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间歌谣
本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民歌民谣,其曲调丰富多采,有优美抒情的山歌,节奏强烈的劳动号子和流利畅达的民间小调等;其内容题材较为广泛,政治斗争、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男女爱情等都有涉及。建国以后,经过挖掘整理,有的歌谣已经出版发行。其中: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有《五骂蒋介石》、《梁大嫂翻身》、《对花》;表现爱情和生活情趣的有《四季相思》、《十把小扇》、《卖花生》;叙述故事歌咏人物的有《小秃闹房》、《拉粮船》;反映民主革命时期斗争生活的有《从古到今几千年》、《抗战歌》、《欢迎土改团》、《治淮小调》等。民间小调有《五更调》(包括正五更、反五更、大五更、小五更)、《孟姜女》、《上河调》、《下河调》、《杨柳青》、《绣花灯》、《淮洪调》、《串心子》、《莲花落》、《生产歌》等。劳动号子有《打夯号子》、《吆喝号子》、《装卸号子》、《船夫号子》、《打榨号子》等。
1.民谣选录灵北好
人人都说灵北好,山清水秀出良田。
濉河两岸土地肥,一年丰收几年粮。
莲花落
莲花打、到咱村,听我说说新四军。
群众纪律真正好,对俺百姓像亲人。
莲花打、到咱村,听俺说说顽固军。
见了群众就打骂,又抢粮食又要银。
可恨“东洋兵”
可恨“东洋兵”,烧杀又奸淫。
张大嫂、李妹子,送郎去参军。
赶走鬼子兵,俺们得太平。
穷人难
正月里来是新年,有钱的馍馍白又鲜,
就着鱼肉不想吃,穷人成年哪能见。
二月里,杏花开,穷人门前债主来,
逼咱同到区公所,这个日子怎安排。
三月里,桃花天,穷人无粮锅难掀,
小孩饿得嗷嗷叫,怎叫大人不心酸。
四月里,四月八,有钱的秫秫该锄啦,
短工兄弟开个会,增加工资养爹妈。
五月里,是端阳,有钱的湖里收麦忙,
穷人下地去拾麦,回来喝顿稀饭汤。
六月里,热难当,短工湖里晒得慌,
累得把把擦血汗,挣钱难养二爹娘。
七月里,秋风凉,有钱的西瓜拌洋糖,
穷人昼夜白挨累,一年缺少半年粮。
八月里,是中秋,有钱的过节多自由,
穷人稀饭喝不上,哪有月饼和石榴。
九月里,是重阳,有钱的粮食归了仓,
雇工钱完衣裳破,难免回家忍饥饿。
十月里,立了冬,老天不住刮北风,
忍饥受饿身在外,有钱在家披重裘。
十一月,冬至来,麸皮干菜上锅台,
狗腿逼债妻子啼,背井离乡去躲债。
腊月二十八,躲债回到家,
带回好消息,救星来到啦。
毛主席像太阳
毛主席来像太阳,共产党来像爹娘。
领导人民得解放,从此生产有保障。
翻身不忘共产党,党的话儿记心上。
共产主义放光芒
什么花开满山岗?什么河水万里长?
什么一出到处亮?什么日夜放光芒?
杜鹃花开满山岗,长江水流万里长。
太阳一出到处亮,共产主义放光芒。
娶了媳妇忘了娘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媳妇睡在被窝里,老娘睡在地铺里。
咱村是个好地方
咱村是个好地方,山青河水长。
遍野歌声响,阵阵轻风送花香。
村前稻子熟,山下玉米黄。
包产到户好,年年增产有保障。
2.民歌选录
十杯敬酒歌

二杯喜酒敬新人,好温存,薛仁贵喜得配佳人
征战十八载,功垂青史新,王三姐寒窑十八春。
三杯喜酒祝三多,好欢乐,月追韩信是萧何。
张良智谋广,陈平有奇策,汉高祖才得掌山河。
四杯喜酒喜气安,好淑贤,替父从军花木兰。
皇上招驸马,卸甲把家还,留得芳名天下传。
五杯喜酒五福洪,好深情,关张马赵与黄忠,
先主刘玄德,仁义天下重,三顾南阳请卧龙。
六杯喜酒六合春,好和顺,说七国争雄有苏秦。
妻曾断机杼,嫂不愿为炊,后得六国挂相印。
七杯喜酒七宝装,好端庄,七子八婿郭汾阳,
重整大唐业,功劳大无双,福寿齐眉保唐王,
八杯喜酒福寿全,好八仙,果老国舅湘子韩,
采和铁拐李,还有何姑仙,洞宾钟离站云端。
九杯喜酒九连临,好威风,白马银枪小罗成。
魏征与敬德,咬金和秦琼,神机妙算徐茂公。
十杯喜酒十成功,好欢腾,宗保招亲穆桂英。
新郎喜洋洋,新人喜盈盈,早生贵子金榜题名。
扣花针

治淮小调

治淮河

劝丈夫

拉粮船

二拉粮船愁断肠,浑身汗水湿衣裳。
官家粮米堆如山,奴家哪有半粒粮。
三拉粮船泪汪汪,北风刮来刺骨凉。
纤绳磨破肩头肉,双脚扎破鲜血淌。
四拉粮船盼春光,孩儿长大能帮忙。
只靠力气来吃饭,辛辛苦苦日月长。
小开门

二、民间艺术
钟馗画是本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绘画艺术。始于宋,历经元、明、清乃至民国,渊远流长。民国时期,县有长年专业画店数十家。著名的民间钟馗画师为韩本贵(号逸民),其代表作品有《万寿图》、《百馗图》。灵璧钟馗画有工笔,有写意,题材和构图富有变化。其造型是剑眉虎眼,阔额虬髯,粗犷雄强,有威武逼人之感,在粗丑中显得妩媚,在英武中显得儒雅,在豪放中显得温柔。清,齐周华在《名山藏副本·钟馗像赞》中写道:“唐元宗梦钟馗斩虚耗之鬼而病瘥,因命吴道子绘其像,遍行天下。元宗览之曰:‘卿如与朕同梦,盖有极矣’。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灵璧钟馗画曾于民国4年(1915)参加巴拿马艺术赛会,荣获金质奖章。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均有珍藏。本县人民历来视其为理想中刚正不阿的化身,传说中驱鬼降魔的神祗,故民间有悬挂钟馗画的习俗。绘画技艺世代相传,今以尹玉林为钟馗画技法继承人。
木板年画本县木板年画多以钟馗画为题材。有门画、灶画等,其构图丰满俊秀,雕版纤细精微,色彩鲜艳,有大红、桃红、黄、绿、紫5色。建国前,较有影响的作坊是陈永兴坊。“文化大革命”中,所有刻板被销毁,木刻年画在本县市场绝迹。
蜡染建国前在民间流行较广,民间花布很多都是通过蜡染加工而成。1973年在灵城南关外出土的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的一具女尸,其殉葬的衣、被均系蜡染,证明本县至少自明代蜡染已较为普遍。清代中叶,国外的化学靛传入,本县的印染术采用石灰粉调和豆面以纸板镂花夹染,工艺简单易学,从此夹染取代了蜡染。夹染镂板多是印染工人自制。取材于常见的花、鸟、虫、鱼或具有吉祥象征的龙、凤、麒麟以及双喜、万寿,配以不同花边和角隅,构成对称或匀称图案,具有民间气息。当时生意较大的染坊有灵城染坊、渔沟染坊、朝阳集染坊。建国后,机印花布大量投放市场,夹染花布逐步被淘汰,染坊店只经营染色,不经营印花。1976年以后,县内染坊停业改行。
雕塑本县雕塑按用料分有:石雕、木雕、泥雕、面雕和糖雕,以磬石雕闻名。明、清以来,制磬工人的艺术有了新的发展,除生产专作乐器用的编磬外,还设计制作多种多样的透雕纹磬。纹磬多取材于民间吉语,有“吉庆有余”、“斗升三戟”(陡升三级)、“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等。这种磬雕精细,整体镂空,构思巧妙,图案优美,刀法精湛,剔透玲珑,扣之有声,使人望之生爱。因为灵璧镂空纹磬温润古雅,富于装饰,所以高大民族建筑和庙宇的梁柱间多有悬挂。南京中山陵落成时,安徽省政府在灵璧制作了1件别具风格的圆形雕花磬,周围镂空雕饰花簇垂绶,中央镌刻着《总理遗嘱》全文,代表安徽民众敬献给中山陵。建国后,本县先后建立了大理石厂和工艺美术厂,购置了大型现代化加工设备,以生产板材和雕刻工艺品为主,为全国各地的建筑和文博部门承做装饰雕件,文物志、烈士纪念碑,还生产了古色古香的文具、灯具及多种工艺品。多年来,灵璧磬石雕出口到30多个国家,遍及东南亚,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珍视。
三、民间舞蹈
本县人民群众历史上习惯在传统佳节(春节、元宵节)、庙会或重大的喜庆活动时组织起来,表演歌舞,用以象征人寿年丰、吉祥如意,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其形式有龙舞、狮舞、旱船舞、花车舞、高跷舞、面具舞等。
龙舞耍龙灯或龙灯舞的简称。它的制作是用竹篾扎制成一节节的“龙骨”,平年由12节、闰年由13节组成“龙身”,各节有“龙衣”相连。龙衣以长布绘上鳞甲,外饰色纸,每节由1人持竿撑顶。表演时,1人用竹竿挑起1个红绒球(宝珠)在前引路,掌龙头的人首先舞动起来,以示龙欲戏珠,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整个龙身随龙头所向,跟着舞动,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如入海破浪,蜿蜒腾挪,俨然一体。常见动作有:蛟龙漫游、龙搅水、龙退皮、钻裆子、首尾齐钻等。若在晚间表演,每节装置灯具,舞动起来,火光翻动,形象逼真。
狮舞由2人合作仿照狮子动作表演的一种舞蹈,分单狮舞和双狮舞。狮皮是用苘麻制作,狮头有木刻的和竹扎制的。狮舞开始,锣鼓起奏,伴随音乐模拟狮子舐毛、擦脚、搔头、朝拜、翻滚、表演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走翘板、海底捞针等动作,千姿百态,逗人欢喜。
旱船舞用竹木制作船形的模型,用白布围裹,画上舢板和水浪,船舱为轿形,装饰五彩缤纷。由2人表演,如船行水中,一女演员扮作船家女主人,一丑角扮作水手,撑篙或划桨,边舞蹈边演唱。一边模拟逆水、搁浅、推舟、旋风,一边说唱,内容以逗趣为主,幽默滑稽。本县传统唱词多以描写黄河水患成灾,百姓流离失所四海为家,影射旧社会常遭黄泛的灾难。
花车舞又称轿车舞,用竹木制作,车四周用白布围裹,两侧画上车轮,车身呈环形。表演者2人,1人扮女角,坐在车内,推车人扮丑角,载歌载舞。舞蹈动作有上下坡、翻山越沟、快行。演唱形式同旱船舞,唱词多反映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内容。
高跷舞亦称踩高跷。高跷呈“卜”字形,高2~3市尺,一根竖木中间安上短木作拯脚,用软带扎在小腿上,高跷下端代替足行。表演时需化妆,或男或女,有2人、3人或集体舞,可扮演戏剧角色,演活报剧,跳新歌舞。
面具舞流行于县南晏路乡。代表节目为“吕洞宾借驴”。表演者为3人,分别饰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张果老白发银髯,骑驴而行;韩湘子手持花篮,跟随驴后;吕洞宾徒步走来,见到张果老骑在驴背上逍遥舒适,便狡诈地欺骗了果老和湘子,最终达到了骑在驴背的目的。通过形体和哑语表演,揭露了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丑恶嘴脸,本节目1956年曾参加蚌埠地区和安徽省民间舞蹈会演。并于1957年到朝鲜演出。
四、民间戏曲
木偶戏由演员操纵木偶表演故事。本县木偶剧有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两类,前者于民国年间绝迹。布袋木偶舞台极小,装置较为讲究,上端为龛形顶篷,中间有隔屏,左右有上下场门,下端沿边缘周围装一大布袋,用一根扁担撑起即成舞台,故又称“扁担戏”。由1人承担表演,伴奏多种技能,两只手既要操纵多角色登场的人物,又要打击乐器;一张口既要分角色唱、白,又要伴以“口哨”音乐。本县布袋木偶戏剧目有《王小二卖豆腐》、《猪八戒高老庄招亲》、《猎虎》、《打砖碟》等。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驴皮或牛羊皮)或纸板制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和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综合民间剪纸和戏曲的艺术。相传,本县皮影戏始于清道光年间,渔沟一姓来艺人,曾去河北拜师学3年影戏,后形成独具风格的“来门影戏”,曾6进徐州,声誉大震,授徒遍及皖苏鲁豫。剧目有《西游记》、《东游记》、《封神演义》。
淮北大鼓民国时期,本县流行由1人演唱,唱时一手击鼓,一手以指夹两片犁铧有节奏的敲击大鼓,又称“犁铧大鼓”。建国后,改用钢板、铜板或三页檀板,通称“淮北大鼓”或“安徽大鼓”。唱词为韵文,基本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唱腔分南口、北口、花口3个流派,唱法有立嗓、卧嗓两种;书目有段子话(书帽)、蔓子话(长篇)两种。内容以历史公案和武侠故事为主,如《东周列国志》、《包公案》、《杨家将》等。
琴书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又称“扬琴”,本县通称“淮北琴书”或“安徽琴书”。有1人立唱、两人或多人坐唱和走唱,也有分角拆唱。伴奏乐器除扬琴外也兼用三弦、二胡、坠胡等。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也吸收民间曲子、凤阳歌、上河调为曲牌,善于抒情和叙事。书目有《水漫兰桥》、《十把穿金扇》、《打蛮船》。
渔鼓原名“道筒”,又名“莺歌柳”。击乐为竹筒,筒底蒙以猪或羊的护心皮,奏时,左臂竖抱,右手击筒底,常与筒板合用,以伴奏“道情”。基本曲调有快、慢板,四平调、大寒腔、小寒腔。节目有《古城会》、《隋唐演义》等。
评书也称评词、评话。说者1人,只说不唱。表演时以醒木作道具助气氛,有时也用折扇、手帕,与讲故事说单口相声近似。表演者可用第一、二、三人称,或进入角色,或客观叙述。善于模拟各类人物腔调,抒发情感。基本技巧有说、学、逗,具有“手、眼、身、面、步”的表演功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