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一、宿县地区梆剧团
宿县地区梆剧团,前身为砀山县人民剧团,1958年6月上升为蚌埠专区豫剧团,1959年2月上升为省梆剧团。当时,中共安徽省委为了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集中力量挖掘整理淮北梆子剧种,决定以蚌埠专区梆剧团大部分人员为基础,抽调阜阳地区梆剧团演员关仲翔、陈德华等人扩编为安徽省梆剧团。1962年与宿县专区梆剧团(原灵璧梆剧团)合并。1964年又充实了蚌埠专区艺术学校部分毕业生,遂改名为宿县地区梆剧团。
剧团成立后,先后挖掘整理了淮北梆子传统剧目30多个。创作剧目有《采桑女》《河神娶妻》、《红色三少女》、《大禹治水》、《罗成》等。其中《采桑女》、《红色三少女》曾赴京汇报演出。1964年创作现代戏《重要一课》,参加了华东地区戏曲调演,在上海连演70余场,受到观众好评。艺术骨干有陈仲、张福兰、朱宝强、张文花、赵德亮、朱琴等。张福兰曾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时,获得表演一等奖,参加拍摄影片《寇准背靴》,艺术上博采众长,唱腔圆润清晰,在皖、豫、苏地区颇受欢迎。
近年来,创作改编排演了《金星寨》、《楚宫恨》、《泪血撄花》等剧目,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
二、宿县地区泗州戏剧团
宿县地区泗州戏剧团,于1949年12月在嘉山县明光镇由李如道、张圣贤、许步俊等家班合并成立。1950年11月升为滁县专区泗州戏人民剧团,1952年被省定为泗州戏三大重点(宿县、滁县、蚌埠)剧团之一。1956年6月,与实验剧团合并,改为蚌埠泗州剧院二团,1961年7月,蚌埠专署分家后,改名为宿县专区泗州戏剧团,迁往宿县。经常演出的剧目有:传统戏《四平》、《八盘山》、《鲜花记》、《鱼兰记》、《四告》、《大书观》等;新编古装戏《樊梨花》、《杨八姐救兄》、《孟丽君》等;现代戏《李双双》、《拾棉花》、《卖甜瓜》等50余出。
1954年,剧团排演的现代戏《结婚之前》赴上海参加华东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何兰英获演员二等奖,王宝莲、张圣贤获演员三等奖。1956年,《闹菜园》、《女社长》两戏,参加省首届戏曲会演,周凤云获表演一等奖,王宝莲、陈明春获表演二等奖,刘乐三获音乐改革二等奖,张立本。张圣贤获表演三等奖。1957年4月,剧团带优秀传统剧目《三踡寒桥》、《四告》、《思盼》、《樊梨花下龙山》、《拾棉花》等,首次进京汇报演出,5月6日,《思盼》、《打干棒》在怀仁堂演出。全体演职员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8年,演员蒋荣花,乐队队员张立新、张克俊三人赴上海电影制片厂参加拍摄泗州戏《拾棉花》。1959年8—9月份,《拾棉花》剧组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演出团,公演于上海、北京、天津、济南、合肥等地。1960年3月,派演员任士凤参加省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同年又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慰问。1975年7月,《深山问苦》进京参加全国调演。1979年1月,《摔猪盆》参加省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张立新、王凤获音乐设计一等奖,荣爱坡、苏婉琴获表演二等奖,王晓东获导演二等奖,毛徐菲等获舞美设计三等奖;同年五月,再次进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演出三等奖。
三、灵塞县泗州戏剧团
灵璧县泗州戏剧团于1953年成立,当时叫灵璧县大众剧团,1956年渔沟区新渔剧团并入大众剧团,同时怀远县文工团部分演职员调入该团,从此改名为灵璧县泗州戏剧团。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除留18名青年演职员外,其余全部下放农村,剧团改名为灵璧县东风文工团、灵璧县文工团。1977年,学习河南鄢陵县剧团制作小舞台的经验,改革和研制了适应农村演出的小灯具和钢管活动舞台,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和奖励,中央电视台还专为该剧团录制了面向农村的专题新闻向全国播放,省报也刊登了该剧团面向农村演出的经验介绍。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现代戏《李二嫂改嫁》、《江姐》、《雷锋》、《六号门》、《白求恩》等30多出;传统剧目有:《贫女泪》、《秦香莲》、《十五贯》等;创作剧目《七月寒》、《年轻一代》、《园丁之歌》、《断桥》等剧目,省电台曾多次录音播放。业务骨干有徐捷、金士元、马素珍、赵继明、肖祖强、尹正雨等。
四、泗县泗州戏剧团
泗县泗州戏剧团,是1951年泗县文化馆将泗县籍的拉魂腔马友宝班、王玉芝班、张步荣班、田小泽班和一些单腿艺人组成的演唱小组,于1952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的,当时叫新兴剧团,由县文化馆管理。1954年泗县大众剧社部分业余骨干调入后,交县文教科管理,属集体性质。1966年与县瑶剧团合并为泗县文工团,1977年恢复为泗县泗州戏剧团。
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点兵》、《四平山》、《八盘山》、《大书观》、《鲜花记》、《鱼兰记》、《状元打更》、《北齐国》、《穆桂英下山》、《窦娥冤》、《妇女代表》、《两姐妹》、《小女婿》、《挑女婿》、《挡马》、《张羽煮海》、《啼笑姻缘》、《泪洒相思地》、《海云花》等。业务骨干有王玉芝、马友宝、韩贤俭、孟昭仪、马方元、朱广华、杨慧华、吴佳英、李明等。。
五、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
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是在1949年由张光、马庄、小白娥、张长等几个花鼓班组成的“宿县工农剧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7年宿县人民政府拨款资助,并命名为“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1969年12月该剧团被解散,1970年又恢复重建,仍名为“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四宝珠》、《王小赶脚》、《丝鸾带》、《江姐》、《回龙传》、《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南方烈火》、《三凤求凰》、《三打白骨精》、《沙家浜》、《逼上梁山》、《大泽风雪》、《卖鸡》、《新人骏马》、《彩云滩》、《降龙坡》等。《卖鸡》、《新人骏马》先后参加省调演、会演。主要业务骨干有:马敬君、孙胜云、李本怀、张兰坤、牛正印、王大贵,吴元启、李孔兰、何秀玲、李桂兰、周小品、吴月玲、吕金玲、沈艳秋、李菊英、张发臣等。
六、砀山县梆剧团
砀山县梆剧团,前身系芒砀剧社。1952年改为砀山县人民梆剧团。1958年6月,升为蚌埠专区豫剧团。留下部分演员又成立了新升豫剧团,1962年改名为砀山县梆剧团。1970年“文革”期间,改为砀山县梆剧团。主要演唱京剧和一些歌舞小节目。1979年,恢复为砀山县梆剧团。主要上演剧目有《孟姜女》、《水淹泗州》、《陈三两爬堂》、《穆桂英挂帅》、《长板坡》、《孙悟空大闹大宫》、《杨香武三盗九龙御杯》、《婚事新风》、《朝阳沟》、《洪湖赤卫队》、《村女情泪》等。1952年,《孟姜女》剧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张福兰(饰孟姜女)获演员一等奖,马桂侠(饰万喜良)获演员二等奖,岳素贞(饰老妈)、冯国渠(饰家院)获三等奖。主要业务骨干:吕伯英、朱昆云、马德义、祝大鹏、姜忠胜、刘广金、祝宗举、郭俊卿、曹素贞、秦小萍、刘存义、彭世民、邵则忍等。
七、砀山县四平调剧团
1958年秋,县文工团成立了四平调演出队。1961年成立了砀山县四平调剧团。“文革”期间,剧团被解散,演员下放农村。1979年,恢复四平调剧团。演出剧目有:《陈三两爬堂》、《访昆山》、《小借年》、《状元府》、《状元打更》、《沉香扇》、《画中人》、《小姑贤》、《茶瓶记》、《沙岗村》、《社长的女儿》、《重要一课》、《八一风暴》、《白求恩》等。主要演员有:李素芹、王秀英、张传兴、杜庆喜、韩翠英等。
八、萧县梆剧团
萧县梆剧团于1954年成立,前身是华山县联群剧团。1953年华山县被撤销,该团移交给砀山县梆剧团三团,1954年调给萧县,命名为“萧县梆剧团”。“文革”初期,剧团受到严重冲击,剧团停止演出。1968年剧团恢复活动。1970年剧团被砍,人员下放。1971年成立文工团,后又恢复萧县梆剧团。演出主要剧目有:《跑桃园》、《两狼山》、《十五贯》、《王昭君》、《红灯记》、《秋江》、《铡美案》、《狸猫换太子》、《桃花扇》、《智取威虎山》、《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等。创作小戏有:《要彩礼》、《两张发票》等。1981年该团演出场次和经济收入在县级剧团中占全省第二位。1980年和1981年连续被评为省级文艺团体先进单位。1964年《小店内外》参加地区会演,获得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1980年小戏《拆篱笆》参加地区会演获得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主要演员有:窦广田、马凤侠、于超兰、董兰香、李学岭、杨玉芬等。业务骨干有:杜侠云、汪水言、宋久峰、阎梓昭等。
九、泗县瑶剧团
泗县瑶剧团建于1950年(集体性质),1966年与泗县戏剧团合并为泗县文工团,1977年改为泗县泗州戏剧团后,自然消失,曾演出《枫山琴音》、《龙山姻缘》、《水漫金山》、《卖杏》等。
解放前与解放初期,活跃在我区的民间班社主要有:“万人迷的拉魂腔”,以孙化贤的艺名“万人迷”而得名。孙化贤从小爱唱,16岁拜师学艺,唱拉魂腔。他个巧俊美,嗓音好,半年小有名气,22岁名声大振,始有外号“万人迷”。从此和他哥哥孙化钧的拉魂腔班就叫万人迷拉魂腔班,活动在淮北、商丘、徐州等地区,还曾到过上海、青岛、西安、济宁等地演出。解放后,该班进宿城成立劳动剧团,接受政府领导,万人迷为团长。“万人迷”50年代离团回家。
十、张光班
张文光,又名张光,宿县城西18里秦楼人。自幼学唱花鼓,能唱能舞,嗓音宽厚响亮,音韵淳厚,吐字清楚,三里远的人一听声音,便知道是张光唱的。他不但唱功好,而且长于武功,身背花鼓,载歌载舞,边打边唱还能场上驮石磙,在石磙上站5个人,令观众叫好,是宿县花鼓界的杰出人物之一。农闲成班,农忙回家生产。演出于徐州、沛县、萧县等地农村集镇。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打药》、《求情》、《鞭打苏凤英》、《虹桥》、《三告》、《挡马》、《站花墙》等。
十一、芒砀剧社
解放初期活跃在淮北平原上的梆子戏班社,系砀山县人民剧团和宿县地区梆剧团的前身。1949年6月,砀山县梆子戏艺人石秀山、周衍峰、许先凤三人一起商定成立一个梆子戏班,邀集刘广金、岳素贞、张瑞兰、邵则喜、刘玉成、冯光翟、黄天宇、柏松山等人,于同年7月组成芒砀剧社。8月,剧社由砀山县人民政府接管,派张志谦、赵先立为政治指导员,任命柏松山为社长。1950年初,著名梆剧演员张福兰从新四军翻身剧团回砀探亲,由县委通过组织关系把张福兰留下。从此,芒砀剧社日趋兴旺,剧社经常活动于淮北、苏北、豫东等地。常演剧目有:《五凤岭》、《铡美案》、《铡赵王》、《樊梨花征西》、《天赐缘》、《严海斗》、《麻风女》、《红娘》、《义烈风》等。1952年2月芒砀剧社更名为砀山县人民剧团。
十二、萧县春雪剧社
它系业余京剧班社,民国18年(1929年)成立。前身是萧县县城“京剧子弟班”,该班成员原系龙城地区工商界及周围十几里的京剧爱好者组成。每逢传统节日,各备酒菜,聚会同乐,故取名“壶碟会”。民国18年(1929年),民众教育馆成立后改名“春雪京剧社”,由民众教育馆领导开展活动,是业余性质的,只是每逢喜庆节日作公开演出。直到1948年萧城解放,由县文化馆领导继续开展活动,1951年3月,该社解体。
该社主要演员:丁德昭、王书高、崔成连、王方才、赵继龙、韩立仁、王仲魁、丁奉恩等。演出剧目有:《卖油郎》、《九江口》、《捉放曹》、《打渔杀家》、《逼上梁山》;现代戏有《三世仇》、《九件衣》、《白毛女》等。他们演出的传统剧和现代戏很受欢迎,活跃了当时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对解放初期的一些政治运动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十三、淮北大众文工团文艺演唱队
它是1942年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泗(县)、五(河)、灵(比)、凤(阳)县民主政府在五河申集开办的一个民间艺人训练班。唱拉魂腔的艺人和曲艺艺人集中受训,班主任戴胜伍,著名艺人何兰英、魏玉林、李如道等都参加了学习。三个月学习结束后,组成一个演唱队,一面演戏,一面根据抗战需要自编自演剧目,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日队伍,活动于泗县、灵璧、五河一带农村。1942年,演唱队改名为泗五灵凤县文工队。1943年冬,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将文工队编入淮北大众文工团,成为该团的一个分队。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淮北大众文工团随部队离开淮北抗日根据地,分队仍留在淮北,国民党军进攻根据地时,我军东撤,分队根据上级部署分散隐蔽,直到1949年解放淮北,分散隐蔽的演员都加入了人民政府领导的泗州戏剧团,继续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演出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皖东北根据地,自编自演了不少歌颂胜利的节目,如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动员参军等为内容的节目有《三打张楼》、《五打仁和集》、《樊大娘送子参军》、《春耕大生产》等歌剧,还有河南坠子《贤良女》等,都对当时革命斗争和生产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另外,根据演员条件,演唱队还演出木偶戏和京剧,王永宏操作木偶、别人配合演唱的节目有声有色,深为人们喜爱。
宿县地区梆剧团,前身为砀山县人民剧团,1958年6月上升为蚌埠专区豫剧团,1959年2月上升为省梆剧团。当时,中共安徽省委为了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集中力量挖掘整理淮北梆子剧种,决定以蚌埠专区梆剧团大部分人员为基础,抽调阜阳地区梆剧团演员关仲翔、陈德华等人扩编为安徽省梆剧团。1962年与宿县专区梆剧团(原灵璧梆剧团)合并。1964年又充实了蚌埠专区艺术学校部分毕业生,遂改名为宿县地区梆剧团。
剧团成立后,先后挖掘整理了淮北梆子传统剧目30多个。创作剧目有《采桑女》《河神娶妻》、《红色三少女》、《大禹治水》、《罗成》等。其中《采桑女》、《红色三少女》曾赴京汇报演出。1964年创作现代戏《重要一课》,参加了华东地区戏曲调演,在上海连演70余场,受到观众好评。艺术骨干有陈仲、张福兰、朱宝强、张文花、赵德亮、朱琴等。张福兰曾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时,获得表演一等奖,参加拍摄影片《寇准背靴》,艺术上博采众长,唱腔圆润清晰,在皖、豫、苏地区颇受欢迎。
近年来,创作改编排演了《金星寨》、《楚宫恨》、《泪血撄花》等剧目,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
二、宿县地区泗州戏剧团
宿县地区泗州戏剧团,于1949年12月在嘉山县明光镇由李如道、张圣贤、许步俊等家班合并成立。1950年11月升为滁县专区泗州戏人民剧团,1952年被省定为泗州戏三大重点(宿县、滁县、蚌埠)剧团之一。1956年6月,与实验剧团合并,改为蚌埠泗州剧院二团,1961年7月,蚌埠专署分家后,改名为宿县专区泗州戏剧团,迁往宿县。经常演出的剧目有:传统戏《四平》、《八盘山》、《鲜花记》、《鱼兰记》、《四告》、《大书观》等;新编古装戏《樊梨花》、《杨八姐救兄》、《孟丽君》等;现代戏《李双双》、《拾棉花》、《卖甜瓜》等50余出。
1954年,剧团排演的现代戏《结婚之前》赴上海参加华东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何兰英获演员二等奖,王宝莲、张圣贤获演员三等奖。1956年,《闹菜园》、《女社长》两戏,参加省首届戏曲会演,周凤云获表演一等奖,王宝莲、陈明春获表演二等奖,刘乐三获音乐改革二等奖,张立本。张圣贤获表演三等奖。1957年4月,剧团带优秀传统剧目《三踡寒桥》、《四告》、《思盼》、《樊梨花下龙山》、《拾棉花》等,首次进京汇报演出,5月6日,《思盼》、《打干棒》在怀仁堂演出。全体演职员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8年,演员蒋荣花,乐队队员张立新、张克俊三人赴上海电影制片厂参加拍摄泗州戏《拾棉花》。1959年8—9月份,《拾棉花》剧组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演出团,公演于上海、北京、天津、济南、合肥等地。1960年3月,派演员任士凤参加省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同年又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慰问。1975年7月,《深山问苦》进京参加全国调演。1979年1月,《摔猪盆》参加省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张立新、王凤获音乐设计一等奖,荣爱坡、苏婉琴获表演二等奖,王晓东获导演二等奖,毛徐菲等获舞美设计三等奖;同年五月,再次进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演出三等奖。
三、灵塞县泗州戏剧团
灵璧县泗州戏剧团于1953年成立,当时叫灵璧县大众剧团,1956年渔沟区新渔剧团并入大众剧团,同时怀远县文工团部分演职员调入该团,从此改名为灵璧县泗州戏剧团。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除留18名青年演职员外,其余全部下放农村,剧团改名为灵璧县东风文工团、灵璧县文工团。1977年,学习河南鄢陵县剧团制作小舞台的经验,改革和研制了适应农村演出的小灯具和钢管活动舞台,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和奖励,中央电视台还专为该剧团录制了面向农村的专题新闻向全国播放,省报也刊登了该剧团面向农村演出的经验介绍。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现代戏《李二嫂改嫁》、《江姐》、《雷锋》、《六号门》、《白求恩》等30多出;传统剧目有:《贫女泪》、《秦香莲》、《十五贯》等;创作剧目《七月寒》、《年轻一代》、《园丁之歌》、《断桥》等剧目,省电台曾多次录音播放。业务骨干有徐捷、金士元、马素珍、赵继明、肖祖强、尹正雨等。
四、泗县泗州戏剧团
泗县泗州戏剧团,是1951年泗县文化馆将泗县籍的拉魂腔马友宝班、王玉芝班、张步荣班、田小泽班和一些单腿艺人组成的演唱小组,于1952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的,当时叫新兴剧团,由县文化馆管理。1954年泗县大众剧社部分业余骨干调入后,交县文教科管理,属集体性质。1966年与县瑶剧团合并为泗县文工团,1977年恢复为泗县泗州戏剧团。
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点兵》、《四平山》、《八盘山》、《大书观》、《鲜花记》、《鱼兰记》、《状元打更》、《北齐国》、《穆桂英下山》、《窦娥冤》、《妇女代表》、《两姐妹》、《小女婿》、《挑女婿》、《挡马》、《张羽煮海》、《啼笑姻缘》、《泪洒相思地》、《海云花》等。业务骨干有王玉芝、马友宝、韩贤俭、孟昭仪、马方元、朱广华、杨慧华、吴佳英、李明等。。
五、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
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是在1949年由张光、马庄、小白娥、张长等几个花鼓班组成的“宿县工农剧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7年宿县人民政府拨款资助,并命名为“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1969年12月该剧团被解散,1970年又恢复重建,仍名为“宿县淮北花鼓戏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四宝珠》、《王小赶脚》、《丝鸾带》、《江姐》、《回龙传》、《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南方烈火》、《三凤求凰》、《三打白骨精》、《沙家浜》、《逼上梁山》、《大泽风雪》、《卖鸡》、《新人骏马》、《彩云滩》、《降龙坡》等。《卖鸡》、《新人骏马》先后参加省调演、会演。主要业务骨干有:马敬君、孙胜云、李本怀、张兰坤、牛正印、王大贵,吴元启、李孔兰、何秀玲、李桂兰、周小品、吴月玲、吕金玲、沈艳秋、李菊英、张发臣等。
六、砀山县梆剧团
砀山县梆剧团,前身系芒砀剧社。1952年改为砀山县人民梆剧团。1958年6月,升为蚌埠专区豫剧团。留下部分演员又成立了新升豫剧团,1962年改名为砀山县梆剧团。1970年“文革”期间,改为砀山县梆剧团。主要演唱京剧和一些歌舞小节目。1979年,恢复为砀山县梆剧团。主要上演剧目有《孟姜女》、《水淹泗州》、《陈三两爬堂》、《穆桂英挂帅》、《长板坡》、《孙悟空大闹大宫》、《杨香武三盗九龙御杯》、《婚事新风》、《朝阳沟》、《洪湖赤卫队》、《村女情泪》等。1952年,《孟姜女》剧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张福兰(饰孟姜女)获演员一等奖,马桂侠(饰万喜良)获演员二等奖,岳素贞(饰老妈)、冯国渠(饰家院)获三等奖。主要业务骨干:吕伯英、朱昆云、马德义、祝大鹏、姜忠胜、刘广金、祝宗举、郭俊卿、曹素贞、秦小萍、刘存义、彭世民、邵则忍等。
七、砀山县四平调剧团
1958年秋,县文工团成立了四平调演出队。1961年成立了砀山县四平调剧团。“文革”期间,剧团被解散,演员下放农村。1979年,恢复四平调剧团。演出剧目有:《陈三两爬堂》、《访昆山》、《小借年》、《状元府》、《状元打更》、《沉香扇》、《画中人》、《小姑贤》、《茶瓶记》、《沙岗村》、《社长的女儿》、《重要一课》、《八一风暴》、《白求恩》等。主要演员有:李素芹、王秀英、张传兴、杜庆喜、韩翠英等。
八、萧县梆剧团
萧县梆剧团于1954年成立,前身是华山县联群剧团。1953年华山县被撤销,该团移交给砀山县梆剧团三团,1954年调给萧县,命名为“萧县梆剧团”。“文革”初期,剧团受到严重冲击,剧团停止演出。1968年剧团恢复活动。1970年剧团被砍,人员下放。1971年成立文工团,后又恢复萧县梆剧团。演出主要剧目有:《跑桃园》、《两狼山》、《十五贯》、《王昭君》、《红灯记》、《秋江》、《铡美案》、《狸猫换太子》、《桃花扇》、《智取威虎山》、《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等。创作小戏有:《要彩礼》、《两张发票》等。1981年该团演出场次和经济收入在县级剧团中占全省第二位。1980年和1981年连续被评为省级文艺团体先进单位。1964年《小店内外》参加地区会演,获得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1980年小戏《拆篱笆》参加地区会演获得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主要演员有:窦广田、马凤侠、于超兰、董兰香、李学岭、杨玉芬等。业务骨干有:杜侠云、汪水言、宋久峰、阎梓昭等。
九、泗县瑶剧团
泗县瑶剧团建于1950年(集体性质),1966年与泗县戏剧团合并为泗县文工团,1977年改为泗县泗州戏剧团后,自然消失,曾演出《枫山琴音》、《龙山姻缘》、《水漫金山》、《卖杏》等。
解放前与解放初期,活跃在我区的民间班社主要有:“万人迷的拉魂腔”,以孙化贤的艺名“万人迷”而得名。孙化贤从小爱唱,16岁拜师学艺,唱拉魂腔。他个巧俊美,嗓音好,半年小有名气,22岁名声大振,始有外号“万人迷”。从此和他哥哥孙化钧的拉魂腔班就叫万人迷拉魂腔班,活动在淮北、商丘、徐州等地区,还曾到过上海、青岛、西安、济宁等地演出。解放后,该班进宿城成立劳动剧团,接受政府领导,万人迷为团长。“万人迷”50年代离团回家。
十、张光班
张文光,又名张光,宿县城西18里秦楼人。自幼学唱花鼓,能唱能舞,嗓音宽厚响亮,音韵淳厚,吐字清楚,三里远的人一听声音,便知道是张光唱的。他不但唱功好,而且长于武功,身背花鼓,载歌载舞,边打边唱还能场上驮石磙,在石磙上站5个人,令观众叫好,是宿县花鼓界的杰出人物之一。农闲成班,农忙回家生产。演出于徐州、沛县、萧县等地农村集镇。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打药》、《求情》、《鞭打苏凤英》、《虹桥》、《三告》、《挡马》、《站花墙》等。
十一、芒砀剧社
解放初期活跃在淮北平原上的梆子戏班社,系砀山县人民剧团和宿县地区梆剧团的前身。1949年6月,砀山县梆子戏艺人石秀山、周衍峰、许先凤三人一起商定成立一个梆子戏班,邀集刘广金、岳素贞、张瑞兰、邵则喜、刘玉成、冯光翟、黄天宇、柏松山等人,于同年7月组成芒砀剧社。8月,剧社由砀山县人民政府接管,派张志谦、赵先立为政治指导员,任命柏松山为社长。1950年初,著名梆剧演员张福兰从新四军翻身剧团回砀探亲,由县委通过组织关系把张福兰留下。从此,芒砀剧社日趋兴旺,剧社经常活动于淮北、苏北、豫东等地。常演剧目有:《五凤岭》、《铡美案》、《铡赵王》、《樊梨花征西》、《天赐缘》、《严海斗》、《麻风女》、《红娘》、《义烈风》等。1952年2月芒砀剧社更名为砀山县人民剧团。
十二、萧县春雪剧社
它系业余京剧班社,民国18年(1929年)成立。前身是萧县县城“京剧子弟班”,该班成员原系龙城地区工商界及周围十几里的京剧爱好者组成。每逢传统节日,各备酒菜,聚会同乐,故取名“壶碟会”。民国18年(1929年),民众教育馆成立后改名“春雪京剧社”,由民众教育馆领导开展活动,是业余性质的,只是每逢喜庆节日作公开演出。直到1948年萧城解放,由县文化馆领导继续开展活动,1951年3月,该社解体。
该社主要演员:丁德昭、王书高、崔成连、王方才、赵继龙、韩立仁、王仲魁、丁奉恩等。演出剧目有:《卖油郎》、《九江口》、《捉放曹》、《打渔杀家》、《逼上梁山》;现代戏有《三世仇》、《九件衣》、《白毛女》等。他们演出的传统剧和现代戏很受欢迎,活跃了当时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对解放初期的一些政治运动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十三、淮北大众文工团文艺演唱队
它是1942年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泗(县)、五(河)、灵(比)、凤(阳)县民主政府在五河申集开办的一个民间艺人训练班。唱拉魂腔的艺人和曲艺艺人集中受训,班主任戴胜伍,著名艺人何兰英、魏玉林、李如道等都参加了学习。三个月学习结束后,组成一个演唱队,一面演戏,一面根据抗战需要自编自演剧目,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日队伍,活动于泗县、灵璧、五河一带农村。1942年,演唱队改名为泗五灵凤县文工队。1943年冬,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将文工队编入淮北大众文工团,成为该团的一个分队。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淮北大众文工团随部队离开淮北抗日根据地,分队仍留在淮北,国民党军进攻根据地时,我军东撤,分队根据上级部署分散隐蔽,直到1949年解放淮北,分散隐蔽的演员都加入了人民政府领导的泗州戏剧团,继续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演出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皖东北根据地,自编自演了不少歌颂胜利的节目,如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动员参军等为内容的节目有《三打张楼》、《五打仁和集》、《樊大娘送子参军》、《春耕大生产》等歌剧,还有河南坠子《贤良女》等,都对当时革命斗争和生产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另外,根据演员条件,演唱队还演出木偶戏和京剧,王永宏操作木偶、别人配合演唱的节目有声有色,深为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