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乙巳年四月(庚辰月)初二日(戊辰日)已未时

目录

清末,泗行州制,共辖72里122堡。
民国元年(1912)改县后,原州境未变,划为9个自治区。一区区公所驻泗城,二区驻双沟,三区驻芦圩,四区驻上塘集,五区驻半城,六区驻管公店,七区驻四山,八区驻青阳,九区驻草沟。20年划78镇,146乡。21年改为自卫区。22年,第五区境分为二,设第十区,区公所驻吕集。24年,全县并为5区,设区署。旧一区划出蟠龙镇、屏山镇、双庙、小王4联保归二区,其余和旧九区合并为一区,署泗城。旧二区划出周桥联保,其余和七区合并,加一区划出的4联保为二区,署许大庄。旧四区划出霸王、垫湖、马公镇3联保,其余和旧六区合并为三区,署双沟。旧八区划出识头、陈圩2联保,其余与旧四区划出的3联保、旧二区划出的1联保,合并为四区,署青阳。旧五、十两区合并,加旧八区划出的2联保为五区,署半城。全县共辖5区,83联保,892保,8911甲,94901户。
民国30年和38年,泗县两次划属泗南、泗五灵凤、泗灵睢、泗宿4个边区县。
泗南县:民国30年6月成立,辖管镇、鲍集、峰山、上郑、魏营、墩集、石集、陈圩、青阳、通海、洪泽11区和泗城市。
泗五灵凤县:民国30年6月成立,辖沱东、沱西、沱北、五北、沱南、浍北、濠城、淮北、浍南、路东、灵南、临淮12区和五河市。
泗灵睢县:民国31年春成立,辖马厂、大庄、官山、李集、泗北(屏山)、张楼、濉南、桃园、港河(泗西)、邱集10区和李集镇。
泗宿县:民国30年春成立,辖潘山、闸塘、归仁、刘圩、重岗、朱湖、汴河、苏圩、杨圩、金镇、杨集、凌城12区和宿迁市。
民国38年4月,泗县恢复原建制,设泗城市和屏山、长沟、沱东、墩集、黄圩、大庄、汴河7个区。10月刘圩区由泗宿县划属泗县,共辖8区。1950年撤泗城市,设中城、东关、西关3镇;其余区划未变。1952年增设城关区。1954年,中城、东关、西关3镇合并组建城关镇。



1956年,合并为5区1镇34乡:刘圩区辖汴河、马厂、黑塔、张店、赤山、潼南、林河、刘圩、四山9乡;墩集区辖草庙、大营、刘湖、霸王、墩集、胜利、樊集7乡;长沟区辖瓦韩、李渡、长沟、大安、草沟、丁湖6乡;城关区辖屏山、城西、城东、老山4乡;大庄区辖大庄、巩沟、曹场、小河、高集、张楼、杨集、瓦坊8乡。,
1957年春,撤区,全县划为汴河、马厂、黑塔、刘圩、四山、赤山、大营、墩集、草庙、长沟、瓦韩、大安、草沟、丁湖、城西、老山、屏山、王集、步伦、大庄、曹场、赵集、杨集23乡和城关1镇。秋,合并为汴河,马厂、黑塔、四山、赤山、大营、墩集、草庙、丁湖、草沟、大安、瓦韩、城西、老山、屏山、大庄、曹场、赵集、杨集19联社。
1958年秋,联社改为人民公社,设八一、赤山、动力、星星、黎明、东风、卫星、红旗、红光9个人民公社。
1959年,人民公社以所在地名命名,赤山改为刘圩,八一改为黑塔,星星改为丁湖,黎明改为草沟,东风改为城郊,卫星改为屏山,红旗改为大庄,动力改为墩集,红光改为黄圩。
1961年冬设区划社,设城郊、黑塔、刘圩、墩集、草沟、屏山、大庄、黄圩长沟、9区和城关1镇,辖38公社。
1969年撤区并社,原38公社并为红塔(即黑塔)、汴河、刘圩、赤山、东方红(即草庙)、墩集、城南、丁湖、草沟、瓦韩、红旗(三湾)、长沟、前李、屏山、徐贺、瓦坊、大庄、黄圩、赵集、樊集20公社,城关镇仍旧,辖269生产大队,3756生产队,105469户。
1980年再次设区划社,设10区48公社和城关镇。1983年,改公社为乡,并增设刘圩镇。到1985年,全县共辖10区,2镇和1个国营场站,l个场代队,461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有14个居民委员会),2783个村民小组(其中有13个居民小组),124252户。
泗县1985年概况表

上一篇:第二节 区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