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药政 药检
一、药品管理
剧毒药品管理:解放前种罂花者普遍可见,民间存烟治病者多见,无人过问。解放后配合公安部门没收毒品,锄除罂花,打击贩卖毒品者。1955年公安处通过法律手段将收缴毒品交宿县地区中心卫生院配制酊剂使用。医院麻醉剧毒药品使用红处方,必须是高年资医师方可有处方权。药房对剧毒药品设专柜、专帐、专人发放。癌症病人凭卫生局发放供应卡,在指定医院取药。解放初期麻醉药品只供应县以上医院,条件好的医疗机构由县医院开处方取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条件较好的基层医院也供应麻醉药品。1982年审批权放在地区卫生局。1984年地区对允许购置麻醉药品的单位重新登记审批,核发“麻醉药品购甩印签卡”,共核发136张,未发现一例因滥用麻醉药品成瘾的现象。
医院药房药库管理: 50年代医院药房(库)定期盘存,60年代贵重药品日清月结,建帐选册。“文革”期间药品帐务混乱,后期查帐时无法查对,多人被审查。1979年以来,实行数量统计,金额控制,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库药房分开管理,每人建帐,随缺随补,有效地控制了购药与药房(库)帐务不符的现象。
医院制剂: 50年代初期,县以上医院仅配制简单的配剂、合剂。1956年,地区医院开始制大输液。1966年县医院和少数卫生院能配制小针剂、大输液,供本院使用。1970年大办合作医疗中,公社卫生院一轰而起办药厂,生产中药膏、丹、丸、散、小针剂、大输液,半数有名无实,应付检查。由于缺乏原料、房屋、设备、技术,生产的制剂反应经常发生。1980年禁止卫生院生产大输液,制剂停产。1982年贯彻省卫生厅《医院制剂管理办法》,对五个县医院制剂室进行整顿,基本合格者发给“制剂生产许可证”。1985年全区摸底,地区医院、宿县医院新建制剂室,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医院已改建,添置设备,检品合格,准予生产。灵璧县中医院制剂勒令停产,67所区镇卫生院中,6所通过扶持,制剂合格,其余无技术人员,用单蒸馏水或离子交摸水做陪媒,条件很差,全部取缔。
二、药品检验
1977年5月30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宿县地区药品检验所,编制15人,次年拨款5万元进行基建。地区卫生局研究决定:接盖防疫站办公楼,防疫站原办公楼、检验室交药检所使用。1979年省卫生厅又拨款2.4万元续建,与卫生局、保健站合建大楼。1982年开展工作,1985年全所15人,分化学、生化、中药三个检验室,仪器42件,价值45 278元。建筑面积926平方米,其中实验室用房329平方米。
查处伪劣淘汰药品,解放前,伪劣药品无人问,求神拜佛,庙会取“仙水”比比皆是。解放后,禁止游医,破除迷信,药品统一购销。1978年贯彻国务院《药政管理条例》,查出过期失效潮解、霉变药品立即焚烧。1984年贯彻省卫生厅、工商局、医药公司卫药字168号文件“关于查处18种中药材伪劣药品的紧急通知”,组织地直有关单位对地区医药站、地区医院、地区精神病院中药房、中药库清查。结果查出地区医药站伪川贝965公斤,地区医院大理菊根伪充天麻54公斤,一轮贝当川贝5.5公斤,未经批准生产的阿胶77公斤,假黄芪25公斤,伪桔梗20公斤,精神病院红杜仲作杜仲用0.25公斤。1985年贯彻《药品管理法》,萧县查出伪桔梗等。各地查出大量晋江假药,由公安、工商、卫生、医药部门监督销毁,宿州市在南关进行焚烧时进行录像转播。
药品质量分析:1982年前,无条件开展药品质量检验,标本送到蚌埠或省药检所,地区药检所成立后,开展了药品检验工作。
附:医学教育
(一)宿县医校
宿县行署中心卫生院于1950年创办医士学校,招生100名。1951年初创办护士学校一所,二者合称宿县行署医士学校,2月招护士学员60名,高级助产班学员35名,调联合中学陈粹吾任校长,因无校舍,3月5日借宿县机关文化学校上课,同时在宿城南关征地四亩,建校舍瓦房12间,草房22间,修旧房8间。1952年又招医士班一期,以上学制二年,为中级卫校,按全国统编教材授课,医院医生兼教专业课。1954年迁往合肥,原址为初级卫校。1958年招中级护士班学员26名。1961年招医土学员40名,学制三年,改称宿县地区卫生学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解体,人员合并医院,大部分专业教员下放。
(二)宿县地区卫生学校
座落于汴河西路南侧。1968年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蚌埠卫校下迁,改称宿县地区卫生学校。因无校址,1969年12月,分别到濉溪县蔡里、马桥等地开展巡回医疗。1971年校址设苻离集镇。1972年首届招生医士班,学制二年,同时在现址征地40亩筹建校舍。1978年4月搬入新建平房,续建大礼堂、教学楼。1976年初具规模。由于两次搬迁,教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严重,仅图书损失1 000余册。职工家在蚌埠的大多没搬家,思想情绪不稳。教学中无统编教材。因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学生采取推荐上学,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不认真,学不上进,质量较差。1979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恢复正常秩序。1985年学校占地46亩,建筑面积11 178.32平方米,280米跑道操场一个。编制为600名在校学生,学校设护士、医士、妇幼三个专业,学制三年,订杂志246种,实行校长负责制。设办公室、教导处、普通学科、基础学科、临床一科、临床二科、总务处、团委、工会等中层机构。有教师65人。在校学生373人,共培养毕业生1 181人。
(三)宿县地区苻离集卫生学校
该校座落在苻离集镇。是安徽省第一所开设放射专业的学校。其前身系蚌埠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1969年下迁固镇县西圩子,改称宿县地区固镇卫生学校。1973年迁往苻离镇,更名为宿县地区苻离卫生学校。1973年4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该校迁往蚌埠,与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班合并,称蚌埠卫生学校,隶属宿县地区卫生局领导。1973年起开始招生,每年招生两个班,学制二年。全省招生,全省分配。聘请全省有名望的专业人员教课,安排在地市以上医院实习,毕业生已成为全省放射专业技术骨干。在整个办学期间,校内专此教师奇缺,无统一教材,下迁教师和在校教师思想不安定,办学条件太差。几经搬迁,损失严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很难解决。
(四)县办卫校
1958年,各县大办卫校,培训区社卫生人员,学制一至三年。充实区社卫生技术力量。1962年大多下放。1965年又兴起办学高潮,培训人员办队卫生室,甚至一县3—5个分校,学制一至二年,称为初级卫校。1966年开始后均停止招生,毕业生自动回大队。1975年全区为提高赤脚医生技术,县办卫校逐步兴起。每年招生1—2期,学习半年至一年不等。1979年后,在校学生多为招工顶替人员,泗县卫生学校被省卫生厅承认为卫生人员进修学校,毕业生为中专学历。
(五)医院办学
解放初期,医院开始自办培训班,分在职全日培训和业余培训两种形式,后人员减少自生自灭。1958年各医院西医学中医,中医学西医,初时受到欢迎,后因流于形式,自动解体。1972年地区医院招生护士班一期,各县医院招生护士班学员20人,学制两年,享受中专待遇,地区医院分别于1973年、1974年招生助产医士两期。1979年全区又招220名护理员集中学习3个月后,边工作边培训,1983年经全省统一考试80%转为护士身份。在医院办学中,基础课教学无专业教师,临床课以干代学,难于系统学习,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六)卫生培训
解放初期,医务人员缺,技术低,华东防疫大队、地区医疗队在基层举办培训班,仅1951年培训接生员、卫生员500人,治淮卫生员372名,种痘员400名,以后连年培训,但教学质量逐年下降。1958年医院大多举办培训班,学制半年至一年。1965年大量培养卫生员、接生员。每村卫生员3—5人,接生员1—2人。地区医疗队在固镇培训卫生员,卫生部负责人听取了张亚南汇报后,指定宿县行署卫生局参加全国卫生教育会议,介绍经验。1970年兴起办学热,为开展合作医疗服务。1978年后卫生培训一直处于低潮。
剧毒药品管理:解放前种罂花者普遍可见,民间存烟治病者多见,无人过问。解放后配合公安部门没收毒品,锄除罂花,打击贩卖毒品者。1955年公安处通过法律手段将收缴毒品交宿县地区中心卫生院配制酊剂使用。医院麻醉剧毒药品使用红处方,必须是高年资医师方可有处方权。药房对剧毒药品设专柜、专帐、专人发放。癌症病人凭卫生局发放供应卡,在指定医院取药。解放初期麻醉药品只供应县以上医院,条件好的医疗机构由县医院开处方取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条件较好的基层医院也供应麻醉药品。1982年审批权放在地区卫生局。1984年地区对允许购置麻醉药品的单位重新登记审批,核发“麻醉药品购甩印签卡”,共核发136张,未发现一例因滥用麻醉药品成瘾的现象。
医院药房药库管理: 50年代医院药房(库)定期盘存,60年代贵重药品日清月结,建帐选册。“文革”期间药品帐务混乱,后期查帐时无法查对,多人被审查。1979年以来,实行数量统计,金额控制,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库药房分开管理,每人建帐,随缺随补,有效地控制了购药与药房(库)帐务不符的现象。
医院制剂: 50年代初期,县以上医院仅配制简单的配剂、合剂。1956年,地区医院开始制大输液。1966年县医院和少数卫生院能配制小针剂、大输液,供本院使用。1970年大办合作医疗中,公社卫生院一轰而起办药厂,生产中药膏、丹、丸、散、小针剂、大输液,半数有名无实,应付检查。由于缺乏原料、房屋、设备、技术,生产的制剂反应经常发生。1980年禁止卫生院生产大输液,制剂停产。1982年贯彻省卫生厅《医院制剂管理办法》,对五个县医院制剂室进行整顿,基本合格者发给“制剂生产许可证”。1985年全区摸底,地区医院、宿县医院新建制剂室,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医院已改建,添置设备,检品合格,准予生产。灵璧县中医院制剂勒令停产,67所区镇卫生院中,6所通过扶持,制剂合格,其余无技术人员,用单蒸馏水或离子交摸水做陪媒,条件很差,全部取缔。
二、药品检验
1977年5月30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宿县地区药品检验所,编制15人,次年拨款5万元进行基建。地区卫生局研究决定:接盖防疫站办公楼,防疫站原办公楼、检验室交药检所使用。1979年省卫生厅又拨款2.4万元续建,与卫生局、保健站合建大楼。1982年开展工作,1985年全所15人,分化学、生化、中药三个检验室,仪器42件,价值45 278元。建筑面积926平方米,其中实验室用房329平方米。
查处伪劣淘汰药品,解放前,伪劣药品无人问,求神拜佛,庙会取“仙水”比比皆是。解放后,禁止游医,破除迷信,药品统一购销。1978年贯彻国务院《药政管理条例》,查出过期失效潮解、霉变药品立即焚烧。1984年贯彻省卫生厅、工商局、医药公司卫药字168号文件“关于查处18种中药材伪劣药品的紧急通知”,组织地直有关单位对地区医药站、地区医院、地区精神病院中药房、中药库清查。结果查出地区医药站伪川贝965公斤,地区医院大理菊根伪充天麻54公斤,一轮贝当川贝5.5公斤,未经批准生产的阿胶77公斤,假黄芪25公斤,伪桔梗20公斤,精神病院红杜仲作杜仲用0.25公斤。1985年贯彻《药品管理法》,萧县查出伪桔梗等。各地查出大量晋江假药,由公安、工商、卫生、医药部门监督销毁,宿州市在南关进行焚烧时进行录像转播。
药品质量分析:1982年前,无条件开展药品质量检验,标本送到蚌埠或省药检所,地区药检所成立后,开展了药品检验工作。
附:医学教育
(一)宿县医校
宿县行署中心卫生院于1950年创办医士学校,招生100名。1951年初创办护士学校一所,二者合称宿县行署医士学校,2月招护士学员60名,高级助产班学员35名,调联合中学陈粹吾任校长,因无校舍,3月5日借宿县机关文化学校上课,同时在宿城南关征地四亩,建校舍瓦房12间,草房22间,修旧房8间。1952年又招医士班一期,以上学制二年,为中级卫校,按全国统编教材授课,医院医生兼教专业课。1954年迁往合肥,原址为初级卫校。1958年招中级护士班学员26名。1961年招医土学员40名,学制三年,改称宿县地区卫生学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解体,人员合并医院,大部分专业教员下放。
(二)宿县地区卫生学校
座落于汴河西路南侧。1968年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蚌埠卫校下迁,改称宿县地区卫生学校。因无校址,1969年12月,分别到濉溪县蔡里、马桥等地开展巡回医疗。1971年校址设苻离集镇。1972年首届招生医士班,学制二年,同时在现址征地40亩筹建校舍。1978年4月搬入新建平房,续建大礼堂、教学楼。1976年初具规模。由于两次搬迁,教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严重,仅图书损失1 000余册。职工家在蚌埠的大多没搬家,思想情绪不稳。教学中无统编教材。因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学生采取推荐上学,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不认真,学不上进,质量较差。1979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恢复正常秩序。1985年学校占地46亩,建筑面积11 178.32平方米,280米跑道操场一个。编制为600名在校学生,学校设护士、医士、妇幼三个专业,学制三年,订杂志246种,实行校长负责制。设办公室、教导处、普通学科、基础学科、临床一科、临床二科、总务处、团委、工会等中层机构。有教师65人。在校学生373人,共培养毕业生1 181人。
(三)宿县地区苻离集卫生学校
该校座落在苻离集镇。是安徽省第一所开设放射专业的学校。其前身系蚌埠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1969年下迁固镇县西圩子,改称宿县地区固镇卫生学校。1973年迁往苻离镇,更名为宿县地区苻离卫生学校。1973年4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该校迁往蚌埠,与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班合并,称蚌埠卫生学校,隶属宿县地区卫生局领导。1973年起开始招生,每年招生两个班,学制二年。全省招生,全省分配。聘请全省有名望的专业人员教课,安排在地市以上医院实习,毕业生已成为全省放射专业技术骨干。在整个办学期间,校内专此教师奇缺,无统一教材,下迁教师和在校教师思想不安定,办学条件太差。几经搬迁,损失严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很难解决。
(四)县办卫校
1958年,各县大办卫校,培训区社卫生人员,学制一至三年。充实区社卫生技术力量。1962年大多下放。1965年又兴起办学高潮,培训人员办队卫生室,甚至一县3—5个分校,学制一至二年,称为初级卫校。1966年开始后均停止招生,毕业生自动回大队。1975年全区为提高赤脚医生技术,县办卫校逐步兴起。每年招生1—2期,学习半年至一年不等。1979年后,在校学生多为招工顶替人员,泗县卫生学校被省卫生厅承认为卫生人员进修学校,毕业生为中专学历。
(五)医院办学
解放初期,医院开始自办培训班,分在职全日培训和业余培训两种形式,后人员减少自生自灭。1958年各医院西医学中医,中医学西医,初时受到欢迎,后因流于形式,自动解体。1972年地区医院招生护士班一期,各县医院招生护士班学员20人,学制两年,享受中专待遇,地区医院分别于1973年、1974年招生助产医士两期。1979年全区又招220名护理员集中学习3个月后,边工作边培训,1983年经全省统一考试80%转为护士身份。在医院办学中,基础课教学无专业教师,临床课以干代学,难于系统学习,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六)卫生培训
解放初期,医务人员缺,技术低,华东防疫大队、地区医疗队在基层举办培训班,仅1951年培训接生员、卫生员500人,治淮卫生员372名,种痘员400名,以后连年培训,但教学质量逐年下降。1958年医院大多举办培训班,学制半年至一年。1965年大量培养卫生员、接生员。每村卫生员3—5人,接生员1—2人。地区医疗队在固镇培训卫生员,卫生部负责人听取了张亚南汇报后,指定宿县行署卫生局参加全国卫生教育会议,介绍经验。1970年兴起办学热,为开展合作医疗服务。1978年后卫生培训一直处于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