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广播
1950年,各县相继建广播收音站,每站配有一名专职干部和一部五管收音机。每天接收和抄录中央和省台新闻节目,报送县委、县政府领导人参阅,以后常组织干部和巡回组织郊区群众收听。
1953年,宿城市设广播室,有扩大机一台、5W喇叭3只,舌簧喇叭两只,同年底交宿县管理。1955年到1957年,各县相继成立广播站,每站初建时配有站长、线务员、机务员和广播员各一人。并有扩大机、发电机、柴油机、控制台、高音喇叭等设备。每天早、中、晚三次开机广播,除转播中央和省台新闻和联播节目外,各县还开始开辟自办节目和当地天气预报节目。自办节目有科技、本地新闻、对农村广播等。初建站时,各县除县城外,通往区、乡(公社)没有架广播专线,都是利用电话线路载波输送广播信号。1957年,萧县架设6条广播干线,由县城通往6个区、乡(镇)。1958年全区开始普及农村广播网,萧县、宿县实现了乡乡社社通广播。萧县不久即损坏殆尽。1961年到1965年,泗县架设城郊广播专用线30多公里。
1969年,全区各县第二次普及农村广播网,地区建立普及广播网办公室,各公社先后建广播放大站,宿县建25个放大站。到1971年,全县5053个生产队全部通广播,共有小喇叭116万只。1970年灵璧有20个公社建站,泗县到1974年建成19个,萧县到1971年25个公社建站,1971年泗县到公社以下线路发展到2500多公里,萧县公社以下达7000多公里,5 014个生产队通广播。架设一条12公里长的县城到大队的广播专用线,开始取消使用电话线载波。
1973年,各县开始发展广播线路专线,到1980年,萧县有广播专杆专线487杆公里,宿县先架设了两个公社总长24公里的有线广播专杆专线。泗县1975年建广播专用线215双线公里。各县的专用线路大部分用水泥杆架设。1982年,全区有280多个区、乡建广播站,到1986年,全区66个区(镇)、365个乡全部建站,广播覆盖率达95%以上,广播喇叭26 000多只。1983年,泗县用调频发射机传送讯号,对区、乡实行无线广播,为全区首先用调频广播的县。同年全区各县广播站开始发展调频广播和进行设备更新,播音设备达到标准化。每县广播站人员配备齐全,有专职的线务、机务、编辑、播音人员。到1986年,全区各县、市都改广播站为调频广播电台,实现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相结合,达到了县、区、乡全面覆盖。
1969年地区筹建实验台,初称“九一五”工程,1970年开始实施对敌台干扰,到1984年,共有1千瓦发射机7部、60米天线桅杆3座。1976年,在实验台的基础上,建地区转播台,增加10千瓦发射机两部,76米天线三角塔两座,1978年分别开始转播省台、中央台节目,转播省台频率为936千周,后改为864千周,转播中央台频率为540千周,后改为1 035千周。1985年“宿县地区转播台”改称为“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宿州转播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宿州转播台”。1986年11月,建宿县地区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配有125.5米高的广播电视综合塔。同年底,架通宿县到灵璧、泗县的90公里长小微波专线。1987年12月建成合肥到淮北的微波专线,在宿州设枢纽站,配NEC—500型大微波机一部,自此彻底改变了宿县地区接收省台广播电视信号不清晰的状况。1986年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建立,1988年2月开始播出节目。有50瓦调频发射机一部,频率为91.1千周,1千瓦中波发射机转播。
1953年,宿城市设广播室,有扩大机一台、5W喇叭3只,舌簧喇叭两只,同年底交宿县管理。1955年到1957年,各县相继成立广播站,每站初建时配有站长、线务员、机务员和广播员各一人。并有扩大机、发电机、柴油机、控制台、高音喇叭等设备。每天早、中、晚三次开机广播,除转播中央和省台新闻和联播节目外,各县还开始开辟自办节目和当地天气预报节目。自办节目有科技、本地新闻、对农村广播等。初建站时,各县除县城外,通往区、乡(公社)没有架广播专线,都是利用电话线路载波输送广播信号。1957年,萧县架设6条广播干线,由县城通往6个区、乡(镇)。1958年全区开始普及农村广播网,萧县、宿县实现了乡乡社社通广播。萧县不久即损坏殆尽。1961年到1965年,泗县架设城郊广播专用线30多公里。
1969年,全区各县第二次普及农村广播网,地区建立普及广播网办公室,各公社先后建广播放大站,宿县建25个放大站。到1971年,全县5053个生产队全部通广播,共有小喇叭116万只。1970年灵璧有20个公社建站,泗县到1974年建成19个,萧县到1971年25个公社建站,1971年泗县到公社以下线路发展到2500多公里,萧县公社以下达7000多公里,5 014个生产队通广播。架设一条12公里长的县城到大队的广播专用线,开始取消使用电话线载波。
1973年,各县开始发展广播线路专线,到1980年,萧县有广播专杆专线487杆公里,宿县先架设了两个公社总长24公里的有线广播专杆专线。泗县1975年建广播专用线215双线公里。各县的专用线路大部分用水泥杆架设。1982年,全区有280多个区、乡建广播站,到1986年,全区66个区(镇)、365个乡全部建站,广播覆盖率达95%以上,广播喇叭26 000多只。1983年,泗县用调频发射机传送讯号,对区、乡实行无线广播,为全区首先用调频广播的县。同年全区各县广播站开始发展调频广播和进行设备更新,播音设备达到标准化。每县广播站人员配备齐全,有专职的线务、机务、编辑、播音人员。到1986年,全区各县、市都改广播站为调频广播电台,实现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相结合,达到了县、区、乡全面覆盖。
1969年地区筹建实验台,初称“九一五”工程,1970年开始实施对敌台干扰,到1984年,共有1千瓦发射机7部、60米天线桅杆3座。1976年,在实验台的基础上,建地区转播台,增加10千瓦发射机两部,76米天线三角塔两座,1978年分别开始转播省台、中央台节目,转播省台频率为936千周,后改为864千周,转播中央台频率为540千周,后改为1 035千周。1985年“宿县地区转播台”改称为“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宿州转播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宿州转播台”。1986年11月,建宿县地区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配有125.5米高的广播电视综合塔。同年底,架通宿县到灵璧、泗县的90公里长小微波专线。1987年12月建成合肥到淮北的微波专线,在宿州设枢纽站,配NEC—500型大微波机一部,自此彻底改变了宿县地区接收省台广播电视信号不清晰的状况。1986年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建立,1988年2月开始播出节目。有50瓦调频发射机一部,频率为91.1千周,1千瓦中波发射机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