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计划生育
宣传教育
1.提倡晚婚、节制生育
1957年,卫生科在黄口、龙城两镇和吴庄乡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节制生育试点,向群众宣传晚婚和节制生育的好处,印发宣传材料4000多份,并要求全县各诊所销售避孕药具和进行避孕指导工作。
1963年7月成立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党政部门抓组织宣传,县卫生科抓技术指导。以区、社为单位培训宣传骨干861人,其成员大部分是基层妇女代表、公社接生员和保健员等,利用墙报、黑板报、幻灯等多种宣传形式,帮助群众算清晚婚对青年学习和工作的好处账;父母身体健康账;子女教育账:家庭幸福账;国家建设账等五笔账。受教育者达40万人次。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本县计划生育工作已迈出了艰难的一步。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迫停顿。
2.“晚、稀、少”的生育政策
1972年县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抽调卫生保健人员和女知识青年200多人组成工作队,利用广播、会议、学习班等形式,动员群众同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和节制生育。1975年初,中共萧县县委以中央“晚、稀、少”生育政策为动力,开展了实行晚婚、节制生育的群众运动。
3.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78年,本县抽调208名行政干部、医务人员和乡村赤脚医生组成100个计划生育宣传小分队,依靠宣传、文化、广播、教育、卫生等部门和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宣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宣传计划生育的要求就是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宣传计划生育的好人好事和典型经验;宣传人口理论;宣传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知识等,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育责任制,制定和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奖惩政策,各项工作评比时,完不成计划生育指标的不能评为先进单位。
白土公社把计划生育列入定额管理合同内,从而落实了计划生育指标,受到了当时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赞扬。
节育技术
1.避孕
女性避孕一般采取安全期避孕和放宫内节育器等措施。目前普遍使用的是节育环,放置一次可避孕8~10年,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副作用小,不影响性生活,取环后不影响继续生育,很受育龄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欢迎。本县从七十年代开始,每年有四万名妇女上避孕环,成功率达85%以上。
男性避孕工具主要是避孕套,本县从五十年代末始用,至今仍是男性避孕的主要工具。
2.绝育
输精管结扎,七十年代提倡。由于群众认识不足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开始几年全县仅有100多人施行此手术。1982年145例,1983年837例,1984年702例,至1984年底男扎共3949例。
输精管粘堵,1981年始用,有效率40%左右,目前已禁止使用此手术。
输卵管结扎,七十年代末本县每年大约有10000多名育龄妇女用此法绝育。至1984年底共45512名育龄妇女施行此手术。
输卵管粘堵,1981年在皇藏、马井两区试行,有8000名育龄妇女进行过粘堵,有效率40%左右,目前已禁止施行此手术。
3.终止妊娠
人工流产。截至1985年底本县有4489名妇女进行过人工流产。
中期引产。1978年以来共做2000多例。
节育成果
1.节育率
本县计划生育工作,五十年代宣传,六十年代提倡,七十年代执行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八十年代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节育率见下表。
在已婚育龄妇女中施行绝育手术的累计54467人,占育龄妇女的37.57%。由于大力开展节育手术活动,重点抓“一上二扎”有效节育措施的落实,落实计划内生育指标,并辅之以其他节育措施,使历年累计节育率达86.85%,有效节育率达77.82%。
2.一胎率、独生子女领证率
本县在贯彻执行“提倡一胎、限制二胎、杜绝三胎”的生育政策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一胎率由1981年的54.5‰上升到1985年的63.38‰,多胎率由1981年的16.73‰下降到1985年的11.64‰。
为了鼓励一对夫妇终生只生一个孩子,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奖励政策,规定独生子女父母是国家干部、职工的男孩每月发保健奖金5元,女孩每月发6元,发到小孩14周岁止,父母是农村社员的,小孩分双份承包地和自留地;不论城乡,发证时可给予一次性奖金50元左右;独生子女优先入托儿所、幼儿园;有病时优先就医;招工、招生时优先录取录用;优先分配住房;独生子女母亲在产假期间申请领证,产假可延长到半年,工资照发。
1981年独生子女领证361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0.37%,1982年领证人数达9024人,占8.95%,1983年9440人,占9.16%,1984年7995人,占5.94%,1985年7431人,占5.16%。五年总计领证人数为34251人,占1985年已婚育龄妇女的23.8%。
1.提倡晚婚、节制生育
1957年,卫生科在黄口、龙城两镇和吴庄乡新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节制生育试点,向群众宣传晚婚和节制生育的好处,印发宣传材料4000多份,并要求全县各诊所销售避孕药具和进行避孕指导工作。
1963年7月成立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党政部门抓组织宣传,县卫生科抓技术指导。以区、社为单位培训宣传骨干861人,其成员大部分是基层妇女代表、公社接生员和保健员等,利用墙报、黑板报、幻灯等多种宣传形式,帮助群众算清晚婚对青年学习和工作的好处账;父母身体健康账;子女教育账:家庭幸福账;国家建设账等五笔账。受教育者达40万人次。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本县计划生育工作已迈出了艰难的一步。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迫停顿。
2.“晚、稀、少”的生育政策
1972年县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抽调卫生保健人员和女知识青年200多人组成工作队,利用广播、会议、学习班等形式,动员群众同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和节制生育。1975年初,中共萧县县委以中央“晚、稀、少”生育政策为动力,开展了实行晚婚、节制生育的群众运动。
3.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78年,本县抽调208名行政干部、医务人员和乡村赤脚医生组成100个计划生育宣传小分队,依靠宣传、文化、广播、教育、卫生等部门和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宣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宣传计划生育的要求就是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宣传计划生育的好人好事和典型经验;宣传人口理论;宣传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知识等,建立和完善了计划生育责任制,制定和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奖惩政策,各项工作评比时,完不成计划生育指标的不能评为先进单位。
白土公社把计划生育列入定额管理合同内,从而落实了计划生育指标,受到了当时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赞扬。
节育技术
1.避孕
女性避孕一般采取安全期避孕和放宫内节育器等措施。目前普遍使用的是节育环,放置一次可避孕8~10年,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副作用小,不影响性生活,取环后不影响继续生育,很受育龄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欢迎。本县从七十年代开始,每年有四万名妇女上避孕环,成功率达85%以上。
男性避孕工具主要是避孕套,本县从五十年代末始用,至今仍是男性避孕的主要工具。
2.绝育
输精管结扎,七十年代提倡。由于群众认识不足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开始几年全县仅有100多人施行此手术。1982年145例,1983年837例,1984年702例,至1984年底男扎共3949例。
输精管粘堵,1981年始用,有效率40%左右,目前已禁止使用此手术。
输卵管结扎,七十年代末本县每年大约有10000多名育龄妇女用此法绝育。至1984年底共45512名育龄妇女施行此手术。
输卵管粘堵,1981年在皇藏、马井两区试行,有8000名育龄妇女进行过粘堵,有效率40%左右,目前已禁止施行此手术。
3.终止妊娠
人工流产。截至1985年底本县有4489名妇女进行过人工流产。
中期引产。1978年以来共做2000多例。
节育成果
1.节育率
本县计划生育工作,五十年代宣传,六十年代提倡,七十年代执行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八十年代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节育率见下表。
在已婚育龄妇女中施行绝育手术的累计54467人,占育龄妇女的37.57%。由于大力开展节育手术活动,重点抓“一上二扎”有效节育措施的落实,落实计划内生育指标,并辅之以其他节育措施,使历年累计节育率达86.85%,有效节育率达77.82%。
2.一胎率、独生子女领证率
本县在贯彻执行“提倡一胎、限制二胎、杜绝三胎”的生育政策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一胎率由1981年的54.5‰上升到1985年的63.38‰,多胎率由1981年的16.73‰下降到1985年的11.64‰。
为了鼓励一对夫妇终生只生一个孩子,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奖励政策,规定独生子女父母是国家干部、职工的男孩每月发保健奖金5元,女孩每月发6元,发到小孩14周岁止,父母是农村社员的,小孩分双份承包地和自留地;不论城乡,发证时可给予一次性奖金50元左右;独生子女优先入托儿所、幼儿园;有病时优先就医;招工、招生时优先录取录用;优先分配住房;独生子女母亲在产假期间申请领证,产假可延长到半年,工资照发。
1981年独生子女领证361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0.37%,1982年领证人数达9024人,占8.95%,1983年9440人,占9.16%,1984年7995人,占5.94%,1985年7431人,占5.16%。五年总计领证人数为34251人,占1985年已婚育龄妇女的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