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人口数量和分布
一、人口发展
明弘治八年(1495),虹县共有1732户,3882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1.16人。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泗州(今泗县、泗洪两县)共有136141户、588112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47.9人;咸丰、同治年间,因战乱、瘟疫、灾荒,灾民外流,至光绪十二年(1886),泗州人口减少到65893户,289633人,其中男141342人,女14829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79.2人。
民国24年(1935),泗县(今泗县、泗洪两县)计有94991户,619913人,其中男322679人,女29693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55.8人。
1949年,泗县共有92850户,38741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16.8人。1985年共有65972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63.2人。建国后全县人口基本情况(年末数)
单位:人、户



二、人口变动
明弘治八年至1985年,泗县人口由38820人增加到659721人,每年平均增加730人。建国36年来增加272306人,年均增加7564人。
(一)自然变动
建国36年来,全县共生育422115人,年均出生11725人,生育最高的1969年出生20585人,出生率43.3‰;生育最低的1960年出生3380人,出生率9.26‰。建国36年来,泗县共死亡135244人,死亡人口最多的1960年计死亡22508人,死亡率62.2‰;死亡最少的1958年计死亡4164人,死亡率11‰;自然增长286871人。
(二)机械变动
1949~1985年,人口迁入最多的1979年计迁入10309人,迁入最少的1966年计迁入4403人;人口迁出最多的1979年共迁出7927人,人口迁出最少的1973年共迁出3372人。
三、人口分布
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计算,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6人。各区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城关镇5840人,大庄区497人,山头区453人,黄圩区443人,草庙区339人,黑塔区332人,墩集区316人,草沟区282人。屏山区259人,长沟区257人,丁湖区256人。
按分布地区计算,情况如下表(为1982年7月1日统计数):

三湾乡义井庄人口增长调查情况统计表

明弘治八年(1495),虹县共有1732户,3882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1.16人。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泗州(今泗县、泗洪两县)共有136141户、588112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47.9人;咸丰、同治年间,因战乱、瘟疫、灾荒,灾民外流,至光绪十二年(1886),泗州人口减少到65893户,289633人,其中男141342人,女14829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79.2人。
民国24年(1935),泗县(今泗县、泗洪两县)计有94991户,619913人,其中男322679人,女29693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55.8人。
1949年,泗县共有92850户,38741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16.8人。1985年共有65972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63.2人。建国后全县人口基本情况(年末数)
单位:人、户



二、人口变动
明弘治八年至1985年,泗县人口由38820人增加到659721人,每年平均增加730人。建国36年来增加272306人,年均增加7564人。
(一)自然变动
建国36年来,全县共生育422115人,年均出生11725人,生育最高的1969年出生20585人,出生率43.3‰;生育最低的1960年出生3380人,出生率9.26‰。建国36年来,泗县共死亡135244人,死亡人口最多的1960年计死亡22508人,死亡率62.2‰;死亡最少的1958年计死亡4164人,死亡率11‰;自然增长286871人。
(二)机械变动
1949~1985年,人口迁入最多的1979年计迁入10309人,迁入最少的1966年计迁入4403人;人口迁出最多的1979年共迁出7927人,人口迁出最少的1973年共迁出3372人。
三、人口分布
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计算,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6人。各区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城关镇5840人,大庄区497人,山头区453人,黄圩区443人,草庙区339人,黑塔区332人,墩集区316人,草沟区282人。屏山区259人,长沟区257人,丁湖区256人。
按分布地区计算,情况如下表(为1982年7月1日统计数):

三湾乡义井庄人口增长调查情况统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