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九节 自然灾害
一、地震灾害
明以来,本县境内发生的有感地震计有20余次,其中破坏性地震有8次。
嘉靖十六年(1537)四月初五地震,震中在本县大庙乡一带(震级5级,烈度达7度),房屋倒塌很多;当夜,又发生强烈的余震。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山东郯城至莒县一带,发生(8.5级)大地震。本县为严重的波及区,县城城墙倒塌两处,民房倒塌很多。同年六月,凤阳大地震,七日止,地震波及本县,致使城墙倒塌。道光二十七年(1847)正月,发生破坏性地震一次,震前起大风,大树被连根拔起。咸丰九年(1859)正月,地震。当夜,先发现天空有明亮火光,接着地震,震感强烈,房屋有轻微损失。光绪十一年(1885)冬,地声雷鸣,自西北而来,接着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
民国17年(1928)2月9日晚,地震。地声如闷雷,约4级,民房有轻微损失。
1979年3月2日15时18~20分,固镇新马桥一带先后发生了3.2级和5.0级地震。此后又发生多次余震。至5月7日共发生余震60余次。主震时,本县各地均有震感。静坐和在安静环境中工作的人,可听到如重型车辆急驶而过的声音,同时感到晃动,杯盘碗盏作响,未造成死亡和破坏。1983年11月7日5时9分,山东菏泽地区发生5.9级地震,本县有震感,熟睡人们被惊醒,纷纷跑出室外,部分房屋出现裂痕。同日8点10分,次日14点23分和19点23分,分别发生了余震。
二、旱灾
本县历史上旱灾严重,四季均有发生,严重时全年无雨,甚至连旱数年。据不完全统计,宋以来,本县先后发生大旱45次,特大旱灾27次。
宋庆元六年(1200)五月,大旱,从春季起滴雨未下。嘉定十一年(1218),秋、冬两季滴雨未落,大旱。元至元三年(1266)八月至四年三月,大旱。明景泰四年(1453)六月无雨,庄稼受旱。正德四年(1509)春,大旱,麦苗枯萎。六年春大旱,麦苗枯黄。嘉靖二年(1523)夏不雨,大旱。六年夏,大旱。八年至十二年,连续五年旱灾,五谷不收,村民逃荒要饭。万历七年(1579)至九年,夏秋大旱,饥民以树皮、草根充饥,死人很多。四十八年夏大旱。清顺治十六年(1659)春无雨,普遍受旱。康熙十三年(1674)夏,旱灾。乾隆十八年(1653)春无雨,麦苗受旱。四十九年,全年少雨,旱灾。五十年春无雨,麦苗枯黄。嘉庆十年(1805),全年少雨,旱灾。十二年大旱,田赋缓征。十四年大旱,田赋缓征。十五年夏,旱。十七年全年无雨,大旱。咸丰六年(1856)夏,大旱。光绪二年(1876)夏,大旱。六年,全年无雨,大旱。十一年大旱。十四年秋旱。十七年春旱,终日大风。二十四年大旱,五谷不收,死人很多。二十五年旱。
民国8年(1919)旱。11年旱。19年旱。
1953年春,天气久晴不雨,全县受旱面积达56988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最严重的有62967亩,水稻、豆类、玉米无收。1955年春,久晴不雨,地里出现裂痕,庄稼枯死,全年减产。1957年8月7日至10月27日,70天未降雨,受旱面积达525158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6%。九顶区的贯山、朝阳和尤集区的石集等地,连生活用水都发生了困难。全县因旱不能耕种的土地有811277亩。1961年6月17日至8月8日,52天无雨,受旱面积达840932亩,占耕地面积的45.8%,其中粮食作物受旱达796815亩,夏季减产1671万斤。同年8月9日至9月2日,渔沟、浍沟、尹集、杨疃、高楼、冯庙等公社25天未下雨,受旱面积达256195亩,秋粮减产74万斤。1962年春旱严重,年后至4月15日,135天只降水40毫米。入春后,连刮8次7级以上大风,麦苗成片死亡,受旱面积达121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0.5%。县委组织群众抗旱浇苗,每天有8万余人出动参加抗旱,打机井662眼,动用抗旱工具6300余件,动力机械255匹马力,浇灌小麦2135亩,带水点种高粱9894亩,点种玉米2491亩,种菜5376亩,种南瓜106.9万穴。1968年春季有30余天无雨,秋季50天无雨,春秋受旱面积达45.3万亩,成灾面积15.3万亩。连同涝灾,全年减产三成。1969年春夏受旱,面积达58.7万亩,粮食减产5000万斤。1973年8月,高温无雨,全县105万亩作物受旱,其中83万亩受旱严重,秋季减产。
三、水灾
本县历史上水灾频繁,有"大雨大灾,小雨涝灾,无雨旱灾"之说。据史料记载,在900年的县史中,发生大水灾达94次,其中因黄河决堤而造成的特大水灾达16次;建国前发生的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97%。建国后占3%。
宋淳熙十五年(1188)五月,水灾。元至元三年(1266)五月,大雨,濉河漫涨,房屋淹没,小麦淹死。明成化十七年(1841)秋,连阴雨,歉收。弘治二年(1489),黄河溃决于黄武,黄水由濉河入境,县北庄稼全被淹没,人畜死亡很多。正德三年(1508)秋,连阴雨不止,大水。嘉靖二年(1523)秋,连阴雨不止,逃荒要饭人很多。五年正月至四月,连阴雨不止,小麦无收。六年春,连阴雨不止,麦苗被淹。十四年,濉河泛滥,南北沿岸被淹没。十五年夏秋,连阴雨不止,水灾。庆隆五年(1571)夏,大雨,庄稼被淹没。万历七年(1579),连阴雨不断,水灾。十三年六月,暴风雨,农房倒塌很多。二十一年春,连阴雨不止。秋季黄河泛滥,平地水深数尺,庄稼被淹,城墙倒塌大半,民房倒塌很多。二十二年夏,大雨,小麦无收。天启元年(1621)夏,大雨,黄河泛滥,庄稼被淹没。二年六月,黄河溃决于徐州小店,民房被毁,人畜死亡很多。清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大雨,小麦无收,逃荒要饭人很多。康熙二年(1663)七月,黄河溃决于吴家塘,县北受水灾。十三年秋,黄河溃决于谢家口,庄稼被淹,县北秋季无收。二十三年八月,黄河溃决于谢家口,冬季冰凌冲麦,次年夏季无收。三十五年六月。连阴雨不止,平地水深3尺,庄稼淹没。三十九年七月,大雨水灾。四十八年三月,连阴雨不止,影响小麦生长。七月大雨,秋季歉收,当年逃荒要饭人很多。雍正七年(1729)九月,黄河决口于毛城铺,黄水入濉河,县北受淹。八年秋,大雨,洼地被淹。十年夏,大雨,水灾。十一年秋,黄河溃决于毛城铺,黄水入濉河,县北部庄稼被淹。乾隆元年(1736)夏,大雨,庄稼淹尽。农房倒塌很多。四年秋,大水,庄稼被淹。六年夏秋大水,庄稼淹没。七年夏秋大水,连续两年无收,逃荒较多。十年秋,大水,秋季作物被淹。十二年秋,大雨,秋季作物被淹,颗粒无收,外出逃荒很多。十三年秋,黄河泛滥,县北庄稼被淹。十四年、十五年秋,连阴雨成灾,连续两年无收。十八年六至九月,黄河溃决于铜山张家马路,县北被淹。同期淮河泛滥,县南受淹,水深丈余,房屋倒塌很多。二十年春、夏,黄河溃决于毛城铺、县北庄稼全被淹没,人畜死亡很多。二十一年夏,黄河溃决于毛城铺,县北庄稼被淹没,秋季又遭大雨,夏秋无收。二十二年,连阴雨不止,全年歉收。四十七年,连阴雨不止,水灾。四十八年,黄河溃决于黄家马路,县北受灾。嘉庆四年(1799),连阴雨不止,水灾。道光元年(1821)五月,连阴雨不止,水灾,疫病流行。五年五月,连阴雨不止,平地水深2~3尺,庄稼被淹。十年春,连阴雨14天,小麦歉收。十二年夏秋,连阴雨不止,颗粒无收,饥民外流。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大水成灾。咸丰元年(1851)秋,连阴雨不止,水灾。二年夏,连阴雨80天,庄稼无收,房屋倒塌,饥民外流。五年,大水,庄稼淹没。八年五月,大风、暴雨、庄稼被淹。十年六月,大风雨、水灾。同治四年(1865)秋,连阴雨不止,水灾。六年秋,连阴雨不止,水灾。九、十两年,大水,受灾。光绪二年(1876)夏,连阴雨不止,受灾。七年,大雨,平均水深2~3尺,受灾面积达60%。九年秋,连阴雨不止,黄桥庄水深数尺,群众把船拴在门槛上,受灾面积达60%。十五年秋,大水,受灾。十九年四月,暴雨,受灾。二十三、二十四年春、秋,大雨,水灾面积分别达40%和60%,乡村有饿死人现象发生。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夜,暴风雨,庄稼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受灾。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十五日,连阴雨不止,大面积受灾,水漫固镇铁路。宣统元年(1909)五月十六日,大雨,水灾面积达40%。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大雨3昼夜,平地水深数尺,水漫固镇铁路,受灾面积达60%,房屋倒塌,人畜淹死很多,社会上流传着"宣统二年半,家家喝稀饭"之说。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大雨,水灾面积达60%,饥荒。
民国3年(1914)7月13日至9月初,连阴雨不止,受灾面积达40%。10年夏,大雨,受灾面积达40%。26年6月,大雨,受灾面积达40%。30年夏,大雨,受灾面积达60%。
1950年大雨,水灾,饥荒,人民政府救济衣服和粮食。1953年8月和9月连阴雨,暴雨,地面积水不退,77万亩庄稼被淹,人民政府组织生产救济。1954年7月1日至8月20日,连降暴雨,造成涝灾。1955年7月30日至8月2日,连降雷阵雨,降水669.8毫米,受涝面积达49.5万亩,占秋播面积的65.7%。1956年6月,降水220.7毫米,朱集、马庄、王集、杨疃、徐庙、韦集、砂坝和藕庄等乡受重灾。1960年9月25日,全县连降暴雨5小时,平均降水158.7毫米,引起山洪暴发,造成严重的涝灾,受灾面积达135万亩,平地水深二、三尺,倒塌房屋3260间,触雷电死3人,伤4人。县政府组织群众抗灾抢种,生产自救。1962年7月,连阴雨,大暴雨连续发生,32.2万亩庄稼无收。全县粮食减产5516万斤。县政府积极组织群众抗灾自救。1963年5月19~29日,连续大雨和暴雨,月平均降水量208.7毫米,积水面积为17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42.3万亩小麦无收,16938间房屋倒塌,因触雷电死亡18人,伤43人。同年7月上旬,大雨、大暴雨,月平均降水量340.6毫米,客水涌来,河水顶托,内涝严重,积水面积达12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倒塌房屋4295间,秋季无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派来干部战士,携带救生工具和救灾物资帮助救灾。1965年7月,平均降水640.3毫米。8月,月平均降水238.6毫米;客水过境,河水猛涨,1500多处险段缺口倒灌,80%的庄稼被淹,55%的夏粮无收,倒塌房屋14339间,死伤21人,牲畜9头。政府组织抗灾抢种和生产自救,抢种荞麦64000亩,胡萝卜95800亩,蔬菜91000亩。1971年6月,月平均降水255.5毫米,小麦收割上场,不能脱粒,普遍生芽,损失5000万斤。1974年8月30日18时,县北连降暴雨,客水入境,山洪暴发,积水面积达17.5万亩,倒塌房屋243间,损失粮食16万斤。1979年7月,月平均降水313.3毫米。县北偏少,为170~200毫米;县南偏大,为250~300毫米,中部特大,达200~470毫米。各条河流水位报警,水位高出地面,洼地积水,局部地区形成内涝,但未造成重大损失。
四、风灾
明以来,本县发生的严重风灾有21次,其中遭到飓风袭击7次,每次大风经过的地方,庄稼和房屋都受到严重的破坏。
明万历十三年六月(1585),大风雨,很多房屋被毁。清康熙二十三年八月(1684),大风雨,树折屋毁,作物受到损失。二十四年七月,大风雨,作物受到损失。乾隆五十年(1785)四月,刮飓风,夏季作物受损失,收成大减。嘉庆十五年(1810)正月,刮大风,空气变赤色。十八年,大风雨,伴有冰雹,作物受到损失。道光十年(1830)七月,大风,树被折断,房屋被刮坏。十九年夏,大风,天昏地暗,刮了1天多才停息。二十六年正月,大风暴,树木被连根拔起。咸丰元年(1851)正月初一至二月十五日,天天刮暴风,农作物受害。八年五月,大风雨,庄稼和房屋遭受损失。同治元年(1862)四月,刮大风,小麦遭受损失。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四日夜,暴风雨,小麦遭受损失。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夜,飓风暴雨,庄稼被刮倒,树木被拔地而起。
民国3年(1914)4月15日,干热风严重,小麦早熟,麦粒干瘪,有的地方每亩只收6斤。
1950年秋,大风冰雹,10451亩秋季作物受灾,2428间房屋被毁坏,4736棵大树被折断。1953年5月13~14日,连刮两天暴风,城关、渔沟两区被毁房屋60余间。5月28日以后,连刮西北风,干热风,致使小麦减产一半。1961年5月3日8时,北风7~8级,最大风力9级。大风后,地面温度下降到-3.6°C,出现大面积霜冻,刮毁房屋103180间,14万亩豌豆、45万亩小麦遭受严重损失。1981年6月27日14时30分,浍沟区遭受龙卷风和大暴雨袭击,大路粮站50万斤简易粮仓和乡供销社生产资料仓库被刮倒,生长26年的法国梧桐树被连根拔起,秋季作物遭受损失。1984年7月24日13时14分至14时20分,龙卷风和大暴雨袭击浍沟、冯庙和高楼一带。冯庙单场乡许多生长30多年的大树被拦腰折断。浍沟大路乡路边直径30厘米的大树,有的被拔起,有的被折断,早秋作物损失较大。
五、霜灾
清咸丰八年(1858)三月,霜冻,小麦受到损失。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二十三日,早霜,晚秋作物遭受损失。
民国4年(1915)3月26日,霜冻,小麦受损减产。
1953年3月10日夜,霜冻。4月11~12日夜,连续霜冻,全县小麦减产60%。1962年4月3~4日,气温下降,地温为-7.5°C,受冻面积697917亩,小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1975年3月23~24日,霜冻,县北王集、九顶、渔沟、浍沟、高楼、大庙、冯庙、尹集、禅堂等12个公社、187个大队、1825个生产队受灾,293400亩小麦受损减产。
六、雪灾
明景泰四年(1453)冬,纷纷而下的大雪延续至次年二月,冬、春饥荒。弘治元年(1488)九月始下大雪,陆续延至次年二月,乡村饥荒,燃料奇缺,有人扒屋毁具充作燃料。嘉靖十五年(1536)冬,大雪至次年二月。清光绪八年(1882)冬,大雪,冰凌满地,树木损失较大。
七、雹灾
元代以来,本县先后出现过15次雹灾,其中造成人畜伤亡、庄稼颗粒无收的特大雹灾有6次。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三月,大雨伴有冰雹,大如鸡蛋,麦苗遭受损失。清顺治十七年(1600)五月,大雨、冰雹。康熙八年(1669)五月,大雨、冰雹,县北平地积雹l尺多深,小麦遭受损失。乾隆十一年(1746)夏,大雨、冰雹。二十一年夏,大雨冰雹,县南农作物遭受损失。嘉庆十八年(1813),大风雨,伴有冰雹。同治四年(1865)春,大雨、冰雹。九年夏,大雨、冰雹,平地积雹2寸。光绪五年(1879)闰三月,大雨、冰雹,形大如鸡蛋,麦被损伤。
民国27年(1938)夏,县北大雨、冰雹,小麦遭受损失。36年3月28日,雹云自江苏省房村进入境内,经王集、尤集和朱集等区,致使在南北长约25.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范围内,小麦颗粒无收。38年4月9日,大雨、雹灾,黄桥乡大魏、朱岗和小许3村的小麦减产70%。
1962年,大风雨、冰雹、冯庙、高楼、杨疃、尹集和渔沟等5个区、12个公社受灾,降雹时间10~21分钟不等,89230亩农田减产,死伤22人,毁坏房屋1856间。1974年5月23日18~19时,大风雨、冰雹。雹云自西北入境,经王集、尤集、朱集、尹集、浍沟、禅堂、杨疃、娄庄和黄湾等11个公社,降雹面积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10公里。冰雹最大直径七、八厘米,平地积雹15~20厘米。受灾面积为142886亩,毁坏房屋325间,受伤114人,粮食减产4000万斤。尹集公社东风大队损失最大,麦秆被砸断后随风吹走,颗粒无收。1979年6月9日1时,禅堂公社李阎大队和大庙公社郭海大队计19个生产小队遭受雹灾,降雹时间最长约15分钟,最短3分钟,受灾面积为2425亩。
八、虫灾
宋以来,本县境内先后发生过33次虫灾,其中蝗虫造成的灾害达27次,占虫灾总次数的81%。
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本县遭受蝗灾。淳祐二年(1242),本县有蝗灾。元元统元年(1333)春,飞蝗遍食桑叶,民绝蚕事。明永乐元年(1403),蝗灾。宣德五年(1430),蝗灾。正德四年(1529)夏,大旱,飞蝗遮天盖日,庄稼全被吃光,颗粒无收。嘉靖六年(1527)夏,天旱,有蝗灾。八年至十二年,年年有旱蝗灾害,颗粒无收,灾民逃荒要饭。万历四十八年(1629)夏,天旱,有蝗灾。清康熙十三年(1674)夏,天旱,有蝗灾。三十九年五月,螣伤麦,其幼虫专食幼苗,吐丝缠裹余叶,小麦减产。乾隆十七年(1752)秋,蝗灾。十八年六至九月,蝗灾。三十四年秋,蝗灾。四十九年,蝗灾。五十二年,蝗灾。咸丰六年(1856)夏,天旱,有蝗灾。八年秋,飞蝗遮天盖日,庄稼全部被吃掉。光绪二年(1876)夏,天旱,秋有蝗灾。十六年六月,蝗灾。县城衙门都落有蝗虫,连县知事卧室蚊帐上都爬有蝗虫。二十一年,蝗灾。
民国2年(1913),蝗灾。22年,蝗灾。
1953年4月,全县12个区、184个乡发现红蜘蛛危害麦苗,受灾面积达739927亩,占麦田总面积的40%。有3万多亩小麦绝收。县人民政府组织群众用药剂喷洒毒杀。随后发生蟋蟀伤豆,造成一定危害。1955年夏,尹集、杨疃、城关等地地老虎、蚜虫、蝗虫危害庄稼。其中蝗虫危害面积达15万亩。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扑打,口号是:"打小打早",制止了蝗虫的蔓延。1956年6月,蝗虫危害面积达110444亩;地老虎危害面积为151852亩;蚜虫危害面积为225564亩;蝼蛄危害面积达2.8万亩。被害的农作物重则减产一半,轻则减产一、二成。1957年夏,蝗虫危害面积为276000亩,经过扑打,制止了蔓延,减轻了损失。1958年夏,前一批蝗虫刚被扑灭,7月19日又有一批蝗虫开始危害农作物,受害面积为486950亩。8月22日,自东北方向飞来一批蝗虫,分别落在马沟和杨疃两个乡;25日又从西北方向飞来大批蝗虫,经尤集、朱集和凤山等地,边飞边落,危害141323亩。县人民政府全力组织群众扑打,降低了危害程度。1966年5月中旬,麦粘虫危害麦苗,每平方米70~80条,多达700条,受害面积达50万亩。6月初,尤集区的刘寨、朱集、老汪湖,尹集区的尹楼、凤山等地发现飞蝗,危害面积达10万亩。省人民政府派飞机来帮助灭蝗。1971年春,全县有61万亩麦田出现麦粘虫危害。娄庄、界沟、高楼、大庙、冯庙、浍沟和黄湾等公社尤其严重。1974年3~4月,麦粘虫蔓延,受害面积为147000亩,小麦减产。1975年3~4月,麦粘虫危害,灾害面积达70万亩,小麦减产。
明以来,本县境内发生的有感地震计有20余次,其中破坏性地震有8次。
嘉靖十六年(1537)四月初五地震,震中在本县大庙乡一带(震级5级,烈度达7度),房屋倒塌很多;当夜,又发生强烈的余震。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山东郯城至莒县一带,发生(8.5级)大地震。本县为严重的波及区,县城城墙倒塌两处,民房倒塌很多。同年六月,凤阳大地震,七日止,地震波及本县,致使城墙倒塌。道光二十七年(1847)正月,发生破坏性地震一次,震前起大风,大树被连根拔起。咸丰九年(1859)正月,地震。当夜,先发现天空有明亮火光,接着地震,震感强烈,房屋有轻微损失。光绪十一年(1885)冬,地声雷鸣,自西北而来,接着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
民国17年(1928)2月9日晚,地震。地声如闷雷,约4级,民房有轻微损失。
1979年3月2日15时18~20分,固镇新马桥一带先后发生了3.2级和5.0级地震。此后又发生多次余震。至5月7日共发生余震60余次。主震时,本县各地均有震感。静坐和在安静环境中工作的人,可听到如重型车辆急驶而过的声音,同时感到晃动,杯盘碗盏作响,未造成死亡和破坏。1983年11月7日5时9分,山东菏泽地区发生5.9级地震,本县有震感,熟睡人们被惊醒,纷纷跑出室外,部分房屋出现裂痕。同日8点10分,次日14点23分和19点23分,分别发生了余震。
二、旱灾
本县历史上旱灾严重,四季均有发生,严重时全年无雨,甚至连旱数年。据不完全统计,宋以来,本县先后发生大旱45次,特大旱灾27次。
宋庆元六年(1200)五月,大旱,从春季起滴雨未下。嘉定十一年(1218),秋、冬两季滴雨未落,大旱。元至元三年(1266)八月至四年三月,大旱。明景泰四年(1453)六月无雨,庄稼受旱。正德四年(1509)春,大旱,麦苗枯萎。六年春大旱,麦苗枯黄。嘉靖二年(1523)夏不雨,大旱。六年夏,大旱。八年至十二年,连续五年旱灾,五谷不收,村民逃荒要饭。万历七年(1579)至九年,夏秋大旱,饥民以树皮、草根充饥,死人很多。四十八年夏大旱。清顺治十六年(1659)春无雨,普遍受旱。康熙十三年(1674)夏,旱灾。乾隆十八年(1653)春无雨,麦苗受旱。四十九年,全年少雨,旱灾。五十年春无雨,麦苗枯黄。嘉庆十年(1805),全年少雨,旱灾。十二年大旱,田赋缓征。十四年大旱,田赋缓征。十五年夏,旱。十七年全年无雨,大旱。咸丰六年(1856)夏,大旱。光绪二年(1876)夏,大旱。六年,全年无雨,大旱。十一年大旱。十四年秋旱。十七年春旱,终日大风。二十四年大旱,五谷不收,死人很多。二十五年旱。
民国8年(1919)旱。11年旱。19年旱。
1953年春,天气久晴不雨,全县受旱面积达56988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最严重的有62967亩,水稻、豆类、玉米无收。1955年春,久晴不雨,地里出现裂痕,庄稼枯死,全年减产。1957年8月7日至10月27日,70天未降雨,受旱面积达525158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6%。九顶区的贯山、朝阳和尤集区的石集等地,连生活用水都发生了困难。全县因旱不能耕种的土地有811277亩。1961年6月17日至8月8日,52天无雨,受旱面积达840932亩,占耕地面积的45.8%,其中粮食作物受旱达796815亩,夏季减产1671万斤。同年8月9日至9月2日,渔沟、浍沟、尹集、杨疃、高楼、冯庙等公社25天未下雨,受旱面积达256195亩,秋粮减产74万斤。1962年春旱严重,年后至4月15日,135天只降水40毫米。入春后,连刮8次7级以上大风,麦苗成片死亡,受旱面积达121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0.5%。县委组织群众抗旱浇苗,每天有8万余人出动参加抗旱,打机井662眼,动用抗旱工具6300余件,动力机械255匹马力,浇灌小麦2135亩,带水点种高粱9894亩,点种玉米2491亩,种菜5376亩,种南瓜106.9万穴。1968年春季有30余天无雨,秋季50天无雨,春秋受旱面积达45.3万亩,成灾面积15.3万亩。连同涝灾,全年减产三成。1969年春夏受旱,面积达58.7万亩,粮食减产5000万斤。1973年8月,高温无雨,全县105万亩作物受旱,其中83万亩受旱严重,秋季减产。
三、水灾
本县历史上水灾频繁,有"大雨大灾,小雨涝灾,无雨旱灾"之说。据史料记载,在900年的县史中,发生大水灾达94次,其中因黄河决堤而造成的特大水灾达16次;建国前发生的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97%。建国后占3%。
宋淳熙十五年(1188)五月,水灾。元至元三年(1266)五月,大雨,濉河漫涨,房屋淹没,小麦淹死。明成化十七年(1841)秋,连阴雨,歉收。弘治二年(1489),黄河溃决于黄武,黄水由濉河入境,县北庄稼全被淹没,人畜死亡很多。正德三年(1508)秋,连阴雨不止,大水。嘉靖二年(1523)秋,连阴雨不止,逃荒要饭人很多。五年正月至四月,连阴雨不止,小麦无收。六年春,连阴雨不止,麦苗被淹。十四年,濉河泛滥,南北沿岸被淹没。十五年夏秋,连阴雨不止,水灾。庆隆五年(1571)夏,大雨,庄稼被淹没。万历七年(1579),连阴雨不断,水灾。十三年六月,暴风雨,农房倒塌很多。二十一年春,连阴雨不止。秋季黄河泛滥,平地水深数尺,庄稼被淹,城墙倒塌大半,民房倒塌很多。二十二年夏,大雨,小麦无收。天启元年(1621)夏,大雨,黄河泛滥,庄稼被淹没。二年六月,黄河溃决于徐州小店,民房被毁,人畜死亡很多。清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大雨,小麦无收,逃荒要饭人很多。康熙二年(1663)七月,黄河溃决于吴家塘,县北受水灾。十三年秋,黄河溃决于谢家口,庄稼被淹,县北秋季无收。二十三年八月,黄河溃决于谢家口,冬季冰凌冲麦,次年夏季无收。三十五年六月。连阴雨不止,平地水深3尺,庄稼淹没。三十九年七月,大雨水灾。四十八年三月,连阴雨不止,影响小麦生长。七月大雨,秋季歉收,当年逃荒要饭人很多。雍正七年(1729)九月,黄河决口于毛城铺,黄水入濉河,县北受淹。八年秋,大雨,洼地被淹。十年夏,大雨,水灾。十一年秋,黄河溃决于毛城铺,黄水入濉河,县北部庄稼被淹。乾隆元年(1736)夏,大雨,庄稼淹尽。农房倒塌很多。四年秋,大水,庄稼被淹。六年夏秋大水,庄稼淹没。七年夏秋大水,连续两年无收,逃荒较多。十年秋,大水,秋季作物被淹。十二年秋,大雨,秋季作物被淹,颗粒无收,外出逃荒很多。十三年秋,黄河泛滥,县北庄稼被淹。十四年、十五年秋,连阴雨成灾,连续两年无收。十八年六至九月,黄河溃决于铜山张家马路,县北被淹。同期淮河泛滥,县南受淹,水深丈余,房屋倒塌很多。二十年春、夏,黄河溃决于毛城铺、县北庄稼全被淹没,人畜死亡很多。二十一年夏,黄河溃决于毛城铺,县北庄稼被淹没,秋季又遭大雨,夏秋无收。二十二年,连阴雨不止,全年歉收。四十七年,连阴雨不止,水灾。四十八年,黄河溃决于黄家马路,县北受灾。嘉庆四年(1799),连阴雨不止,水灾。道光元年(1821)五月,连阴雨不止,水灾,疫病流行。五年五月,连阴雨不止,平地水深2~3尺,庄稼被淹。十年春,连阴雨14天,小麦歉收。十二年夏秋,连阴雨不止,颗粒无收,饥民外流。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大水成灾。咸丰元年(1851)秋,连阴雨不止,水灾。二年夏,连阴雨80天,庄稼无收,房屋倒塌,饥民外流。五年,大水,庄稼淹没。八年五月,大风、暴雨、庄稼被淹。十年六月,大风雨、水灾。同治四年(1865)秋,连阴雨不止,水灾。六年秋,连阴雨不止,水灾。九、十两年,大水,受灾。光绪二年(1876)夏,连阴雨不止,受灾。七年,大雨,平均水深2~3尺,受灾面积达60%。九年秋,连阴雨不止,黄桥庄水深数尺,群众把船拴在门槛上,受灾面积达60%。十五年秋,大水,受灾。十九年四月,暴雨,受灾。二十三、二十四年春、秋,大雨,水灾面积分别达40%和60%,乡村有饿死人现象发生。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夜,暴风雨,庄稼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受灾。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十五日,连阴雨不止,大面积受灾,水漫固镇铁路。宣统元年(1909)五月十六日,大雨,水灾面积达40%。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大雨3昼夜,平地水深数尺,水漫固镇铁路,受灾面积达60%,房屋倒塌,人畜淹死很多,社会上流传着"宣统二年半,家家喝稀饭"之说。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大雨,水灾面积达60%,饥荒。
民国3年(1914)7月13日至9月初,连阴雨不止,受灾面积达40%。10年夏,大雨,受灾面积达40%。26年6月,大雨,受灾面积达40%。30年夏,大雨,受灾面积达60%。
1950年大雨,水灾,饥荒,人民政府救济衣服和粮食。1953年8月和9月连阴雨,暴雨,地面积水不退,77万亩庄稼被淹,人民政府组织生产救济。1954年7月1日至8月20日,连降暴雨,造成涝灾。1955年7月30日至8月2日,连降雷阵雨,降水669.8毫米,受涝面积达49.5万亩,占秋播面积的65.7%。1956年6月,降水220.7毫米,朱集、马庄、王集、杨疃、徐庙、韦集、砂坝和藕庄等乡受重灾。1960年9月25日,全县连降暴雨5小时,平均降水158.7毫米,引起山洪暴发,造成严重的涝灾,受灾面积达135万亩,平地水深二、三尺,倒塌房屋3260间,触雷电死3人,伤4人。县政府组织群众抗灾抢种,生产自救。1962年7月,连阴雨,大暴雨连续发生,32.2万亩庄稼无收。全县粮食减产5516万斤。县政府积极组织群众抗灾自救。1963年5月19~29日,连续大雨和暴雨,月平均降水量208.7毫米,积水面积为17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42.3万亩小麦无收,16938间房屋倒塌,因触雷电死亡18人,伤43人。同年7月上旬,大雨、大暴雨,月平均降水量340.6毫米,客水涌来,河水顶托,内涝严重,积水面积达12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倒塌房屋4295间,秋季无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派来干部战士,携带救生工具和救灾物资帮助救灾。1965年7月,平均降水640.3毫米。8月,月平均降水238.6毫米;客水过境,河水猛涨,1500多处险段缺口倒灌,80%的庄稼被淹,55%的夏粮无收,倒塌房屋14339间,死伤21人,牲畜9头。政府组织抗灾抢种和生产自救,抢种荞麦64000亩,胡萝卜95800亩,蔬菜91000亩。1971年6月,月平均降水255.5毫米,小麦收割上场,不能脱粒,普遍生芽,损失5000万斤。1974年8月30日18时,县北连降暴雨,客水入境,山洪暴发,积水面积达17.5万亩,倒塌房屋243间,损失粮食16万斤。1979年7月,月平均降水313.3毫米。县北偏少,为170~200毫米;县南偏大,为250~300毫米,中部特大,达200~470毫米。各条河流水位报警,水位高出地面,洼地积水,局部地区形成内涝,但未造成重大损失。
四、风灾
明以来,本县发生的严重风灾有21次,其中遭到飓风袭击7次,每次大风经过的地方,庄稼和房屋都受到严重的破坏。
明万历十三年六月(1585),大风雨,很多房屋被毁。清康熙二十三年八月(1684),大风雨,树折屋毁,作物受到损失。二十四年七月,大风雨,作物受到损失。乾隆五十年(1785)四月,刮飓风,夏季作物受损失,收成大减。嘉庆十五年(1810)正月,刮大风,空气变赤色。十八年,大风雨,伴有冰雹,作物受到损失。道光十年(1830)七月,大风,树被折断,房屋被刮坏。十九年夏,大风,天昏地暗,刮了1天多才停息。二十六年正月,大风暴,树木被连根拔起。咸丰元年(1851)正月初一至二月十五日,天天刮暴风,农作物受害。八年五月,大风雨,庄稼和房屋遭受损失。同治元年(1862)四月,刮大风,小麦遭受损失。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四日夜,暴风雨,小麦遭受损失。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夜,飓风暴雨,庄稼被刮倒,树木被拔地而起。
民国3年(1914)4月15日,干热风严重,小麦早熟,麦粒干瘪,有的地方每亩只收6斤。
1950年秋,大风冰雹,10451亩秋季作物受灾,2428间房屋被毁坏,4736棵大树被折断。1953年5月13~14日,连刮两天暴风,城关、渔沟两区被毁房屋60余间。5月28日以后,连刮西北风,干热风,致使小麦减产一半。1961年5月3日8时,北风7~8级,最大风力9级。大风后,地面温度下降到-3.6°C,出现大面积霜冻,刮毁房屋103180间,14万亩豌豆、45万亩小麦遭受严重损失。1981年6月27日14时30分,浍沟区遭受龙卷风和大暴雨袭击,大路粮站50万斤简易粮仓和乡供销社生产资料仓库被刮倒,生长26年的法国梧桐树被连根拔起,秋季作物遭受损失。1984年7月24日13时14分至14时20分,龙卷风和大暴雨袭击浍沟、冯庙和高楼一带。冯庙单场乡许多生长30多年的大树被拦腰折断。浍沟大路乡路边直径30厘米的大树,有的被拔起,有的被折断,早秋作物损失较大。
五、霜灾
清咸丰八年(1858)三月,霜冻,小麦受到损失。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二十三日,早霜,晚秋作物遭受损失。
民国4年(1915)3月26日,霜冻,小麦受损减产。
1953年3月10日夜,霜冻。4月11~12日夜,连续霜冻,全县小麦减产60%。1962年4月3~4日,气温下降,地温为-7.5°C,受冻面积697917亩,小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1975年3月23~24日,霜冻,县北王集、九顶、渔沟、浍沟、高楼、大庙、冯庙、尹集、禅堂等12个公社、187个大队、1825个生产队受灾,293400亩小麦受损减产。
六、雪灾
明景泰四年(1453)冬,纷纷而下的大雪延续至次年二月,冬、春饥荒。弘治元年(1488)九月始下大雪,陆续延至次年二月,乡村饥荒,燃料奇缺,有人扒屋毁具充作燃料。嘉靖十五年(1536)冬,大雪至次年二月。清光绪八年(1882)冬,大雪,冰凌满地,树木损失较大。
七、雹灾
元代以来,本县先后出现过15次雹灾,其中造成人畜伤亡、庄稼颗粒无收的特大雹灾有6次。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三月,大雨伴有冰雹,大如鸡蛋,麦苗遭受损失。清顺治十七年(1600)五月,大雨、冰雹。康熙八年(1669)五月,大雨、冰雹,县北平地积雹l尺多深,小麦遭受损失。乾隆十一年(1746)夏,大雨、冰雹。二十一年夏,大雨冰雹,县南农作物遭受损失。嘉庆十八年(1813),大风雨,伴有冰雹。同治四年(1865)春,大雨、冰雹。九年夏,大雨、冰雹,平地积雹2寸。光绪五年(1879)闰三月,大雨、冰雹,形大如鸡蛋,麦被损伤。
民国27年(1938)夏,县北大雨、冰雹,小麦遭受损失。36年3月28日,雹云自江苏省房村进入境内,经王集、尤集和朱集等区,致使在南北长约25.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范围内,小麦颗粒无收。38年4月9日,大雨、雹灾,黄桥乡大魏、朱岗和小许3村的小麦减产70%。
1962年,大风雨、冰雹、冯庙、高楼、杨疃、尹集和渔沟等5个区、12个公社受灾,降雹时间10~21分钟不等,89230亩农田减产,死伤22人,毁坏房屋1856间。1974年5月23日18~19时,大风雨、冰雹。雹云自西北入境,经王集、尤集、朱集、尹集、浍沟、禅堂、杨疃、娄庄和黄湾等11个公社,降雹面积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10公里。冰雹最大直径七、八厘米,平地积雹15~20厘米。受灾面积为142886亩,毁坏房屋325间,受伤114人,粮食减产4000万斤。尹集公社东风大队损失最大,麦秆被砸断后随风吹走,颗粒无收。1979年6月9日1时,禅堂公社李阎大队和大庙公社郭海大队计19个生产小队遭受雹灾,降雹时间最长约15分钟,最短3分钟,受灾面积为2425亩。
八、虫灾
宋以来,本县境内先后发生过33次虫灾,其中蝗虫造成的灾害达27次,占虫灾总次数的81%。
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本县遭受蝗灾。淳祐二年(1242),本县有蝗灾。元元统元年(1333)春,飞蝗遍食桑叶,民绝蚕事。明永乐元年(1403),蝗灾。宣德五年(1430),蝗灾。正德四年(1529)夏,大旱,飞蝗遮天盖日,庄稼全被吃光,颗粒无收。嘉靖六年(1527)夏,天旱,有蝗灾。八年至十二年,年年有旱蝗灾害,颗粒无收,灾民逃荒要饭。万历四十八年(1629)夏,天旱,有蝗灾。清康熙十三年(1674)夏,天旱,有蝗灾。三十九年五月,螣伤麦,其幼虫专食幼苗,吐丝缠裹余叶,小麦减产。乾隆十七年(1752)秋,蝗灾。十八年六至九月,蝗灾。三十四年秋,蝗灾。四十九年,蝗灾。五十二年,蝗灾。咸丰六年(1856)夏,天旱,有蝗灾。八年秋,飞蝗遮天盖日,庄稼全部被吃掉。光绪二年(1876)夏,天旱,秋有蝗灾。十六年六月,蝗灾。县城衙门都落有蝗虫,连县知事卧室蚊帐上都爬有蝗虫。二十一年,蝗灾。
民国2年(1913),蝗灾。22年,蝗灾。
1953年4月,全县12个区、184个乡发现红蜘蛛危害麦苗,受灾面积达739927亩,占麦田总面积的40%。有3万多亩小麦绝收。县人民政府组织群众用药剂喷洒毒杀。随后发生蟋蟀伤豆,造成一定危害。1955年夏,尹集、杨疃、城关等地地老虎、蚜虫、蝗虫危害庄稼。其中蝗虫危害面积达15万亩。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扑打,口号是:"打小打早",制止了蝗虫的蔓延。1956年6月,蝗虫危害面积达110444亩;地老虎危害面积为151852亩;蚜虫危害面积为225564亩;蝼蛄危害面积达2.8万亩。被害的农作物重则减产一半,轻则减产一、二成。1957年夏,蝗虫危害面积为276000亩,经过扑打,制止了蔓延,减轻了损失。1958年夏,前一批蝗虫刚被扑灭,7月19日又有一批蝗虫开始危害农作物,受害面积为486950亩。8月22日,自东北方向飞来一批蝗虫,分别落在马沟和杨疃两个乡;25日又从西北方向飞来大批蝗虫,经尤集、朱集和凤山等地,边飞边落,危害141323亩。县人民政府全力组织群众扑打,降低了危害程度。1966年5月中旬,麦粘虫危害麦苗,每平方米70~80条,多达700条,受害面积达50万亩。6月初,尤集区的刘寨、朱集、老汪湖,尹集区的尹楼、凤山等地发现飞蝗,危害面积达10万亩。省人民政府派飞机来帮助灭蝗。1971年春,全县有61万亩麦田出现麦粘虫危害。娄庄、界沟、高楼、大庙、冯庙、浍沟和黄湾等公社尤其严重。1974年3~4月,麦粘虫蔓延,受害面积为147000亩,小麦减产。1975年3~4月,麦粘虫危害,灾害面积达70万亩,小麦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