中3个班。校长张节庵,教导主任张治果。1940年,该校迁往霍山。安徽省立泗县中学,设立于1947年8月,校址在北关城隍庙,高、初中各一班,学生百余名。是年10月,该校迁往凤阳县临淮关。泗县伪政府于1943年9月,以清代贡生张启仁家的当典为校址办县立初级中学,初设一年级两个班,学生80多人,1944年发展到4个班,学生200多人。日本投降后,该校解体。在解放区内,由中共领导下办了两个中学,即淮北中学和雪枫中学。淮北中学是1941年9月淮北行署在原属泗县的半城西北阳景庄创办的,该校以培养干部为目的,既有普通中学班,又有行政、财政、师范和教师进修班,是综合性的抗日学校。1945年秋,该校迁入泗城,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分配工作,余下30名普通班学生,因其年龄尚小,不宜工作,遂并入淮北师范学校,淮北中学即告结束。雪枫中学是以1948年5月中共江淮二分区主办的江淮干训总队为起点,递经江淮干校、江淮中学、雪枫公学等历史过程演变来的,11月上旬,定名为初级中学。学校原址在泗宿县蔡破圩子村(今属江苏宿迁管辖),共有学生1 000多人,分高师、普师、简师等班、部,1949年3月迁入泗城,6月宣布停办。
二、解放后的中学教育
解放初期,皖北行署根据党的“维持原有学校,逐步做可能的与必要的改革”的方针,对宿县地区原有中学进行接管、整顿,把宿县的安徽省立宿县中学、宿县县立初级中学和私立正平、青云、心建、毓秀初中及苻离简师合并为皖北宿县联合中学(完全中学),支持崇真、启秀初中复课。同时,新办了夹沟初中。该县当时有完中一所,初中3所。高中在校学生250人,初中在校学生1636人。砀山县解放后,仅存赵庙初中,由县政府拨粮6 000斤予以支持,在教师邵则峰主持下,复课开学。1949年2月豫皖苏三分区委派刘雪溪来砀筹办砀山中学,招收一、二年级学生共5个班,把赵庙初中并入该校,校址设在城隍庙处。同时,私立晨光中学、养正中学亦于1949年春复课。3所学校在校学生有843人,教职工47人。萧县接收了原萧县初级中学,合并了私立徐西中学、彭城中学,筹建了萧县中学,校本部设在梅村,由校长黄维华负责,开设8个班;二部设在城西北上堂子,开设6个班,由副校长郑趣白负责。灵璧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8月筹建灵璧中学,利用原正学书院的数十间老房,委派王奎璧、王仁凤、程心谦等着手进行筹建工作,9月开始招收学生120人,设两个班,教职工25人。1949年9月,泗县人民政府委派蒋伯明为副校长,着手将泗城解放时停办的原泗县县立初级中学恢复起来,更名为泗县中学,招收一班55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要求文化翻身的心愿,我区各县又于1950年至1952年间,接收、改造、创办了一批中学。宿县将夹沟初中两个班和苻离站小的一个初中班合并迁入原苻离简师校址,命名为宿县初级中学。1951年,将皖北宿具联合中学改名为皖北宿县中学。接收从江苏铜山划来的褚兰初中。1952年,在大店开办了宿县第二初级中学,在湖沟开办了宿县第三初级中学,在时村开办了宿县第四初级中学,并将苻离初中命名为宿县第一初级中学,将褚兰中学命名为宿县第五初级中学。在宿城,把皖北宿县中学改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崇真中学改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二中学,启秀小学改为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是年,宿县有完全中学一所,学生252人,初中7所,学生3 541人。1950年春,砀山县人民政府将设在东关外的私立养正中学合并于砀山中学,称为砀中东部。1951年4月,将教会学校私立晨光中学改为公办,并入砀中,称砀中南部。1952年春,又改为砀山二中,砀山中学改称砀山一中。1952年,萧县又增设了黄口、王寨两所初中,计10个班,学生526人。同年8月,灵璧在渔沟增设一所中学,校名为灵璧中学渔沟分校。至此灵璧已有初中两所(灵中、固中),一个分校(渔沟),共24个班,1 215名学生,75名教职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根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工作方针,在办好现有中学的同时,泗县于1956年暑期又创办了泗县大庄中学,初设3个班,招生183人。翌年,又创办了泗县长沟初级中学,两个班,学生121人。1956年,灵璧渔沟分校脱离灵中,更名为渔沟初级中学。宿县在控制全县中学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学校规模。1957年,初中在校学生5764人,较1952年增长63%。高中在校学生860人,比1952年增长两倍多。1956年,萧县新办任楼初级中学,后改址永固,更名为永固初级中学。1956年,将萧县中学二部改为萧县龙城初级中学,1956年8月,经宿县行署批准,砀山一中开始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由初级中学变成了完全中学,并新办了朱小楼初级中学。至人;初中由1949年的17所增至19所,在校学生由3 830人增至13 613人。1958年,全区教育事业出现了盲目冒进的偏向,宿县新办了蕲县、任桥、曹村、路疃4所初中,苻离、时村两校发展为完全中学。1959年又办了解集、永安、夹沟、灰古、西寺坡5所初中。至此,宿县有高中3所,初中16所。砀山县办了良集、唐寨、程庄、陈寨、黄集5所初中,砀山全具普通中学由原来的3所增至8所,学生由2 170人增至4 048人,中学教职工增加到222人。萧县1958年新设郝集和赵庄两所初中;1959年又增设新庄、酒店、张庄寨、马井、皇藏和穆集6所初级中学。1960年再设大屯初级中学,是年萧县中学已发展到14所,在校学生达7190人。1959年,灵璧县创办的初级中学有浍沟、高楼、尤集、晏路4所。泗县1958年将泗县中学扩建为完全中学。同时,增建刘圩、草沟两所初级中学;1959年在泗城东关外增建泗县初级中学,后改为泗县第二中学;1960年在泗县黄圩建初级中学(只办一学期,即并入大庄中学);1962年,将原设在泗城东南小朱圩的泗县初级农校改为普通中学,更名泗县墩集初级中学。这时泗县已有普通中学7所,其中完全中学一所,初中6所;高中9班,初中59班,在校学生3003人,其中高中406人,初中2597人,教职工340人。1961年,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及时对中学进行调整,宿县时村中学高中部停招,萧县先后撤并了穆集初级中学,将城东龙山子原初级中学改为萧城第二初级中学。1961年秋,砀山新办了张新庄、陇海、黄河3所初级中学;1962年,砀山二中迁东关外师范学校旧址上课,不久,合并到砀山中学,称砀山初中部。又在砀山二中城内旧址新办一所砀山初级中学。灵璧县于1960年8月,将当年筹办的冯庙、杨疃、九顶、王集、尹集、沱河6所初级中学全部解散。1963年,宿县地区还有完全中学10所,在校学生3602人;初中64所,在校学生18700人;教职工总数达2412人。经过调整和加强管理,使中学教育事业很快步入正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师生外出串连,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被迫停课。1968年至1969年,我区各县城镇中学下迁农村办学,致使学校资产造成极大损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我区的中学教育又一度出现盲目发展的状况。据1980年统计:全区有高初中681所,在校学生数达212 599人。宿县地区行署鉴于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师资、设备等基本办学条件跟不上,教学质量下降的状况,从1980年开始对全区中学教育进行整顿、压缩。1987年底,全区计有初中458所,在校学生208 000人;高中41所,在校学生21 000人。
宿县地区较早开办中学的是泗县和宿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宿县改正谊高等小学堂为正谊中学堂,泗县改夏邱书院为中学堂。民国以后,我区开办的中学日渐增多。1921年至1931年的10年间,宿县先后开办了私立含光初级中学、启秀女子初级中学、建华初级中学、毓秀初级中学和县立初级中学等五所初中。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宿县县政府一度流亡至阜阳南村岗沈家寨后,于1941年开办了宿县县中。翌年,该校迁至蒙城县西马集。沦陷区汪伪政权开办的有宿县县立初级中学、县立苻离初级中学。私立初中先后复课和创办的有秋晨初级中学、篁溪男子初级中学、启秀女子初级中学、濉溪初级中学、夹沟初级中学、崇孟小学附设初中班等共8所。游击区抗日政权于1942年创办萧宿铜县中。1945年创办宿西中学。抗战胜利后,原宿县县立中学从蒙城西马集迁回宿县,甄审接收了伪县中和伪苻中。国立九中复原回皖后,分设3个高中。设在皖北宿县的为安徽省立宿县中学,启秀女中,毓秀女中复校,秋晨女中、篁溪男中合并为崇真初中,夹沟初中迁至宿城,易名心建初中,私立正平初中、青云初中相继诞生。萧宿铜县中、宿西中学于1946年先后停办。1948年秋,宿县有完全中学一所,初中7所,共40多个班,2 300多名学生。砀山县中学的设立始于1930年,由中共砀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蒋嘉宾奉中共徐海蚌特委指示,邀约热心教育的进步人士刘隐斋、陈伯课等在北土山利用歇马厅、天齐庙为校舍创办该县第一所中学——苏鲁豫边疆中学。是年11月,该校即被查封。嗣后,薛尼轩、杨辔如在征得砀山县县政府的同意后,将该校全部校具搬进城内积谷仓,改为砀山私立养正初级中学。1931年,学校又迁至砀山南门老当典。1940年秋,董若梁、许树易于城东北李楼开办了一个初中补习班,然后在此基础上改建为砀山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8月,李楼初中补习班迁韩庄后即改称为县中。1945年,该校又迁至砀山城东三里处的毛李庄。1942年秋,蒋鸿钧在马良集东孙寨开办了砀山县立中学西北分校,该校于1944年秋迁至城东北李楼,改称为砀山县立初级中学第三分校。同年冬,合并于解放区丰县侯庄湖西中学,后又合并于砀山县立初级中学。1940年秋,郑筱庭、许士元在城东夏桥办“初中补习班”,1941年该校迁至城南湖屯,改称砀山县初级中学城南分校。1940年秋,蒋嘉宾在城西赵庄创办了乡道中学。1942年该校迁到张集,改称砀虞公立初级中学。抗战时期,砀城沦陷后,由德国神甫出面办类思教会学校。1943年,该校改称晨光中学。并于1945年开始招收高中班,初高中男女部共发展到18个班,有学生约800人。萧县的中学教育始于1923年,萧城人彭鹤亭在县城东隅马道租赁房舍,创办私立龙城中学,聘请教师3人,招收学生30余人,仅办一年。同年,县立初级师范添设“中学部”,不久亦停招。1930年该校复招中学生。1938年,萧城沦陷,中学再次停办。抗日战争中,王可风、刘永之于1942年在海孜一所私塾的基础上创办正风中学。次年春,校址迁至桃山,更名瞻凤中学,并扩大规模,设初中、高中和职业班。这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政权最早在萧县创办的中学。1944年,萧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长杨兴瑞主持在杭子开办萧县中学,共收4个班,学生200多人,教师10余人,县长许西连任校长。1945年,该校与永城中学合并,在张庄寨创办建设中学,专员彭笑千任校长。学校设中学部、师范部和建设部,有学生560人,共分10个班,其后又发展到22个班,学生近千名,教职员工70余名。1946年,内战爆发后学校停办。1943年,国民党县长刘瑞歧在张庄寨开办一所萧县初级中学,招收学生6班236人,聘教员15名。1944年9月,因其败退陇海路北,学校先后迁至张集、郝集。1946年春迁往黄口,与由涡北刘集迁来的私立彭城中学合校上课,1947年3月再迁至萧城上堂子(今萧城中学处)。8月,郝集人刘子遇在郝集创办私立徐西中学,开设两个班,学生102人,教职工27人,李少白任校长。至1947年,萧县国民党控制区内共有3所中学,计14个班660名学生,教职员45人。1948年底,淮海战役开始,学校全部停办。建国前,灵璧县有6所初级中学,其中私立一所。1939年伪灵璧县政府在固镇东大营(现固镇一中)设初级中学一所,开办时只有初一一个班,学生35人,伪固镇区长徐荫堂任校长,1942年发展到3个班,学生百余人。同年,灵璧县政府在县城南关火神庙办初级中学一所。开始仅一个初一班,1944年春迁至正学书院处,发展到3个班,学生近百人。这两所学校均在日本投降后停办。1943年春,国民党灵璧县县长高民委派督学陈子衡在王集东北筹建灵璧初级中学。7月,招收两班学生,百人左右。该校常因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迁移,亦称“流动中学”。1946年春,国民党灵璧县政府在固镇创建灵璧县立初级中学,始办4个班,还在灵璧县城设有分校部,三个年级两个班。县中学生最多时达14个班500多人。1947年6月,灵璧人王奎璧、王仁凤等在新马桥创办私立正明中学,7月招收学生200多人,分4个班,后国民党县政府不予批准承认。11月6日,铁路警方以该校是以共产党的名义创办而放火焚烧校舍,延至年底被迫停办。民国时期,泗县国民党县政府于1929年8月开办县立初级中学。该校是清末泗州日新中学堂停办17年后恢复起来的第一所中学,校址在原日新中学堂旧址夏邱书院处。初设一个班,69名学生,教职工7人。1937年,发展到5个班,学生250多人。泗县沦陷后,该校停办,1947年8月,在原址恢复建制,1948年8月,泗县解放前夕再次停办。1939年春,为了解决战时沦陷区外流学生就学问题,在泗具东南黄庄(今属盱眙县)开办了安徽省立第五临时中学,学生来自泗县、五河、盱眙、灵璧、嘉山等县,共310多人,设7个班。其中初中4个班。高中3个班。校长张节庵,教导主任张治果。1940年,该校迁往霍山。安徽省立泗县中学,设立于1947年8月,校址在北关城隍庙,高、初中各一班,学生百余名。是年10月,该校迁往凤阳县临淮关。泗县伪政府于1943年9月,以清代贡生张启仁家的当典为校址办县立初级中学,初设一年级两个班,学生80多人,1944年发展到4个班,学生200多人。日本投降后,该校解体。在解放区内,由中共领导下办了两个中学,即淮北中学和雪枫中学。淮北中学是1941年9月淮北行署在原属泗县的半城西北阳景庄创办的,该校以培养干部为目的,既有普通中学班,又有行政、财政、师范和教师进修班,是综合性的抗日学校。1945年秋,该校迁入泗城,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分配工作,余下30名普通班学生,因其年龄尚小,不宜工作,遂并入淮北师范学校,淮北中学即告结束。雪枫中学是以1948年5月中共江淮二分区主办的江淮干训总队为起点,递经江淮干校、江淮中学、雪枫公学等历史过程演变来的,11月上旬,定名为初级中学。学校原址在泗宿县蔡破圩子村(今属江苏宿迁管辖),共有学生1 000多人,分高师、普师、简师等班、部,1949年3月迁入泗城,6月宣布停办。
二、解放后的中学教育
解放初期,皖北行署根据党的“维持原有学校,逐步做可能的与必要的改革”的方针,对宿县地区原有中学进行接管、整顿,把宿县的安徽省立宿县中学、宿县县立初级中学和私立正平、青云、心建、毓秀初中及苻离简师合并为皖北宿县联合中学(完全中学),支持崇真、启秀初中复课。同时,新办了夹沟初中。该县当时有完中一所,初中3所。高中在校学生250人,初中在校学生1636人。砀山县解放后,仅存赵庙初中,由县政府拨粮6 000斤予以支持,在教师邵则峰主持下,复课开学。1949年2月豫皖苏三分区委派刘雪溪来砀筹办砀山中学,招收一、二年级学生共5个班,把赵庙初中并入该校,校址设在城隍庙处。同时,私立晨光中学、养正中学亦于1949年春复课。3所学校在校学生有843人,教职工47人。萧县接收了原萧县初级中学,合并了私立徐西中学、彭城中学,筹建了萧县中学,校本部设在梅村,由校长黄维华负责,开设8个班;二部设在城西北上堂子,开设6个班,由副校长郑趣白负责。灵璧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8月筹建灵璧中学,利用原正学书院的数十间老房,委派王奎璧、王仁凤、程心谦等着手进行筹建工作,9月开始招收学生120人,设两个班,教职工25人。1949年9月,泗县人民政府委派蒋伯明为副校长,着手将泗城解放时停办的原泗县县立初级中学恢复起来,更名为泗县中学,招收一班55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要求文化翻身的心愿,我区各县又于1950年至1952年间,接收、改造、创办了一批中学。宿县将夹沟初中两个班和苻离站小的一个初中班合并迁入原苻离简师校址,命名为宿县初级中学。1951年,将皖北宿具联合中学改名为皖北宿县中学。接收从江苏铜山划来的褚兰初中。1952年,在大店开办了宿县第二初级中学,在湖沟开办了宿县第三初级中学,在时村开办了宿县第四初级中学,并将苻离初中命名为宿县第一初级中学,将褚兰中学命名为宿县第五初级中学。在宿城,把皖北宿县中学改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崇真中学改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二中学,启秀小学改为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是年,宿县有完全中学一所,学生252人,初中7所,学生3 541人。1950年春,砀山县人民政府将设在东关外的私立养正中学合并于砀山中学,称为砀中东部。1951年4月,将教会学校私立晨光中学改为公办,并入砀中,称砀中南部。1952年春,又改为砀山二中,砀山中学改称砀山一中。1952年,萧县又增设了黄口、王寨两所初中,计10个班,学生526人。同年8月,灵璧在渔沟增设一所中学,校名为灵璧中学渔沟分校。至此灵璧已有初中两所(灵中、固中),一个分校(渔沟),共24个班,1 215名学生,75名教职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根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工作方针,在办好现有中学的同时,泗县于1956年暑期又创办了泗县大庄中学,初设3个班,招生183人。翌年,又创办了泗县长沟初级中学,两个班,学生121人。1956年,灵璧渔沟分校脱离灵中,更名为渔沟初级中学。宿县在控制全县中学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学校规模。1957年,初中在校学生5764人,较1952年增长63%。高中在校学生860人,比1952年增长两倍多。1956年,萧县新办任楼初级中学,后改址永固,更名为永固初级中学。1956年,将萧县中学二部改为萧县龙城初级中学,1956年8月,经宿县行署批准,砀山一中开始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由初级中学变成了完全中学,并新办了朱小楼初级中学。至人;初中由1949年的17所增至19所,在校学生由3 830人增至13 613人。1958年,全区教育事业出现了盲目冒进的偏向,宿县新办了蕲县、任桥、曹村、路疃4所初中,苻离、时村两校发展为完全中学。1959年又办了解集、永安、夹沟、灰古、西寺坡5所初中。至此,宿县有高中3所,初中16所。砀山县办了良集、唐寨、程庄、陈寨、黄集5所初中,砀山全具普通中学由原来的3所增至8所,学生由2 170人增至4 048人,中学教职工增加到222人。萧县1958年新设郝集和赵庄两所初中;1959年又增设新庄、酒店、张庄寨、马井、皇藏和穆集6所初级中学。1960年再设大屯初级中学,是年萧县中学已发展到14所,在校学生达7190人。1959年,灵璧县创办的初级中学有浍沟、高楼、尤集、晏路4所。泗县1958年将泗县中学扩建为完全中学。同时,增建刘圩、草沟两所初级中学;1959年在泗城东关外增建泗县初级中学,后改为泗县第二中学;1960年在泗县黄圩建初级中学(只办一学期,即并入大庄中学);1962年,将原设在泗城东南小朱圩的泗县初级农校改为普通中学,更名泗县墩集初级中学。这时泗县已有普通中学7所,其中完全中学一所,初中6所;高中9班,初中59班,在校学生3003人,其中高中406人,初中2597人,教职工340人。1961年,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及时对中学进行调整,宿县时村中学高中部停招,萧县先后撤并了穆集初级中学,将城东龙山子原初级中学改为萧城第二初级中学。1961年秋,砀山新办了张新庄、陇海、黄河3所初级中学;1962年,砀山二中迁东关外师范学校旧址上课,不久,合并到砀山中学,称砀山初中部。又在砀山二中城内旧址新办一所砀山初级中学。灵璧县于1960年8月,将当年筹办的冯庙、杨疃、九顶、王集、尹集、沱河6所初级中学全部解散。1963年,宿县地区还有完全中学10所,在校学生3602人;初中64所,在校学生18700人;教职工总数达2412人。经过调整和加强管理,使中学教育事业很快步入正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师生外出串连,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被迫停课。1968年至1969年,我区各县城镇中学下迁农村办学,致使学校资产造成极大损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我区的中学教育又一度出现盲目发展的状况。据1980年统计:全区有高初中681所,在校学生数达212 599人。宿县地区行署鉴于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师资、设备等基本办学条件跟不上,教学质量下降的状况,从1980年开始对全区中学教育进行整顿、压缩。1987年底,全区计有初中458所,在校学生208 000人;高中41所,在校学生21 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