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1.广播电台
1951年,县委、县政府在文教科内设收音站,有1名专职干部利用五管直流收音机接收并抄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印成快报,送给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人阅读。后来又经常组织机关干部收听。
1955年10月,本县选派两人去安徽省广播电台学习,筹备创建县广播站。次年8月,撤销收音站,成立县广播站,配备站长1人,机务员、播音员和线路员各1人。广播设备有250瓦扩音机1部,10千瓦发电机1部,20匹柴油机1部。每天对县城及郊区广播3次,转播中央及省电台的新闻、科技,对农村广播及天气预报等节目。“文化大革命”初期,县广播站设编播、机务和线务3个组。1970年,全县20个人民公社相继建成广播放大站,普及了农村广播网。1974年3月,县广播事业局成立,实行局站合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呼号为“灵璧县人民广播站”。1983年11月,改广播事业局为广播电视局。设人秘、技术和宣传3个股,由宣传股分工负责管理广播站的业务工作,局站编制37名。1987年4月1日,呼号改为“灵璧人民广播电台”。改有线广播为无线调频广播,频率88.9兆赫。
2.电视转播台
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5月拨款7400元,在县城西北角征购土地21.6亩,筹建电视差转台。次年6月建成机房、值班室5间。11月建成三角形拉线式铁塔1座,边宽1米,高104米。1982年配备50瓦电视差转机1部,8月1日正式差转节目,电视信号覆盖半径为14公里。当时只能转播徐州电视台信号,收看效果较差。1984年,县政府决定在县城西北凤凰山上筹建县电视转播台,投资45万元,于1985年3月开始施工,1986年2月6日建成,8日试播成功。建有机房楼1座,值班房10间,自立式多功能铁塔1座,高87米(不含凤凰山高度);装备卫星地面接收站设备1套,微波设备1套,调频广播发射机1台,电视覆盖半径扩大到60公里。主要转播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和宿县地区电视台信号,每天午间和晚上(计6小时)以8频道向全县转播,图像清晰稳定,伴音洪亮清楚,成为全县人民学习和娱乐的主要渠道。该台配台长1名,工作人员6名。
二、报刊
《诚报》民国30年(1941)春,县国民政府在灵北张小圩创办,县长赵觉民兼任发行人。初为八开油印二日刊。后为日刊。31年3月7日,新四军四师摧垮了县国民政府,赵被俘,《诚报》停刊。后又几经复刊和停刊,最终于37年冬灵城解放时停办。
《路东报》民国31年秋创办。原为中共宿东地委机关报,33年12月17日改由中共灵北中心县委主办,为中心县委机关报,为八开双面油印,社长王正林。每周一期或两期,每期800~1000份。34年春,灵北形势稳定,《拂晓报》和《团结报》发送及时,《路东报》停刊。
《灵北通讯》中共灵北县委机关刊物,民国33年春创办。王正林任总编辑。出版周期不定,翌年8月停刊。
《反攻快报》中共灵北县委机关报。民国33年秋创办,为半月刊,由肖寒、余华负责。每期油印约千份。34年9月停刊。
《灵璧日报》中共灵璧县委机关报。1958年5月1日创办,初为八开四版五日刊,后改为三日刊、周二刊、二日刊、日报。1960年7月1日又改为四开四版周六刊,1961年1月27日停刊,共刊出735期,社址设在县委办公楼,另有印刷厂。金承生、叶新宗先后任总编辑。
《农村孩子报》1985年10月13日由尹集区民办教师刘夫培等自筹资金,聘请业余编辑创办。1987年在全国报刊整顿中,该报改由宿县地委宣传部主办,设编辑部,编制3名,总编辑周学铮,重新登记并领取了报刊统一刊号证件。安徽省报刊登记证B50号,邮政代号是25-40,全国统一刊号CN34-0035。该报是全国100多家少儿报刊中唯一面向农村少年儿童的报纸。主要读者对象是农村和城镇中小学校学生。办报宗旨是:帮助农村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秀品质,启迪聪明才智,增长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
《农村孩子报》的创办,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各界的支持。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张爱萍为报头题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以及茅以升、高士其等知名人士,先后为《农村孩子报》题了词。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写了代发刊词,并将《农村孩子报》列为全国重点少儿报刊之一。
《农村孩子报》为半月刊,四开四版,套色胶印。主要内容包括新闻、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儿童文艺及数学、语文教学等,开设有“我们的愿望和呼声”、“志气篇”、“身边的科学”、“可爱的中华”、“你问我答”、“趣味数学”、“农村孩子的作品”、“写作指导”等40多个栏目。文章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乡土气息和孩子气息。
《农村孩子报》经常开展各种有益的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其中1986年举办的全国首届农村孩子夏令营和农村少儿法律常识大奖赛,以及“农村孩子笨不笨”的讨论,在全国都较有影响。1987年平均每期发行量23.6万多份,最高达30万份,发行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三、通讯报道
建国后,本县通讯报道工作坚持群众性和业余性。1958年起,县委设写作组,负责采写稿件向各级党报和党刊发稿。“文化大革命”时期,由县革委会政工组宣传小组负责。1978年,县委宣传部恢复后设通讯报道科,各区公所及部分县委机关和单位建立了业余通讯报道组或配备了业余通讯员,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新人新事和中心工作进行报道,为各级各类新闻单位提供稿件。
1985年,本县有917篇新闻稿件被各级报刊、电台采用,其中国家级报刊、电台用稿62篇,省级报刊、电台用稿497篇,《拂晓报》用稿368篇。
1984~1987年,本县通讯报道获奖稿件如下页表。
四、广播
1.广播队伍
县广播站建立初期,编辑人员少,只编不采,稿件由区乡的业余通讯员提供,有时由区、乡政府文秘人员利用电话向县广播站传送。自1958年5月,业余通讯队伍扩大,稿件来源增多,除自用外,还向省、地电台发稿。1970年,全县各人民公社都设立了通讯组,业余通讯员达20人。县革委会政工组通讯小组与县广播站每年都联合举办2~3期通讯员培训班,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实习采访新闻。1979年之后,本县通讯报道工作发展较快,并且恢复了稿酬制度。至1987年,县广播站编辑部配6名专职编辑,县直机关有业余通讯员19人,区、乡业余通讯员55人,每日平均接收来稿12篇。

1980~1985年,县广播站编辑部为省、地广播电台撰写稿件300余篇,其中11篇获地以上新闻单位的奖励。
2.广播节目
1955年10月,县广播站创办新闻和天气预报节目。1956年8月增设自办科技节目。次年2月增设自办对农村广播。60年代初期,自办节目减少。1970~1972年增设学习节目、文化与生活节目。1981年之后,又先后增设听众信箱、少儿和广告等专题节目。

附表24—1灵璧县广播事业发展概况

五、电视
1969年,县广播站和王集人民公社广播放大站始置黑白电视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在解决温饱之余开始追求文化享受。早年被看作“奢侈品”的电视机开始进入城乡居民家庭。1980年,县城少数机关始置彩色电视机,至1985年,全县拥有各种电视机6300余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20余台,县城占有量高于农村。县城和农村集镇设有33个家用电器销售点和维修部,从业人员135人,全县平均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为3.7台。
上一篇:第七节 图 书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