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新汴河水系
岱河原名岱山河,发源于岱山下的岱山湖,经郑腰庄、郭庄、瓦子口与大沙河合流,经宋家庄西与龙河汇流后入雷河(又名龙岱河)。经烈山西,至陈路口入老濉河。由于黄河泛滥,打乱了水系,改变了原来河流状况,原发源于砀山县唐寨南,流经欧套、邵套的欧邵河,也不得不经利民沟入岱山湖,而后入岱山河,南流入濉。
为消除水患,岱河几经治理。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和二十四年,疏浚欧邵河,在县西北自青龙口起至宿州境尤家庙止。嘉庆四年(1799),挑浚欧套民堰。嘉庆廿四年,挑浚欧邵河(自青龙口起至宿州境尤家庙止,即今利民沟)、烂石河(自两河口起至岱山入欧邵河止,即今岱河),长14120丈。道光十八年(1838),挑岱山河,长4700丈,同治七年(1868),挑浚岱河约20里,“因下游宿境河身垫淤高仰,本境挑工得半即止”,“至此水无宣泄,形成倒灌”。民国时期虽然对下游河段进行几次治理,但由于上下游水利纠纷严重,治理很不彻底,致使河床淤浅,岱湖常年积水。
1952年治理岱河上段,从岱湖起至瓦子口止,长15.3公里,挖土169万方。1953年经淮委调解,基本解决了萧、宿两县有关岱河清淤的水利纠纷问题。1954年,从岱河桥起至尤家庙止,全部清淤治理。从此岱湖秋庄稼开始有了收成。1957年10月。为避高水入湖,不易排出,按高水高排的原则,于三座楼将利民沟改道,开挖新岱河,从三座楼到岱桥全长9.25公里,11月完工,挖土30.5万方。1958年,挖成萧濉新河后,岱河在瓦子口南,截入萧濉新河,岱河下段仍作分洪河道,上接利民沟,在三座楼入岱溯,在岱湖内有拦山沟排入岱河。
1958年,为了蓄水灌溉,汛期防洪,在岱山口西段,老岱河交叉处,投资15.75万元,建造了混凝土盖板式桥、闸两用闸,8月竣工,同年12月为减轻贾窝闸(萧濉新河)负担,分担部分泄洪任务,又在瓦子口南,岱河中游,老刘窑桥处,投资12.5万元建刘窑闸,1959年元月竣工。1963年春,把岱河闸以上来水,改道所里入岱河。1965年,为了解决新老岱河沿岸受涝问题,在闸上将新岱河堵死,改道于闸下,使地势低洼的岱湖作物保收。岱河在境内长62.4公里,集水面积271平方公里(包括老岱河,岱河下段)。
1983年冬,岱河河底升高,复又按三年一遇标准,于11月开始疏浚,投资60万元,动员10万民工,从郑腰庄清淤至瓦子口南,当年竣工,完成土方150万方。
龙河原名龙山河,发源于龙山西龙湖。经石水牛山,至朔里入淮北市,下游至宋庄庙西与岱河汇流入雷河。长13.8公里,口宽40米,底宽15米,深5米,集水面积83.6平方公里。
乾隆二十三年浚龙山河。道光十年、三十年,同治八年三次疏浚龙河,民国23年(1934),治理龙岱两河,疏至萧宿边界,与宿县发生械斗,在萧宿边界的一段——朱庄至小宋庄,县长王公玙带领武装保卫民工强挖,一边翻土,后因宿人反对而未通。1952年6月,开挖下游疏导工程,全长10.36公里。1953年继续治理龙河和堤河子下游工程。1954年在龙河上游郝店及朔里各建石拱桥一座。1958年在丁里建节制闸一座,并将龙河上游来水截入一部分经运河(丁里至瓦子口)入萧濉新河。1966年又按老五年一遇排涝标准加以治理,1974年全线按新五年一遇排涝标准治理,并治理雷河至烈山南。
龙河的主要支流:
1.三龙支河:发源于江苏铜山县刘新庄。闸河堤以西的水经苗山东至龙河桥入龙河,长11.7公里,集水面积27平方公里,此河上游与铜山县曾发生过纠纷。
2.新大沟:发源于靳场,至许堂东饲堂庙入龙河。长14公里,集水面积27.1平方公里。
3.民生支河:发源于薛庄至房庙子入龙河,长8.8公里,集水面积30.3平方公里。
4.积谷河:发源于帽山下的积谷沟,在尖山南被萧濉新河截流,故上段入萧濉新河,下段至浮绥西入龙河。闸河古名天然闸河,发源于铜山县王闸口及十八里屯。境内长22.98公里,口宽35—128米,深4.5米。北起马楼南至张庄,集水面积54.2平方公里,堤顶高程38.5米。1960年,建许岗子控制闸一座,排涝流量210m3/秒。
明末,徐州九里沟来水长期由此下泄,“徐州九里沟通萧县之姬村湖,迤南出双桥入永堌湖及土型河”(《方舆纪要》)。因此每遇黄汛,萧县一带常遭灾害,“民甚苦之”。到了清康熙年间,河患不息。康熙二十三年(1685),由当时的水利专家靳辅创建“王家山天然石闸一座,以泄黄涨,十八里屯东西两头各建天然石闸一座”(《行水金鉴》)。东西两道泄洪沟在虎山腰汇流,至马楼北入萧县。石闸建成后,每遇黄泛,即开闸放水,当时闸下无河,水无宣泄而漫流。给萧县带来严重灾难。
康熙四十六年御驾南巡,至山东滕县杨家闸,萧县生员朱士询,徐州经历臣曹警旭,因“民田被害,具本绘图,叩请开浚”,以除水患,康熙览图阅本,详问情由,当即批准。命总河臣张鹏翮“速勘议奏”,又命两江督臣邵穆布,安徽抚臣叶九思,江苏抚臣于准“会同估计,丈量确实”,随即“发帑银四万零八百一十一两五钱有奇”,于康熙五十一年动工开挖,五十三年五月竣工。同时筑成闸河西堤。乾隆二十三年、五十四年,因“冲淤几平”,又先后“挑浚天然闸河”(《行水金鉴》)。嘉庆十三年(1808)和道光二十三年(1844)各疏浚一次。咸丰五年(1855)闸河堤在毛寨决口(即现在的口门子),当时统治者因忙于镇压太平大国和捻军革命,无暇顾及,直到同治六年(1867)才堵决口一百余丈,复筑闸河堤五十余丈”(清同治《续萧县志》)。同治九年筑闸河堤士戗,外砌碎石护坡,残缺一律加修。主要支流有江苏省铜山县的汉王庙沟和本县的倒流河。这两条支流皆为排泄山洪的河道。
建国后,1950年修堵闸河西堤,1951年又将西堤加高倍厚,1963年大水,王典北毛营子几乎漫堤,是年冬,进行了全线复堤。1971年冬,又从倒流河口至后土型村捞底疏浚。
目前,闸河河床淤浅,已成地上河,倒流河口以下之张村河槽排水能力,仅有三年一遇滁涝标准的50%左右。闸河是我县东南山丘地区的主要排水河道,闸河西大堤起着保护淮北煤田和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目前河床淤塞严重,来水面积不断扩大。1976年省水利厅赴萧县工作组调查:1963年大水时,废黄水经十八里屯向闸河分洪100m3/秒,以致闸西大堤口门子等堤段险情加重。大沙河发源于砀山县王寨,至杜桥流入本县,经马常庄、朱解庄、张楼至瓦子口入岱河,现已改入萧濉新河。大沙河的河道,是黄河决口冲刷而成。据(《徐州府志》)载:“大沙河上置毛城铺闸坝,盖乾嘉间,放闸泄水,水盛旁溢,别为一渠,故存枯渎,今尚可验。”
1974年,按十年一遇标准治理大沙河马常庄至瓦子口段,并把利民沟从董庄桥截流,改道向南经马井至朱解庄入大沙河,主要支流有北湘西河及利民沟上段。
大沙河长41.5公里,集水面积334.5平方公里。1973年在利民沟改道上段,建马井控制闸一座。于大沙河上建孙庄闸及三座楼桥各一座。
利民沟发源于欧套,是欧邵河的下游,现已延伸至唐夹堤子。嘉庆二十四年,县令余光治重挑欧邵河(即利民沟)及岱河。
1950年和1964年对利民沟先后加以治理。1974年,开挖利民沟上段改道工程,从董庄桥截流,把利民沟上段来水(从唐夹堤子至董庄桥段)引至朱解庄入大沙河,下段从董庄桥至三座楼,仍入岱河,全长31.7公里,集水面积199平方公里。
洪河古名洪沟河,发源于砀山县毛城铺,经河南永城县境至何寨西北林场入本县,至崔口与减河汇流,以下称洪减河。康熙十九年,为降低黄河水位,分流黄水,在毛城铺建减水大石闸。乾隆二年复修。康熙三十三年建闸北石坝,以泄涨水,由坝下入小神湖,而后入洪河,(《行水金鉴》)。乾隆二十三年、嘉庆六年,各疏浚一次。民国21年(1932)至22年又先后治理洪河和洪减河。
建国后,1954年和1964年,两次疏浚洪河,共做土方114.8万方。
洪河在本县境内从何寨林场至洪减河口长31.3公里。集水面积24平方公里。
减河古名减水河,发源于永砀边境,至毛桥西入县境,下游至崔口与洪河汇流,入洪减河,减河是减煞黄水,降低黄河水位的河道,历史上曾多次治理。
清乾隆二十三年疏浚减河,嘉庆十一年复行疏浚,民国22年至23年间又予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7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治理减河。
减河长13.6公里,集水面积21.2平方公里(不包括永城县来水)。因有永城县的马沟入减河,1952年曾与永城有水利纠纷。洪减河洪减河系洪河、减河于周集汇流后的合称。该河由周集至境内刘楼西入濉溪县境,于惠楼入萧濉新河。长13.3公里,口宽40米,深4米,集水面积19.6平方公里。1957年,按老三年一遇标准治理。1975年的淮海河网工程,将申河、毛河之水汇入洪减河,致使水系混乱,宣泄不畅。1984年经省水利厅批准,本县动员10万民工,疏浚洪减河及减河下游,计长22.4公里(其中濉溪县境内7.2公里),完成土方193万立方,濉溪县和有关区乡为萧县出境民工提供了施工方便。治理后,改善除涝面积40多万亩。湘西河原名湘西沟,发源于赵庄区居洼,经吴丛东、王寨东蒋丁楼西,至黄里入萧濉新河,境内长30公里,口宽45米,集水面积146平方公里。
1955年,曾予治理,后因淤积不畅,于1958年又治理一次。1975年为形成“淮海河网”,将其与毛河、港河平行,并入网状方格。
毛河原名毛家沟,是黄河决口疏导排水而形成。据《徐州府志》载:“毛家沟、港沟、新桃沟,皆水患多,导流分泄处也。”毛河源于大屯区的土山洼,至孙圩子入湘西河,为了减少湘西河下游的负担,于1963年,改道于孙瓦房入洪减河,改道后计长26公里,集水面积97.5平方公里。1965年按五年一遇标准治理,下段仍入湘两河,1976年为形成“淮海河网”,在上游另开新道,从龙新庄至守备庄入毛河下段,原毛河上游遂废。实践证明,毛河改道的结果,对排涝极为不利。1981年冬,按五年一遇标准,将上游老道进行治理,以解除河网化的危害。
港河原名港沟,亦系黄河决口疏导排水所形成。源于大屯区杨洼,经老赵庄、棠林集,至孙圩子入湘西河,长21.4公里,集水面积107平方公里。
支流有申河,原属老港河水系,发源于南海乡陈屯北,至棠林集入港河,长24公里,集水面积114.2平方公里。
1976年开挖“淮海河网”时,将港河北从南高堤至蒋李庄取直入洪减河,全长30.5公里,宽45米,最大流量130m3/秒,除涝标准为五年一遇,对申河水系也作了改道,从黄口区的孙庄至穆寨开挖新申河,直接由此入洪减河,1982年4月,作洪减河规划时,对申河水系作了调整,划定申河东堤全封闭,属洪减河水系。
倒流河发源于濉溪县的南庄,向北经栾庄、白米山西,通过皇藏峪,花甲寺,于孤山湖短期滞洪后,至冯山头西入闸河,因其流向由南向北,与闸河流向相反,故称倒流河。全长22.5公里,高差50多米,洪水时流速较大。集水面积136.8平方公里,山涧多泉眼,从陶墟以下,节节有泉,较大者30余处,其中安家泉数代以来从未涸竭,每逢雨季,泉水爆发,水面上则出现无数水柱。最低水位时流量约1m3/秒。1959年冬,在白土东门口建水力发电站一座,后因管理不善而毁废。1983年局部捞底加宽。1958年以来沿河建节制闸11座,做到节节拦蓄,对就近灌溉农田,改种水稻起到一定作用。
萧濉新河1958年,本县大搞“河网化”工程,要求做到10天降雨400毫米不涝,70天不雨不旱,达到沟沟相通,乡乡通航,庄庄通盆的要求。从1958年冬至1959年春,开挖萧濉、萧黄、萧张、郝砀四条运河。
萧濉新河是1958年开挖的四条运河之一,它对岱河、龙河、大沙河等主要河道的防洪排涝起关键作用,下游新汴河的开挖使萧濉新河有了系统的排水出路,初步改变了萧县近百年来水无出路的历史。
萧濉新河从小王庄、程蒋山、贾窝至黄里入濉河,全长35公里,口宽85米,深5米,开挖土方332.9万方,1960年3月完工。挖成后,曾从丁里通船到贾窝闸,1970年,萧濉新河中下游及老濉河又进行了疏浚,同时,对龙、岱河也重新作了规划:龙河仍按原水系不变,丁里至瓦子口运河以北40平方公里来水经岱河刘窑闸排入岱河下游,再入龙岱河。
其余三条运河,有的已经淤浅,有的已经间断不通,仅起局部排涝作用。
王引河又名罗河,发源于砀山县顾口闸下,经永城县山城集西,至罗李庄入本县境,至胡庄桥下入濉溪县,北为客水路过,内涝无法排入。县境内长9公里,口宽45米,深5米,集水面积180.8平方公里。
王引河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当时两岸战壕纵横。1949年冬,以赈灾粮整修王引河萧县段。1952年春,再次疏浚,由中央贷粮40万斤,专署扣除4%,下余折款39600万元(每斤1000元旧币),动支本县1950年水利结余粮折款808万元。疏浚永城县孙厂至濉溪县的汤庙段,完成土方432750方,全长24.5公里。
为消除水患,岱河几经治理。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和二十四年,疏浚欧邵河,在县西北自青龙口起至宿州境尤家庙止。嘉庆四年(1799),挑浚欧套民堰。嘉庆廿四年,挑浚欧邵河(自青龙口起至宿州境尤家庙止,即今利民沟)、烂石河(自两河口起至岱山入欧邵河止,即今岱河),长14120丈。道光十八年(1838),挑岱山河,长4700丈,同治七年(1868),挑浚岱河约20里,“因下游宿境河身垫淤高仰,本境挑工得半即止”,“至此水无宣泄,形成倒灌”。民国时期虽然对下游河段进行几次治理,但由于上下游水利纠纷严重,治理很不彻底,致使河床淤浅,岱湖常年积水。
1952年治理岱河上段,从岱湖起至瓦子口止,长15.3公里,挖土169万方。1953年经淮委调解,基本解决了萧、宿两县有关岱河清淤的水利纠纷问题。1954年,从岱河桥起至尤家庙止,全部清淤治理。从此岱湖秋庄稼开始有了收成。1957年10月。为避高水入湖,不易排出,按高水高排的原则,于三座楼将利民沟改道,开挖新岱河,从三座楼到岱桥全长9.25公里,11月完工,挖土30.5万方。1958年,挖成萧濉新河后,岱河在瓦子口南,截入萧濉新河,岱河下段仍作分洪河道,上接利民沟,在三座楼入岱溯,在岱湖内有拦山沟排入岱河。
1958年,为了蓄水灌溉,汛期防洪,在岱山口西段,老岱河交叉处,投资15.75万元,建造了混凝土盖板式桥、闸两用闸,8月竣工,同年12月为减轻贾窝闸(萧濉新河)负担,分担部分泄洪任务,又在瓦子口南,岱河中游,老刘窑桥处,投资12.5万元建刘窑闸,1959年元月竣工。1963年春,把岱河闸以上来水,改道所里入岱河。1965年,为了解决新老岱河沿岸受涝问题,在闸上将新岱河堵死,改道于闸下,使地势低洼的岱湖作物保收。岱河在境内长62.4公里,集水面积271平方公里(包括老岱河,岱河下段)。
1983年冬,岱河河底升高,复又按三年一遇标准,于11月开始疏浚,投资60万元,动员10万民工,从郑腰庄清淤至瓦子口南,当年竣工,完成土方150万方。
龙河原名龙山河,发源于龙山西龙湖。经石水牛山,至朔里入淮北市,下游至宋庄庙西与岱河汇流入雷河。长13.8公里,口宽40米,底宽15米,深5米,集水面积83.6平方公里。
乾隆二十三年浚龙山河。道光十年、三十年,同治八年三次疏浚龙河,民国23年(1934),治理龙岱两河,疏至萧宿边界,与宿县发生械斗,在萧宿边界的一段——朱庄至小宋庄,县长王公玙带领武装保卫民工强挖,一边翻土,后因宿人反对而未通。1952年6月,开挖下游疏导工程,全长10.36公里。1953年继续治理龙河和堤河子下游工程。1954年在龙河上游郝店及朔里各建石拱桥一座。1958年在丁里建节制闸一座,并将龙河上游来水截入一部分经运河(丁里至瓦子口)入萧濉新河。1966年又按老五年一遇排涝标准加以治理,1974年全线按新五年一遇排涝标准治理,并治理雷河至烈山南。
龙河的主要支流:
1.三龙支河:发源于江苏铜山县刘新庄。闸河堤以西的水经苗山东至龙河桥入龙河,长11.7公里,集水面积27平方公里,此河上游与铜山县曾发生过纠纷。
2.新大沟:发源于靳场,至许堂东饲堂庙入龙河。长14公里,集水面积27.1平方公里。
3.民生支河:发源于薛庄至房庙子入龙河,长8.8公里,集水面积30.3平方公里。
4.积谷河:发源于帽山下的积谷沟,在尖山南被萧濉新河截流,故上段入萧濉新河,下段至浮绥西入龙河。闸河古名天然闸河,发源于铜山县王闸口及十八里屯。境内长22.98公里,口宽35—128米,深4.5米。北起马楼南至张庄,集水面积54.2平方公里,堤顶高程38.5米。1960年,建许岗子控制闸一座,排涝流量210m3/秒。
明末,徐州九里沟来水长期由此下泄,“徐州九里沟通萧县之姬村湖,迤南出双桥入永堌湖及土型河”(《方舆纪要》)。因此每遇黄汛,萧县一带常遭灾害,“民甚苦之”。到了清康熙年间,河患不息。康熙二十三年(1685),由当时的水利专家靳辅创建“王家山天然石闸一座,以泄黄涨,十八里屯东西两头各建天然石闸一座”(《行水金鉴》)。东西两道泄洪沟在虎山腰汇流,至马楼北入萧县。石闸建成后,每遇黄泛,即开闸放水,当时闸下无河,水无宣泄而漫流。给萧县带来严重灾难。
康熙四十六年御驾南巡,至山东滕县杨家闸,萧县生员朱士询,徐州经历臣曹警旭,因“民田被害,具本绘图,叩请开浚”,以除水患,康熙览图阅本,详问情由,当即批准。命总河臣张鹏翮“速勘议奏”,又命两江督臣邵穆布,安徽抚臣叶九思,江苏抚臣于准“会同估计,丈量确实”,随即“发帑银四万零八百一十一两五钱有奇”,于康熙五十一年动工开挖,五十三年五月竣工。同时筑成闸河西堤。乾隆二十三年、五十四年,因“冲淤几平”,又先后“挑浚天然闸河”(《行水金鉴》)。嘉庆十三年(1808)和道光二十三年(1844)各疏浚一次。咸丰五年(1855)闸河堤在毛寨决口(即现在的口门子),当时统治者因忙于镇压太平大国和捻军革命,无暇顾及,直到同治六年(1867)才堵决口一百余丈,复筑闸河堤五十余丈”(清同治《续萧县志》)。同治九年筑闸河堤士戗,外砌碎石护坡,残缺一律加修。主要支流有江苏省铜山县的汉王庙沟和本县的倒流河。这两条支流皆为排泄山洪的河道。
建国后,1950年修堵闸河西堤,1951年又将西堤加高倍厚,1963年大水,王典北毛营子几乎漫堤,是年冬,进行了全线复堤。1971年冬,又从倒流河口至后土型村捞底疏浚。
目前,闸河河床淤浅,已成地上河,倒流河口以下之张村河槽排水能力,仅有三年一遇滁涝标准的50%左右。闸河是我县东南山丘地区的主要排水河道,闸河西大堤起着保护淮北煤田和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目前河床淤塞严重,来水面积不断扩大。1976年省水利厅赴萧县工作组调查:1963年大水时,废黄水经十八里屯向闸河分洪100m3/秒,以致闸西大堤口门子等堤段险情加重。大沙河发源于砀山县王寨,至杜桥流入本县,经马常庄、朱解庄、张楼至瓦子口入岱河,现已改入萧濉新河。大沙河的河道,是黄河决口冲刷而成。据(《徐州府志》)载:“大沙河上置毛城铺闸坝,盖乾嘉间,放闸泄水,水盛旁溢,别为一渠,故存枯渎,今尚可验。”
1974年,按十年一遇标准治理大沙河马常庄至瓦子口段,并把利民沟从董庄桥截流,改道向南经马井至朱解庄入大沙河,主要支流有北湘西河及利民沟上段。
大沙河长41.5公里,集水面积334.5平方公里。1973年在利民沟改道上段,建马井控制闸一座。于大沙河上建孙庄闸及三座楼桥各一座。
利民沟发源于欧套,是欧邵河的下游,现已延伸至唐夹堤子。嘉庆二十四年,县令余光治重挑欧邵河(即利民沟)及岱河。
1950年和1964年对利民沟先后加以治理。1974年,开挖利民沟上段改道工程,从董庄桥截流,把利民沟上段来水(从唐夹堤子至董庄桥段)引至朱解庄入大沙河,下段从董庄桥至三座楼,仍入岱河,全长31.7公里,集水面积199平方公里。
洪河古名洪沟河,发源于砀山县毛城铺,经河南永城县境至何寨西北林场入本县,至崔口与减河汇流,以下称洪减河。康熙十九年,为降低黄河水位,分流黄水,在毛城铺建减水大石闸。乾隆二年复修。康熙三十三年建闸北石坝,以泄涨水,由坝下入小神湖,而后入洪河,(《行水金鉴》)。乾隆二十三年、嘉庆六年,各疏浚一次。民国21年(1932)至22年又先后治理洪河和洪减河。
建国后,1954年和1964年,两次疏浚洪河,共做土方114.8万方。
洪河在本县境内从何寨林场至洪减河口长31.3公里。集水面积24平方公里。
减河古名减水河,发源于永砀边境,至毛桥西入县境,下游至崔口与洪河汇流,入洪减河,减河是减煞黄水,降低黄河水位的河道,历史上曾多次治理。
清乾隆二十三年疏浚减河,嘉庆十一年复行疏浚,民国22年至23年间又予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7年和1965年先后两次治理减河。
减河长13.6公里,集水面积21.2平方公里(不包括永城县来水)。因有永城县的马沟入减河,1952年曾与永城有水利纠纷。洪减河洪减河系洪河、减河于周集汇流后的合称。该河由周集至境内刘楼西入濉溪县境,于惠楼入萧濉新河。长13.3公里,口宽40米,深4米,集水面积19.6平方公里。1957年,按老三年一遇标准治理。1975年的淮海河网工程,将申河、毛河之水汇入洪减河,致使水系混乱,宣泄不畅。1984年经省水利厅批准,本县动员10万民工,疏浚洪减河及减河下游,计长22.4公里(其中濉溪县境内7.2公里),完成土方193万立方,濉溪县和有关区乡为萧县出境民工提供了施工方便。治理后,改善除涝面积40多万亩。湘西河原名湘西沟,发源于赵庄区居洼,经吴丛东、王寨东蒋丁楼西,至黄里入萧濉新河,境内长30公里,口宽45米,集水面积146平方公里。
1955年,曾予治理,后因淤积不畅,于1958年又治理一次。1975年为形成“淮海河网”,将其与毛河、港河平行,并入网状方格。
毛河原名毛家沟,是黄河决口疏导排水而形成。据《徐州府志》载:“毛家沟、港沟、新桃沟,皆水患多,导流分泄处也。”毛河源于大屯区的土山洼,至孙圩子入湘西河,为了减少湘西河下游的负担,于1963年,改道于孙瓦房入洪减河,改道后计长26公里,集水面积97.5平方公里。1965年按五年一遇标准治理,下段仍入湘两河,1976年为形成“淮海河网”,在上游另开新道,从龙新庄至守备庄入毛河下段,原毛河上游遂废。实践证明,毛河改道的结果,对排涝极为不利。1981年冬,按五年一遇标准,将上游老道进行治理,以解除河网化的危害。
港河原名港沟,亦系黄河决口疏导排水所形成。源于大屯区杨洼,经老赵庄、棠林集,至孙圩子入湘西河,长21.4公里,集水面积107平方公里。
支流有申河,原属老港河水系,发源于南海乡陈屯北,至棠林集入港河,长24公里,集水面积114.2平方公里。
1976年开挖“淮海河网”时,将港河北从南高堤至蒋李庄取直入洪减河,全长30.5公里,宽45米,最大流量130m3/秒,除涝标准为五年一遇,对申河水系也作了改道,从黄口区的孙庄至穆寨开挖新申河,直接由此入洪减河,1982年4月,作洪减河规划时,对申河水系作了调整,划定申河东堤全封闭,属洪减河水系。
倒流河发源于濉溪县的南庄,向北经栾庄、白米山西,通过皇藏峪,花甲寺,于孤山湖短期滞洪后,至冯山头西入闸河,因其流向由南向北,与闸河流向相反,故称倒流河。全长22.5公里,高差50多米,洪水时流速较大。集水面积136.8平方公里,山涧多泉眼,从陶墟以下,节节有泉,较大者30余处,其中安家泉数代以来从未涸竭,每逢雨季,泉水爆发,水面上则出现无数水柱。最低水位时流量约1m3/秒。1959年冬,在白土东门口建水力发电站一座,后因管理不善而毁废。1983年局部捞底加宽。1958年以来沿河建节制闸11座,做到节节拦蓄,对就近灌溉农田,改种水稻起到一定作用。
萧濉新河1958年,本县大搞“河网化”工程,要求做到10天降雨400毫米不涝,70天不雨不旱,达到沟沟相通,乡乡通航,庄庄通盆的要求。从1958年冬至1959年春,开挖萧濉、萧黄、萧张、郝砀四条运河。
萧濉新河是1958年开挖的四条运河之一,它对岱河、龙河、大沙河等主要河道的防洪排涝起关键作用,下游新汴河的开挖使萧濉新河有了系统的排水出路,初步改变了萧县近百年来水无出路的历史。
萧濉新河从小王庄、程蒋山、贾窝至黄里入濉河,全长35公里,口宽85米,深5米,开挖土方332.9万方,1960年3月完工。挖成后,曾从丁里通船到贾窝闸,1970年,萧濉新河中下游及老濉河又进行了疏浚,同时,对龙、岱河也重新作了规划:龙河仍按原水系不变,丁里至瓦子口运河以北40平方公里来水经岱河刘窑闸排入岱河下游,再入龙岱河。
其余三条运河,有的已经淤浅,有的已经间断不通,仅起局部排涝作用。
王引河又名罗河,发源于砀山县顾口闸下,经永城县山城集西,至罗李庄入本县境,至胡庄桥下入濉溪县,北为客水路过,内涝无法排入。县境内长9公里,口宽45米,深5米,集水面积180.8平方公里。
王引河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当时两岸战壕纵横。1949年冬,以赈灾粮整修王引河萧县段。1952年春,再次疏浚,由中央贷粮40万斤,专署扣除4%,下余折款39600万元(每斤1000元旧币),动支本县1950年水利结余粮折款808万元。疏浚永城县孙厂至濉溪县的汤庙段,完成土方432750方,全长24.5公里。