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前教育
1950年,九顶、韦集两区农村首先办起了幼稚班。1951年,尤集、城关等区先后开办了20个幼儿班,入园幼儿1130名。1955年,县城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农村幼儿班发展到72个,入园幼儿2763名。
1958年,各区都开办了幼儿园或幼儿班。尹集、九顶等区在区公所所在地办起了幼儿园,农村中办起了民办幼儿班、学前班。由于只重视发展,忽视巩固,出现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大起大落现象。1960年初,全县共有公办、民办幼儿园1376所,入园幼儿39823人,保教人员1385人,专职幼师88人。下半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农村幼儿班基本停办。1966年后,幼儿园在检查时大办,检查后即解散。
1976年,幼儿教育组织开始恢复,全县有幼儿班155个,入园幼儿4232名。
1979年,县化肥厂、农机一厂、酒厂、建筑公司开办了幼儿园和托儿所。1981年,全县有县办幼儿园1所,厂办幼儿园4所,幼儿班254个,入园幼儿8596人,专职幼师261人。
1983年9月,县教育局、妇联会、妇幼保教委员会联合举办为时半个月的训练班,各区(镇)幼儿教师60人参加了学习。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20所,其中县城9所,农村区镇11所,入园幼儿总计1228人。
附20-1灵璧县幼儿园简介
灵璧县幼儿园创办于1955年春,初名为灵璧县第一小学附设幼儿班,同年秋开始招收1个大班、1个小班,入园幼儿36人,均系机关职工、城镇居民子女。次年发展为大、中、小3个班,入园幼儿50人。并与第一小学脱离附属关系,更名为"灵璧县幼儿园"。1967年,划归灵城镇领导。1969年,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被迫停办,教师被分配县城四关小学或调回原籍工作,教学设备移交给实验小学和镇办小学,校舍先后被县交通局、灵璧中学和文教局占用。
1978年秋,县文教局拨款整修县幼儿园,并收回了被外单位所占的校舍。1979年秋季恢复招生。1985年,在园幼儿285人,开设5班,教职工计13人,其中正、副园长各1人,教师11人。
二、初等教育
1.小学演变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县正学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同年,在城内借用学宫创办公立初等小学堂,即魁星楼小学。宣统元年(1909),在县衙门口(今土产公司门市部),又创办私立珍吾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县高等小学堂改称高等小学,为县第一所小学校,王奎璧任校长。同年末,王调任县国民政府第三科(教育科)长,提倡利用庙宇及公房办学校,1年内在灵城三忠祠、二郎庙、太平街、关帝庙4处创办4所小学。其后又在院寺、藕庄、胡瓦房、晏路、大山、娄庄、霸离铺、虞姬墓、三柱山、双沟、朝阳集、沱河等20多处设立小学。2年,县劝学所在衙门口举办女子初级小学;刘以宽在黉学圣殿后面开办初级小学1所。3年,殷少青在固镇创办固镇初级小学。10年前后,刘培德创办孟山初级小学,任广才创办南庵小学,张荫之创办张小圩小学,赵景一创办朝阳小学。18年,本县有各级小学56所,在校学生2876人。20年有80所,在校学生2246人。23年又减为56所,在校学生3888人。25年,国民政府通令各乡镇应办一二所完全小学,称"中心国民学校",乡村初级小学称"保国民学校",本县小学校发展较快。27年,日军侵占灵璧,各级小学均停办。仅在灵城设立"模范小学"1所,推行奴化教育。28年,万国道德会会员胡广修等人创办灵璧崇孟女子小学。29年,灵璧天主教堂创办私立崇正小学。30年夏,本县设有乡镇中心国民学校8所。保国民学校120余所,学生万余。34年,本县有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1所、72个班,学生3572人;保国民学校63所、185个班,学生8030人。全县学龄儿童55600人,入学率为20.8%。
1949年,广大农村掀起办学热潮。一些有文化的青年在乡政府领导下,主动出来办学校。有的利用古庙,有的借用民房,因陋就简办起了小学。娄庄区利用庙宇办起小学12所。是年,全县接收和新办小学149所(其中接收原有学校63所)、311个班,学生9436人,教师382人。
1950~1951年,本县发生百年未有的水灾,县人民政府适应灾区特点,
附表20-2民国18年灵璧县各级小学情况表



附表20-3民国34年灵璧县各级小学情况表



分散建立教学点,采取半日制、间日制、早晚班、巡回教学、湖坡教学等多种形式办学,发展民办小学191所,全县共有小学417所,学生37704人。1957年贯彻执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小学调整为360所。本县小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大力提倡群众办学,抓好普及教育,做好高小毕业生升学就业的指导工作。1962年,本县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小学进行了整顿,调整了学校布局,精简了教师,动员高小毕业生和超龄生回乡生产。1963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开始创办耕读小学。1964年,全县耕读小学发展至832所。1965年,全县小学试行天长县"三阶段"办学的办法,适应农事季节的特点,把原来全年分两个学期改为3个阶段,缩短寒暑假时间,延长农忙假时间,解决学习与生产的矛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耕读小学全部停办,公办小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小学校减少到661所,学生减少到47873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下降到70.5%。
1973~1975年,县、社一度对普及小学教育抓得很紧,连续召开普及小学教育现场会,有6个公社上报实现了学龄前儿童、适龄儿童、青少年文盲3个100%入学。但多是现场会时办,现场会后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县小学教育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把普及小学教育列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1979年秋,县教育局经过重点调查和大检查,拟定并实行了以包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
1980年,县革委会对"集资办学","民师报酬"、"中学布局调整"分别下发了文件。教育局组织灵璧师范应届毕业生57人,深入各区进行小学适龄儿童普查,配合学校教师,逐村逐户调查登记,建立学龄前儿童档案和小学适龄儿童档案,制定本县1981~1987年小学教育规划、校舍建设规划、添置木质课桌规划。1982年,本县小学教育重点是抓好民办教师的整顿和重点小学的基本建设,通过对民办教师文化考试与业务考查,辞退民师589名。同时抓城镇和区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舍、教学四项建设,促进了城乡小学的发展与提高。1983年,本县从实际出发,发展小学教育。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适龄儿童档案,修订普及小学教育规划,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多办、办好复式班,方便农民子女就近入学,改单抓入学率为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普及率"四率"一起抓。是年,全县小学607所,在校学生11762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89.1%。1985年,全县小学596所,在校学生12680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2%;学校和学生数分别是1949年建国初的4倍和13.45倍,与民国34年灵璧县小学教育发展最高年份相比较,学校和学生数分别增长7.05倍和9.93倍。
附表20-4灵璧县小学年度基本数字统计表


2.学制与课程设置
清代,高等小学堂招收的学生应该是初等小学堂毕业者,但因本县初办,学额又不足,凡在15岁以下在私塾中略能读经而性尚敏者,经考试合格,均可入县高等小学堂。学制名为4年,实则根据学生程度,可以提前毕业。灵璧高等小学堂初办时招收的两个班120名学生,有1/3的人1年就毕业了。其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9科。
民国时期,本县小学分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初小4年制,高小2年制。建国后,本县小学沿用四、二传统分段制。1969年,本县小学学制实行5年一贯制,1970年2月,县革委会决定小学统一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暑期起,又恢复秋季始业,原来春季始业的班级推迟半年毕业。
民国元年至6年,本县按教育部规定,初级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授缝纫课;高等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手工、理科、图画、唱歌、体操,男生加授农业课,女生加授缝纫课,视地方情形,农业课可缺或改商业课,并可加授英语。
11年,本县按教育部规定,初级小学课程为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园艺、工用艺术(手工)、形象艺术(图画)、音乐、体育;高级小学为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18年,本县小学课程中增设"党义"一科,改"工用艺术"为"工科",改"形象艺术"为"美术"。
22年,本县小学教学科目设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共10科,1~6年级相同,唯教学时数有异,一直沿用至解放前夕。
建国初,全县小学课程分低、中、高年级设置。低年级设国语、算术、唱游,国语中包括常识,并从国语课中抽出1节作为书法课;中年级设国语、常识、算术、音乐、体育、美术,每周从国语中抽两课时写话,一课时指导书法;高年级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美术。自习与课外活动时间,由各校自行酌定。
1952年,教育部颁布统一的小学教学计划,将国语改为语文,美术改为美工。低、中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高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各年级均设朝会、周会。低年级每周24课时,中年级每周25~26课时,高年级每周29课时,每课时为45分钟(低年级可排40分钟)。并明确规定了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的时间、内容。1957年秋,小学每个年级增设1节周会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时政报告。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各增设1节农业常识课。1963年,本县小学每周教学时间一、二年级增至28节,三、四年级增至30节,五、六年级增至32节。1964年又作了精减,中、低年级减为26节,高年级减为28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课程设置无统一教学计划,各校根据每一时期政治形势需要,自行安排。有的安排毛主席著作课(天天读)、学工、学农、军体、革命大批判和社会主义文化课等。也有的安排半日在校内上课,半日到工厂、农场去劳动实践。
1977年,县教育局拟定了《中小学课程设置计划》,小学设8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每周上课26节,另外安排文体科技活动4节,班队活动2节。所设课程完全使用自编试用教材。1978年下半年,小学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增设思想品德课,至今未有变动。
3.小学行政
民国时期,本县初小校长由地方推选,多为地方绅士、社会名流。高小校长由县教育行政部门任命。28年,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由乡长兼任,各保国民学校校长由保长兼任。
建国初期,本县小学在区乡政府的领导下,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设有校董会,负责筹集建校经费与器材,主持修建工作,校务委员会负责校务、教务重要决策与活动。1952年,县文教科拟定的《学校行政管理权限》中指出:"实行校长向人民政府负责制,教师向校长负责制"。1961年后,本县小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双重领导,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小学大都未建党支部,由校长领导学校日常工作。下设教导、总务两处,分别由教导主任、总务主任负责。少先队设少先队辅导员,规模较大的完小有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
"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小学先后由"文化革命小组"、"革命委员会"来领导工作。自1968年后,农村小学都由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管理,县城小学由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1978年又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县革委会拟定了《关于灵璧县教师队伍管理问题的决定》,教师由文教局与公社党委双重领导改为文教局为主。
从建国至1956年,每区设教育区员1人,1956年后,每区改设中心校长1人。1958~1960年,每公社设中心校长、会计各1人。1961~1968年,全县每区教育机构编制5人,设中心校长、会计、业务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业余教育干事。1969~1979年,全县公社教育机构编制3人,设文教办事员、业务辅导员、会计。
1980~1985年,全县各区设教育办公室,编制4人,设教育区员、业务主任、工农教育干事、会计各1人。各乡设中心校长1人,负责全乡教育行政及教学业务。
附20-2小学简介
龙岗抗日小学
民国31年秋,淮北苏皖边区泗五灵凤县弥沱寺中学一批毕业生到本县东南部的龙岗庄创办抗日小学--龙岗小学。学校设在奶奶庙,系1~4年级的初小,开两个复式班,教师每月只有一块多钱的津贴费,吃粮由地方筹集。学生不交学费,在自制的泥桌上上课。开设语文、算术、常识等科,教学内容结合宣传抗日,还经常向学生宣读胜利捷报。32年秋,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办到6个年级3个班,并把奶奶庙前后大殿神像拆除做教室。学生中组织了儿童团,白天在校上课,晚上在教师带领下,到周围村庄办夜校,35年停办。
实验小学
灵璧县实验小学是建国以后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校址在灵城南关大桥内路西。灵城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拨款筹建,名为灵城市第一小学,开设8个班,有教职员16人,学生330人。1951年,学校建立了学生会和共产主义少年儿童团。1953年,学校开设15个班,共有教职员31人,学生500余人。县文教科经常在该校举行观摩教学,推广其办学经验和教学方法。1957年,县文教科拨款新建标准教室24间。全校教职员工参加整风学习,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12人被打成"右派"分子。
1958~1960年,学校受极"左"思潮影响,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操场开起来,分给班级种蔬菜,在城外种"卫星田",在城墙上挖土窑炉烧焦炭、炼钢铁。1961~1966年,学校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展正常教学活动,宿县地区教育局多次在该校举行公开课教学。学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三年级的一个班和雷锋班战士们通信,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和刘文学的母校--四川省合川县双江小学建立了通信联系。以后又和海南岛以及浙江黄岩县的一些小学通信,寄去了蓖麻、向日葵种子。当修铺灵(璧)双(沟)公路时,学校少先队开展了"我为公路镶金边"活动,配合林业部门在新修公路两侧植树千余棵,《中国少年报》曾在头版作了专题报道。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领导靠边站,一部分教师被打成"黑帮"。教师成立了造反组织,小学生也成立了"小人物造反兵团"、"红少年造反司令部"。1969年,该校下放给灵城镇南关大队管理,一部分教师回原籍,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1970年春,该校与灵璧中学合并,工宣队进驻学校。1973年元月,该校与灵璧中学分设,由文教局直接管理。学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制定了"学籍管理办法",分年级拟定了《基础学科知识要求》。由于校舍不足,全校实行半日制上课。当年春,县文教局拨款12万元,兴建面积为1226平方米的3层教学大楼,1974年4月交付使用,恢复了全日制教学。
1978年上半年,工宣队撤离了学校,恢复了校长制,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建立了教育工会,工作着重点开始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宿县地区和本县教育局在该校举行了各种类型课的公开教学和教学改革试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少先队活动比较活跃,少先队大队部把《红小兵战报》改为《小摇篮》,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王厚宏为《小摇篮》题写了刊名。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实现了"红领巾校"。
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学校五年级级部除举行理想教育外,并给邓小平爷爷和党中央写信、寄决心书。学校的少先队参加全国"快乐小队活动竞赛",有两个小队获"优秀小队"活动奖。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高健于1980年暑假出席了《中国少年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的通讯员座谈会,并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学校也连续3年被评为省、地、县"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集体、少年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很注意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经常开展"读一本科技小书,讲一个科学小故事,摘抄一句科学谚语,搞一次科学小实验,进行一件科学小制作"等活动,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1982年,学校集资20万元,新建面积为1662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开始电化教学尝试,地区教育局将该校定为宿县地区3所电教试点校之一。学校备有幻灯机25部,各种录音机12部,扩音机2部,投影电视机1部。统编教材教学幻灯片各科2套,还有教学录音带13盘。
1985年,开办30个班,在校学生1992人,教职工总计87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学校占地面积16.5亩。现有校舍面积6720平方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