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站
1.文化馆
本县于民国20年(1931)建立通俗教育馆,翌年改称民众教育馆。设教学、健康两个部,馆长1人,年度经费为900元。
1951年,本县建立人民文化馆。1953年改称县文化馆,配正、副馆长各1人,设宣传、教育、文娱、艺术4个股。1956年在渔沟设立文化分馆,1962年增设固镇、高楼、王集、九顶和冯庙5个文化分馆。“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文化馆成为“革命群众组织”的活动中心。“武斗”中,馆藏图书、器材损失严重。后又改建为县人民政府招待所。1970年7月,县文化馆恢复,馆址迁至原县总工会俱乐部。1985年,配正、副馆长3人,馆员13人,分工负责美术、书法、音乐、戏剧、曲艺、创作等项工作。
2.文化站
1953年在固镇、渔沟、高楼、王集、九顶、冯庙6个区镇设立文化站,县文化馆统一安排人员编制和经费。1970年后,全县21个社、镇相继设立了文化站,每站选配1名干部。经过10余年的统筹安排,每个文化站都设有固定的宣传阵地和初具规模的文化演出场所。1985年,全县有区、镇文化站14个,乡级文化站21个。
二、文化活动
民国20年,县民众教育馆开展图书阅览、识字、读报和文化娱乐,乡村的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是民间戏班和零散艺人的演出。
建国后,文化馆、站相继建立,各种群众文艺队伍蓬勃发展。建国初期至1965年,县城的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是排演话剧和歌剧。1951年,县文化馆在灵城组织了百余人参加的工人、商联、民校3个业余剧团,演出话剧《夺印》、歌剧《白毛女》,坚持业余、小型、多样。乡村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土广播、墙报、幻灯和街头宣传。后来,各种业余剧团、文艺演出队也逐渐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60年代初,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采。县城文化活动出现了展览、画廊、讲座、周末晚会等形式。1962~1965年,举办了《高、卓二家地主发家史》展览和《破除迷信》展览,还经常举办时事政治、古典文学、科普知识、文艺创作等各类专题讲座。编辑出刊漫画、连环画、美术书法作品的画廊。晚会名目繁多,有故事晚会、文艺晚会、歌曲晚会、幻灯晚会等。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这一时期农村文化活动由区文化站组织安排,开展读书读报、讲故事、歌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1964年后,文艺活动逐渐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主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初期,群众文化活动中断,许多图书、报刊停止发行,各类文化活动形式被禁锢。各种文艺组织被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革命大批判队所代替,城乡遍布“宝书台”、“语录牌”、“革命歌”、“忠字舞”、“样板戏”。后期,县文工团和农村社队组织的业余文艺宣传队逐渐恢复活动,但文艺节目的政治色彩十分浓厚。这时,本县为了配合政治运动,举办了多次展览,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史》展览、《文化大革命》展览、《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展览、《一打三反》展览、《民兵工作》展览、《周新海烈士事迹》展览、《高玉夫反革命罪行》展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群众文化再次出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局面,全县每年都举行一次业余文艺会演或调演。1980年的春节文艺活动中,县直机关、工厂、学校成立5个业余剧团,区乡成立37个业余和半职业剧团,在全县城乡共演出节目106个、687场,观众达152万人次。同年10月,县文化馆、林业局、科协在县城联合举办首次“菊花展览”。
1981年12月,县文化馆在开展农村文化艺术工作、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中,成绩显著,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召开的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获得奖状1张,22英寸彩色电视接收机1台,奖金1500元。1982年,为了培训提高农村的民间艺人和文艺骨干,开办了5期美术、音乐、文艺创作训练班和讲座,320人参加了学习。1984年10月,举行了全县的曲艺、唢呐、杂技、业余文艺调演、美术书法展览,迎接建国35周年。1985年,全县成立14个文学社。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