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畜牧业
一、畜禽饲养
1.畜禽种类
本县主要畜禽种类有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等。本地牛多为黄牛,系华北黄牛系统中的淮北类型,俗称"抓地虎"。毛色以黄、棕和黑色居多,体格匀称结实,挽力强而持久。环境适应性好、抗病力强。母牛在1岁左右,公牛在2岁左右开始交配繁殖,每头母牛终生可产犊7~10头,种公牛仅可利用6~8年。由于本地粗、精饲料不足,加上早配和近亲繁殖等原因,致使黄牛品种退化。本地马毛色较杂,体格匀称结实,肢短躯长,肌肉发达,蹄质坚实,耐粗饲,长于运输,但抗病力差。母马16~17个月性始成熟,适配年龄2~3岁,一般4~15岁繁殖力较强,终生可产驹8~10匹。本地驴多为灰褐色,体中小型,头干燥清秀,耳根稍大,背部平直,四肢关节较大,蹄质坚实,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本地猪均为当地土种黑猪,其特点是嘴长、耳大、腹下垂,背部凹陷,体短,具有耐粗饲、产仔多、抗病力强等优点,但生长发育较慢。本地羊有绵羊和山羊。绵羊多为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大尾寒羊背毛白色,尾细长,耐粗饲,善爬山,适放养,但产仔少,产毛量低,毛质差。小尾寒羊背毛多为白色,偶有褐色和黑色,尾如圆盘,不善爬山,适于圈养,产仔多为双羔,但产毛量低。山羊体型小,多为白色,耳小、嘴尖,颌下有须,头上多长角,背部平直,四肢坚实,行动敏捷,耐粗饲,抗病力强,皮薄肉嫩。本地家兔生长发育快,产仔多,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但体型小,最大不过2.5公斤,为皮肉兼用型,经济价值不高。本地鸡为肉蛋兼用型的土种黄鸡,体型小,行动灵活,善觅食。成年鸡一般为1~2公斤,年产蛋120个左右,蛋较小。本地麻鸭体型小,年产蛋量150个左右。本地鹅毛色多为白色,公鹅体型大,母鹅体型小,产蛋量少。
由于本地大家畜品种退化,挽力变小,承担不了大耕作量的役用任务,因此,农业合作化以后,各农业社纷纷引进外地家畜品种,以适应大生产的需要。1955年起,引进的品种有南阳牛、秦川牛、荷兰牛、伊犁马、重挽马、蒙古马、顿河马、苏高血马、关中驴、米脂驴、西匹驴。为了发展副业生产,同时引进了长白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新淮猪、内江猪和盖子猪等优良品种。1957年引进青紫兰家兔。1958年,全县推广"三改",扩大水稻种植,南方水牛被引进本县。同时,人民公社还引进苏联的美利奴、考力代绵羊和新疆细毛羊、蒙古羊等优良品种。1974年引进泌阳驴。1975年引进淮南鸡、北京鸭等优良品种。1977年引进日本大耳兔和安哥拉长毛兔,发展养兔事业。1979年引进西德长毛兔。1980年,城关区南关大队从淮南奶牛场引进荷兰奶牛10头,1984年引进罗斯、来杭、希赛斯、星布罗、白洛克、新白Ⅲ系等优良种鸡,同期还引进杜洛克瘦肉型种猪。1985年,县投资10万元,又引进丹麦纯种奶牛8头,在城关农技站建立了国营灵璧县奶牛场。
2.草料
本县饲草和饲料比较丰富,有天然草场饲草,有农家饲草和饲料。建国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家饲草和饲料不断增多,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据1981年畜牧调查统计,全县天然草场面积达6352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可利用面积53993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5%。本县草场可分为胡枝草草场、猫尾草草场和白洋草草场3个类型,草场分别达到5~6级标准。按牧草的营养成分划分,胡枝草为一等,猫尾草和白洋草为二等,6级草场上的白洋草为三等。这些草场主要分布在九顶、渔沟、浍沟等区内。全县草场年产牧草1667.1万公斤,按每头黄牛每天消耗26公斤鲜草计算,载畜量达1756个黄牛单位。这些草场至今仍处于自然状态,未能充分利用,所以产草量和载畜量一直很低。农家饲草(俗称粗饲草)主要有农作物的茎、叶、皮、壳及树叶、野草、水生杂草、瓜菜等。全年可产粗饲料34066.5万公斤,青饲料17860.5万公斤。饲料利用情况为粗饲料20850万公斤,利用率61.2%。青饲料16332万公斤,利用率91.4%。按每个黄牛单位每年需要干饲草1394公斤、青饲草1097公斤计算。农家提供的饲草可载畜149265黄牛单位,折合1080681个家畜单位。农家饲料(俗称精饲料)主要有农作物的籽实、块根、麦夫皮、粉渣、饼类等,当年可利用量为6225.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16%,按每个黄牛单位年用416.3公斤计算,可载畜149543个黄牛单位,折合1082695个家畜单位。同年末,全县家畜存栏149516个家畜单位,表明本县饲草和饲料还有很大潜力。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作物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农家饲草和饲料同步增加,家畜、家禽饲养量也相应增长。至1985年末,全县家畜存栏数为192447个黄牛单位,折合1393316个家畜单位,为1981年的1.3倍。
3.饲养量
建国前,本县农业生产落后,草料缺乏,畜禽饲养量较少。195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组在娄庄区开展保畜防疫工作。同时在凤山乡进行母畜空怀胎调查,找出原因,着手提高母畜受胎率。随后在全县推广保畜防疫、提高母畜受胎率经验。1954年,全县有大家畜(牛、马、驴、骡)44968头,生猪23745头,家禽(鸡、鸭、鹅)50万只,羊28381只(均指年末存栏数,下同)。1955年,县政府对繁殖牲畜实行奖励办法,并要求每个农业社养母畜4~5头。同年在全县举办了由412个参加的饲养员训练班,以提高饲养员的饲养技术水平。当年,全县大牲畜、猪、家禽分别增加到45983头、24200头、57万只。1956年,农业实行合作化,农户大牲畜折价入社,变私人喂养为集体喂养,其数量和品种都有所增加。人民公社化以后,除大牲畜集体饲养外,集体养猪场相继出现,农村人民公社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办起了养猪场。1959年末,全县计有养猪场1116个,其中机关、学校办的19个,社办14个,生产大队办的165个,生产队办的918个。后因饲料短缺,饲养技术缺乏,疫病流行,牲畜死亡率较高。至1960年末,全县大牲畜仅有24714头,比1955年下降46%;生猪20000头,比1955年下降17%。羊由于私人饲养,管理较好,存栏65086头,比1955年增加58%。1962年,县政府为纠正畜牧发展中脱离实际的错误,撤销了不具备饲养条件的集体养猪场,鼓励和发展农家养猪事业。同时成立各级保畜组织,重视对大家畜的饲养和保护工作。县成立了保畜领导小组,公社成立了保畜委员会,大队成立了保畜小组,全县计有59个保畜委员会、547个保畜小组。为提高饲养技术,县畜牧部门再次举办饲养员培训班,推广畜禽饲养经验。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正确措施,家畜饲养量开始回升。至1966年底,全县大牲畜有45028头,生猪117168头,羊64946只,家禽52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私养畜禽受到限制,社队再次兴办集体养猪场,终因管理不善、亏损严重而纷纷解散,剩下少数的转为乡镇企业。1976年,大牲畜58833头,生猪186228头,羊16177只,家禽65万只。1978年以后,农村开始出现畜禽饲养专业户。至1985年,全县规模较大的专业户有18户,是年经济收入为223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9%。
附表10-1灵璧县几个年份的畜禽饲养量
二、良种繁殖
1953年在县城西北国营农场内建立家畜配种站,选当地黄牛2头,马1匹,驴1头作为种畜,繁殖方式,主要采取本交配种。1955年后,本县陆续引进了优良畜禽品种,实行远亲杂交,改良当地品种。改良后的品种,表现了良好的杂交优势。
本地母牛和秦川种牛杂交后生产的后代称秦灵牛,其体格高大,结构匀称,背毛紫红色或红色,肌肉发达,胸部宽深,背部平直,蹄质坚硬,挽力大,耐役使。成年母牛平均体重362.6公斤,公牛423.9公斤,阉牛459.9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体重提高14.2%,公牛提高12%,阉牛提高12%。母牛平均最大挽力为313公斤,公牛为365公斤,阉牛为344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提高29%,公牛提高13.7%,阉牛提高10.2%。每犋每天耕地4~5亩。地方母牛与南阳种牛杂交后,生产的后代称南灵牛,其体躯大,结构紧实,挽力大,役速快,但持久性差。成年南灵母牛体重为391.6公斤,公牛为428公斤,阉牛为415.1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体重提高23.4%,比公牛提高13.1%,比阉牛提高1.1%;其平均最大挽力,母牛为280公斤,公牛为391公斤,阉牛为406.7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提高15.4%,公牛提高21.3%,阉牛提高19.1%。每犋每天耕地3~6亩。
本地母猪与长白种猪杂交后生产的后代称长灵猪,其毛全白,体型大,头狭长,嘴尖,耳大,繁殖率高,瘦肉率高,日增重快。1956年4月,省拨款1万元,县拨款2.4万元,在县国营农场南(现凤山小学校)建立畜禽繁殖场。有黄牛95头(其中公牛7头),马20匹(公马2匹),巴克夏猪8头(公猪1头),兔23只,来杭鸡6只,青紫兰家兔8只,承担着全县畜禽良种繁殖任务。1958年后,由于饲料短缺,畜禽繁殖场停办,种畜种禽转让给基层配种站饲养。是年,尤集、王集、冯庙、九顶、杨疃、韦集、大庙等公社相继建立了家畜配种站,为本公社繁殖良种服务。当年,这些基层配种站引进新疆细毛羊和半细毛羊与当地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杂交成功。杂交后代头短粗,公羊角呈半螺旋状弯曲,母羊多无角,颈粗短,体躯宽深,背腰平直,股部肌肉丰满,四肢坚实粗壮,颈下有1~2个皱折,头部被毛生至眼睑,前肢被毛至膝关节,后肢至飞关节,每只公羊年产羊毛9.6公斤,每只母羊年产羊毛4.6公斤,每只母羊年产羔1.57只。
1964年重建县配种站。该站采用家畜常温人工授精繁殖新技术,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至1972年,全县有11个公社配种站采用此项技术。1975年起,对家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使良种鸡、鸭、基本取代了地方鸡、鸭。1981年后,县财政拨款8万元建立了县畜禽冷冻颗粒精液配种站。该站采用直肠把握法输精技术,着重改造当地黄牛。种公牛冷冻颗粒精液品种有:西门塔尔、黑白花、夏洛来、抗旱王、短角红等。其精液由合肥、徐州种公牛站和宿县地区畜牧站供应,使用液氮车运输。建站初,冷配黄牛171头,受胎率为42.3%,产犊21头。1983年,冷配黄牛1818头,受胎率50%,产犊648头。1985年,冷配黄牛10030头,受胎率68.2%,产犊3866头。同时,县政府先后拨款1.3万元,奖励冷配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担任运输的马属动物的饲养量逐年下降,其杂交后代也随之减少。
三、疫病防治
本县畜禽疫病种类较多,主要有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中毒病、产科病、幼畜疾病及其他疾病等8类。传染病有马鼻疽、牛气肿疽、牛流行热、牛炭疽、5号病、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鸡瘟、鸡新城疫;寄生虫病有牛焦虫病、牛肝蛭病、混晴虫病、疥癣、猪蛔虫病、猪肺丝虫病;内科病有马、骡结病、胃肠炎、反刍兽前胃病;外科病有风湿症、蹄病、四肢病;中毒病有甘薯黑斑病中毒、农药中毒;产科病有难产、胎衣不下、母畜不孕症;幼畜疫病有白痢、犊牛新蛔虫病;其他病有软骨病、日射病、热射病。其中以传染病最烈。
1953年起,县农业部门为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组织防疫人员深入农村,走乡串户为耕牛注射牛炭疽疫苗和牛气肿疽疫苗。1954年,杨疃乡和娄庄乡先后发生牛炭疽病,凤山乡五女井村发生气肿疽病,牛流行热也在全县流行,发病率达25%。同时发生猪瘟和猪肺疫。县防疫部门和各联合诊所出动人员一面给家畜注射疫苗,一面用中草药积极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1954年,全县开展生猪防疫工作,注射猪结晶紫和部分猪血清。1955年冬,猪瘟流行,冯庙、固镇、城郊3个区尤为严重,全县生猪发病8338头,死亡5480头。1956年,全县首次推广试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猪丹毒疫苗。次年,防猪瘟疫苗将原用猪瘟结晶紫疫苗改用猪瘟免化弱冻干湿苗;为解决家畜喂药难题,固镇区农技站蒋永盘采用家畜胃管投药技术效果较好,后在全县推广应用。1957年秋,九顶、杨疃、城关等区有41匹马发生鼻疽病,经医治无效,死亡37匹。同年,高楼区从内蒙引进19匹蒙古马,后有18匹因患马鼻疽死亡。为控制疫情,畜牧部门对该区120匹马进行点眼试验,发现阳性12匹,阴性88匹,可疑20匹,至今,该病在本县一直未能扑灭。随着大量畜禽品种的引进,畜禽传染病也从外地传入。因此,防治疫病成为畜禽防疫部门的重要课题。1958年,本县首次开展畜禽的检疫工作。当年检疫各类家畜62320头,剔除病畜2076头。1960年,尹集区王安、李庄两个生产队有22头牛发生牛肺疫,死亡18头,其余4头用"914"治疗后,免于死亡。同年,固镇区农技站孙万昌采用家畜静脉滴注法获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使用。1963年,在县城和固镇畜禽交易所设置专职检疫人员,采取隔离、消毒或焚尸、深埋等办法处理病源。同年9月,县供销社从辽宁购进耕牛2000头,第一批运回900头,不久死亡32头,另有28头病危,经检查患有焦虫病。经过治疗和预防,大部分痊愈,余下的1100头被取消了合同停运。年末,县供销社从辽宁省引进耕牛,经过对1327头抽血取样检验,发现阳性病牛28头,确诊这批耕牛患有布氏杆菌病。县政府决定全部宰杀,其肉用高温处理,其骨、内脏及污物烧后拌生石灰深埋,从此本县未再发现布氏杆菌病。1964年初,某些家畜因吃坏甘薯引起甘薯黑斑病中毒,杨疃、娄庄、城郊、朱集4个区尤为严重。全县病畜计738头,经治疗,418头痊愈,320头死亡。是年4月,城郊、韦集、尹集3区有63头耕牛患有肝蛭病,采用六氯乙烷进行治疗,有73%耕牛痊愈。7月,杨疃区发现患肝蛭病的病牛48头,经用六氯乙烷治疗,全部治愈。此药后成为治疗牛肝蛭病的主要药物。同年10月,县供销社从云南双白县调进664头耕牛,将5号病(原为1号病)带入尹集区。五河县从新疆调进患有5号病病牛,途经固镇区浍北黄店大队时,马林生产队耕牛与之相遇,致使该队14头牛染上5号病,随之疫病在全县蔓延。该病经兰州兽医研究所化验,确定为A型5号病。11月,县成立了防治5号病指挥部,尹集、固镇两区被划为疫区,将病畜隔离治疗,场圈严格消毒;各交通要道设岗,对来往车辆进行消毒。由于措施得力,疫病迅速得到控制。这次5号病流行于两个区,有84头耕牛发病,其中云南牛64头,本地牛20头;死亡9头,治愈75头。1967年3月,韦集区由于长时间干旱,缺乏青草和饲料,牲畜长时间吃麦草,致使该区患软骨病耕牛达300头,经治疗,治愈298头,死亡2头。从此,草料问题引起各生产队的重视。同年,县畜牧兽医站组织20名畜牧技术人员赴砀山学习剖腹取结技术。1971年再次组织人员赴河北围昌县、定县、张家口等地学习治疗骡、马结症的捶结术和白针、电针疗法,同时还学习了兽医"615"新药临床的应用。此后,在全县普遍开展了骡、马结疗工作。1973年,对鸡使用新城疫苗Ⅱ系苗,此疫苗在预防鸡瘟、控制鸡瘟流行收获显著。同年11月11~20日,县畜牧兽医站组织227名技术人员,对全县的17200头马属家畜(其中马2060头,骡754匹,驴14386头)采血取样检查,发现8头患有马3号病(原为4号病)。为尽快控制此病,县于12月1日成立了"马3号病防治领导小组"。经过治疗,此病得到控制。1975年,尤集区畜牧兽医站刘元林、邱德隆、褚家计和胡永民等人,成功地采用了膀胱造瘘技术,开创了本县治疗公猪膀胱尿道结石症的先例。70年代前,本县耕牛的瘤胃积食、瓣胃秘结、瘤胃鼓气、前胃弛缓等前胃疾病发病率达32.8%。后多采用中药治疗,灌服大、小承气汤和健胃散等疗效显著。70年代后期,洗胃术、瓣胃穿刺、胃管放气等外科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治愈率提高,发病率降低。
1979年9月上旬(时近中秋节),县食品部门从山东、河北等地调进未经检疫的生猪,结果将猪丹毒病带入县内,随之在全县流行。自9月8~18日,全县共有15657头生猪传染发病,占存栏总数的9.8%。县畜牧兽医站立即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深入农村进行预防、治疗,结果治愈12464头,死亡3193头。1982年,尤集兽医站在总结推广洗胃术方面成绩突出,刘元林、邱德隆、胡永民3个荣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8月,牛流行病再次流行。自8月8日至9月19日,全县共有22218头,死亡68头。随着预防工作的深入,鸡新城疫Ⅰ、Ⅱ系苗得到普遍应用;当年共注射鸡新城疫苗230万只次,从而使鸡新城疫和鸡瘟发病率降至2%以下。同年,农村部分地区5号病、猪瘟时有发生,为扑灭疫病蔓延,县成立"防治5号病指挥部",组织517名畜牧技术干部对全县家畜进行普查,查出5号病疫点16个,其中病猪120头,病牛3头;发现猪瘟5795头,随即对16个疫点,22个牛栏,56个猪圈,14个羊圈全面消毒,并对家畜采取预防、治疗。1984年又组织383人,对全县家畜进行普查,结果发现,5号病已得到控制,但猪瘟仍然流行,计有病猪8603头,死亡7684头。是年,县畜牧兽医站使用"驴白细胞弱毒苗"控制马2号病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安徽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1985年,为控制和消灭疫病,改过去季节防疫为常年防疫,组织专业兽医和乡村兽医465人,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畜禽防疫注射,防疫密度达80%。同时在全县26个集镇全面开展畜禽检疫、检验工作。当年共检各类畜禽18857头(只),其中马属动物2752匹,牛6982头,羊2240只,猪5583头,禽1100只,剔除病畜112头;检疫猪肉370具,检出病肉12具。检疫人员对这些情况分别作了处理。
四、畜牧兽医
1.县畜牧兽医站
始建于1963年,站址初在今农业局院内;下设兽医门诊部。1972年,县畜牧兽医站迁至城南关外。1973年,农业局撤销畜牧股。县兽医站除开展门诊业务外,还主管全县畜牧兽医工作。1982年,畜禽饲养量增加,家畜检疫站、兽医药械供销站及原农场的家畜改良站划归县畜牧兽医站管辖,将原兽医门诊部扩大为县兽医院。1985年,全站有职工24人,其中技术人员13人。兽医院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房屋80间,配有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电冰箱、液氮罐、摩托车等设备。
2.基层畜牧兽医站
1953年,县组织民间兽医人员,建立8个兽医联合诊所,隶属县农技推广站畜牧组。1955年,兽医联合诊所增至13个。1962年改兽医联合所为区兽医站,列为区政府下属单位,业务上受区农技站和县农业局畜牧股领导。1969年撤区划社,全县22个公社均设有兽医站。1973年改公社兽医站为公社畜牧兽医站,隶县畜牧兽医站领导。1980年撤社设区,全县设区级畜牧兽医站14个,乡级站56个。1981年为加强各区畜牧兽医站技术力量,从全县畜牧技术干部中选取9人,集体畜牧人员中选取19人,担任各站正、副站长。1985年底,全县计有区级畜牧兽医站14个,乡级站77个。
3.兽医队伍
建国前,本县无脱产兽医,多为民间兼职兽医,1956年起,首批分来中专毕业生,结束了本县无脱产兽医的历史。至1961年,全县共有中等专业人员8人。1962年起,大学专科和本科毕业生被分来工作,增加了兽医队伍的技术力量。1964年,全县计有民间兽医170人。这些人员口粮由所在生产队供应。1985年底,全县全民畜牧兽医61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20人,专科毕业5人,中专毕业36人;集体畜牧兽医304人;乡村合同制畜牧兽医145人。
4.兽医待遇
建国前,本县兽医地位低下,生活主要靠收取"牛头粮"来维持(承包一定范围的家畜疫病的防治工作,到期支取一定数量粮食作为报酬。)1953年,民间兽医人员被组织起来,参加兽医联合诊所,其工资待遇和口粮以收取的畜禽保健费、保健粮和门诊售药利润为主要来源。1963年7月21日,县委、县人委联合下达《关于解决兽医人员口粮、工资问题的通知》,将126名兽医人员中的123人转为非农业户口,工资从兽医站门诊利润中解决。1973年起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按其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评定工资等级,有142人定了级,人员月工资标准为18~26元。1978年3月,工资调整,有194名职工升了级,占职工总数的82%。1979年,根据省文件精神,本县农业户口的集体兽医全部转为城镇户口。1980年6月,全县有95名畜牧兽医人员晋升一级工资,占职工人数40%。1983年调整工资,有186名职工升了级,占职工人数65.5%。1985年,工资改革,全县有268名兽医参加工资改革,平均每人增加18元。同年末,全县有6名晋升为畜牧兽医师,15名晋升为助理畜牧兽医师。
5.兽医中草药
本县兽医中草药资源丰富,兽医临床常用药材较多:辛温解表药有荆芥、防风、白芷;辛凉解表药有柴胡、薄荷、桑叶;明目退翳药有蝉蜕、菊花、草决明;渗湿利尿药有地肤子、车前子、冬瓜皮;清热泻火药有芦根;清热燥湿药有茵陈、翻白草、蒲公英、苍耳子、大、小蓟等。老中兽医张西成等人在实践中搜集整理出许多单方和验方用于临床,特别是对慢性病的防治疗效显著。这些单方、验方先后收入1956年安徽省农业厅编印的《牲畜疫病中药验方汇编》和1974年安徽省农业局编印的《安徽中兽医经验集》(第二册)中。这些单方、验方有:
△破伤风病(又名强直风、破皮风、脐带风)处方:
西当归3两、明天麻2两、桂枝尖2两、川木香2两、川芎2两、胆南星2两、黄麻节1两、杭白芍1两、荆芥穗1两、白僵蚕2两,北细辛6钱、紫苏叶1两、西防风2两、青全虫2两、川羌活1两、蝉蜕1两,以原酒、红糖为引子研磨,开水冲服。(张西成)
△呕吐病(又叫翻胃吐草)处方:
①豆蔻2两、草果2两、槟榔2两、砂红1两、当归1两、官桂8钱、良姜8钱、吴芋8钱,以生姜、原酒为引子,煎水灌服。(张西成)
②生姜5两、白酒4两、肉豆蔻4两,煎水去渣内服,同时大针脾俞穴。(县兽医站)。
△胃肠炎(又名泻痢)处方:
①川黄连1两、川芎8钱、条黄苓l两、地榆炭1两、西当归8钱、红花8钱、枝子炭1两,以9两红糖为引子,煎水灌服。(胡凤来)
②灶心土1把、石榴皮2两、藕叶1把、猪耳棵1把,煎服。(王金厂)
⑧猪芩8钱、泽泻8钱、地肤子1两、乌梅1两、柯子1两、车前子1两、胡黄连8钱、焦山楂2两、扁豆l两,以竹叶为引子,煎服。
△便秘疝(又名结症)处方:
玄明粉2两、妙二丑3两、西川军2两、郁李仁2两、红枳实2两、西滑石3两、翻泻叶2两、白通草2两、制麻仁2两、猪脂1斤,煎服(田万春)
△肺炎(又名肺黄)处方:
川黄连1两、山豆根1两、黑元参1两、天花粉1两、山枝子1两、二宝花3两、川黄柏1两、大寸冬1两、炒牛子1两、马兜铃l两、甜桔梗2两,以大芦根为引子,煎服。(胡凤来)
△血尿病(又名尿血)处方:
当归8钱、石苇1两、车前子1两、条黄苓1两、白芍8钱、木通1两、泽泻8钱、粉甘草5钱、萹蓄8钱、瞿麦1两、大黄8钱、西滑石3两,以灯草、童便为引子,煎服。(王金厂)
△口舌生疮(又名口腔炎)处方:
黄柏1两、硼砂1两、明矾1两、川黄连5钱、青黛2钱、冰片8钱、玄明粉8钱、儿茶8钱,研成细末,在喂过草料后,洗净口腔,吹于患处。(县兽医站)
△鼻出血(又名鼻炎)处方:
棉籽灰半斤、黑墨5钱、童便1碗,煎后冲服。(张西成)
△喉骨胀处方:
癞哈蟆7个、大蒜7枚,捣成浆,开水冲泡24个小时,温汤灌服。
△颡黄(又名喉疯)病处方:
桔梗8钱、玄参8钱、牛蒡子8钱、麦冬8钱、甘草6钱、山豆根8钱、竹叶l把,煎水去渣,加白糖5两为引子,内服。(李志清)
1.畜禽种类
本县主要畜禽种类有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等。本地牛多为黄牛,系华北黄牛系统中的淮北类型,俗称"抓地虎"。毛色以黄、棕和黑色居多,体格匀称结实,挽力强而持久。环境适应性好、抗病力强。母牛在1岁左右,公牛在2岁左右开始交配繁殖,每头母牛终生可产犊7~10头,种公牛仅可利用6~8年。由于本地粗、精饲料不足,加上早配和近亲繁殖等原因,致使黄牛品种退化。本地马毛色较杂,体格匀称结实,肢短躯长,肌肉发达,蹄质坚实,耐粗饲,长于运输,但抗病力差。母马16~17个月性始成熟,适配年龄2~3岁,一般4~15岁繁殖力较强,终生可产驹8~10匹。本地驴多为灰褐色,体中小型,头干燥清秀,耳根稍大,背部平直,四肢关节较大,蹄质坚实,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本地猪均为当地土种黑猪,其特点是嘴长、耳大、腹下垂,背部凹陷,体短,具有耐粗饲、产仔多、抗病力强等优点,但生长发育较慢。本地羊有绵羊和山羊。绵羊多为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大尾寒羊背毛白色,尾细长,耐粗饲,善爬山,适放养,但产仔少,产毛量低,毛质差。小尾寒羊背毛多为白色,偶有褐色和黑色,尾如圆盘,不善爬山,适于圈养,产仔多为双羔,但产毛量低。山羊体型小,多为白色,耳小、嘴尖,颌下有须,头上多长角,背部平直,四肢坚实,行动敏捷,耐粗饲,抗病力强,皮薄肉嫩。本地家兔生长发育快,产仔多,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但体型小,最大不过2.5公斤,为皮肉兼用型,经济价值不高。本地鸡为肉蛋兼用型的土种黄鸡,体型小,行动灵活,善觅食。成年鸡一般为1~2公斤,年产蛋120个左右,蛋较小。本地麻鸭体型小,年产蛋量150个左右。本地鹅毛色多为白色,公鹅体型大,母鹅体型小,产蛋量少。
由于本地大家畜品种退化,挽力变小,承担不了大耕作量的役用任务,因此,农业合作化以后,各农业社纷纷引进外地家畜品种,以适应大生产的需要。1955年起,引进的品种有南阳牛、秦川牛、荷兰牛、伊犁马、重挽马、蒙古马、顿河马、苏高血马、关中驴、米脂驴、西匹驴。为了发展副业生产,同时引进了长白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新淮猪、内江猪和盖子猪等优良品种。1957年引进青紫兰家兔。1958年,全县推广"三改",扩大水稻种植,南方水牛被引进本县。同时,人民公社还引进苏联的美利奴、考力代绵羊和新疆细毛羊、蒙古羊等优良品种。1974年引进泌阳驴。1975年引进淮南鸡、北京鸭等优良品种。1977年引进日本大耳兔和安哥拉长毛兔,发展养兔事业。1979年引进西德长毛兔。1980年,城关区南关大队从淮南奶牛场引进荷兰奶牛10头,1984年引进罗斯、来杭、希赛斯、星布罗、白洛克、新白Ⅲ系等优良种鸡,同期还引进杜洛克瘦肉型种猪。1985年,县投资10万元,又引进丹麦纯种奶牛8头,在城关农技站建立了国营灵璧县奶牛场。
2.草料
本县饲草和饲料比较丰富,有天然草场饲草,有农家饲草和饲料。建国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家饲草和饲料不断增多,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据1981年畜牧调查统计,全县天然草场面积达6352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可利用面积53993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5%。本县草场可分为胡枝草草场、猫尾草草场和白洋草草场3个类型,草场分别达到5~6级标准。按牧草的营养成分划分,胡枝草为一等,猫尾草和白洋草为二等,6级草场上的白洋草为三等。这些草场主要分布在九顶、渔沟、浍沟等区内。全县草场年产牧草1667.1万公斤,按每头黄牛每天消耗26公斤鲜草计算,载畜量达1756个黄牛单位。这些草场至今仍处于自然状态,未能充分利用,所以产草量和载畜量一直很低。农家饲草(俗称粗饲草)主要有农作物的茎、叶、皮、壳及树叶、野草、水生杂草、瓜菜等。全年可产粗饲料34066.5万公斤,青饲料17860.5万公斤。饲料利用情况为粗饲料20850万公斤,利用率61.2%。青饲料16332万公斤,利用率91.4%。按每个黄牛单位每年需要干饲草1394公斤、青饲草1097公斤计算。农家提供的饲草可载畜149265黄牛单位,折合1080681个家畜单位。农家饲料(俗称精饲料)主要有农作物的籽实、块根、麦夫皮、粉渣、饼类等,当年可利用量为6225.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16%,按每个黄牛单位年用416.3公斤计算,可载畜149543个黄牛单位,折合1082695个家畜单位。同年末,全县家畜存栏149516个家畜单位,表明本县饲草和饲料还有很大潜力。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作物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农家饲草和饲料同步增加,家畜、家禽饲养量也相应增长。至1985年末,全县家畜存栏数为192447个黄牛单位,折合1393316个家畜单位,为1981年的1.3倍。
3.饲养量
建国前,本县农业生产落后,草料缺乏,畜禽饲养量较少。195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组在娄庄区开展保畜防疫工作。同时在凤山乡进行母畜空怀胎调查,找出原因,着手提高母畜受胎率。随后在全县推广保畜防疫、提高母畜受胎率经验。1954年,全县有大家畜(牛、马、驴、骡)44968头,生猪23745头,家禽(鸡、鸭、鹅)50万只,羊28381只(均指年末存栏数,下同)。1955年,县政府对繁殖牲畜实行奖励办法,并要求每个农业社养母畜4~5头。同年在全县举办了由412个参加的饲养员训练班,以提高饲养员的饲养技术水平。当年,全县大牲畜、猪、家禽分别增加到45983头、24200头、57万只。1956年,农业实行合作化,农户大牲畜折价入社,变私人喂养为集体喂养,其数量和品种都有所增加。人民公社化以后,除大牲畜集体饲养外,集体养猪场相继出现,农村人民公社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办起了养猪场。1959年末,全县计有养猪场1116个,其中机关、学校办的19个,社办14个,生产大队办的165个,生产队办的918个。后因饲料短缺,饲养技术缺乏,疫病流行,牲畜死亡率较高。至1960年末,全县大牲畜仅有24714头,比1955年下降46%;生猪20000头,比1955年下降17%。羊由于私人饲养,管理较好,存栏65086头,比1955年增加58%。1962年,县政府为纠正畜牧发展中脱离实际的错误,撤销了不具备饲养条件的集体养猪场,鼓励和发展农家养猪事业。同时成立各级保畜组织,重视对大家畜的饲养和保护工作。县成立了保畜领导小组,公社成立了保畜委员会,大队成立了保畜小组,全县计有59个保畜委员会、547个保畜小组。为提高饲养技术,县畜牧部门再次举办饲养员培训班,推广畜禽饲养经验。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正确措施,家畜饲养量开始回升。至1966年底,全县大牲畜有45028头,生猪117168头,羊64946只,家禽52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私养畜禽受到限制,社队再次兴办集体养猪场,终因管理不善、亏损严重而纷纷解散,剩下少数的转为乡镇企业。1976年,大牲畜58833头,生猪186228头,羊16177只,家禽65万只。1978年以后,农村开始出现畜禽饲养专业户。至1985年,全县规模较大的专业户有18户,是年经济收入为223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9%。
附表10-1灵璧县几个年份的畜禽饲养量
二、良种繁殖
1953年在县城西北国营农场内建立家畜配种站,选当地黄牛2头,马1匹,驴1头作为种畜,繁殖方式,主要采取本交配种。1955年后,本县陆续引进了优良畜禽品种,实行远亲杂交,改良当地品种。改良后的品种,表现了良好的杂交优势。
本地母牛和秦川种牛杂交后生产的后代称秦灵牛,其体格高大,结构匀称,背毛紫红色或红色,肌肉发达,胸部宽深,背部平直,蹄质坚硬,挽力大,耐役使。成年母牛平均体重362.6公斤,公牛423.9公斤,阉牛459.9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体重提高14.2%,公牛提高12%,阉牛提高12%。母牛平均最大挽力为313公斤,公牛为365公斤,阉牛为344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提高29%,公牛提高13.7%,阉牛提高10.2%。每犋每天耕地4~5亩。地方母牛与南阳种牛杂交后,生产的后代称南灵牛,其体躯大,结构紧实,挽力大,役速快,但持久性差。成年南灵母牛体重为391.6公斤,公牛为428公斤,阉牛为415.1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体重提高23.4%,比公牛提高13.1%,比阉牛提高1.1%;其平均最大挽力,母牛为280公斤,公牛为391公斤,阉牛为406.7公斤,分别比本地母牛提高15.4%,公牛提高21.3%,阉牛提高19.1%。每犋每天耕地3~6亩。
本地母猪与长白种猪杂交后生产的后代称长灵猪,其毛全白,体型大,头狭长,嘴尖,耳大,繁殖率高,瘦肉率高,日增重快。1956年4月,省拨款1万元,县拨款2.4万元,在县国营农场南(现凤山小学校)建立畜禽繁殖场。有黄牛95头(其中公牛7头),马20匹(公马2匹),巴克夏猪8头(公猪1头),兔23只,来杭鸡6只,青紫兰家兔8只,承担着全县畜禽良种繁殖任务。1958年后,由于饲料短缺,畜禽繁殖场停办,种畜种禽转让给基层配种站饲养。是年,尤集、王集、冯庙、九顶、杨疃、韦集、大庙等公社相继建立了家畜配种站,为本公社繁殖良种服务。当年,这些基层配种站引进新疆细毛羊和半细毛羊与当地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杂交成功。杂交后代头短粗,公羊角呈半螺旋状弯曲,母羊多无角,颈粗短,体躯宽深,背腰平直,股部肌肉丰满,四肢坚实粗壮,颈下有1~2个皱折,头部被毛生至眼睑,前肢被毛至膝关节,后肢至飞关节,每只公羊年产羊毛9.6公斤,每只母羊年产羊毛4.6公斤,每只母羊年产羔1.57只。
1964年重建县配种站。该站采用家畜常温人工授精繁殖新技术,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至1972年,全县有11个公社配种站采用此项技术。1975年起,对家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使良种鸡、鸭、基本取代了地方鸡、鸭。1981年后,县财政拨款8万元建立了县畜禽冷冻颗粒精液配种站。该站采用直肠把握法输精技术,着重改造当地黄牛。种公牛冷冻颗粒精液品种有:西门塔尔、黑白花、夏洛来、抗旱王、短角红等。其精液由合肥、徐州种公牛站和宿县地区畜牧站供应,使用液氮车运输。建站初,冷配黄牛171头,受胎率为42.3%,产犊21头。1983年,冷配黄牛1818头,受胎率50%,产犊648头。1985年,冷配黄牛10030头,受胎率68.2%,产犊3866头。同时,县政府先后拨款1.3万元,奖励冷配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担任运输的马属动物的饲养量逐年下降,其杂交后代也随之减少。
三、疫病防治
本县畜禽疫病种类较多,主要有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中毒病、产科病、幼畜疾病及其他疾病等8类。传染病有马鼻疽、牛气肿疽、牛流行热、牛炭疽、5号病、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鸡瘟、鸡新城疫;寄生虫病有牛焦虫病、牛肝蛭病、混晴虫病、疥癣、猪蛔虫病、猪肺丝虫病;内科病有马、骡结病、胃肠炎、反刍兽前胃病;外科病有风湿症、蹄病、四肢病;中毒病有甘薯黑斑病中毒、农药中毒;产科病有难产、胎衣不下、母畜不孕症;幼畜疫病有白痢、犊牛新蛔虫病;其他病有软骨病、日射病、热射病。其中以传染病最烈。
1953年起,县农业部门为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组织防疫人员深入农村,走乡串户为耕牛注射牛炭疽疫苗和牛气肿疽疫苗。1954年,杨疃乡和娄庄乡先后发生牛炭疽病,凤山乡五女井村发生气肿疽病,牛流行热也在全县流行,发病率达25%。同时发生猪瘟和猪肺疫。县防疫部门和各联合诊所出动人员一面给家畜注射疫苗,一面用中草药积极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1954年,全县开展生猪防疫工作,注射猪结晶紫和部分猪血清。1955年冬,猪瘟流行,冯庙、固镇、城郊3个区尤为严重,全县生猪发病8338头,死亡5480头。1956年,全县首次推广试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猪丹毒疫苗。次年,防猪瘟疫苗将原用猪瘟结晶紫疫苗改用猪瘟免化弱冻干湿苗;为解决家畜喂药难题,固镇区农技站蒋永盘采用家畜胃管投药技术效果较好,后在全县推广应用。1957年秋,九顶、杨疃、城关等区有41匹马发生鼻疽病,经医治无效,死亡37匹。同年,高楼区从内蒙引进19匹蒙古马,后有18匹因患马鼻疽死亡。为控制疫情,畜牧部门对该区120匹马进行点眼试验,发现阳性12匹,阴性88匹,可疑20匹,至今,该病在本县一直未能扑灭。随着大量畜禽品种的引进,畜禽传染病也从外地传入。因此,防治疫病成为畜禽防疫部门的重要课题。1958年,本县首次开展畜禽的检疫工作。当年检疫各类家畜62320头,剔除病畜2076头。1960年,尹集区王安、李庄两个生产队有22头牛发生牛肺疫,死亡18头,其余4头用"914"治疗后,免于死亡。同年,固镇区农技站孙万昌采用家畜静脉滴注法获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使用。1963年,在县城和固镇畜禽交易所设置专职检疫人员,采取隔离、消毒或焚尸、深埋等办法处理病源。同年9月,县供销社从辽宁购进耕牛2000头,第一批运回900头,不久死亡32头,另有28头病危,经检查患有焦虫病。经过治疗和预防,大部分痊愈,余下的1100头被取消了合同停运。年末,县供销社从辽宁省引进耕牛,经过对1327头抽血取样检验,发现阳性病牛28头,确诊这批耕牛患有布氏杆菌病。县政府决定全部宰杀,其肉用高温处理,其骨、内脏及污物烧后拌生石灰深埋,从此本县未再发现布氏杆菌病。1964年初,某些家畜因吃坏甘薯引起甘薯黑斑病中毒,杨疃、娄庄、城郊、朱集4个区尤为严重。全县病畜计738头,经治疗,418头痊愈,320头死亡。是年4月,城郊、韦集、尹集3区有63头耕牛患有肝蛭病,采用六氯乙烷进行治疗,有73%耕牛痊愈。7月,杨疃区发现患肝蛭病的病牛48头,经用六氯乙烷治疗,全部治愈。此药后成为治疗牛肝蛭病的主要药物。同年10月,县供销社从云南双白县调进664头耕牛,将5号病(原为1号病)带入尹集区。五河县从新疆调进患有5号病病牛,途经固镇区浍北黄店大队时,马林生产队耕牛与之相遇,致使该队14头牛染上5号病,随之疫病在全县蔓延。该病经兰州兽医研究所化验,确定为A型5号病。11月,县成立了防治5号病指挥部,尹集、固镇两区被划为疫区,将病畜隔离治疗,场圈严格消毒;各交通要道设岗,对来往车辆进行消毒。由于措施得力,疫病迅速得到控制。这次5号病流行于两个区,有84头耕牛发病,其中云南牛64头,本地牛20头;死亡9头,治愈75头。1967年3月,韦集区由于长时间干旱,缺乏青草和饲料,牲畜长时间吃麦草,致使该区患软骨病耕牛达300头,经治疗,治愈298头,死亡2头。从此,草料问题引起各生产队的重视。同年,县畜牧兽医站组织20名畜牧技术人员赴砀山学习剖腹取结技术。1971年再次组织人员赴河北围昌县、定县、张家口等地学习治疗骡、马结症的捶结术和白针、电针疗法,同时还学习了兽医"615"新药临床的应用。此后,在全县普遍开展了骡、马结疗工作。1973年,对鸡使用新城疫苗Ⅱ系苗,此疫苗在预防鸡瘟、控制鸡瘟流行收获显著。同年11月11~20日,县畜牧兽医站组织227名技术人员,对全县的17200头马属家畜(其中马2060头,骡754匹,驴14386头)采血取样检查,发现8头患有马3号病(原为4号病)。为尽快控制此病,县于12月1日成立了"马3号病防治领导小组"。经过治疗,此病得到控制。1975年,尤集区畜牧兽医站刘元林、邱德隆、褚家计和胡永民等人,成功地采用了膀胱造瘘技术,开创了本县治疗公猪膀胱尿道结石症的先例。70年代前,本县耕牛的瘤胃积食、瓣胃秘结、瘤胃鼓气、前胃弛缓等前胃疾病发病率达32.8%。后多采用中药治疗,灌服大、小承气汤和健胃散等疗效显著。70年代后期,洗胃术、瓣胃穿刺、胃管放气等外科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治愈率提高,发病率降低。
1979年9月上旬(时近中秋节),县食品部门从山东、河北等地调进未经检疫的生猪,结果将猪丹毒病带入县内,随之在全县流行。自9月8~18日,全县共有15657头生猪传染发病,占存栏总数的9.8%。县畜牧兽医站立即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深入农村进行预防、治疗,结果治愈12464头,死亡3193头。1982年,尤集兽医站在总结推广洗胃术方面成绩突出,刘元林、邱德隆、胡永民3个荣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8月,牛流行病再次流行。自8月8日至9月19日,全县共有22218头,死亡68头。随着预防工作的深入,鸡新城疫Ⅰ、Ⅱ系苗得到普遍应用;当年共注射鸡新城疫苗230万只次,从而使鸡新城疫和鸡瘟发病率降至2%以下。同年,农村部分地区5号病、猪瘟时有发生,为扑灭疫病蔓延,县成立"防治5号病指挥部",组织517名畜牧技术干部对全县家畜进行普查,查出5号病疫点16个,其中病猪120头,病牛3头;发现猪瘟5795头,随即对16个疫点,22个牛栏,56个猪圈,14个羊圈全面消毒,并对家畜采取预防、治疗。1984年又组织383人,对全县家畜进行普查,结果发现,5号病已得到控制,但猪瘟仍然流行,计有病猪8603头,死亡7684头。是年,县畜牧兽医站使用"驴白细胞弱毒苗"控制马2号病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安徽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1985年,为控制和消灭疫病,改过去季节防疫为常年防疫,组织专业兽医和乡村兽医465人,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畜禽防疫注射,防疫密度达80%。同时在全县26个集镇全面开展畜禽检疫、检验工作。当年共检各类畜禽18857头(只),其中马属动物2752匹,牛6982头,羊2240只,猪5583头,禽1100只,剔除病畜112头;检疫猪肉370具,检出病肉12具。检疫人员对这些情况分别作了处理。
四、畜牧兽医
1.县畜牧兽医站
始建于1963年,站址初在今农业局院内;下设兽医门诊部。1972年,县畜牧兽医站迁至城南关外。1973年,农业局撤销畜牧股。县兽医站除开展门诊业务外,还主管全县畜牧兽医工作。1982年,畜禽饲养量增加,家畜检疫站、兽医药械供销站及原农场的家畜改良站划归县畜牧兽医站管辖,将原兽医门诊部扩大为县兽医院。1985年,全站有职工24人,其中技术人员13人。兽医院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房屋80间,配有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电冰箱、液氮罐、摩托车等设备。
2.基层畜牧兽医站
1953年,县组织民间兽医人员,建立8个兽医联合诊所,隶属县农技推广站畜牧组。1955年,兽医联合诊所增至13个。1962年改兽医联合所为区兽医站,列为区政府下属单位,业务上受区农技站和县农业局畜牧股领导。1969年撤区划社,全县22个公社均设有兽医站。1973年改公社兽医站为公社畜牧兽医站,隶县畜牧兽医站领导。1980年撤社设区,全县设区级畜牧兽医站14个,乡级站56个。1981年为加强各区畜牧兽医站技术力量,从全县畜牧技术干部中选取9人,集体畜牧人员中选取19人,担任各站正、副站长。1985年底,全县计有区级畜牧兽医站14个,乡级站77个。
3.兽医队伍
建国前,本县无脱产兽医,多为民间兼职兽医,1956年起,首批分来中专毕业生,结束了本县无脱产兽医的历史。至1961年,全县共有中等专业人员8人。1962年起,大学专科和本科毕业生被分来工作,增加了兽医队伍的技术力量。1964年,全县计有民间兽医170人。这些人员口粮由所在生产队供应。1985年底,全县全民畜牧兽医61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20人,专科毕业5人,中专毕业36人;集体畜牧兽医304人;乡村合同制畜牧兽医145人。
4.兽医待遇
建国前,本县兽医地位低下,生活主要靠收取"牛头粮"来维持(承包一定范围的家畜疫病的防治工作,到期支取一定数量粮食作为报酬。)1953年,民间兽医人员被组织起来,参加兽医联合诊所,其工资待遇和口粮以收取的畜禽保健费、保健粮和门诊售药利润为主要来源。1963年7月21日,县委、县人委联合下达《关于解决兽医人员口粮、工资问题的通知》,将126名兽医人员中的123人转为非农业户口,工资从兽医站门诊利润中解决。1973年起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按其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评定工资等级,有142人定了级,人员月工资标准为18~26元。1978年3月,工资调整,有194名职工升了级,占职工总数的82%。1979年,根据省文件精神,本县农业户口的集体兽医全部转为城镇户口。1980年6月,全县有95名畜牧兽医人员晋升一级工资,占职工人数40%。1983年调整工资,有186名职工升了级,占职工人数65.5%。1985年,工资改革,全县有268名兽医参加工资改革,平均每人增加18元。同年末,全县有6名晋升为畜牧兽医师,15名晋升为助理畜牧兽医师。
5.兽医中草药
本县兽医中草药资源丰富,兽医临床常用药材较多:辛温解表药有荆芥、防风、白芷;辛凉解表药有柴胡、薄荷、桑叶;明目退翳药有蝉蜕、菊花、草决明;渗湿利尿药有地肤子、车前子、冬瓜皮;清热泻火药有芦根;清热燥湿药有茵陈、翻白草、蒲公英、苍耳子、大、小蓟等。老中兽医张西成等人在实践中搜集整理出许多单方和验方用于临床,特别是对慢性病的防治疗效显著。这些单方、验方先后收入1956年安徽省农业厅编印的《牲畜疫病中药验方汇编》和1974年安徽省农业局编印的《安徽中兽医经验集》(第二册)中。这些单方、验方有:
△破伤风病(又名强直风、破皮风、脐带风)处方:
西当归3两、明天麻2两、桂枝尖2两、川木香2两、川芎2两、胆南星2两、黄麻节1两、杭白芍1两、荆芥穗1两、白僵蚕2两,北细辛6钱、紫苏叶1两、西防风2两、青全虫2两、川羌活1两、蝉蜕1两,以原酒、红糖为引子研磨,开水冲服。(张西成)
△呕吐病(又叫翻胃吐草)处方:
①豆蔻2两、草果2两、槟榔2两、砂红1两、当归1两、官桂8钱、良姜8钱、吴芋8钱,以生姜、原酒为引子,煎水灌服。(张西成)
②生姜5两、白酒4两、肉豆蔻4两,煎水去渣内服,同时大针脾俞穴。(县兽医站)。
△胃肠炎(又名泻痢)处方:
①川黄连1两、川芎8钱、条黄苓l两、地榆炭1两、西当归8钱、红花8钱、枝子炭1两,以9两红糖为引子,煎水灌服。(胡凤来)
②灶心土1把、石榴皮2两、藕叶1把、猪耳棵1把,煎服。(王金厂)
⑧猪芩8钱、泽泻8钱、地肤子1两、乌梅1两、柯子1两、车前子1两、胡黄连8钱、焦山楂2两、扁豆l两,以竹叶为引子,煎服。
△便秘疝(又名结症)处方:
玄明粉2两、妙二丑3两、西川军2两、郁李仁2两、红枳实2两、西滑石3两、翻泻叶2两、白通草2两、制麻仁2两、猪脂1斤,煎服(田万春)
△肺炎(又名肺黄)处方:
川黄连1两、山豆根1两、黑元参1两、天花粉1两、山枝子1两、二宝花3两、川黄柏1两、大寸冬1两、炒牛子1两、马兜铃l两、甜桔梗2两,以大芦根为引子,煎服。(胡凤来)
△血尿病(又名尿血)处方:
当归8钱、石苇1两、车前子1两、条黄苓1两、白芍8钱、木通1两、泽泻8钱、粉甘草5钱、萹蓄8钱、瞿麦1两、大黄8钱、西滑石3两,以灯草、童便为引子,煎服。(王金厂)
△口舌生疮(又名口腔炎)处方:
黄柏1两、硼砂1两、明矾1两、川黄连5钱、青黛2钱、冰片8钱、玄明粉8钱、儿茶8钱,研成细末,在喂过草料后,洗净口腔,吹于患处。(县兽医站)
△鼻出血(又名鼻炎)处方:
棉籽灰半斤、黑墨5钱、童便1碗,煎后冲服。(张西成)
△喉骨胀处方:
癞哈蟆7个、大蒜7枚,捣成浆,开水冲泡24个小时,温汤灌服。
△颡黄(又名喉疯)病处方:
桔梗8钱、玄参8钱、牛蒡子8钱、麦冬8钱、甘草6钱、山豆根8钱、竹叶l把,煎水去渣,加白糖5两为引子,内服。(李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