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节 胜迹文物
一、胜迹
扶疏亭座落在旧城池西北隅城墙上(今宿县人民政府后墙)。古扶疏亭,始建于宋,明弘治《宿州志》载:“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于宿,好事者刻诸石,构亭贮之,名曰扶疏。”明、清两代有不少文人写诗咏记。清代州人李心锐咏挟疏亭诗:“墨宝真千古,坡仙妙笔留。烟云曾画竹,风雨自鸣秋。潇洒心如寄,婆娑影不收。此间无俗韵,亭外月衔钩。”“扶疏余韵”为宿州八景之一。
谯楼又称鼓楼,座落于旧县衙前(今宿县人民政府前院)。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州万本,伐石筑台建成,颇为雄伟。楼上有人专司守更报时,每当晚霞似火,月明薄暮之际,楼上便有鼓声可闻。弘治年间,宿州训导吴江咏谯楼诗:“危楼雄杰压西城,挝鼓三通早报更。夜静柴门人断迹,月明篱落犬无声。”嘉靖年间,谯楼有5间,叠砖石为台。谯楼东南有申明亭,西南有旌善亭,外东侧有榜房,前有牌坊。清代雍正年间被拆除,后不复建。谯楼暮鼓为“宿州八景”之一。
睢阳古道自宿州西去睢阳的驿道,道两旁种植杨柳,沿途设驿站,宿城东门外设睢阳驿。每日都有驿马奔驰于古道上。睢阳古道是“宿州八景”之一。清代州人李心锐咏《睢阳古道》诗:“揽辔睢阳道,山川感慨中。饭牛多隐逸,逐鹿几英雄。柳乘堤边绿,尘消陌上红。苻离谁驻马,月照战场空。”
隋堤即古汴河河堤。隋扬帝开挖汴河时,河两岸筑堤,堤顶为御道,堤两旁广植杨柳,后人称汴堤为隋堤。后汴水干涸,河身淤为平地,但隋堤尚存。唐元和间,建置宿州,州城即依隋堤而建。现西关大街、中山街即隋堤故址,东沱河闸以西,尚有一段隋堤可见。唐代诗人白居易《隋堤柳》诗:“隋堤柳、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扬扬,雨萧萧,三株五株汴河口……二百年来汴河路,露草木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埇桥故址在今城中大隅口,原为汴河漕运的咽喉。建置宿州后,埇桥一带逐渐形成一方政治、军事、商业重地。北宋南渡后,汴河失修,逐渐湮没。
兴福寺座落在西关秦巷口内东侧,建国前,该寺有前大殿、大雄宝殿、两个套院。前大殿有关云长塑像,背后塑韦陀像。大雄宝殿内有释迦牟尼坐像,背后塑观音像。院东南角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大钟,西南角是一座9层塔。每年旧历四月初三日逢庙会。该寺有僧侣10多人,方丈法号影昙。建国后改为第三小学,现为宿州市第八中学,原建筑不复存在。
魁星楼该楼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原址在大河南街福音堂对面。乾隆十四年(1749)知州王锡蕃将楼移建于城东南隅之城墙上(今东昌桥东北角)。道光二年(1822),因雷击起火,楼被焚毁。同年按原貌重建,几经战乱,尚存旧观。1955年兴建环城路时,将其拆除。
莲花湖、看花沟清光绪《宿州志》载:“莲花湖即莲花池,在州城东北八里处,池广阔,中多菱,湖旁有古祠,松竹映户,清幽宜人。”现市东郊沱河闸以北4里许,一片低洼的农田,即莲花湖遗址,古祠已不复存在。看花沟,亦名嫁女沟,位于莲花湖西侧的一段尚存,成南北走势,口宽约2丈,底宽约1丈,深5尺。据传:隋扬帝去扬州看琼花,顺洋河乘龙舟东来,过埇桥后,曾使舟入看花沟,观赏湖中莲花,流连多日。看花沟因以得名。
学宫古槐现宿州市第一小学院内有古槐一株,相传植于元代,现树高8米,树围3.7米,复盖面80平方米。树貌老态龙钟,树身已形成空洞,为不使积水,用水泥浇灌,仍枝叶繁茂。
坛庙寺观民国年间,宿城的坛庙寺观尚有70余座。座落于城内的主要有:
文庙,即学宫,现市第一小学处。
关圣庙,在文庙东。
仓神祠,原州治常平仓内。
马神庙,在原州治东北。
火神庙,在原州治西。
二忠祠,明万历年间建于东门瓮城内,清嘉庆八年移建于东关。
圣果寺,在大寺巷内。
五道庙,在五道庙巷内。
白衣阁,在白衣阁巷内。
华祖庙,在西城门上。
关帝庙,在北月城内。城隍庙,现城隍庙商场处。文昌庙,在城内东北隅。龙神庙,在北门内。相山庙行庙,在北门内。英公祠,在文庙东。伊公祠,在文庙东。节孝祠,在文庙东。插花庙,在插花庙巷内。泰山行宫,在原州治西。吕真君庙,在东城门上。白衣庵,在北城门上。地藏庙,在地藏庙巷内。千佛阁,现宿县工人政治课堂处。
座落在东关的主要有:
八腊庙、先农坛、闵子祠行祠、昭忠祠、准提庵、二郎庙、三官庙、关帝庙。
座落在南关的主要有:
花池寺、竹林庵、三清观、玉皇庙、风云雷雨山川坛。
座落在西关的主要有:
兴福寺、大觉寺、速报三司庙、东岳庙、大王庙、张仙庙。
座落在北关的主要有:
厉坛、社稷坛、玄帝庙、真武庙(原为天庆观)、泰山庙、土地祠。
在全城的坛庙寺观中,较大的有文庙、城隍庙(均详见《城建》章)。兴福寺、圣果寺等。
二、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建成于1959年。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及彭雪枫雕像。宿城人民和外地游客常来此凭吊革命先烈。园内逐年增植树木、花卉,添建基础设施。雪松、龙柏、桧柏、法桐、枫杨、垂杨……纵横有序,郁郁葱葱,环境幽美,是一个供人游乐、休憩的小型公园。
革命烈士纪念塔高14.4米,位于园内北部正中,1954年建成。因质地较差,表部水泥层逐渐剥落,加上“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破坏,以致颓破不堪,于1979年推倒在原址重建。全塔由塔基、塔身两部分组成,高26.7米。塔基长、宽各24米。塔身呈四面形,全部用大理石砌成。正南面镌刻陈毅手书“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培基前是广场,供人们凭吊和集会使用。
彭雪枫烈士雕像位于纪念塔正前方,始建于1955年,历时五载告成。底座由大理石砌成,高4米,上有彭雪枫汉白玉雕全身站像,着军帽、军装,腰佩手枪,富有革命将领风度。底座南面嵌一石碑,刻有彭雪枫革命史略。座四周立有12颗一米高的子弹型石柱,以铁练穿石柱相连,前方略呈凹字形。
三、文物
库藏文物1980年之前,现宿州市辖区内的出土文物、革命历史文物及民间交出的珍藏文物,均分别由宿县地区文物部门或宿县文化部门收藏。宿州市成立后,市文化局曾作一次文物普查,至1985年底,普查结束。计普查到库藏文物22件,其中汉代4件、唐代4件、宋代6件、元代3件,明代1件、清代3件,待鉴定1件。
碑刻据清光绪《宿州志》载,宿城历史上主要的碑刻有:
晋侍中嵇绍碑,张希声撰文。
明正德十一年(1516)宿州知州徐玱去思碑,御史吴铠撰文。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宿州知州周玑德政碑,主事周璞撰文。
明隆庆年间宿州知州贾涧松去思碑,进士程实撰文。
明万历二十年(1592)宿州知州崔维嶽生祠碑,进土冯梦桢撰文。
明万历三十年(1602)宿州知州钟应麟遗爱碑,尚书范撰文。
宿州州判周崦山遗爱碑,盐运判官黄甲撰文。
宿州州判周豫忠去思碑,中丞江东之撰文。
宿州学正钱仙巢去思碑,御史薛三省撰文。
清乾隆四年(1739)免垦碑,布政司晏斯盛撰文。
宿州市现存的碑刻主要有:
学宫碑。清顺治九年(1652),礼部授命天下各学宫立碑,宿州学宫碑于是年立。碑长250厘米,宽90厘米。碑文日:“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官以授之。各衙门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此碑现存于市第一小学院内。
杨继盛诗碑(碑文见下页)。
史可法乐六经碑(碑文见下页)。
此外,宿州市的地面文物还有古窑址6处,古建筑10座,古遗址2处,古墓2处,墓志铭2通。
宿州市库藏文物
扶疏亭座落在旧城池西北隅城墙上(今宿县人民政府后墙)。古扶疏亭,始建于宋,明弘治《宿州志》载:“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于宿,好事者刻诸石,构亭贮之,名曰扶疏。”明、清两代有不少文人写诗咏记。清代州人李心锐咏挟疏亭诗:“墨宝真千古,坡仙妙笔留。烟云曾画竹,风雨自鸣秋。潇洒心如寄,婆娑影不收。此间无俗韵,亭外月衔钩。”“扶疏余韵”为宿州八景之一。
谯楼又称鼓楼,座落于旧县衙前(今宿县人民政府前院)。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州万本,伐石筑台建成,颇为雄伟。楼上有人专司守更报时,每当晚霞似火,月明薄暮之际,楼上便有鼓声可闻。弘治年间,宿州训导吴江咏谯楼诗:“危楼雄杰压西城,挝鼓三通早报更。夜静柴门人断迹,月明篱落犬无声。”嘉靖年间,谯楼有5间,叠砖石为台。谯楼东南有申明亭,西南有旌善亭,外东侧有榜房,前有牌坊。清代雍正年间被拆除,后不复建。谯楼暮鼓为“宿州八景”之一。
睢阳古道自宿州西去睢阳的驿道,道两旁种植杨柳,沿途设驿站,宿城东门外设睢阳驿。每日都有驿马奔驰于古道上。睢阳古道是“宿州八景”之一。清代州人李心锐咏《睢阳古道》诗:“揽辔睢阳道,山川感慨中。饭牛多隐逸,逐鹿几英雄。柳乘堤边绿,尘消陌上红。苻离谁驻马,月照战场空。”
隋堤即古汴河河堤。隋扬帝开挖汴河时,河两岸筑堤,堤顶为御道,堤两旁广植杨柳,后人称汴堤为隋堤。后汴水干涸,河身淤为平地,但隋堤尚存。唐元和间,建置宿州,州城即依隋堤而建。现西关大街、中山街即隋堤故址,东沱河闸以西,尚有一段隋堤可见。唐代诗人白居易《隋堤柳》诗:“隋堤柳、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扬扬,雨萧萧,三株五株汴河口……二百年来汴河路,露草木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埇桥故址在今城中大隅口,原为汴河漕运的咽喉。建置宿州后,埇桥一带逐渐形成一方政治、军事、商业重地。北宋南渡后,汴河失修,逐渐湮没。
兴福寺座落在西关秦巷口内东侧,建国前,该寺有前大殿、大雄宝殿、两个套院。前大殿有关云长塑像,背后塑韦陀像。大雄宝殿内有释迦牟尼坐像,背后塑观音像。院东南角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大钟,西南角是一座9层塔。每年旧历四月初三日逢庙会。该寺有僧侣10多人,方丈法号影昙。建国后改为第三小学,现为宿州市第八中学,原建筑不复存在。
魁星楼该楼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原址在大河南街福音堂对面。乾隆十四年(1749)知州王锡蕃将楼移建于城东南隅之城墙上(今东昌桥东北角)。道光二年(1822),因雷击起火,楼被焚毁。同年按原貌重建,几经战乱,尚存旧观。1955年兴建环城路时,将其拆除。
莲花湖、看花沟清光绪《宿州志》载:“莲花湖即莲花池,在州城东北八里处,池广阔,中多菱,湖旁有古祠,松竹映户,清幽宜人。”现市东郊沱河闸以北4里许,一片低洼的农田,即莲花湖遗址,古祠已不复存在。看花沟,亦名嫁女沟,位于莲花湖西侧的一段尚存,成南北走势,口宽约2丈,底宽约1丈,深5尺。据传:隋扬帝去扬州看琼花,顺洋河乘龙舟东来,过埇桥后,曾使舟入看花沟,观赏湖中莲花,流连多日。看花沟因以得名。
学宫古槐现宿州市第一小学院内有古槐一株,相传植于元代,现树高8米,树围3.7米,复盖面80平方米。树貌老态龙钟,树身已形成空洞,为不使积水,用水泥浇灌,仍枝叶繁茂。
坛庙寺观民国年间,宿城的坛庙寺观尚有70余座。座落于城内的主要有:
文庙,即学宫,现市第一小学处。
关圣庙,在文庙东。
仓神祠,原州治常平仓内。
马神庙,在原州治东北。
火神庙,在原州治西。
二忠祠,明万历年间建于东门瓮城内,清嘉庆八年移建于东关。
圣果寺,在大寺巷内。
五道庙,在五道庙巷内。
白衣阁,在白衣阁巷内。
华祖庙,在西城门上。
关帝庙,在北月城内。城隍庙,现城隍庙商场处。文昌庙,在城内东北隅。龙神庙,在北门内。相山庙行庙,在北门内。英公祠,在文庙东。伊公祠,在文庙东。节孝祠,在文庙东。插花庙,在插花庙巷内。泰山行宫,在原州治西。吕真君庙,在东城门上。白衣庵,在北城门上。地藏庙,在地藏庙巷内。千佛阁,现宿县工人政治课堂处。
座落在东关的主要有:
八腊庙、先农坛、闵子祠行祠、昭忠祠、准提庵、二郎庙、三官庙、关帝庙。
座落在南关的主要有:
花池寺、竹林庵、三清观、玉皇庙、风云雷雨山川坛。
座落在西关的主要有:
兴福寺、大觉寺、速报三司庙、东岳庙、大王庙、张仙庙。
座落在北关的主要有:
厉坛、社稷坛、玄帝庙、真武庙(原为天庆观)、泰山庙、土地祠。
在全城的坛庙寺观中,较大的有文庙、城隍庙(均详见《城建》章)。兴福寺、圣果寺等。
二、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建成于1959年。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及彭雪枫雕像。宿城人民和外地游客常来此凭吊革命先烈。园内逐年增植树木、花卉,添建基础设施。雪松、龙柏、桧柏、法桐、枫杨、垂杨……纵横有序,郁郁葱葱,环境幽美,是一个供人游乐、休憩的小型公园。
革命烈士纪念塔高14.4米,位于园内北部正中,1954年建成。因质地较差,表部水泥层逐渐剥落,加上“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破坏,以致颓破不堪,于1979年推倒在原址重建。全塔由塔基、塔身两部分组成,高26.7米。塔基长、宽各24米。塔身呈四面形,全部用大理石砌成。正南面镌刻陈毅手书“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培基前是广场,供人们凭吊和集会使用。
彭雪枫烈士雕像位于纪念塔正前方,始建于1955年,历时五载告成。底座由大理石砌成,高4米,上有彭雪枫汉白玉雕全身站像,着军帽、军装,腰佩手枪,富有革命将领风度。底座南面嵌一石碑,刻有彭雪枫革命史略。座四周立有12颗一米高的子弹型石柱,以铁练穿石柱相连,前方略呈凹字形。
三、文物
库藏文物1980年之前,现宿州市辖区内的出土文物、革命历史文物及民间交出的珍藏文物,均分别由宿县地区文物部门或宿县文化部门收藏。宿州市成立后,市文化局曾作一次文物普查,至1985年底,普查结束。计普查到库藏文物22件,其中汉代4件、唐代4件、宋代6件、元代3件,明代1件、清代3件,待鉴定1件。
碑刻据清光绪《宿州志》载,宿城历史上主要的碑刻有:
晋侍中嵇绍碑,张希声撰文。
明正德十一年(1516)宿州知州徐玱去思碑,御史吴铠撰文。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宿州知州周玑德政碑,主事周璞撰文。
明隆庆年间宿州知州贾涧松去思碑,进士程实撰文。
明万历二十年(1592)宿州知州崔维嶽生祠碑,进土冯梦桢撰文。
明万历三十年(1602)宿州知州钟应麟遗爱碑,尚书范撰文。
宿州州判周崦山遗爱碑,盐运判官黄甲撰文。
宿州州判周豫忠去思碑,中丞江东之撰文。
宿州学正钱仙巢去思碑,御史薛三省撰文。
清乾隆四年(1739)免垦碑,布政司晏斯盛撰文。
宿州市现存的碑刻主要有:
学宫碑。清顺治九年(1652),礼部授命天下各学宫立碑,宿州学宫碑于是年立。碑长250厘米,宽90厘米。碑文日:“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官以授之。各衙门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此碑现存于市第一小学院内。
杨继盛诗碑(碑文见下页)。
史可法乐六经碑(碑文见下页)。
此外,宿州市的地面文物还有古窑址6处,古建筑10座,古遗址2处,古墓2处,墓志铭2通。
宿州市库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