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前221~581)
秦(前221~前206)废除分封,推行郡县。置萧县、属泗水郡。
西汉(前202~8)泗水郡改名沛郡,萧县属沛郡(《汉书·地理志》)。
更始元年(23)封刘秀为萧王即此(《读史方舆纪要》)。
东汉(25~220)改郡为国,萧县属豫州沛国(《后汉书·郡国志》)。
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追封曹熊为萧公。明帝太和三年(229)又追进为王,称萧国。其子炳嗣,六年殁,无子,国除。青龙二年(234)复为萧县,属豫州谯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西晋(265~316)属豫州沛国(《晋书·地理志》)。
武帝泰始元年(265)封顺王丙于萧。
东晋(317~420)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东晋·疆城志》)。
大兴元年(318)郡降石勒(《晋书·石勒载记》)。
大兴二年(319)复归晋(《晋元帝本纪》)。
明帝太宁初(323)陷于赵(《晋书·石勒载记》)。
穆帝永和五年(349)赵亡陷于前燕。
废帝太和五年(365)燕灭地入于秦(《晋慕容符坚载记》)。
太元九年(384)复徐州,地归晋(《晋略甲子表》)。
南朝刘宋属徐州沛郡,为郡治所在。
北朝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465)占萧县,属徐州沛郡。
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占萧县,旋复入魏。
东魏属徐州沛郡,为郡治。
北齐废沛郡。大保七年(556)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隋志》)。
西汉(前202~8)泗水郡改名沛郡,萧县属沛郡(《汉书·地理志》)。
更始元年(23)封刘秀为萧王即此(《读史方舆纪要》)。
东汉(25~220)改郡为国,萧县属豫州沛国(《后汉书·郡国志》)。
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追封曹熊为萧公。明帝太和三年(229)又追进为王,称萧国。其子炳嗣,六年殁,无子,国除。青龙二年(234)复为萧县,属豫州谯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西晋(265~316)属豫州沛国(《晋书·地理志》)。
武帝泰始元年(265)封顺王丙于萧。
东晋(317~420)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东晋·疆城志》)。
大兴元年(318)郡降石勒(《晋书·石勒载记》)。
大兴二年(319)复归晋(《晋元帝本纪》)。
明帝太宁初(323)陷于赵(《晋书·石勒载记》)。
穆帝永和五年(349)赵亡陷于前燕。
废帝太和五年(365)燕灭地入于秦(《晋慕容符坚载记》)。
太元九年(384)复徐州,地归晋(《晋略甲子表》)。
南朝刘宋属徐州沛郡,为郡治所在。
北朝北魏文成帝和平六年(465)占萧县,属徐州沛郡。
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占萧县,旋复入魏。
东魏属徐州沛郡,为郡治。
北齐废沛郡。大保七年(556)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