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农田水利
一、沟渠整治
清代全县共有大沟36条。其中属濉河流域的有黄泥沟、运料河、房村涵洞引河、京渠、章渠、杜渠、孟家沟、磬山沟、渔沟、辉山沟、潼河、五丈沟、虹灵沟等13条;属唐河流域的有李宿家沟、斗沟、塘沟、斜沟、杨家洼沟、老鹳脖沟、范家沟、土山沟、凤河、陆家沟、杨疃沟、崔家沟、秤池沟、罗家沟、七里沟等15条;属北沱河流域的有小草沟、大路沟等2条;属沱河流域的有葛家沟、姚家沟、李家沟、小龙沟、洪沟、游沟等6条。这些沟大都弯曲窄浅,且年久失修,水患频繁。
民国时期,本县在原有沟渠的基础上,又新开沟渠139条。沟渠虽有增加,但布局紊乱,且时修时废,未能发挥效益。
建国后,全县共整治新修大小沟渠数百条,集水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有78条,其中濉河流域有22条,郭集沟、康尤沟、黄泥沟、申家沟、草沟、柴沟、花圩沟、赵杆沟、孟家沟、漠泥沟、项土沟、磬云沟、浍朝沟、劈山河,申场沟、孟濉沟、龙王沟、九葛杨沟、唐濉沟、利民沟、张高沟、古杨河;唐河流域有17条:刘王沟、稻改沟、土山沟、阎董沟、凤鸾河、阎汴河、灵余河、安定沟、宋花沟、杨疃沟、杨家沟、马沟截源、新马沟、北凤河、南凤河、唐山沟、岳罗河;北沱河流域有15条:桂沟、娄南沟、草河、草河改道、北姚沟、大寨沟、西官沟、东官沟、陆泥沟、八汤沟、向阳沟、草湖沟、马湖沟、前进沟、灵泗沟;沱河流域有17条:老如意沟、洪沟、青龙沟、菜花沟、分龙沟、娄宋沟、黑泥沟、姚沟、孙周沟、葛沟、朱砂沟、丰收沟、韦集沟(三八沟)、杨泗沟、游沟、单徐沟、双龙沟;安河水系潼河流域有7条:张邢沟、路灵沟、洪泥沟、柳潼沟、老龙潭沟、利民沟、沙李沟。
二、农田防渍
自1956年起,本县分别在濉河、沱河以北低洼地区开展挖沟筑圩,御洪防涝。濉河北部洼地筑有曹杨圩、侯湖圩、白马圩、秦湾圩、京渠圩5处,可保护农田5.26万亩;在沱河北部沿河的洼地筑有青龙圩、分龙圩、黑泥圩、姚沟圩、葛家圩、朱砂沟圩6处,可保护农田5.54万亩。1965年起,本县对排水困难的洼地改修台田,田面一般高出地面0.2米以上,除涝防渍效果良好,全县计修筑台田40万亩,后因台田沟岸易生杂草,台田工程停止,改挖条田。即在平坡洼地,与田块纵向平行,每间隔20~30米开一条顺向小沟,排除涝渍。这种办法不断推广,至1979年,全县共修条田面积80万亩。因条田需岁岁整修,废工废时,后多以加深墒沟代之。
三、涵闸建设
建国前,本县所有河道无一座涵闸。1949年,本县开始兴建涵闸配套工程。当年计建小型简易涵闸31座。50年代,于濉河、唐河、北沱河、沱河上分别修建了浍唐沟闸、潘集闸、汤桥闸、沱河闸、余桥闸等96座。全县大部分涵闸及其配套设施建成于60~70年代。到70年代末,全县共兴建了灵西闸、潼山闸、尤圩闸、浍庙闸等大、中、小型涵闸297座。1985年底,全县有涵闸306座,其中过闸流量为100~1000立方米/秒的10座,过闸流量为10~100立方米/秒的49座。
浍塘沟闸位于浍塘沟北新濉河上。始建于1957年11月,竣工于1958年5月,由治淮委员会设计并施工,闸5孔,孔高9米,单孔宽12米,闸底高程18米,桥面高程27米,路面宽6.5米,装置弧形钢闸门5扇,高5.5米,启闭机为手摇电动两用式,提升力为24吨。1976年改装10.13千瓦、4极电动机,全电力起动。此涵闸控制面积2347平方公里,泄洪流量1100立方米/秒,正常蓄水量为1500万立方米。整个工程投资120万元。
潘集闸位于唐、新、凤河相交处下游1公里处。始建于1958年3月,竣工于1958年6月,由本县水利局设计并施工。桥面宽3米,6孔,孔高6米,单孔宽4米,桥面高程29.6米;安装混凝土平面板梁式闸门6扇,手摇卷扬机6台,提升力为5吨。正常蓄水位21米,库容量247立方米,控制面积450平方公里。设计流量258立方米/秒,排洪流量40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4万元。1985年4月,更换单吊点启闭机6台,启闭力15吨。
汤桥闸位于北沱河与灵韦公路相交处,始建于1959年3月,1959年6月竣工,由县水利局设计与施工。桥面宽7米,7孔,单孔宽3米,孔高6米,桥面高程22.8米,混凝土平面板梁闸门7扇,装置手摇启闭机7台,提升力为5吨。正常蓄水位19.5米,库容量190万立方米,可灌农田1.6万亩,控制面积719平方公里,设计流量17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3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5万元。
沱河集闸位于灵璧与固镇县界沱河上。始建于1958年3月,同年6月竣工,由县水利局设计并施工,桥面宽5米,5孔,单孔宽4米。孔高6米,闸底高程15.5米,桥面高程21.5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平面板梁式,装有手摇卷扬机5台。提升力为5吨,正常蓄水位19米,库容量289万立方米,控制面积为669.7平方公里。设计流量2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6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2万元。
灵西闸位于灵城西南新汴河上,系新汴河枢纽工程之一。始建于1968年6月,竣工于1969年12月,由安徽省水利厅设计并施工。整个工程由公路桥、橡胶坝、船闸、翻水站4项工程组成。公路桥采用双曲拱结构,桥长162.6米,桥面高程28米,路面净宽7米,5孔,单孔宽30.7米,孔高9米;橡胶坝采用4个坝袋,每个坝袋净长30.7米,坝底高程18.7米,坝袋高3.3米,设计最高蓄水位22米,库容18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12.31万亩。正常蓄水位21.5米,库容量13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8.7万亩。1970年3月,投入控制使用,后发生3次裂坝事故。1976年投资70万元,将维纶帆布骨架坝袋更换为维纶帆布骨架坝袋,并敷防老化涂料后,迄今坝袋完好;船闸位于橡胶坝袋右端,航道标准为6级,可通过100吨级驳船,上游导水墙长165米,下游导水墙长57米,闸室长100米,宽7.4米,闸墙用砼空箱式构件筑成。船闸年吞吐量约8万吨;翻水站位于下闸首右侧,装机4台,单机容量155千瓦,总容量为620千瓦。进水池底板高程15.6米,出水箱底板高程18.3米,封闭式钢筋砼压力水箱长100米,单机容量1立方米/秒,总出水量4立方米/秒,主要用于枯水季节抽取下游的水,补给闸上缺水,保障通航或灌溉。灵西闸控制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承泄排涝流量9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1460立方米/秒。1970~1985年的15年间,一般正常年份泄水量550~600立方米/秒,其中经1982年7月25日洪水考验(泄水量145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24.73米,超过设计洪水位0.36米),安全无恙,顺利渡过汛期。
潼山闸位于朱集南运料河上。建成于1974年。11孔,单孔宽3米,孔高5米。闸门为砼梁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15吨,控制集水面积339.1平方公里,排涝流量17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414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7万元。
尤圩闸位于尤集区新杨河上。1977建成。7孔,单孔宽3米,孔高6米,闸门为砼平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10吨。控制集水面积173.1平方公里,排涝流量为128.5立方米/秒,排洪流量225.3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1万元。
浍庙闸位于朱集新杨河上。建成于1977年。11孔,单孔宽3米,孔高5.5米,闸门采用砼平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10吨,控制集水面积229.3平方公里,排涝流量159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15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5万元。
余桥闸位于娄庄区北沱河上,建成于1970年,9孔,单孔宽3米,孔高7米,闸门采用砼平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5吨,控制集水面积589平方公里,排涝流量17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8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7万元。
四、蓄水工程
明嘉靖年间,县境内蓄水主要靠湖塘,其中较大湖塘有17个:白莲湖、路家湖、高桥湖、注湖、渔沟湖、沫沟湖、院庄湖、老营湖、刘洼家湖、石湖、秋霁湖、李瑶湖、苏家湖、穆家湖、小麻湖、大麻湖、耳毛湖。清至民国年间,时有兴废,直接用以浇灌农田的较少。
建国后,农民重视蓄水工程,平原打水塘,山区建水库,蓄水防旱。1949年,全县整修水塘712处。1958年,本县推行旱田改水田,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仅1年时间,全县就开挖1~5米深的水塘1000余口。由于本县平原地区系黄泛冲积区,土壤粘性差,易漏水。起不了灌溉作用。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北山区兴建水库。至1972年,相继建成洪山、灵山、卧龙李、茅山、京渠、焦山、九顶、马庄、黄泥岗9座水库。总库容量790万立方米,利用水库可灌溉农田2.15万亩,并修筑塘坝299处,总容量395万立方米,汪塘1486面,总容量395万立方米。1976年在峨山、韩山、小店、凤凰山、大花山、独谷堆、裴集、前陵堌、郑巷、丁陈、马山头、杨山、牛头山等处勘查开发山泉13眼,其中峨山泉、丁陈泉、杨山泉有较大利用价值。
五、排灌工程
建国前,本县水旱灾频繁。排涝主要靠境内河道自由流放,积水滞留时间长,农田受渍严重。灌溉大都是在正常有水年份,人们采用人力抬挑,盆端罐提,条件稍好些的,使用辘轳和戽头,效率极低。
1958年,本县农业普遍推广种植水稻,为灌溉需要,县北一带购置灌溉机械19台套,总功率177.5马力。次年,县水利部门在濉河北部低洼地区始建排灌结合的机械排灌站1处,装机3台,总功率为180千瓦。同年,全县拥有流动排灌机械280台,总功率2934.5马力。1964年初,坐落在新河上的黄桥机械排灌站建成,主要用于灌溉。同年,全县在其他河道上陆续兴建了排灌结合的机械排灌站4处,装机11台,总功率668千瓦。1966年兴建了主要用于排涝的机械排灌站1处,装机2台,总功率180千瓦。1970年初,农村输、变、配电网建成后,本县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批电力排灌站。至1978年,全县拥有主要用于灌溉的电力排灌站23处,装机46台,总功率2488千瓦,机械排灌站3处,装机4台,总功率222千瓦;主要用于排涝的机械排灌站3处,装机4台,总功率237千瓦;排灌结合的电力排灌站33处,装机64台,总功率3350千瓦,机械排灌站9处,装机28台,总功率1649千瓦;流动排灌机械1644台套,总功率21842马力。1985年底,全县拥有排灌结合的电力排灌站68处,装机150台,总功率8163千瓦;机械排灌站2处。装机3台,总功率189马力。
六、井灌工程
建国前,县境内水井仅供人畜饮用,很少用于灌溉农田。1952年,旱情严重,政府号召农民打井抗旱,当年打成了一批土井。1955年打井1400眼。1966年,打井机具有所改进,引进了大锅锥打井,每口井一般30~50米深,当年全县打成机井1682眼。1970年中央召开北方地区抗旱会议后,本县成立了井灌领导小组,添置了打井机具,普遍展开打井灌溉热潮,至1985年,全县灌溉机井有7716眼,其中机械配套井768眼,装机9216马力;电机配套井565眼,装机3950千瓦,可灌农田6.976万亩。
清代全县共有大沟36条。其中属濉河流域的有黄泥沟、运料河、房村涵洞引河、京渠、章渠、杜渠、孟家沟、磬山沟、渔沟、辉山沟、潼河、五丈沟、虹灵沟等13条;属唐河流域的有李宿家沟、斗沟、塘沟、斜沟、杨家洼沟、老鹳脖沟、范家沟、土山沟、凤河、陆家沟、杨疃沟、崔家沟、秤池沟、罗家沟、七里沟等15条;属北沱河流域的有小草沟、大路沟等2条;属沱河流域的有葛家沟、姚家沟、李家沟、小龙沟、洪沟、游沟等6条。这些沟大都弯曲窄浅,且年久失修,水患频繁。
民国时期,本县在原有沟渠的基础上,又新开沟渠139条。沟渠虽有增加,但布局紊乱,且时修时废,未能发挥效益。
建国后,全县共整治新修大小沟渠数百条,集水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有78条,其中濉河流域有22条,郭集沟、康尤沟、黄泥沟、申家沟、草沟、柴沟、花圩沟、赵杆沟、孟家沟、漠泥沟、项土沟、磬云沟、浍朝沟、劈山河,申场沟、孟濉沟、龙王沟、九葛杨沟、唐濉沟、利民沟、张高沟、古杨河;唐河流域有17条:刘王沟、稻改沟、土山沟、阎董沟、凤鸾河、阎汴河、灵余河、安定沟、宋花沟、杨疃沟、杨家沟、马沟截源、新马沟、北凤河、南凤河、唐山沟、岳罗河;北沱河流域有15条:桂沟、娄南沟、草河、草河改道、北姚沟、大寨沟、西官沟、东官沟、陆泥沟、八汤沟、向阳沟、草湖沟、马湖沟、前进沟、灵泗沟;沱河流域有17条:老如意沟、洪沟、青龙沟、菜花沟、分龙沟、娄宋沟、黑泥沟、姚沟、孙周沟、葛沟、朱砂沟、丰收沟、韦集沟(三八沟)、杨泗沟、游沟、单徐沟、双龙沟;安河水系潼河流域有7条:张邢沟、路灵沟、洪泥沟、柳潼沟、老龙潭沟、利民沟、沙李沟。
二、农田防渍
自1956年起,本县分别在濉河、沱河以北低洼地区开展挖沟筑圩,御洪防涝。濉河北部洼地筑有曹杨圩、侯湖圩、白马圩、秦湾圩、京渠圩5处,可保护农田5.26万亩;在沱河北部沿河的洼地筑有青龙圩、分龙圩、黑泥圩、姚沟圩、葛家圩、朱砂沟圩6处,可保护农田5.54万亩。1965年起,本县对排水困难的洼地改修台田,田面一般高出地面0.2米以上,除涝防渍效果良好,全县计修筑台田40万亩,后因台田沟岸易生杂草,台田工程停止,改挖条田。即在平坡洼地,与田块纵向平行,每间隔20~30米开一条顺向小沟,排除涝渍。这种办法不断推广,至1979年,全县共修条田面积80万亩。因条田需岁岁整修,废工废时,后多以加深墒沟代之。
三、涵闸建设
建国前,本县所有河道无一座涵闸。1949年,本县开始兴建涵闸配套工程。当年计建小型简易涵闸31座。50年代,于濉河、唐河、北沱河、沱河上分别修建了浍唐沟闸、潘集闸、汤桥闸、沱河闸、余桥闸等96座。全县大部分涵闸及其配套设施建成于60~70年代。到70年代末,全县共兴建了灵西闸、潼山闸、尤圩闸、浍庙闸等大、中、小型涵闸297座。1985年底,全县有涵闸306座,其中过闸流量为100~1000立方米/秒的10座,过闸流量为10~100立方米/秒的49座。
浍塘沟闸位于浍塘沟北新濉河上。始建于1957年11月,竣工于1958年5月,由治淮委员会设计并施工,闸5孔,孔高9米,单孔宽12米,闸底高程18米,桥面高程27米,路面宽6.5米,装置弧形钢闸门5扇,高5.5米,启闭机为手摇电动两用式,提升力为24吨。1976年改装10.13千瓦、4极电动机,全电力起动。此涵闸控制面积2347平方公里,泄洪流量1100立方米/秒,正常蓄水量为1500万立方米。整个工程投资120万元。
潘集闸位于唐、新、凤河相交处下游1公里处。始建于1958年3月,竣工于1958年6月,由本县水利局设计并施工。桥面宽3米,6孔,孔高6米,单孔宽4米,桥面高程29.6米;安装混凝土平面板梁式闸门6扇,手摇卷扬机6台,提升力为5吨。正常蓄水位21米,库容量247立方米,控制面积450平方公里。设计流量258立方米/秒,排洪流量40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4万元。1985年4月,更换单吊点启闭机6台,启闭力15吨。
汤桥闸位于北沱河与灵韦公路相交处,始建于1959年3月,1959年6月竣工,由县水利局设计与施工。桥面宽7米,7孔,单孔宽3米,孔高6米,桥面高程22.8米,混凝土平面板梁闸门7扇,装置手摇启闭机7台,提升力为5吨。正常蓄水位19.5米,库容量190万立方米,可灌农田1.6万亩,控制面积719平方公里,设计流量17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3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5万元。
沱河集闸位于灵璧与固镇县界沱河上。始建于1958年3月,同年6月竣工,由县水利局设计并施工,桥面宽5米,5孔,单孔宽4米。孔高6米,闸底高程15.5米,桥面高程21.5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平面板梁式,装有手摇卷扬机5台。提升力为5吨,正常蓄水位19米,库容量289万立方米,控制面积为669.7平方公里。设计流量2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6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2万元。
灵西闸位于灵城西南新汴河上,系新汴河枢纽工程之一。始建于1968年6月,竣工于1969年12月,由安徽省水利厅设计并施工。整个工程由公路桥、橡胶坝、船闸、翻水站4项工程组成。公路桥采用双曲拱结构,桥长162.6米,桥面高程28米,路面净宽7米,5孔,单孔宽30.7米,孔高9米;橡胶坝采用4个坝袋,每个坝袋净长30.7米,坝底高程18.7米,坝袋高3.3米,设计最高蓄水位22米,库容18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12.31万亩。正常蓄水位21.5米,库容量13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8.7万亩。1970年3月,投入控制使用,后发生3次裂坝事故。1976年投资70万元,将维纶帆布骨架坝袋更换为维纶帆布骨架坝袋,并敷防老化涂料后,迄今坝袋完好;船闸位于橡胶坝袋右端,航道标准为6级,可通过100吨级驳船,上游导水墙长165米,下游导水墙长57米,闸室长100米,宽7.4米,闸墙用砼空箱式构件筑成。船闸年吞吐量约8万吨;翻水站位于下闸首右侧,装机4台,单机容量155千瓦,总容量为620千瓦。进水池底板高程15.6米,出水箱底板高程18.3米,封闭式钢筋砼压力水箱长100米,单机容量1立方米/秒,总出水量4立方米/秒,主要用于枯水季节抽取下游的水,补给闸上缺水,保障通航或灌溉。灵西闸控制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承泄排涝流量9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1460立方米/秒。1970~1985年的15年间,一般正常年份泄水量550~600立方米/秒,其中经1982年7月25日洪水考验(泄水量145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24.73米,超过设计洪水位0.36米),安全无恙,顺利渡过汛期。
潼山闸位于朱集南运料河上。建成于1974年。11孔,单孔宽3米,孔高5米。闸门为砼梁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15吨,控制集水面积339.1平方公里,排涝流量17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414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7万元。
尤圩闸位于尤集区新杨河上。1977建成。7孔,单孔宽3米,孔高6米,闸门为砼平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10吨。控制集水面积173.1平方公里,排涝流量为128.5立方米/秒,排洪流量225.3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1万元。
浍庙闸位于朱集新杨河上。建成于1977年。11孔,单孔宽3米,孔高5.5米,闸门采用砼平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10吨,控制集水面积229.3平方公里,排涝流量159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15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5万元。
余桥闸位于娄庄区北沱河上,建成于1970年,9孔,单孔宽3米,孔高7米,闸门采用砼平板式,启闭采用卷扬机,启闭力为5吨,控制集水面积589平方公里,排涝流量17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380立方米/秒。工程投资17万元。
四、蓄水工程
明嘉靖年间,县境内蓄水主要靠湖塘,其中较大湖塘有17个:白莲湖、路家湖、高桥湖、注湖、渔沟湖、沫沟湖、院庄湖、老营湖、刘洼家湖、石湖、秋霁湖、李瑶湖、苏家湖、穆家湖、小麻湖、大麻湖、耳毛湖。清至民国年间,时有兴废,直接用以浇灌农田的较少。
建国后,农民重视蓄水工程,平原打水塘,山区建水库,蓄水防旱。1949年,全县整修水塘712处。1958年,本县推行旱田改水田,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仅1年时间,全县就开挖1~5米深的水塘1000余口。由于本县平原地区系黄泛冲积区,土壤粘性差,易漏水。起不了灌溉作用。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北山区兴建水库。至1972年,相继建成洪山、灵山、卧龙李、茅山、京渠、焦山、九顶、马庄、黄泥岗9座水库。总库容量790万立方米,利用水库可灌溉农田2.15万亩,并修筑塘坝299处,总容量395万立方米,汪塘1486面,总容量395万立方米。1976年在峨山、韩山、小店、凤凰山、大花山、独谷堆、裴集、前陵堌、郑巷、丁陈、马山头、杨山、牛头山等处勘查开发山泉13眼,其中峨山泉、丁陈泉、杨山泉有较大利用价值。
五、排灌工程
建国前,本县水旱灾频繁。排涝主要靠境内河道自由流放,积水滞留时间长,农田受渍严重。灌溉大都是在正常有水年份,人们采用人力抬挑,盆端罐提,条件稍好些的,使用辘轳和戽头,效率极低。
1958年,本县农业普遍推广种植水稻,为灌溉需要,县北一带购置灌溉机械19台套,总功率177.5马力。次年,县水利部门在濉河北部低洼地区始建排灌结合的机械排灌站1处,装机3台,总功率为180千瓦。同年,全县拥有流动排灌机械280台,总功率2934.5马力。1964年初,坐落在新河上的黄桥机械排灌站建成,主要用于灌溉。同年,全县在其他河道上陆续兴建了排灌结合的机械排灌站4处,装机11台,总功率668千瓦。1966年兴建了主要用于排涝的机械排灌站1处,装机2台,总功率180千瓦。1970年初,农村输、变、配电网建成后,本县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批电力排灌站。至1978年,全县拥有主要用于灌溉的电力排灌站23处,装机46台,总功率2488千瓦,机械排灌站3处,装机4台,总功率222千瓦;主要用于排涝的机械排灌站3处,装机4台,总功率237千瓦;排灌结合的电力排灌站33处,装机64台,总功率3350千瓦,机械排灌站9处,装机28台,总功率1649千瓦;流动排灌机械1644台套,总功率21842马力。1985年底,全县拥有排灌结合的电力排灌站68处,装机150台,总功率8163千瓦;机械排灌站2处。装机3台,总功率189马力。
六、井灌工程
建国前,县境内水井仅供人畜饮用,很少用于灌溉农田。1952年,旱情严重,政府号召农民打井抗旱,当年打成了一批土井。1955年打井1400眼。1966年,打井机具有所改进,引进了大锅锥打井,每口井一般30~50米深,当年全县打成机井1682眼。1970年中央召开北方地区抗旱会议后,本县成立了井灌领导小组,添置了打井机具,普遍展开打井灌溉热潮,至1985年,全县灌溉机井有7716眼,其中机械配套井768眼,装机9216马力;电机配套井565眼,装机3950千瓦,可灌农田6.97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