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普通教育
一、幼儿教育
民国初期,虽有少数幼稚园,但极不正规,且开办后不久即停办。民国33年(1944),周华苏在花墙街(今少年宫)开办一个幼儿班,招收35名幼儿,第二年即停办。
1952年,胜利小学曾附设3个幼儿班,招收130名幼儿。1956年在中山街西段路北建宿县第一幼儿园,胜利小学附设幼儿班停办。一幼当时有7个班,250名幼儿,8名教师。后由于宿、滁两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原宿专幼儿园并入,全园发展为12个班,38名教师。1973年,在大河南街54号建宿县第二幼儿园,即现在的宿州市幼儿园。1980年在市人民政府西南隅建立市直幼儿园。1981年在北关雪枫路建立地直幼儿园。此外,一些较大规模的单位,如宿县棉织厂、宿州肉厂、地区供电局、地区医院、宿城一中等单位办起了机关幼儿园。市区和郊区部分小学办起了学前班。至1985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含学前班)44个,计94个教学班,保教人员210名。其中宿县第一幼儿园有大班6个,小班5个,教师39名。宿州市幼儿园有大、中、小班各两个,教师15名;市直幼儿园有大班2个,中、小班各1个,教师16名;地直幼儿园大班4个,中班3个,教师33名。
宿州市各幼儿园学制均为3年,第一年招收3~4岁的幼儿为小班,第二年升入中班,第三年升入大班。市第一小学附设之学前班为1年制,招收6岁幼儿入班,进行学前教育。幼儿园一般开设游戏、语言、计算、唱歌和图画等课。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其教学要求亦各异。
附宿州市幼儿园简介
宿州市幼儿园座落于大河南街54号,1973年创建。当时有教师4人,幼儿100名,破旧房屋10间。1984年建成有6个教室的教学楼一幢,1400平方米。1985年,有大、中、小各2个教学班,250名幼儿。主要设备有风琴6架,手风琴、电子琴各1架。另有荡椅、转椅、压板、木马、摇船等儿童体育活动设备。该园教学注意从幼儿特点出发,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成绩显著。幼儿歌舞《金孔雀》、《蕊蕊欣曲》等获宿县地区1985年文艺会演二等奖,并拍成电视片。
二、小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废止科举,推行新学。正谊书院于光绪三十一年改为高等小学堂。次年于金公祠(现宿县地区粮食局处)创办第一高等小学堂,在僧王府、准提庵、王氏宗祠、东岳庙、关帝庙等处创办5所公立初等小学堂。当时学堂以“读经讲经”为主,有的也兼学自然科学。高等小学堂每周授课36课时,其中读经课12课时,初等小学堂每周授课30课时,其中读经课12课时。
光绪三十三年,王雪渔于习艺所旧址(今宿县第一幼儿园处)创办幼幼两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迁到金公祠,与原第一高等小学堂合并。民国8年,在小河南街白衣阁创办县立第一女子国民小学,在马王庙旧址(今行署教育局处)创办县立第二女子国民小学,在孔庙内创办义务小学。民国9年在四关分别创办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国民小学。此外,基督教会创办了启秀女子小学、含美小学,天主教会创办了崇真小学。至民国26年,宿城共有小学16所,学生1177人,教职员75人。
汪伪时期,城内有孔庙小学、城东小学、西门小学(现九小)。在四关也有一些初级小学。学校所用的课本,皆由汪伪教育部编印。
抗战胜利后,孔庙小学改为县立示范中心国民学校,在西门内、东门大街路北、县政府西路北、观音堂、南门大街路东、兴福寺、玄帝庙各设一中心国民学校。在龙祠巷、火神庙、小东门分别有第四小学、平等小学、工人子弟小学。在小东门内、南门内、白衣阁、小东门外分别有私立崇真、启秀、毓秀、育才小学。至民国37年,宿城计有小学16所(含五道庙贫儿教养院),在校学生2480人。
建国后,宿城市人民政府对小学整顿。市区内有小学12所,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30人。1953年后,宿城小学教育稳步发展,1957年在校学生增至5250人。1964年于汴河路中段路北新建实验小学,1965年于胜利东路路北创办第十小学。至1966年,全城计有小学13所,9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10人。1976年有1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18人。
1984年在秦巷口南创办第十三小学,原东关韩池子小学改为第十四小学。此外,一些较大的单位如肉厂、电厂、火车站等单位自办了小学。至1979年,全城共有小学18所,1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94人。
1985年,市区有小学17所,203个教学班,1.2万名学生;郊区6个乡计有小学39所,282个教学班,1.3万名学生。
建国前,小学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2年。建国初期,仍沿用这一学制。1951年10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以7周岁为标准。1952年春,胜利小学、宿县师范附属小学、雪枫小学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1953年秋,复改为四、二分段制。1969年,小学普遍实行五年一贯制,一直延续至今。1949年至1969年,小学均实行秋季始业,1970年起,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复改为秋季始业。
建国初期,宿城各小学沿用旧的小学教学计划,取消公民课和童子军训练。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唱歌、美工。高年级增开自然、历史、地理。1953年,教育部对四二制小学教学计划作了修订。语文分阅读、作文、写字,美工改为图画。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课。1964年,将语文科中的阅读改为讲读。“文化大革命”中,小学课程设置极端混乱。1981年,省教育厅公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三年级起开设自然,四年级增设地理,五年级增设历史。全市各小学一直照此教学计划执行。1978年以后,小学始用全国统编教材。
建国前,小学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先生讲,学生听,死记硬背。建国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采用讲解、启发、引导、实验、座谈、讨论等方法,教法灵活,提高了教学效果。
1952年,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成绩考核实行“五级记分制”,课堂教学分五个教学环节,教师遵循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1958年,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全城各小学大办工厂和饲养场,学生频繁参加劳动。为了突出政治,讲课文架空分析,违背教学规律,影响教学质量。1962年恢复正常。1964年,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讲练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宿城一小、雪枫小学总结的《从实际出发,处理讲练关系》、《教学怎样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等教学经验,在全城受到重视。“文化大革命”之初,停课闹革命,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课,冲击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学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广大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师范附小的《怎样看图学词学句》、第一小学的《搞好备、讲、练,上好数学课》、《转变差生,提高质量》、城南小学的《复式班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等。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自1949年起,即建立教师暑期学习制度,除学政治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外,大部分时间学习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各个学校均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以后逐步发展为校际之间的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校际之间互相听课,举行观摩教学,形成制度。(小学情况详见下表)
附宿州市第一小学简介
宿州市第一小学位于胜利中路路南,地处市区中心,校址原系孔庙。该校历史悠久。民国8年为义务小学,以后次第更名为中山小学、孔庙小学、模范小学、中正小学。建国后称胜利小学。1954年秋改称宿县城关第一小学,1980年始称现名。该校有教学楼一幢、标准平房教室10个。1985年有32个教学班,学生1966人,教职工91人。该校教风严谨,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前列,教学成绩突出,每年毕业生升学率均为95%以上,升入重点中学者为50%以上,教师总结的教学经验,在报刊发表的有近百篇。其中《转变差生,提高质量》一文,被推荐在全国1985年第二次教育学术讨论会交流,并被评为“有奖教育论文”。该校1981年被省教育厅、省体委定为全省第一批体育“达标”学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小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学生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三年级学生孟刚创作的《小球星》,1983年在希腊雅典国际儿童画展中获银奖。
市区小学情况
(1985)
郊区小学情况
(1985)
宿州市小学概况
(1980~1985)
该校50年代为宿县重点小学,1978年起为宿县地区重点小学。
宿州市第十二小学简介
宿州市第十二小学原为1964年创建的宿县地区实验小学,后改为城关镇工农兵小学,1981年始改用现名。校址在汴河中路路北,占地1万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幢,校舍157间。1985年有22个教学班,1570名学生,70名教职工。该校教风严谨、教学面向现代化,在全市率先开展娃娃电脑教学活动。1978年,全城小学统考,该校语、数两科均获第一名。1985年,体育达标率为94%,田径女队参加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被评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1979年以来,该校先后7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受到地、市的表彰与奖励。
三、中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正谊高等小学堂改为正谊中学堂,是为宿城第一所中学。
民国10年(1921),美国传教士贾德在宿城南关创办含光初级中学。13年,基督教会创办了启秀女子初级中学。15年至19年,先后创办了私立建华初级中学和毓秀女子初级中学。20年,在金公祠创办宿县县立初级中学。上述5所初中有的创建不久即停办,至27年5月,仅存宿县县中和启秀女中两所。
抗日战争期间,宿城有汪伪宿县政府办的宿县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学校有启秀、秋晨两所女中和篁溪男中。4所初中共有学生700余人。此外,私立崇孟小学附设一个初中班,有学生40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宿县县立初中从蒙城马集迁回,与汪伪县中合并为宿县县立初中。校址仍在金公祠。国立九中从四川回皖后,分为3所高中,1所设于宿城,名为安徽省立宿县中学。私立中学有启秀(女中)、毓秀(女中)、崇真、正平、青云、心建等初级中学。至解放前夕,宿城有高中1所,初中7所,共45个教学班,2324名学生。
建国后,宿城的省中、县中、私立的正平、毓秀、心建、青云6所中学合并,名为“皖北地区宿县联合中学”,1951年更名为皖北宿县中学,1952年定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原崇真中学改为安徽省宿城第二中学,原启秀女中改为宿城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于大河南街西端创办宿城第二初级中学。至1957年,宿城初中在校学生1517人,高中在校学生860人。1962年,在西关大街路南创办一所民办中学,第一年招初中2班,100名学生。1980年该校改名为宿州市第八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宿城各中学分47个办学点下迁农村办学,学生亦随学校下迁,宿城仅保留宿城第二中学6个班。
中学下迁农村后,宿城学生上中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1969年于宿城第一小学附设初中班,3年后停办。东关崔园村系宿县师范下迁点,1979年扩大招生,办起了崔园中学,1985年,定名为宿州市第七中学。1970年,在原宿城二初中原址新办了朝阳初级中学,1973年改称宿县第三中学,1974年高中部招生,1980年定名为宿州市第三中学。1971年在北校场西北隅创办了宿县新建中学,1973年改称宿县第四中学,1974年高中部开始招生,1980年定名为宿州市第四中学。1972年,宿县商业局于顺河路西端路南创办了商业中学,宿县搬运站于联络街东创办了交通中学,这两所中学于1980年分别定名为宿州市第九、第十中学。1975年,座落于药店巷内的宿城第二小学附设了初中部,1980年单独建校,定名为宿州市第十一中学。1976年原宿城第一中学于东昌路地委党校处复校,1978年迁至浍水路原中共宿县地委处。1980年,宿县地区教育局利用二机厂占用原宿城一初中校址的赔款于胜利西路西端路北创办了宿州市第六中学。1974年,宿县地区教育局于汴河中路南侧创办了实验中学。1985年宿州市人民政府利用没收之城南乡非法建造的私人住房创办了宿州市第五中学。至1985年底,全市区共有市属中学8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中在校学生6431人,高中在校学生787人。郊区有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1723人。市区有非市属中学13所,其中高中4所。高中在校学生2744人,初中在校学生5572人。
宿州市中学概况
(1985)
宿州市中学概况
(1980~1985)
附民国时期宿城普通中学概况
1968年以前,宿城所有中学均实行“三三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1968年秋,中学改为“三二制”。1983年全市中学复改为“三三制”。
民国元年(1912),宿城各中学开设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音乐、体操。女子中学增设家事、园艺、缝纫。1950年,宿城各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每周教学时数初中为29课时,高中32课时。以后中学课程设置虽屡经变更,但基础学科始终占有重要位置。
1968年,各中学“复课闹革命”,各学科均无教材,课程设置极度混乱。文化课强调思想性和实用性,不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学校把语文课改作“大批判”、“小评论”、“新闻报导”;数学课改为测量、会计常识;物理课重点学三机一泵(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和水泵)和电工;化学课只学农药和化肥。文化课受到严重削弱。
1972年,学校教学渐趋正规,各校均使用统编教材,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教师按照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教学。
1951年起,各校组织教师系统学习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1958年,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当时“大跃进”的形势下,教师和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劳动,大炼钢铁,大搞试验田,劳动过多,课堂教学受到影响。1961年始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教育质量再度受到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教学规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附宿州市第三中学简介
宿州市第三中学位于大河南街西端,其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宿城二初中,1969年下迁农村,1970年于原址新办朝阳中学,1973年改称宿县第三中学,建市后改用现名。1985年有高中11班,初中14班,学生1494人,教职工118人。该校设备较为齐全,其中有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43人。近年来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体育成绩尤为突出。男子手球队1984年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生手球基层冠军赛,荣获第一名。该校近年来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各1幢,校容校貌大为改观。
宿州市第九中学简介
宿州市第九中学位于顺河路九中巷内。其前身是宿县商业局办的商业中学。1985年有14个教学班,学生933人,教职工67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8人。该校教学成绩显著,教学改革走在前列。1984年、1985年,《拂晓报》先后以《老九上来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为题作了报导。1984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于“文明单位”称号。
宿城第一中学简介
宿城第一中学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皖北宿县联合中学。校址原在胜利中路(现宿县地区行署处),现在浍水路路南。“文化大革命”前17年,该校先后建成了两座教学楼和可容1500余人的青年堂。教师素质好,教学严格,1959年高考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1960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获国务院颁发的奖旗。“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校被当成黑典型砍掉。1978年迁新址后,办学条件日趋完善。1980年建成科学馆,理化生物实验仪器齐全,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有田径场1处,篮球场2处,建有师生宿舍楼4幢。现有高中、初中30个教学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70人。其中高级教师34名,一级教师50名。近年来,先后有30余名学生在全省、全国及国际间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先后被评为省、地、市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曾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授于体育卫生先进集体称号。
民国初期,虽有少数幼稚园,但极不正规,且开办后不久即停办。民国33年(1944),周华苏在花墙街(今少年宫)开办一个幼儿班,招收35名幼儿,第二年即停办。
1952年,胜利小学曾附设3个幼儿班,招收130名幼儿。1956年在中山街西段路北建宿县第一幼儿园,胜利小学附设幼儿班停办。一幼当时有7个班,250名幼儿,8名教师。后由于宿、滁两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原宿专幼儿园并入,全园发展为12个班,38名教师。1973年,在大河南街54号建宿县第二幼儿园,即现在的宿州市幼儿园。1980年在市人民政府西南隅建立市直幼儿园。1981年在北关雪枫路建立地直幼儿园。此外,一些较大规模的单位,如宿县棉织厂、宿州肉厂、地区供电局、地区医院、宿城一中等单位办起了机关幼儿园。市区和郊区部分小学办起了学前班。至1985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含学前班)44个,计94个教学班,保教人员210名。其中宿县第一幼儿园有大班6个,小班5个,教师39名。宿州市幼儿园有大、中、小班各两个,教师15名;市直幼儿园有大班2个,中、小班各1个,教师16名;地直幼儿园大班4个,中班3个,教师33名。
宿州市各幼儿园学制均为3年,第一年招收3~4岁的幼儿为小班,第二年升入中班,第三年升入大班。市第一小学附设之学前班为1年制,招收6岁幼儿入班,进行学前教育。幼儿园一般开设游戏、语言、计算、唱歌和图画等课。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其教学要求亦各异。
附宿州市幼儿园简介
宿州市幼儿园座落于大河南街54号,1973年创建。当时有教师4人,幼儿100名,破旧房屋10间。1984年建成有6个教室的教学楼一幢,1400平方米。1985年,有大、中、小各2个教学班,250名幼儿。主要设备有风琴6架,手风琴、电子琴各1架。另有荡椅、转椅、压板、木马、摇船等儿童体育活动设备。该园教学注意从幼儿特点出发,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成绩显著。幼儿歌舞《金孔雀》、《蕊蕊欣曲》等获宿县地区1985年文艺会演二等奖,并拍成电视片。
二、小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废止科举,推行新学。正谊书院于光绪三十一年改为高等小学堂。次年于金公祠(现宿县地区粮食局处)创办第一高等小学堂,在僧王府、准提庵、王氏宗祠、东岳庙、关帝庙等处创办5所公立初等小学堂。当时学堂以“读经讲经”为主,有的也兼学自然科学。高等小学堂每周授课36课时,其中读经课12课时,初等小学堂每周授课30课时,其中读经课12课时。
光绪三十三年,王雪渔于习艺所旧址(今宿县第一幼儿园处)创办幼幼两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迁到金公祠,与原第一高等小学堂合并。民国8年,在小河南街白衣阁创办县立第一女子国民小学,在马王庙旧址(今行署教育局处)创办县立第二女子国民小学,在孔庙内创办义务小学。民国9年在四关分别创办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国民小学。此外,基督教会创办了启秀女子小学、含美小学,天主教会创办了崇真小学。至民国26年,宿城共有小学16所,学生1177人,教职员75人。
汪伪时期,城内有孔庙小学、城东小学、西门小学(现九小)。在四关也有一些初级小学。学校所用的课本,皆由汪伪教育部编印。
抗战胜利后,孔庙小学改为县立示范中心国民学校,在西门内、东门大街路北、县政府西路北、观音堂、南门大街路东、兴福寺、玄帝庙各设一中心国民学校。在龙祠巷、火神庙、小东门分别有第四小学、平等小学、工人子弟小学。在小东门内、南门内、白衣阁、小东门外分别有私立崇真、启秀、毓秀、育才小学。至民国37年,宿城计有小学16所(含五道庙贫儿教养院),在校学生2480人。
建国后,宿城市人民政府对小学整顿。市区内有小学12所,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30人。1953年后,宿城小学教育稳步发展,1957年在校学生增至5250人。1964年于汴河路中段路北新建实验小学,1965年于胜利东路路北创办第十小学。至1966年,全城计有小学13所,9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10人。1976年有1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18人。
1984年在秦巷口南创办第十三小学,原东关韩池子小学改为第十四小学。此外,一些较大的单位如肉厂、电厂、火车站等单位自办了小学。至1979年,全城共有小学18所,1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94人。
1985年,市区有小学17所,203个教学班,1.2万名学生;郊区6个乡计有小学39所,282个教学班,1.3万名学生。
建国前,小学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2年。建国初期,仍沿用这一学制。1951年10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以7周岁为标准。1952年春,胜利小学、宿县师范附属小学、雪枫小学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1953年秋,复改为四、二分段制。1969年,小学普遍实行五年一贯制,一直延续至今。1949年至1969年,小学均实行秋季始业,1970年起,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复改为秋季始业。
建国初期,宿城各小学沿用旧的小学教学计划,取消公民课和童子军训练。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唱歌、美工。高年级增开自然、历史、地理。1953年,教育部对四二制小学教学计划作了修订。语文分阅读、作文、写字,美工改为图画。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课。1964年,将语文科中的阅读改为讲读。“文化大革命”中,小学课程设置极端混乱。1981年,省教育厅公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三年级起开设自然,四年级增设地理,五年级增设历史。全市各小学一直照此教学计划执行。1978年以后,小学始用全国统编教材。
建国前,小学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先生讲,学生听,死记硬背。建国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采用讲解、启发、引导、实验、座谈、讨论等方法,教法灵活,提高了教学效果。
1952年,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成绩考核实行“五级记分制”,课堂教学分五个教学环节,教师遵循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1958年,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全城各小学大办工厂和饲养场,学生频繁参加劳动。为了突出政治,讲课文架空分析,违背教学规律,影响教学质量。1962年恢复正常。1964年,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讲练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宿城一小、雪枫小学总结的《从实际出发,处理讲练关系》、《教学怎样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等教学经验,在全城受到重视。“文化大革命”之初,停课闹革命,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课,冲击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学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广大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师范附小的《怎样看图学词学句》、第一小学的《搞好备、讲、练,上好数学课》、《转变差生,提高质量》、城南小学的《复式班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等。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自1949年起,即建立教师暑期学习制度,除学政治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外,大部分时间学习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各个学校均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以后逐步发展为校际之间的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校际之间互相听课,举行观摩教学,形成制度。(小学情况详见下表)
附宿州市第一小学简介
宿州市第一小学位于胜利中路路南,地处市区中心,校址原系孔庙。该校历史悠久。民国8年为义务小学,以后次第更名为中山小学、孔庙小学、模范小学、中正小学。建国后称胜利小学。1954年秋改称宿县城关第一小学,1980年始称现名。该校有教学楼一幢、标准平房教室10个。1985年有32个教学班,学生1966人,教职工91人。该校教风严谨,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前列,教学成绩突出,每年毕业生升学率均为95%以上,升入重点中学者为50%以上,教师总结的教学经验,在报刊发表的有近百篇。其中《转变差生,提高质量》一文,被推荐在全国1985年第二次教育学术讨论会交流,并被评为“有奖教育论文”。该校1981年被省教育厅、省体委定为全省第一批体育“达标”学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小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学生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三年级学生孟刚创作的《小球星》,1983年在希腊雅典国际儿童画展中获银奖。
市区小学情况
(1985)
郊区小学情况
(1985)
宿州市小学概况
(1980~1985)
该校50年代为宿县重点小学,1978年起为宿县地区重点小学。
宿州市第十二小学简介
宿州市第十二小学原为1964年创建的宿县地区实验小学,后改为城关镇工农兵小学,1981年始改用现名。校址在汴河中路路北,占地1万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幢,校舍157间。1985年有22个教学班,1570名学生,70名教职工。该校教风严谨、教学面向现代化,在全市率先开展娃娃电脑教学活动。1978年,全城小学统考,该校语、数两科均获第一名。1985年,体育达标率为94%,田径女队参加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被评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集体。1979年以来,该校先后7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或先进单位,受到地、市的表彰与奖励。
三、中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正谊高等小学堂改为正谊中学堂,是为宿城第一所中学。
民国10年(1921),美国传教士贾德在宿城南关创办含光初级中学。13年,基督教会创办了启秀女子初级中学。15年至19年,先后创办了私立建华初级中学和毓秀女子初级中学。20年,在金公祠创办宿县县立初级中学。上述5所初中有的创建不久即停办,至27年5月,仅存宿县县中和启秀女中两所。
抗日战争期间,宿城有汪伪宿县政府办的宿县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学校有启秀、秋晨两所女中和篁溪男中。4所初中共有学生700余人。此外,私立崇孟小学附设一个初中班,有学生40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宿县县立初中从蒙城马集迁回,与汪伪县中合并为宿县县立初中。校址仍在金公祠。国立九中从四川回皖后,分为3所高中,1所设于宿城,名为安徽省立宿县中学。私立中学有启秀(女中)、毓秀(女中)、崇真、正平、青云、心建等初级中学。至解放前夕,宿城有高中1所,初中7所,共45个教学班,2324名学生。
建国后,宿城的省中、县中、私立的正平、毓秀、心建、青云6所中学合并,名为“皖北地区宿县联合中学”,1951年更名为皖北宿县中学,1952年定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原崇真中学改为安徽省宿城第二中学,原启秀女中改为宿城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于大河南街西端创办宿城第二初级中学。至1957年,宿城初中在校学生1517人,高中在校学生860人。1962年,在西关大街路南创办一所民办中学,第一年招初中2班,100名学生。1980年该校改名为宿州市第八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宿城各中学分47个办学点下迁农村办学,学生亦随学校下迁,宿城仅保留宿城第二中学6个班。
中学下迁农村后,宿城学生上中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1969年于宿城第一小学附设初中班,3年后停办。东关崔园村系宿县师范下迁点,1979年扩大招生,办起了崔园中学,1985年,定名为宿州市第七中学。1970年,在原宿城二初中原址新办了朝阳初级中学,1973年改称宿县第三中学,1974年高中部招生,1980年定名为宿州市第三中学。1971年在北校场西北隅创办了宿县新建中学,1973年改称宿县第四中学,1974年高中部开始招生,1980年定名为宿州市第四中学。1972年,宿县商业局于顺河路西端路南创办了商业中学,宿县搬运站于联络街东创办了交通中学,这两所中学于1980年分别定名为宿州市第九、第十中学。1975年,座落于药店巷内的宿城第二小学附设了初中部,1980年单独建校,定名为宿州市第十一中学。1976年原宿城第一中学于东昌路地委党校处复校,1978年迁至浍水路原中共宿县地委处。1980年,宿县地区教育局利用二机厂占用原宿城一初中校址的赔款于胜利西路西端路北创办了宿州市第六中学。1974年,宿县地区教育局于汴河中路南侧创办了实验中学。1985年宿州市人民政府利用没收之城南乡非法建造的私人住房创办了宿州市第五中学。至1985年底,全市区共有市属中学8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中在校学生6431人,高中在校学生787人。郊区有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1723人。市区有非市属中学13所,其中高中4所。高中在校学生2744人,初中在校学生5572人。
宿州市中学概况
(1985)
宿州市中学概况
(1980~1985)
附民国时期宿城普通中学概况
1968年以前,宿城所有中学均实行“三三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1968年秋,中学改为“三二制”。1983年全市中学复改为“三三制”。
民国元年(1912),宿城各中学开设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音乐、体操。女子中学增设家事、园艺、缝纫。1950年,宿城各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每周教学时数初中为29课时,高中32课时。以后中学课程设置虽屡经变更,但基础学科始终占有重要位置。
1968年,各中学“复课闹革命”,各学科均无教材,课程设置极度混乱。文化课强调思想性和实用性,不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学校把语文课改作“大批判”、“小评论”、“新闻报导”;数学课改为测量、会计常识;物理课重点学三机一泵(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和水泵)和电工;化学课只学农药和化肥。文化课受到严重削弱。
1972年,学校教学渐趋正规,各校均使用统编教材,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教师按照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教学。
1951年起,各校组织教师系统学习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1958年,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当时“大跃进”的形势下,教师和学生下厂、下乡参加劳动,大炼钢铁,大搞试验田,劳动过多,课堂教学受到影响。1961年始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教育质量再度受到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教学规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附宿州市第三中学简介
宿州市第三中学位于大河南街西端,其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宿城二初中,1969年下迁农村,1970年于原址新办朝阳中学,1973年改称宿县第三中学,建市后改用现名。1985年有高中11班,初中14班,学生1494人,教职工118人。该校设备较为齐全,其中有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43人。近年来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体育成绩尤为突出。男子手球队1984年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生手球基层冠军赛,荣获第一名。该校近年来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各1幢,校容校貌大为改观。
宿州市第九中学简介
宿州市第九中学位于顺河路九中巷内。其前身是宿县商业局办的商业中学。1985年有14个教学班,学生933人,教职工67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8人。该校教学成绩显著,教学改革走在前列。1984年、1985年,《拂晓报》先后以《老九上来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为题作了报导。1984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于“文明单位”称号。
宿城第一中学简介
宿城第一中学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皖北宿县联合中学。校址原在胜利中路(现宿县地区行署处),现在浍水路路南。“文化大革命”前17年,该校先后建成了两座教学楼和可容1500余人的青年堂。教师素质好,教学严格,1959年高考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1960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获国务院颁发的奖旗。“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校被当成黑典型砍掉。1978年迁新址后,办学条件日趋完善。1980年建成科学馆,理化生物实验仪器齐全,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有田径场1处,篮球场2处,建有师生宿舍楼4幢。现有高中、初中30个教学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70人。其中高级教师34名,一级教师50名。近年来,先后有30余名学生在全省、全国及国际间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先后被评为省、地、市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曾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授于体育卫生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